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中國歷史上的重大變革(近現代篇),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事業單位微信公眾號(nxsyks),寧夏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著名歷史學家克羅齊曾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縱觀歷史,每個時期,都會擁有各自的機遇,同時,也會面臨不同的挑戰和困境。面對困境,無數的先輩,憑藉著他們的勇氣和智慧,迎難而上,留下了他們英勇探索的足跡。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當下,梳理我國歷史上的重大變革,有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過去、把握現在、走向未來。下面我們就跟各位小夥伴具體梳理一下我國近現代歷史中的那些重大變革。
一、洋務運動
【知識要點】
1.時間:1861-1894年
2.口號:「自強」「求富」
3.措施:①創辦軍事工業:江南製造局、福州船政局等。②創辦民用企業:漢陽鐵廠、輪船招商局等。③創建近代海軍:北洋、南洋、福建。④創辦新式教育:創辦京師同文館,派遣留學生。
4.結果:最終失敗(甲午中日戰爭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觸動封建制度;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進步,抵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入侵。
【習題演練】
【例1】(單選題)下列不屬于洋務運動主要內容的是( )。
A. 創辦了近代軍事、民用工業
B. 興辦近代學校和派遣留學生
C. 創建近代海軍和訓練新式海軍
D. 頒布《資政新篇》,提倡資本主義
正確答案: D
【解析】本題考查近代史並選錯誤項。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清朝政府內的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19世紀60-90年代地主階級洋務派開展了洋務運動,內容涉及到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教育、外交等。洋務運動是封建統治者的一場自救運動,但在客觀上推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A項:洋務運動的企業採用西方技術和設備進行生產,屬於近代企業。洋務派前期創辦的軍事工業主要有:安慶內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輪船招商局等。後期創辦的民用工業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強在經濟上的侵略。
B項:1862年,恭親王愛新覺羅•奕訢和文祥創辦京師同文館,開創了中國近代化教育的篇章。這些新式學堂培養了一批新式人才,如翻譯人才、軍事人才、技術人才等;教學內容有西學,如西文、西藝等;採用了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實施分年課程和班級授課制等。洋務時期的留學教育較有影響的主要有兩次:幼童留美和福建船政學堂學生留歐,即1872-1875年清政府向美國派遣了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學;1877-1897年先後派出四批福建船政學堂的學生赴歐留學。
C項:北洋海軍的建立,是洋務運動軍事方面的最高成果之一。海軍的創建,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海防力量,並且在培養北洋海軍的過程中,還帶動了一系列的近代事業發展。1885年設立的海軍衙門,統領海軍、海防事宜,推進了海軍建設和國防的現代化建設。清軍戰鬥力有所提高,對外國的侵略勢力有一定的抵抗力,延緩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進程。
D項:《資政新篇》屬於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內容,洪仁玕1859年4月被封為幹王,總理全國政事。他向洪秀全提出了一個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新方案——《資政新篇》,經洪秀全批准後,作為官方的文書正式頒行,是太平天國後期的重要文獻。因此,選擇D選項。
【例2】(單選題) 「中體西用」是洋務派處理中西文化關係的一種文化模式,一種文化心態。在洋務運動時期,下列不屬於「中體西用」的內容的是( )。
A. 西方軍事裝備
B. 西方政治制度
C. 西方新式學堂
D. 西方科學技術
正確答案: B
【解析】本題考查洋務運動並選錯誤項。「中體」指以孔孟之道為核心的儒家學說;「西學」指近代西方的先進科技。「中體西用」主張在不改變封建專制制度的基礎上,引進西方的先進科技、文化,促進中國工業、軍事、教育的發展,以緩解統治危機。由此可知,學習西方政治制度不是洋務運動的內容。因此,選擇B選項。
A項:洋務運動時期,清政府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並興辦了江南製造總局、上海輪船招商局等近代軍事工業。C項:洋務運動時期為學習西方先進文化,清政府創辦很多新式學堂,如創辦京師同文館,培養翻譯人才。D項:洋務運動時期為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清政府開辦技術學堂、興辦民用工業,如上海機械學堂、電報總局等。
二、戊戌變法
【知識要點】
1.時間:1898年
2.措施:①政治:廣開言路,允許士民上書言事;裁汰綠營,編練新軍。②經濟:設立農工商局、路礦總局,提倡開辦實業;修築鐵路,開採礦藏;組織商會;改革財政。③文化:廢八股,興西學;創辦京師大學堂;設譯書局,派遣留學生。
3.最主要的遺產: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
4.影響:一場愛國救亡運動、進步的政治改良運動、思想啟蒙運動。
【習題演練】
【例1】(多選題) 下列選項中與清朝末年資產階級維新運動有關的是( )。
A. 「百日維新」
B. 「戊戌變法」
C. 「公車上書」
D. 《資政新篇》
正確答案: ABC
【解析】本題考查維新運動。公車上書,是指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為率梁啓超等數千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反對在甲午戰爭中敗於日本的清政府籤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的事件。公車上書被認為是維新派登上歷史舞臺的標誌。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維新運動,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政治改良運動。《資政新篇》:洪仁玕1859年4月被封為幹王,總理全國政事。他向洪秀全提出了一個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新方案《資政新篇》,經洪秀全批准後,作為官方的文書正式頒行,是太平天國後期的重要文獻。ABC項表述正確,與題意相符,當選。D項表述錯誤,太平天國運動的重要文獻,與題意不符,排除。故本題選擇故本題正確選項為ABC。
