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論文真的很難寫嗎?聽聽她怎麼說...

2020-12-16 澎湃新聞

日前,最高院下發了關於徵集全國法院第三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的通知,又一年全國法院學術討論會正式拉開了帷幕。大家紛紛開始籌劃選題,收集資料,構思起自己的法學論文。那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法學論文?如何讓自己的選題脫穎而出?小編今天特別採訪全國法院系統學術討論會二等獎獲得者,唐雨蒙法官,在與她的一問一答中,梳理出一份乾貨滿滿的「法學論文修煉手冊」 。��

唐雨蒙法官曾連續四次參加

全國法院系統學術討論會

並多次獲獎

她是怎麼開始法學論文寫作的?

又從法學論文寫作中收穫了什麼?

我們請她一一解答:

您最初為什麼開始寫法學論文?

為什麼寫?這是每位論文寫作新手需要捫心自問的第一個問題。

2015年,我從布吉法庭調整到研究室,因任務分配,接觸到了學術討論會。接到任務時,我完全是懵的,一是剛剛參加工作不久,實踐經驗累積淺薄,對參加全國性比賽心有怯意,「胸無點墨氣難華」,總懷著「過幾年有積累了再寫」的想法;二是論文這個東西離我好像有些遙遠,除了兩篇畢業論文,我從來沒有寫過額外的。好在領導不拋棄不放棄,先是和我說了研究室前輩拿全國二等獎的故事,給我樹立了榜樣,後又幫我分析了個人長處,讓我從比較法方面下手,揚長避短。

第一次參賽,我寫的是消費者公益訴訟,因選題新穎,有幸被推薦到最高法院參加決賽,但水平放在那,結果當然是鎩羽而歸。雖然沒得獎,但我結識了一大批熱愛寫作的高手。每個人都會有見賢思齊的情結,當你認識了一批優秀的人,你也想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想獲獎,這就是我真正開始學寫論文的初衷。後來我得了獎,卻又陷入了迷茫,不知道學術的意義在哪?甚至一度認為自己是在浪費時間,做些無用功。直到我翻到一本書,《論文與治學》,其中說道:「學術是一種智力遊戲,是為學術而學術,為藝術而藝術,貢獻實現不實現到社會層面上都可以。思想領域的人,為社會思想庫提供一點東西,這個思想庫會在明天或遙遠的未來反饋給社會。你的思想被加入到文化庫、思想庫裡面,跟別的因子一起發酵,然後反饋給社會。」這句話讓我豁然開朗,因為我以前總想著自己的論文能改變什麼,寫作總是局限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和層次,但只有跳出這個動機束縛,去關心非功利的學術,興趣才是廣博的,視角才是寬闊的。細細想來,自己大抵還是熱愛論文寫作的。每當看到一篇好論文,我會為作者的奇思妙想而感動,會為其嚴絲合縫的論證而敬仰,會為其妙筆生花而驚嘆。這就是喜歡,是純粹的吸引與被吸引,這就夠了啊。

您的論文主題是如何選定的?

關於選題,德國著名物理學家海森堡說過:「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於解決了問題的大半。」而一個好的論文題目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

❶ 具備新穎性。要「發前人所未發」,寫作前要先問自己,這個問題有沒有理論研究意義?有沒有「知識增量」?有沒有實踐指導價值?如果他人的文章已經給出了答案,你何必花費時間再寫呢。

❷ 具備價值性。題目的意義要重大且實用,屬於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或是高層關注的重難點,對完善法律制度有推動作用,對司法決策、司法改革有參考價值。

❸ 具備新奇性。這裡指的是切入點。一個問題有很多方面的研究入口,好的切入點能夠引起好奇心,具有「眼球效應」。

❹ 忠於自己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選擇自己熟悉的領域能夠增加寫作的動力,容易觸發靈感,所以最好選擇一些與自身審判實踐相關的論文主題。

您如何搜集寫作論文的資料?

