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個全國測繪法宣傳日:規範使用地圖,一點都不能錯!
金羊網 2019-09-03
文/金羊網記者 趙燕華 通訊員 穗規資宣
《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於1992年12月28日經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於2002年8月29日經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修訂,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2004年國家測繪局將每年的8月29日確定為「全國測繪法宣傳日」。
今年8月29日是第16個全國測繪法宣傳日,今年主題為「規範使用地圖,一點都不能錯」。
【自然資源部免費向公眾提供標準地圖服務】
近日,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第39集中存在的「問題地圖」引發廣泛關注。根據自然資源部對電視劇相關內容的初步核查結果顯示,該劇一方面存在登載使用的地圖未履行地圖審核程序的問題,另一方面,其登載使用的地圖存在錯誤表示我國藏南地區和阿克賽欽地區國界線、我國臺灣島和海南島底色與大陸不一致、漏繪我國南海諸島和南海斷續線、克什米爾地區表示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等問題。就此,自然資源部已責成屬地管理部門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對涉嫌違法違規的行為依法處理。
在一年一度的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周來臨之際,就相關問題,記者採訪了自然資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地圖管理處有關負責人。
規範使用地圖應做到「誰公開 誰送審」
「規範、正確地使用地圖,應嚴格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地圖管理條例》《地圖審核管理規定》中的有關規定。」地圖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表示,按照「誰公開,誰送審」的原則,該電視劇的出品方負有送審地圖的責任。
根據《地圖管理條例》,全國地圖、主要表現地為兩個以上省(區、市)行政區域的地圖、港澳臺地區地圖、世界地圖及主要表現地為國外的地圖、歷史地圖需經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審核。
「目前,自然資源部免費向公眾提供地圖審核服務。需審核的地圖可送至自然資源部政務大廳,由政務大廳提交至部地圖技術審查中心進行審查,便可在20個工作日內收到審查結果。」有關負責人介紹道。
據悉,隨著多部門對「問題地圖」監管、打擊力度的持續增強以及公民國家版圖意識的逐步提升,自然資源部年審圖數量大幅增加。去年,自然資源部地圖審核量為8546件,圖幅數達50萬幅以上。
作為政府政務服務的一部分,自然資源部已免費向公眾提供標準地圖的在線服務。公眾只需登錄自然資源部官網,在「數據服務」一欄的「測繪」欄目下找到「標準地圖服務」,即可以獲取依據中國和世界各國國界線畫法標準製作而成的標準地圖。目前已發布的標準地圖包括中國地圖、世界地圖、京津冀都市圈區域圖等共141張標準地圖,公眾均可免費下載使用。
此外,自然資源部的標準地圖在線服務,還可以為有不同需要的使用者提供自助製圖服務。使用者可以通過簡單的操作,製作統計地圖,或可以選取地圖要素,編輯要素的顏色,增加點、線、面標記與文字,即可以製作出個性化地圖,並輸出地圖圖片。
據悉,今年下半年,標準地圖在線服務系統還將發布包括分省(自治區、直轄市)標準地圖、英文版中國地圖、粵港澳大灣區地圖等在內的各種標準地圖,並進一步展開調研,根據公眾需求,製作更多標準地圖。
自然資源部嚴格地圖管理工作
「為進一步規範地圖的使用,自然資源部與多部門攜手,通過完善地圖管理政策制度、強化地圖監管等工作,嚴格地圖管理工作。」有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自然資源部與民政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的通知》,完善地圖管理政策制度,並在做好地圖監管工作方面持續發力。上半年,自然資源部完成了對29家「世界500強」企業官方網站「問題地圖」的核查整改工作;完成了國務院組成部門、省級人民政府主辦的大型會議和展覽徽標使用地圖情況的核查及「問題地圖」標識整改工作,並對涉及粵港澳大灣區相關新聞、「一帶一路」有關網際網路網站書刊、亞洲文明大會相關網站存在的「問題地圖」進行了核查整改。
「在2017年全覆蓋排查整治『問題地圖』專項行動的基礎上,我們還指導各地落實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有關承印、進出口經營單位地圖管理工作的通知》。」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深圳、山東等地依法查處一批『問題地圖』案件,銷毀了29萬件『問題地圖』產品。」
國家版圖意識亟需加強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加之許多個人、單位尚未形成規範使用地圖的意識與習慣,導致網際網路中『問題地圖』不斷出現。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每年度開展的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活動,強化公民國家版圖意識,維護國家版圖尊嚴,引導公眾正確使用地圖。」有關負責人表示。
加強對國家版圖意識的宣傳教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的明確規定,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今年測繪法宣傳日暨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周活動的主題為「規範使用地圖 一點都不能錯」,時間到8月底。