【例2】(多選題) 中國近代化的過程,也是中國人向西方學習、救國的過程。從軍事器物到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下面屬於學習政治制度的是( )。
A. 辛亥革命
B. 戊戌變法
C. 洋務運動
D. 新文化運動
正確答案: AB
【解析】洋務運動是學習西方的器物,嚴格來說A項和B項都屬於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辛亥革命的形式是武裝鬥爭,建立像法國那樣的資產階級革命政府;戊戌變法的形式是政治改革,建立像英國那樣的君主立憲制國家。新文化運動是學習西方的文化。
【例3】(單選題) 從隋朝開始被正式確立為選官制度以來,科舉制度在中國綿延一千三百多年,最終廢除科舉制度的事件是( )。
A. 洋務運動
B. 戊戌變法
C. 清末新政
D. 辛亥革命
正確答案: C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歷史。科舉制度廢除的時間是1905年。
A項錯誤,洋務運動又稱晚清自救運動、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1905年時,洋務運動已經結束。B項錯誤,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下令所有考試悉照舊制。C項正確,1901年9月清廷實行「新政」後,各地封疆大吏紛紛上奏,重提改革科舉,恢復經濟特科。因科舉為利祿所在,人們趨之若鶩,新式學校難以發展,因此清廷詔準袁世凱、張之洞所奏,將育人、取才合於學校一途。至此,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最終被廢除,科舉取士與學校教育實現了徹底分離。D項錯誤,辛亥革命是1911年在中國爆發的民主革命,此時科舉制度已經廢除。故正確答案為C。
三、改革開放
【知識要點】
1.時間: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以來
2.過程:1978年,在農村,安徽鳳陽小崗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79年,在城市,開設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1992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確立。
3.地位:改革開放是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
【習題演練】
【例1】(單選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 )。
A. 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B.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C. 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D. 堅持和完善我國基本經濟制度
正確答案: B
【解析】本題考查時政。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強調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由此B項正確。因此,選擇B選項。
【例2】(單選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改革開放40年我們取得了「三個偉大飛躍」,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
B. 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C.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
D. 中國經濟迎來了從結構簡單到總量居世界第二的偉大飛躍
正確答案: D
【解析】本題考查時事熱點。三個「偉大飛躍」,是出自於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因此,選擇D選項。
【例3】(多選題) 習近平同志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裡程碑是( )。
A. 建立中國共產黨
B. 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C. 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D.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正確答案: ABC
【解析】本題考查時政熱點。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中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裡程碑。故本題選擇ABC項。
【例4】(多選題)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一場新的偉大革命。要理解改革開放既是一場革命,又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就要明確( )。
A. 改革開放是一種經濟上的改良
B. 改革開放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意義上的革命
C. 改革開放不是否定我們已經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D. 改革開放不是對原有經濟體制的細枝末節的修補,而是對其進行根本性的變革
正確答案: CD
【解析】本題考查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政策。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改革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包括發展民主,加強法制,實現政企分開、精簡機構,完善民主監督制度,維護安定團結。開放,主要指對外開放,在廣泛意義上還包括對內開放。改革開放不是對原有經濟體制的細枝末節的修補,而是對原有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變革。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我國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經濟體制,同時相應地改革政治體制和其他方面的體制。改革開放是一場革命,但它不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意義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許否定和拋棄我們已經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AB項表述錯誤,與題意不符,排除;CD項表述正確,與題意相符,當選。 故本題選擇CD。
今天的分享知識就到這裡啦,大家都記住了嗎?更多公考諮詢,請關注寧夏華圖。祝各位小夥伴金榜題名,成功上岸!
(編輯:xie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