搜集資料也是門學問,這裡我推薦一本書《法科學生必修課:論文寫作與資源檢索》,裡面基本囊括了中外文資料庫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就我個人的感悟而言,搜集資料時還需要特別注意的有兩點:

❶ 聚焦核心期刊。古人云「取法乎上」「鑑必窮源」,資料收集也是,要圍繞選題尋找最優秀的論文看,向這個領域內的大師學習。

❷ 儘可能擴大資料收集的範圍。我們不能局限於尋找「近連接點」,還要學會尋找「遠連接點」。比如研究外國法查明,搜索資料的時候,不能僅搜索這個關鍵詞,還得有部門法思維。只有理解國際法、國內民事訴訟法乃至大訴訟法的發展脈絡和趨勢,在一個大背景下看小問題,才能研究的更透徹。除此之外,還得去研究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等等。人文哲學學科都是相通的,並不孤立存在,學科交叉的地方往往創新點最多。以前看一個社會學家說研究信任論時,從一本生物學的書中尋找到靈感,把生物行為理論引入解釋人類行為,看完頓時驚嘆其腦洞之深遠。當然,遠連接點的尋找與個人思維能力高低有很大關係,不過這是可以不斷修煉的,當你樹立了這個意識,帶著這個想法去閱讀資料,總有一天也會打出最美妙的「乾坤大挪移」。

開始動筆後,怎樣才能寫出一篇好文章?

具體的寫作過程,包括撰寫提綱、具體成文、反覆修改等階段,每一步都有很多方法。關於如何寫論文的文章和書籍也浩如煙海,梁慧星教授、陳瑞華教授、朱蘇力教授都有相關的論述。方法論很重要,但我認為,實踐才是重中之重。

如何邁開成文的第一步?我們中國茶道中有「守」「破」「離」之說,書道中有「初學平正,務追險絕,復歸平正」之說,講的都是學習一項技能必須經歷的三個階段,即先模仿,後突破,再超越。具體到學術論文寫作中,你可以先把歷年獲獎的論文集拿出來,學習他們如何擬標題,包括大標題、一級標題、二級標題的擬法,學習基本的論證方法,先讓自己的論文在形式上像一篇獲獎論文,之後再慢慢追求實質的突破。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要注意,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元朝有個文學家叫戴表元,是南宋鹹淳年間的進士,人稱其文「化腐朽為神奇」,問其訣竅。答曰:「凡作文發意,第一番來者,陳言也,掃去不用;第二番來者,正語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來者,精語也,方可用之。」三番思考,從陳言到精語,說的就是人類認識逐步深入的過程。普通人在第一步就停止了,而專家會做到第三步。所以,很多時候普通人和專家的差別不在於智商,而在於他願不願意沉下心,一遍一遍去思考修改。你用不斷精心修改的心對待論文,論文一定會給予你相同的回報。反過來說,如果你前期花了很多時間寫論文,最後卻不願意花時間修改,失去了臨門一腳、帶來質變的機會,豈不是非常可惜。

論文寫作給了您什麼樣的收穫?

有人說寫作是一項反人性操作,當你踏上寫作之旅,意味著大腦要進行綜合加工、歸納提煉的痛苦過程,不過絞盡腦汁的結果帶來的不僅是一篇高質量文章,還有能力的提升和成長的快樂。

❶ 一為閱讀之樂。要寫好一篇論文首先需要大量的閱讀,看論文其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尤其是看大師級人物寫的論文,會遇到很多理論知識,晦澀難懂。但是當你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高密度集中性閱讀,你會發現自己的閱讀速度明顯提高。這就像資本經歷過漫長原始積累後呈現出的滾雪球之狀,此時你的閱讀能力已實現質的提升,而好的閱讀能力對工作、生活都會有很大幫助。

❷ 二為思考之樂。寫作的過程是一個嚴格的思維訓練過程,綜合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認識事物的能力缺一不可。這份能力又會反過來幫助我們更好地做其他事情。舉個例子,我曾向一位高手學習如何借鑑域外,他說,對待域外之道,不僅要看別國好的,也要看壞的,好壞互動構成一個整體,才是真實的存在。因此,寫論文不能只顧批判式思考,也可以換一個角度,帶著同情式視角去看待問題。這讓我很受感動,想起中國書法中有個術語叫「計白當黑」,說的是看書法作品不能只看黑色的線條,也得看白色的留白,還得看黑白的互動,疏密之程度。原來,任何技藝都是相通的,我通過寫作鍛鍊了整體思維,反過來又能更好地理解書法,真是奇趣無窮。

❸ 三為合作之樂。學術討論會是一個合作的平臺,作者們不是孤軍奮戰,而是與他人並肩作戰、共同學習。我非常感謝給過我無私幫助的組織者和指導老師們,在他們的指點迷津和思維碰撞中,我得到了提高。我也感謝一同參賽的同事們,在和你們的溝通、交流中,我開拓了視野,不斷推動我認識自己、突破自己。

關於論文寫作,您還有什麼想說?

