歷史今日
「出生名人」
楊昌濟
楊昌濟(1871年4月21日—1920年1月17日),又名懷中,字華生,湖南長沙縣人,倫理學家,教育家。
主要成就:
倡議籌辦湖南大學
支持新文化運動,宣傳《新青年》的主張
培養、影響了|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等一批進步青年
近代系統引進西方倫理學思想的第一人
代表作品:
著:《達化齋日記》《楊昌濟文集》《勸學篇》等
譯:《西洋倫理學史》
福祿培爾
弗裡德裡希·威廉·奧古斯特·福祿貝爾(1782年4月21日-1852年6月2日),德國教育家。
主要成就:
19世紀歐洲最重要的幾個教育家之一
現代學前教育的鼻祖,他不僅創辦了第一所稱為「幼兒園」的學前教育機構,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影響著學前教育理論的基本方向
代表作品:
《人的教育》《慈母曲及唱歌遊戲集》《幼兒園教育學》
伊莉莎白二世
伊莉莎白二世(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1926年4月21日—),現任英國女王,大英國協元首、國會最高首領。
主要成就:
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福布斯》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100名女性排名第29位
人物小故事
伊莉莎白從六歲起,便接受傳統的、嚴格的臨民治世之道的教育,並在歷史、語言和音樂方面頗有造詣。她能流利地講法語、德語和西語,曾獲得四所大學授予的音樂和法學博士學位。她生性穩重、溫和而又有主見,幼年倍受祖父喬治五世和父母的喜愛。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整個歐洲遭到德國的狂轟濫炸,英倫三島,包括國王所在的白金漢宮也沒能倖免。13歲的伊莉莎白和妹妹瑪格麗特都到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避難。英國政府從王室的安全考慮,建議將伊莉莎白和瑪格麗特轉移到加拿大去,以免發生意外。王后卻堅定地說:「我不離開英國,我的女兒就不會離開英國;國王不離開英國,我就不離開英國。國王是永遠不會離開英國的。」
1945年,伊莉莎白說服了她的父親,允許她直接參與協助打贏這場戰爭。她參與了一個支援戰爭的婦女團體,在那裡她的編號是第230873號伊莉莎白·溫莎二世中尉。這是她第一次與其他孩子共同受訓。據說她本人非常喜歡這次經驗,也正是因為這次的經驗,使她之後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學校上學,而不是讓他們在家學習。
伊莉莎白女王的加冕典禮於1953年6月2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
2017年11月20日,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和丈夫菲利普親王迎來結婚70周年紀念日。女王夫婦不舉行公眾慶祝活動,而是在溫莎城堡舉辦王室私人晚宴,邀請親人共同慶祝他們的「白金婚」。
根據安排,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在當天下午鳴鐘3個多小時以慶祝這一盛事。英國皇家郵政將於紀念日當天發行一套6枚郵票;白金漢宮也在紀念日前夕發布了一張女王夫婦在溫莎城堡的最新合影。
歷史今日
「事件」
1944年4月21日法國婦女獲得公民投票權
1944年4月21日,戴高樂將軍籤署法令:「女性和男性一樣擁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此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已接近尾聲。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受到英國影響的法國參政婦女的出現,或多或少地推動了這項婦女投票權的戰鬥。1945年4月29日,法國從被德國佔領中恢復自由後,舉行了第一次市政選舉。全法1200萬婦女首次前往投票站行使政治權利。
1998年4月21日北大登山隊創世界大學生登山記錄
1998年3月20日北大登山隊北京大學登山隊的唐元新、張春柏和高永宏啟程赴西藏,攀登世界第六大高峰卓奧友峰。4月21日,北京大學3名學生成功登上了8201米的卓奧友峰,向北京大學百年華誕獻上了一份意味深長的賀禮,首創世界大學生海拔8000米以上登山紀錄。
2009年4月21日「世界數字圖書館」開放
世界數字圖書館(The WorldDigital Library)網站於2009年4月21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所在地巴黎正式啟用,提供全球讀者免費使用珍貴的圖書、地圖、手抄本、影片與照片等服務。世界數字圖書館館藏包羅萬象,從圖書到檔案都有,使用者可利用7種語言,包含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葡萄牙文、俄文與西班牙文搜尋,其它的語言工具也適用。
歷史今日
「逝世名人」
馬師曾
馬師曾(1900年4月2日-1964年4月21日),字伯魯,號景參,祖籍廣東順德。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
主要成就:
其具有獨特風格的「馬腔」(俗稱「乞兒喉」)家喻戶曉
開拓了馬派表演藝術流派,成為戲曲通俗化的大師,革新粵劇的前驅
代表作品:
《苦鳳鶯憐》《賊王子》《佳偶兵戎》《刁蠻公主戇駙馬》《關漢卿》《搜書院》
凱恩斯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年6月5日—1946年4月21日),英國經濟學家。
主要成就:
創立宏觀經濟學、現代歸納邏輯
現代經濟學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
代表作品: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印度通貨與金融》《論概率》《貨幣論》
人物小故事
凱恩斯的墓志銘:
不用為我悲哀,朋友,千萬不要為我哭泣。
因為,往後我將永遠不必再辛勞。
天堂裡將響徹讚美詩與甜美的音樂,
而我甚至也不再去歌唱。
薩馬蘭奇
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Juan Antonio Samaranch,1920年7月17日-2010年4月21日),西班牙人,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
主要成就:
曾擔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長達21年,任內成功推動奧運會商業化,讓國際奧委會脫離財政危機
支持中國體育事業登上國際舞臺,大力支持中國申辦奧運會
在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上被授予奧林匹克金質勳章
被《中國體育報》評為20世紀體育十大傑出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
《奧林匹克回憶》
人物小故事
在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上,薩馬蘭奇特地為中國的第一位奧運冠軍許海峰頒獎。
奧運會開賽第一天,許海峰就在手槍慢射中獲得了一枚金牌。這是那屆奧運會的第一枚金牌。而對中國人來說,從1932年中國派出第一名運動員參加奧運會開始,半個世紀的等待,中國人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奧運金牌。
薩馬蘭奇親自把這枚金牌掛在了許海峰的胸前,這是他在會前做出的許諾,要為中國頒發第一枚金牌。這也是薩馬蘭奇擔任主席後頒發的第一枚夏季奧運會金牌。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編輯| 家家呀
聲明| 圖片和文字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