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發現!研究數據顯示:登革熱患者或可免疫新冠病毒!

2020-12-25 騰訊網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巴西科學家發現,近期感染過蟲媒傳染病登革熱的患者可能對新冠病毒產生免疫。圖片來源:巴西G1網站

華輿訊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 美國杜克大學(Universidade Duke)教授、巴西科學家米格爾·尼科利利斯(Miguel Nicolelis)近日的一項研究數據顯示,在去年和今年年初有大部分人口感染過登革熱病毒的地區中,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比其他地區更慢,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及死亡者數量更少,表明這兩種病毒之間有可能存在相互免疫作用。

兩種病毒間或可相互免疫

巴西G1網站報導,本次研究報告已發送至科學期刊處,目前尚未經過同行評審。尼科利利斯稱,已批准或正在開發中的登革熱疫苗有可能對新冠病毒產生某種形式的免疫作用。

研究報告指出:「這一令人驚訝的發現增加了將登革熱病毒和新冠病毒進行交叉反應的誘人可能性。如果在未來的研究中證明這個結論是正確的,那麼這個假設就可能意味著在新冠病毒疫苗上市之前,感染登革熱病毒或接種安全有效的登革熱疫苗可能會對新冠病毒產生免疫作用。」

尼科利利斯在接受路透社(Reuters)採訪時指出,已有研究表明登革熱血清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患者在未接觸新冠病毒的前提下,新冠病毒檢測結果也呈陽性,這表明這位患者產生了一種對上述兩種病毒都能產生作用的抗體。

他表示:「這表明這兩種病毒之間存在一種出乎所有人預料的相互免疫作用,因為這兩種病毒屬於完全不同的兩個家族。」

兩種病例的分布數據負相關

尼科利利斯及其團隊在分析2019年和2020年巴西登革熱病例的地理位置分布時意外發現了這一結論,登革熱病例的集中區恰好是新冠肺炎病例較為分散的區域。他說道:「這是一次完全意料之外的發現,非常震驚。這樣的事情在科學領域時有發生。好像你本來向側面射擊,但卻擊中了從未想到自己能夠打到的目標。」

數據顯示,在去年及今年年初登革熱發病率較高的巴拉那州(Paraná)、聖卡塔琳娜州(Santa Catarina)、南裡奧格蘭德州(Rio Grande do Sul)、南馬託格羅索州(Mato Grosso do Sul)和米納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等地區,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更慢。與同期登革熱發病率較低的阿馬帕州(Amapá)、馬拉尼昂州(Maranh o)和帕拉州(Pará)相比,登革熱較為集中地區的新冠疫情花費了更多時間才擴展至同一水平。

據統計,阿馬帕州花費了60天達到每10萬居民中有500人感染新冠病毒,而巴拉那州花費了120多天才達到同一水平。據調查,今年阿馬帕州平均每10萬居民中有5.4人確診患上登革熱,而巴拉那州的發病率全國最高,平均每10萬居民中有2295.8名登革熱患者。(原標題:巴西科學家意外發現:登革熱患者或可免疫新冠病毒)