在全國範圍內集中開展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周相關活動,通過舉辦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少兒手繪地圖大賽和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進學校、進社區、進媒體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將大力普及國家版圖知識,促進公民版圖意識逐步提升,更好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
【如何快速識別「問題地圖」?】
版圖的重要意義
國家版圖是指一個國家行使主權的疆域。包括領土和享有一定主權權利的國家管轄海域。「版圖」這個概念的產生,在中國可以追溯到夏代。版圖原指戶籍和地圖,在紙張發明之前,古代戶籍和名冊是刻在木片上的,這就是《周禮·夏官·司土》中的「掌群臣之版」的「版」。
周代實行分封制,《周禮·天官司會》中記載了「都」「鄙」「裡」等行政單位,出現了相當於後世的行政區劃圖的地圖。從春秋戰國到秦漢,都有屬國必須獻版圖的制度。獻版圖就是獻江山,「版圖」一詞含義以後就延伸為國家的疆域。
提到國家版圖,人們常常會想到地圖。地圖是表達國家版圖最常用、最主要的形式。在地圖上可以形象直觀地表示出國家的疆域範圍以及邊界、各級行政區域、行政中心、主要城市等。由於表示了國家版圖的地圖象徵著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體現了國家的主權意志和政治外交立場,稍有疏漏,就會出現有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造成惡劣的政治影響。
什麼是「問題地圖」
國家版圖是指一個國家行使主權和管轄權的疆域。包括領土和享有一定主權權利的國家管轄海域。
地圖則是表達國家版圖最常用、最主要的形式。在地圖上可以形象直觀地表示出國家的疆域範圍以及邊界、各級行政區域、行政中心、主要城市等。
我們說的「問題地圖」主要指存在危害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安全和利益等嚴重問題的地圖,「問題地圖」的常見錯誤有漏繪釣魚島、赤尾嶼、南海諸島等重要島嶼,錯誤表示臺灣省、錯繪藏南地區和阿克賽欽地區國界線等。
如果地圖描繪有誤,就會出現有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造成惡劣的政治影響。
科技的發展拓展了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但同時也讓信息傳播更加趨於大眾化。許多公眾、單位尚未形成規範使用地圖的意識與習慣,導致網際網路中「問題地圖」不斷出現。那麼,什麼是問題地圖呢?
問題一:錯繪。錯繪我國國界線,重點表現在錯繪藏南地區和阿克賽欽地區邊界線。
問題二:漏繪。漏繪釣魚島和赤尾嶼、南海諸島甚至臺灣島等。
問題三:無地圖審核號。除景區圖、街區圖、地鐵線路圖等《地圖管理規定》可以不送審的簡單地圖外,凡是向社會公開的地圖,應當報送有審核權的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審核,並在版權頁或者適當位置標示有審圖號。自然資源部網站發布了標準地圖服務(http://bzdt.ch.mnr.gov.cn/),大家可在這裡免費下載中國和世界地圖。
問題四:洩密。標註涉密測繪成果資料、軍事禁區,登載敏感甚至涉密地理信息等。
四句話可快速識別問題地圖
如何快速識別「問題地圖」?為了方便大家記憶,四句話可快速識別問題地圖:
南海諸島赤尾嶼釣魚島絕不能少,
臺灣島不能漏掉同色十分重要,
藏南和阿克賽欽國界線不能畫錯,
拒絕問題地圖祖國領土一起守好!
此圖是正確示例
如何獲得標準地圖
1.到正規的書店購買地圖產品
2.在自然資源部標準地圖服務欄目下載標準地圖
(下載網址:http://bzdt.ch.mnr.gov.cn/)
3.在廣東省國土資源廳網站標準地圖服務欄目下載標準地圖
(下載網址:http://nr.gd.gov.cn/gdlr_public/map/1/index.html)
標準地圖供各單位和個人免費下載使用,直接使用標準地圖時需要標註審圖號,對標準地圖內容編輯(包括放大、縮小和裁切)改動的,公開使用前需要送相應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審核。
【地圖上的廣州:廣州市有好幾塊飛地】
中國地圖的範圍
我國最北端位於黑龍江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最南端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最東端位於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匯合處,最西端的位置在帕米爾高原。
中國全圖包括:
中國陸地+海南島+臺灣島
+南海諸島+釣魚島、赤尾嶼
+南海諸島歸屬範圍線(九段線)
+中日海上島嶼歸屬範圍線
地圖上的廣東
在《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若干規定》第十一條明確規定廣東省地圖必須包括東沙群島。
《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若干規定》第十四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圖面註記應注全稱「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地圖上的廣州
廣州市有好幾塊飛地。飛地是指隸屬於某行政區管轄但又不與本行政區域毗連的土地。一般面積比較小。
1、下圖飛地歸屬花都區,坐落在南海區。(見圖)
2.南沙入海口界線繪製(見圖)
【廣州市舉辦第16個全國測繪法宣傳日】
「國家版圖意識教育」宣傳活動
9月2日上午,廣州市第16個全國測繪法宣傳日系列活動之「國家版圖意識教育」宣傳活動在越秀區清水濠小學舉行。今年的活動主題為「規範使用地圖,一點都不能錯」。本次活動由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主辦,旨在大力普及國家版圖、地圖知識和測繪法律法規,進一步提升社會公眾尤其是中小學生的國家版圖意識。
活動邀請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地理信息中心地圖所高級工程師陶嵐老師開展題為「我愛中國」國家版圖知識宣傳的主題講座。陶老師從我們身邊的地圖出發,用樸素無華的語言對地球到地圖、版圖、地圖上的中國、地圖上的廣東和廣州、怎樣獲取正確的地圖以及兒童手繪地圖等方面進行講解,教導同學們正確使用地圖,形成正確的國家版圖意識,同學們也積極開動腦筋參與互動問答,紛紛表達了自己對在日常生活中規範使用地圖的想法。講座現場還派發了宣傳海報、知識手冊以及繪圖工具等,讓師生更全面了解測繪法宣傳日和國家版圖等相關知識。
知多D
在野外實地如何判定方位?
