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夢與詩
↑ 啊!這桌面
於是我就突發奇想地,想寫一篇關於文件整理的文章。
我從不認為文件整理只是簡單的整理電腦文件,它應該是一個特別龐大的體系,它的家族成員應該包含網盤文件整理、瀏覽器書籤整理、筆記系統整理、微信好友整理、人脈管理、圖片管理... ...所以就有了這篇文章。
0.
一、常見的文件整理方法介紹;
二、實用的文件管理工具分享;
三、不同場景下的系統整理方法(網盤管理、書籤整理、圖片管理、人脈管理、知識宮殿、筆記系統... ...)
1.
推薦兩種常用的方法
————
進行文件處理之前,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如何對文件進行歸檔。這一步工作主要是對文件進行預處理。
我們可以用時間管理GTD的方式來進行這樣的工作。
↑ 點擊圖片閱讀《一篇文章,幫你搞懂時間管理》
↑ 上圖僅供參考
注意:當一個文件超過72小時未處理就要將它及時的剔除或者歸檔。
擴展知識:
■ 72法則一:當你下定決心要做什麼事,而72小時內沒去做,你會去做這件事的機率就趨近於零了。
■ 72法則二:72除以通貨膨脹率,就是物價變成兩倍所需的時間。
■ 72法則三:72除以財富成長率,就是個人財富變成兩倍所需要的時間。
■ 72法則四:災難發生後72小時內為黃金搶救時間。
當你學會了如何預處理你的文件之後,接下來我們就要正式的開始進行文件整理工作了,這裡首先推薦使用杜威十進位。
你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場景,將電腦文件分為幾個大類。例如我的劃分是這樣的,100-工作相關、200-學習升級、300-實用軟體、400-生活技能、500-未處理の、600-處理中の,這套邏輯體系幾乎適用於我所有的「系統」。
我們可以按照:杜威十進位+時間+文件名+標籤的方式,可以快速定位找到我們需要的文件。
選中文件按電腦快捷鍵F2(筆記本電腦為組合鍵Fn+F2),可以快速重命名。(當然我並不會用這種方式進行文件歸檔,太麻煩了,賣個關子,後面再給大家介紹實用的軟體技巧)
F代表的是F(low),即工作流;S代表的是S(tock),即經驗庫;R代表的是R(eference),即知識體系。
把工作、經驗庫、知識體系分開來管理。比如寫這期的推文,我要整理關於文件管理相關的方法和軟體,這都是和當前工作相關的內容,我要放到我的workflow筆記本中。
對於一些可以重複使用的知識,就可以提煉出模板或者總結經驗,這也是復盤的價值和意義。如:模板、文字片段、圖片素材、報表素材、標準流程、注意事項等等
知識體系我用的是Excel+OneNote+印象筆記+Notion,以後再和大家介紹搭建知識體系的方法。
以上兩種文件整理方法是我的經驗所得,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文末附安裝包
————
Quicker是我的裝機必備軟體,它有豐富的動作庫,官方的動作庫提供了各種實用的腳本,你可以選擇你需要的動作來安裝。通過快捷鍵或者長按滑鼠滾輪就可以調出,以我最常用的文件命名動作做一個演示吧!
Quicker的功能很強大,你可以通過它快速的調出應用,獲取文件的地址,對文件生成目錄,快速的檢索文件,截圖文字識別,朗讀所選文字,對網頁進行可視化編輯等等,小夥伴快去下載嘗試吧!
↑ 文末附安裝包
通過FolderPainter你可以對你的文件夾設置不同的顏色和樣式以此來快速定位文件,比如紅色代表緊急重要(要馬上處理),綠色是習慣... ...可以按照自己的設定的標準來定義。
↑ 文末附安裝包(這裡提供破解版)
↑ 文末附安裝包(這裡提供破解版)
我在知乎寫過一篇完整的win10桌面美化教程,裡面涉及Fences的詳細介紹,如果你對Fences感興趣,可以去了解一下。
↑ 文末附安裝包
5.資源管理器多標籤化管理
↑ 文末附安裝包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打開多個文件夾來處理文件,來回切換文件夾真的特別麻煩,那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想瀏覽器一樣,對文件夾進行多標籤化管理呢?答案是肯定的,事實上微軟的office也可以通過插件來實現這個功能(wps自帶)我們以後再介紹吧。↑ 文末附安裝包
↑ 文末附安裝包
↑ 文末附安裝包
↑ 文末附安裝包
3.