詩人賈島曾說:「為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論文寫作過程清苦而漫長,從選題時的迷惘無助,論述遇到瓶頸時的輾轉反側,再到論文點評時的醍醐灌頂,重構論文時的艱澀困頓,最後到茅塞頓開時的左右逢源,每一次寫作都是一種磨鍊,一次經歷,一段成長。

寫作是一種輸出能力。只要是除去天賦,在能力範疇內的東西,都是可以訓練提高的。任何能力背後都有一套自有的邏輯和規律,寫作也一樣。只要你發現了規律,掌握它,並反覆訓練,就能實現逐步的提升,最後完成質的突破。

最後,感謝各位領導大力支持,能夠給予我這個平臺分享自己的一些感悟,不當之處,請指正。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看完唐雨蒙法官的法學論文寫作心得,你是否獲益匪淺?不如現在就化理論為實踐,端正心態,選好題目,平心靜氣,開始你的法學論文創作吧。

只要堅持,相信你一定會有收穫!

來源 | 唐雨蒙

原標題:《法學論文真的很難寫嗎?聽聽她怎麼說......》

相關焦點

  • 法學論文真的很難寫嗎?聽聽她怎麼說......
    要寫好一篇論文首先需要大量的閱讀,看論文其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尤其是看大師級人物寫的論文,會遇到很多理論知識,晦澀難懂。但是當你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高密度集中性閱讀,你會發現自己的閱讀速度明顯提高。這就像資本經歷過漫長原始積累後呈現出的滾雪球之狀,此時你的閱讀能力已實現質的提升,而好的閱讀能力對工作、生活都會有很大幫助。      ❷ 二為思考之樂。
  • 男友送給她一塊「破石頭」,它真的不值錢嗎?我們聽聽專家怎麼說
    男友送給她一塊「破石頭」,它真的不值錢嗎?我們聽聽專家怎麼說今天來到鑑寶舞臺的是一位美女,這位美女剛上來就在唉聲嘆氣,主持人也是非常好奇啊,為什麼要唉聲嘆氣呢?是她男友送給她的,她男友說是上億年的石頭,見證了他們愛情的結晶。他們談戀愛談了已經十幾年了,男生只送給她一塊石頭,這也讓美女非常的氣憤,當時拿到禮物恨不得直接分手!聽到男友吹破天說這塊石頭多麼多麼的有價值,美女也是非常的不相信啊,所以今天就來到了鑑寶的舞臺。主持人聽完也是樂呵呵的,主持人說還是直接讓專家看一看吧。
  • 益生菌真的能改善便秘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因此便秘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話題,從而益生菌能改善便秘的文章也越來越多,那麼益生菌真的能改善便秘麼? 益生菌真的能改善便秘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 護眼檯燈真的護眼嗎?聽聽戴森怎麼說
    護眼檯燈真的護眼嗎?聽聽戴森怎麼說 2020年09月18日 10:22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隨著現在工作和學習的壓力的增大
  • 上海高架傳說中的盤龍柱真的存在嗎?聽聽工程師怎麼說
    上海高架傳說中的盤龍柱真的存在嗎?聽聽工程師怎麼說上海雖然不是我們的首都,但是它的發展也是很多城市中佼佼者,除了北京,人們最先想到的繁榮城市第一個就是上海了吧。正因為上海如此重要,所以關於它的傳說也有很多。
  • 「君子蘭」真的愛喝「啤酒」嗎?聽聽養花達人怎麼說!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君子蘭」真的愛喝「啤酒」嗎?聽聽養花達人怎麼說!君子蘭是一種高貴、優雅的花卉,它的葉片肥厚、油綠、整齊、直挺,開出的花朵燦爛、熱情,花葉俱美,深受很多人的喜愛。這種說法有科學道理嗎?聽聽養花達人怎麼說。一、君子蘭真的愛喝啤酒嗎?關於這個問題,我諮詢了一位愛好養君子蘭的養花達人,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君子蘭確實喜歡喝啤酒。
  • 母乳真的是血形成的嗎?三大步驟,兩大原因,聽聽科學怎麼說?