人們出門在外,常常要辨明東、西、南、北方向,及時判明實地方位。實際判定方位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紹幾種:
利用指北針判定方位。判定時,手持指北針,待磁針穩定後,磁針紅色一端所指的方向即為實地的磁北方向。面向磁北,右為東、左為西,背後為南。
根據太陽陰影確定方位。您在一平坦地上垂直插入長約一米左右的木棍,並標出陰影的端點。約過15分鐘後,您再標出陰影的第二個端點。這時過這兩個端點作一直線,過木棍底部作該直線的垂線,這條垂線即指向北方。
有些地方由於受陽光、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形成了某些與方位有關的特徵,也可以利用這些特徵來概略地判定方位。如獨立樹,通常是南面枝葉茂密、樹皮光滑;北面樹葉較稀少,樹皮粗糙。獨立大樹被砍伐後,樹樁上的年輪通常是北面間隔小、南面間隔大。又如突出地面的物體,像土堆、堤坎、獨立石、建築物等,其朝南地面乾燥、春草早生、冬雪先化;北面地上潮溼、夏長青苔、冬存積雪。
在晴朗的夜晚,還可以利用北極星判定方位。
怎樣在地圖上認識一國的邊界?
國家的邊界,也叫國界。是一國領土最外部與鄰國的地理分界線。邊界線以內就是一個國家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在地圖上,邊界線確實是一條彎彎曲曲的線條,但是在實地並不是這樣。一個國家的領土是主權國管轄的全部疆域,包括陸地、水域及其底土和上空。所以說,國家的邊界其實是由地表邊界線為基準向上向下作垂直面而構成的,好比一座看不見的高牆。因此,邊界是一個垂直於地表的封閉面,而不是一條線,這個面向上到很高很高的天空,向下到很深很深的地殼。
邊界的形成也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古代社會由於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國家間在領土的爭奪上主要是地表,而對於空中和底土尚未認識,當時的邊界也就只是一條線。隨著航空工業的發展,領空主權問題隨之而來。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工業生產所需資源日益為各國所重視,而工業所需資源大部分蘊藏於底土,有的還在海底,在開發底土的過程中,就又出現了底土主權的問題。因此,在領空和底土問題出現後,國際上也相應提出了一些保護措施,並以國際法的形式確定下來。比如飛機和輪船,特別是軍用飛機和軍艦不能隨便進入別國領空和領海,潛艇在水下也不能進入別國領海,當然也不能在別國領海內的海底開發石油和開採礦藏等。這樣,邊界自然就成為一個向上向下延伸的垂直面了。
什麼是「海拔」,它是如何確定的?
顧名思義,所謂「海拔」就是超出海水面的高度。但海面潮起潮落,大浪小浪不停,可以說沒有一刻風平浪靜的時候,而且每月每日漲潮與落潮的海面高度也是有明顯差別的。因此,人們就想到只能用一個確定的平均海水面來作為海拔的起算面。海拔也就定義為高出平均海水面的高度。這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高程或絕對高程。
如何得出一個確定的平均海水面呢?對此,測繪專家們很早就想到通過在沿海設置驗潮站的辦法。選擇對一個國家或地區來說具有位置適中、外海海面開闊、海底平坦、地質結構穩定、有代表性和規律性的半日潮等特點的港區建立一個長期使用的驗潮站,根據長期驗潮資料來確定一個平均海水面,把它作為零高程面。然後用精密水準測量聯測到陸地上預先設置好的水準原點,測定出這個點的海拔高度作為一個國家或整個地區的起算高程。
新中國成立前,我國各部門各自為政,確立海拔高度的驗潮站很多,高程系統比較混亂。這曾給我國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帶來許多問題和麻煩。新中國成立後即著手建立我國統一的高程系統,於1957年確立了青島驗潮站為中國基本驗潮站,並以該站1950-1956年的潮汐資料推求的平均海面作為中國高程系統的起算基準面。其他驗潮站的驗潮結果只能作為參考比較及研究海面地形之用。根據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上世紀80年代末,通過複查,並參照更長時間驗潮資料,又對原高程系統的起算高程進行了新的確認,新老高程基準相差僅29毫米。
編輯:木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