網盤、書籤、人脈、圖片... ...
————
我日常用的網盤很多,百度網盤、天翼雲盤、藍奏雲盤、wps網盤、Google 網盤、OneDrive ... ... 這些我都用,因為我的資源搜索能力還不錯,導致我百度網盤5T的網盤都爆了好幾個了。
當你的文件一多起來,文件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你可以按照我前面介紹的杜威十進位先進行大類歸檔。如:100-工作相關,200-學習升級,300-實用軟體,400-生活技能。
亦或者只建立一個名為未處理の文件夾,每天存入的資源以日期命名,如我剛剛看到了一個效率工具,就可以按照百度網盤-未處理の-2020.10.22 的路徑存放,但是這樣整理還是不夠的,當我們突然想起來要找一個文件的時候,那就要大海撈針了!
所以你可以藉助輔助工具,來進行簡易歸檔,在記憶術裡這叫做助記術,結合我們熟悉的場景來快速調用數據。
↑ 文末附安裝包
在我的知識宮殿文件中有一個專屬工作表,我命名為500-未處理的,這裡我放的就是百度網盤每日存入的資源名稱。通過excel的快速檢索功能,我可以快速定位我需要的文件!
2.瀏覽器書籤整理
↑ 文末附安裝包
↑ 上圖僅供參考
3.關於圖片整理
↑ 上圖僅供參考
4.人脈管理
↑ 上圖僅供參考(最初版本)
↑ 上圖僅供參考
5.知識宮殿和筆記系統
害,最後提一下我的知識宮殿和筆記系統吧,先看一下視頻。
這套知識宮殿我已經創建了幾個月了,眼看著自己的「寶寶」越長越大,我只有一個感受,那就是踏實。
可以直觀的看見自己的成長軌跡,在不同領域積累不同的知識,當我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快速的調出我的資料庫解決問題。
針對筆記系統,我最初用的是印象筆記,後來改用的是OneNote,看到身邊的很多人都在糾結到底該選用哪款軟體來作為自己最終的筆記系統。我就在思考,為什麼非要只用一款軟體呢?這個世界上本來就不存在一款絕對完美的產品,我一起用不就好了?
OneNote作為我的主流輸出筆記,印象筆記,石墨文檔,幕布,Notion輔之不也很好?
除了用杜威十進位將我的筆記系統分為100-工作相關,200-學習升級,300-常用軟體,400-生活技能。我還建立了一個個人成長筆記本,比如每日必看裡,我會放上我的夢想清單,每日成長利器等。
《經驗庫》裡,我會放上一個個思維模型,和我設計的行動卡片。《成長筆記》裡,我會再放上《成長語錄》筆記本,《趕走不快樂》筆記本,《成功筆記》,《人生錯題集》,《情感筆記》,《每日の成長利器》... ...
慢,就是快。
每天的經歷都是有限的,重要的並不是經曆本身,而是你能從有限的經歷裡獲得什麼?有哪些共性的問題可以總結,常見的場景可不可以梳理出一套流程?
像教公眾號運營、深度溝通這樣的事情對我來說都是頻繁出現的場景,我就可以梳理出一套流程,或者整理出一份自檢清單。針對自己總結出來的模型,再進行Output,就可以形成一張行動卡片。然後再建立一套反饋機制,不斷的實踐反饋-再實踐。
這就是計劃-實施-總結-評估-再計劃。
希望本文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蘇蘇。
「我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我嚮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更廣闊的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我從來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靈感和坐等成就。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的生活著」。——山本耀司
領取地址
公眾號後臺回復「文件整理」
(微信公眾號 白日夢與詩)
請記得時間和我始終都是愛著你!
聊點別的
這篇文章,我陸續寫了超過10小時(包括作圖整理素材)...
如果你覺得本文有用,一定要在留言區給予我反饋!!!
你的鼓勵是我更文最大的動力!
—— —— ——
如果你想加入我的復盤群,請閱讀以下文檔,文檔末附加群方式!
↓↓↓
掃描下方二維碼
添加我為微信好友
(日常輸出乾貨,也可閒聊人生答疑)
▼
微信號:x1145158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