來源: 南美僑報網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相關焦點

  • 新研究發現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或可持續數年
    對新冠病毒的免疫能持續多久?一項新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數年甚至數十年——這是迄今為止對這個讓廣泛接種疫苗計劃蒙上陰影的問題所得出的最有希望的答案。新的數據顯示,在感染八個月後,大多數康復的人仍然擁有足夠的免疫細胞來抵禦病毒和預防疾病。令人欣慰的是,短期內緩慢的減少速度表明,這些細胞可能在體內存留很長很長一段時間。
  • 最新研究:新冠患者生精細胞上發現病毒!或可通過性傳播?JAMA:病毒...
    來源:21新健康據《科創板日報》3月28日報導,瑞金醫院院長寧光在「病毒演變、進化、傳播的基礎研究與防治實踐研討會」上透露,在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生精細胞上發現有病毒侵蝕,性傳播可能也是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那邊廂,母嬰、糞口傳播等還沒有「洗脫嫌疑」,這邊廂「性傳播」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 medRxiv:評價九種新冠病毒免疫檢測試劑,國產勝出
    4月9日,丹麥國立血清研究所(Statens Serum Institut)在medRxiv預印本平臺發表研究論文——「Evaluation of nine commercial SARS-CoV-2 immunoassays」(評價九種商用的新冠病毒免疫檢測試劑)。
  • 免疫細胞檢測顯示:提前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或對新冠症狀嚴重程度...
    研究人員隨後測試了T輔助細胞與這些蛋白質片段接觸後是否會被激活。他們發現,18例COVID-19患者中有15例(85%)出現了這種情況。「這正是我們所期望的。這些病人的免疫系統正處於對抗這種新病毒的過程中,因此在體外也表現出了同樣的反應。她補充說:「並非所有COVID-19患者都表現出T輔助細胞對病毒片段的反應,這可能是由於T細胞在疾病的急性或特別嚴重階段無法在人體之外被激活。」
  • 義大利新冠病毒可追溯到2019年夏天,疫情溯源仍是謎
    義大利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的一項研究顯示,義大利2019年9月採集的居民血液樣本中已測出新冠病毒抗體,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在義大利的傳播時間可能要追溯至2019年夏天,這一發現也將重塑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歷史。這篇名為《義大利疫情大流行前意外檢測到的新冠病毒抗體》的研究論文於2020年11月11日發表在《腫瘤期刊》(Tumori Journal)雜誌上。該研究所在2019年9月到2020年3月間招募了959名身體健康的志願者參與一項預測性肺癌檢測。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研究人員對所有保存的血液樣本進行了新冠病毒血清檢測。
  • 多地爆發「登革熱」,蚊蟲叮咬會傳播新冠病毒嗎?鍾南山做回應
    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地區每年都有近萬人因登革熱去世,非洲和南美更是不用說,而中國南方潮溼地區6月到11月也為登革熱的高發地區。那麼傳播此病毒的蚊蟲如果咬了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它會成為新的傳播方式嗎?
  • 科學家發現導致重症登革熱的病毒蛋白
    ,一種病毒蛋白是重症登革熱患者出血、休克乃至死亡的罪魁禍首。未來科學界有望在此基礎上研發出登革熱藥物和疫苗。研究顯示,登革熱病毒感染細胞時會釋放出10種蛋白質,其中的NS1蛋白就是重症登革熱患者出血、休克乃至死亡的罪魁禍首。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NS1直接激活細胞表面受體TLR4,從而引發炎症,炎症進一步損傷人的內皮細胞,導致血管滲漏出血。
  • 病毒有如變色龍?研究指警惕新冠患者誤診為登革熱
    【財新網】(駐香港實習記者 趙佐燕 駐香港記者 文思敏)隨著南方天氣轉暖,登革熱疫情將逐漸進入高發期。《柳葉刀》刊文指出,新加坡出現兩名新冠肺炎患者在確診前因登革熱測試呈假陽性而被誤診,提示須警惕新冠早期診斷中的誤診情況。
  • 最新研究顯示未在睪丸中檢測到新冠病毒
    除了口咽拭子外,在血液、尿液和面部/肛門拭子中也檢測到新冠病毒,表明還有其他潛在的傳播途徑。在新冠肺炎患者中,男性多於女性。儘管最近的報告沒有發現感染新冠病毒的女性進行性傳播或垂直傳播的證據,但對新冠病毒感染對男性生殖系統的潛在影響知之甚少。值得關注的是,生物信息學分析顯示,ACE2在睪丸和男性生殖道中大量表達。
  • 澳研究顯示:感染新冠病毒後免疫力至少維持8個月
