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巴西科學家發現,近期感染過蟲媒傳染病登革熱的患者可能對新冠病毒產生免疫。圖片來源:巴西G1網站
華輿訊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 美國杜克大學(Universidade Duke)教授、巴西科學家米格爾·尼科利利斯(Miguel Nicolelis)近日的一項研究數據顯示,在去年和今年年初有大部分人口感染過登革熱病毒的地區中,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比其他地區更慢,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及死亡者數量更少,表明這兩種病毒之間有可能存在相互免疫作用。
兩種病毒間或可相互免疫
巴西G1網站報導,本次研究報告已發送至科學期刊處,目前尚未經過同行評審。尼科利利斯稱,已批准或正在開發中的登革熱疫苗有可能對新冠病毒產生某種形式的免疫作用。
研究報告指出:「這一令人驚訝的發現增加了將登革熱病毒和新冠病毒進行交叉反應的誘人可能性。如果在未來的研究中證明這個結論是正確的,那麼這個假設就可能意味著在新冠病毒疫苗上市之前,感染登革熱病毒或接種安全有效的登革熱疫苗可能會對新冠病毒產生免疫作用。」
尼科利利斯在接受路透社(Reuters)採訪時指出,已有研究表明登革熱血清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患者在未接觸新冠病毒的前提下,新冠病毒檢測結果也呈陽性,這表明這位患者產生了一種對上述兩種病毒都能產生作用的抗體。
他表示:「這表明這兩種病毒之間存在一種出乎所有人預料的相互免疫作用,因為這兩種病毒屬於完全不同的兩個家族。」
兩種病例的分布數據負相關
尼科利利斯及其團隊在分析2019年和2020年巴西登革熱病例的地理位置分布時意外發現了這一結論,登革熱病例的集中區恰好是新冠肺炎病例較為分散的區域。他說道:「這是一次完全意料之外的發現,非常震驚。這樣的事情在科學領域時有發生。好像你本來向側面射擊,但卻擊中了從未想到自己能夠打到的目標。」
數據顯示,在去年及今年年初登革熱發病率較高的巴拉那州(Paraná)、聖卡塔琳娜州(Santa Catarina)、南裡奧格蘭德州(Rio Grande do Sul)、南馬託格羅索州(Mato Grosso do Sul)和米納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等地區,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更慢。與同期登革熱發病率較低的阿馬帕州(Amapá)、馬拉尼昂州(Maranh o)和帕拉州(Pará)相比,登革熱較為集中地區的新冠疫情花費了更多時間才擴展至同一水平。
據統計,阿馬帕州花費了60天達到每10萬居民中有500人感染新冠病毒,而巴拉那州花費了120多天才達到同一水平。據調查,今年阿馬帕州平均每10萬居民中有5.4人確診患上登革熱,而巴拉那州的發病率全國最高,平均每10萬居民中有2295.8名登革熱患者。(原標題:巴西科學家意外發現:登革熱患者或可免疫新冠病毒)
來源: 南美僑報網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