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子不教,父之過」,意思就是說,孩子教育不好,是父母的過錯。
也確實是這樣,孩子將來會成長為什麼樣的人,是完全取決於父母的,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就直接決定了孩子不同的人生。
說到教育孩子,有的父母可能很有自己的一套辦法,有的父母卻總也找不到合適的教育方式,每天因為怎樣管教孩子的事情而感到焦頭爛額的。
女孩相對來說的話還好一點,因為比起男孩子來女孩沒有那麼鬧騰,父母也沒有那麼費心。
但是男孩子就不一樣了,大多數男孩子都是天生調皮搗蛋,特別是到了十幾歲,叛逆期的時候,更是難以管教。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媽媽也經常跟我說「你小時候可比你弟省心多了」,是啊,養男孩確實要比女孩操心很多。
而且在男孩長大成人之後,將要面對的社會壓力和家庭壓力相對來說也是比女孩大的。所以即使現在是男女平等的社會,但是由於男孩和女孩天生的很多不同,在養育方式上也應該有所不同。
那麼養育男孩,有沒有什麼可供參考的意見呢?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很多講座中就提到了關於男孩的一些養育方式,總結下來就是:養育男孩,12歲前堅持這4點,孩子以後少走彎路。
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細數現在社會上發生的那些案例,」孩子因學習壓力大選擇結束生命「、」因父母的責罵離家出走「等等,雖然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對,但同時孩子自己也有一定的問題。
那就是沒有足夠的抗挫折能力,因為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直接就幫孩子把所有的困難都攔了下來,孩子從小生活在父母給他們打造的溫室裡面,是經歷不起外面的風吹雨打的。
所以當孩子必須要獨立面對事情的時候,遇到一點困難就會想退縮、想放棄,根本沒有面對的勇氣,很容易就會被打敗。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抗挫折能力都是很重要的,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選擇適當的放手,不要幫孩子包攬一切,讓孩子自己去面對挫折和困難,父母只需要在旁邊加以引導和適當的幫助就可以了。
培養男孩的責任感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承擔的責任,小孩有小孩的」責任「,大人有大人的責任,所以責任感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是註定成不了什麼大事的。
男孩長大之後要承擔起自己的小家庭,對父母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所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要注意的就是,父母不能過度溺愛孩子,因為父母的溺愛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對自己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的,養成一個知道向父母索取和享受的性格,沒有一顆感恩的心。
所以在平時對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可以交給適當的交給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比如說家人生病了讓孩子幫忙照顧,就是這些很簡單的事情就可以,以此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培養男孩的獨立意識
要想養育好一個男孩,就要先培養特的獨立能力。父母對男孩的嬌慣,只會讓孩子失去獨立的能力,生活及其依賴父母,長大之後很有可能變成一個」媽寶男「。
所以養育男孩不能那麼驕縱,要從小培養獨立意識,自己衣服自己穿、自己房間自己收拾,慢慢長大了之後,可以讓孩子自己學會洗衣服,從身邊的一些小時做起,一點一點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
從小在這樣的教育環境的影響下,孩子才會慢慢具備獨立意識,以後在工作和生活上自己也可以過的很好。
培養孩子的情商
一個人的成功,智商只佔據了20%,情商佔據了80%,可見情商的高低對一個人的影響。
情商低的人往往都性不好,人緣比較差,而我們在生活中,就是時時處處都要和人打交道。所以擁有高情商的人,知道怎樣處理人際關係,遇到困難時也有人願意伸出援手,才會更容易成功。
總之,養育孩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無論是男孩和女孩,都需要父母精心的教育才可以成長的更好。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決定了孩子的未來。但是男孩和女孩是不一樣的,同理,父母在教育男孩和女孩的時候所用的教育方式也應該是不一樣的。
這本《養育男孩》,就結合了男孩的心理特徵和成長規律,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為父母提供了一套成功的教子方案,可以使父母們掌握教育男孩的正確方向和科學的辦法。
書中還分析了男孩與女孩的不同之處,男孩天性中的優缺點,以及父親母親在養育男孩的過程中不同的作用,全面介紹了對男孩的心理、性格、品質、潛能、學習等各方面的培養,是每一位望子成龍的父母的必讀書。
教育男孩是一門藝術,一個孩子的成長是需要父母用正確的方法來教導的,《養育男孩》這本書就能很輕鬆的幫助父母解決在養育男孩之中所能遇到的各種問題。
正如人們常說的,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孩子將來會成長為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成就,過什麼樣的人生,都是掌握在父母手裡的。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是需要父母精心教養的,《養育女孩》這本書,家裡有女兒的可以看看。有兒又有女的可以同時帶走兩本,既實惠又划算。
一本36,兩本59,點擊下方連結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