    澳研究顯示:感染新冠病毒後免疫力至少維持8個月 2020-12-24 02:59:17 研究人員稱,這項研究是對抗新冠病毒的疫苗可能長期有效的最有力證據。  這項研究發表於最新出版的《科學免疫學》。作者撰文指出,他們發現免疫系統中被稱為記憶B細胞的特定細胞會「記住」病毒感染,如果再次接觸病毒,它會通過快速產生保護性抗體觸發保護性免疫反應。
  • 卡介苗助力抗擊新冠病毒?尚需研究
    近年來,丹麥、荷蘭等國研究人員發現,卡介苗似乎能夠通過「訓練免疫」,即長時間刺激、訓練白細胞,強化人體非特異性免疫系統,從而加強對其他病原體的抗擊能力。2018年,荷蘭奈梅根雷德博德大學米海·內特亞等人在《細胞L》雜誌發文稱,接種卡介苗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黃熱病病毒感染。
  • 新冠肺炎患者獻血,血液會傳播新冠病毒嗎?
    截止目前韓國共有6名新冠肺炎患者確診前曾經獻血,並且部分血液已經輸給他人。新冠病毒會像愛滋病毒一樣通過血液傳播嗎?《謝裡斯醫學微生物學》對於病毒血症是這樣定義的,病毒進入血液,從而侵犯身體其他器官的一種醫學狀態。新冠病毒可以引起病毒血症,但現在還不明確新冠病毒引發的病毒血症開始和持續的時間。所以接受確診患者血液的人會不會患病,還不能確定。
  • 歷史解密:登革熱病毒的ADE效應
    病毒變異為S2、S3,針對S1的疫苗效果再好,產生的抗體濃度再高、質量再強,但是舊抗體不抗新病毒,S2、S3會挾持舊抗體,隨意進入細胞,舊抗體反而成了變異病毒的面具、幫兇,輕易逃過免疫系統的識別,使病毒毒性大增,病情迅速加重,甚至速死。 (二)疫苗折戟:登革熱病毒初見ADE ADE效應,最初是1973年在登革熱病毒上發現的。
  • 中國研究團隊發現一抗體可顯著抑制新冠病毒感染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5月27日,新京報記者從君實生物了解到,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雜誌(Nature)在線發表君實生物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發的中和抗體臨床前研究成果,兩種具有較強新冠病毒(SARS-CoV-2)特異性中和活性的特定人類單克隆中和抗體被發現。
  • 多項研究再次表明羥氯喹治療新冠患者無效;新冠病毒可在貓群之間傳播
    新冠病毒一周進展報告 多項研究再次表明羥氯喹治療新冠患者無效;新冠病毒可在貓群之間傳播 在新冠肺炎患者和未感染者 中發現針對新冠病毒的T細胞 5月15日,美國拉霍亞過敏和免疫學研究所研究團隊在Cell上在線發表了一篇文章。
  • 新研究!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可能與血型有關,這類人群易感
    一項針對義大利和西班牙人群的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可能與血型有關,A型血人群更易感染新冠病毒,而O型血人群更不易感。資料圖 方非 攝這項研究17日發表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德國、西班牙、義大利、挪威等多國研究人員對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大約1600名新冠重症患者和大約2200名對照組人群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和薈萃分析。結果研究人員不僅在新冠重症患者身上找到了一個新冠病毒易感基因位點,還發現ABO血型系統可能與新冠感染風險有關。
  • 首次發現精液含新冠病毒,啪啪會感染嗎?
    後者恰恰是新冠病毒攻擊的靶點。因此,男人可能會因感染新冠病毒,「蛋疼」且「不行」。而最新一條「扎心」消息是:首次有研究發現,少數男性新冠肺炎患者的精液能檢出新冠病毒。一方面,應關注新冠病毒對男性生育力的影響。此前,對新冠病毒的「親戚」SARS進行研究,發現冠狀病毒可能穿過血睪/血附睪屏障,影響精子生成和雄激素合成;或激起局部免疫反應,導致睪丸炎等,禍害男性生殖系統。嚴重情況下,可致不育。
  • 柳葉刀最新研究:新冠患者發病第一周深喉唾液病毒載量最高
    柳葉刀最新研究:新冠患者發病第一周深喉唾液病毒載量最高 南方+客戶端4月7日消息,《柳葉刀》最新發表一項關於SARS-CoV-2感染期間深喉唾液中病毒載量的時間變化和血清抗體反應的觀察性隊列研究。
  • ...研究顯示,前述以腺病毒Ad5為載體的新冠疫苗,在給志願者接種後...
    【世界首個新冠疫苗人體臨床數據公布:全部產生免疫應答】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全球首個重組腺病毒5型載體新冠疫苗I期臨床試驗結果,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論文稱,研究顯示,前述以腺病毒Ad5為載體的新冠疫苗,在給志願者接種後28天時,顯示出免疫原性和人體耐受性。
  • 較真丨為什麼今年新加坡登革熱疫情格外嚴重?登革病毒也變異了?
    不過相比於1型和2型,DENV3確實還有一些其他的特徵,比如今年6月,《自然通訊》刊發的一篇研究就提到了3型病毒的一個特點——研究發現,3型的結構具有一定可變性,它可以將自己從一個光滑的圓形粒子轉變成一個球桿狀的粒子,這樣將自身轉變得與原始結構大不一樣能幫助逃避宿主的免疫反應、疫苗和治療。這就導致DENV3更加難以防治,但這是否為3型病毒成為新加坡當地主流毒株的原因,目前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