    母乳真的是血形成的嗎?聽聽育嬰師怎麼說?科學證明,母乳是由血液運輸到乳腺處的,但是並不是由血液形成的。母乳是如何形成的?1.通過媽媽體內一系列複雜生理過程,由腺泡細胞分泌。2.排入腺泡管。真相來了:母乳真的是血形成的嗎?原來最重要的是這兩個原因。1.有可能混入了媽媽的少量血液。媽媽的乳頭在擠奶時受傷了或者乳腺受傷了,血液就會和母乳一起被擠出來。2.母乳與微生物結合形成的顏色。
  • 看孕婦肚臍凹凸,真的能看出男女嗎?聽聽醫生怎麼說,別錯過
    導讀:看孕婦肚臍凹凸,真的能看出男女嗎?聽聽醫生怎麼說,別錯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看孕婦肚臍凹凸,真的能看出男女嗎?聽聽醫生怎麼說,別錯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大學生一個月1500元生活費,多嗎?聽聽她怎麼說
    你的生活費夠用嗎?聽聽別人怎麼說!小李今年大二,單身狗一枚,問她為什麼不找一個男朋友,她說:條件不允許啊!隨後,拋給我一個她寫的花銷清單:看完之後我發現,這個小仙女簡直是表達了我們的心聲啊,有木有!大學生一個月1500元生活費,多嗎?留言區說說看吧!
  • AA制婚姻是否真的可行,聽聽她們是怎麼說的
    引導語:AA制婚姻是否真的可行,聽聽她們是怎麼說的文/悠悠 原創文章/禁止抄襲很多的人會說,現在是新時代了,作為新時代的女性,就應該承擔起家庭的支出部分所以新時代真的要改變了嗎?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相親,在彼此沒有太深的感情時結婚,就會導致很多夫妻,在婚姻生活中實行了AA制的生活。但其實這樣的處理方式有好有壞,婚姻本來就是個浪漫的,結婚的兩個人勢均力敵,但是勢均力敵,從來不是彼此之間分的一清二楚。
  • 番石榴真的能起到降血糖的效果嗎?聽聽醫生是怎麼說的!
    番石榴真的能起到降血糖的效果嗎?聽聽醫生是怎麼說的!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吃的也越來越好了。那麼番石榴真的能夠起到降血糖效果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聽聽醫生是怎麼說的。醫生表示:根據相關研究得出的結論,無論是番石榴還是我們常見的石榴,都是具有著降血糖的作用。
  • 新生兒真的有必要儲存臍帶血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原標題:新生兒真的有必要儲存臍帶血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臍帶血,指的是剛出生的嬰兒期待結紮之後,保存在臍帶和胎盤中的血液,經過一些媒體的宣傳,說的臍帶血好像很神奇一樣,嬰兒出生儲存臍帶血將來就可以用來治療很多疾病,甚至白血病也可以用來治療。
  • 稱霸地球的恐龍,真的是由魚演變過來的嗎?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稱霸地球的恐龍,真的是由魚演變過來的嗎?聽聽科學家怎麼說現如今在電影市場上也有不少以恐龍為主題的科幻電影,大多都受到了觀眾的喜愛。而恐龍對於大家來說是既好奇又神秘的物種,因為她早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已經滅絕。
  • 想「上位」的小三,她們得逞了嗎?來聽聽她們怎麼說
    導讀:想「上位」的小三,她們得逞了嗎?來聽聽她們怎麼說前兩天,看了一篇新聞,裡面報導的是在大馬路上,幾個女人圍著一個女人打,把那個女人的衣服都脫光了,看著確實挺嚇人的。其實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小三兒對大家來說都不陌生,那麼關於那些想上位的小三,最後他們都得逞了嗎?有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呢?來聽聽她們怎麼說?小倩23歲,身材好,長相漂亮,原來是在酒吧裡賣酒的,後來認識了趙老闆之後,就成為了他的情人。當然,趙老闆也捨得給小倩花錢,所以後來小倩就辭了工作,趙老闆在外面租了套房子,讓小倩住在裡面,偶爾過去看她。
  • 那些打「美容針」的女人,真的變美變年輕了?聽聽明星們怎麼說
    那些打「美容針」的女人,真的變美變年輕了?聽聽明星們怎麼說現在的科技用日新月異也形容一點也不為過,發展的實在太快了,科技是為了人類服務,人有變美的需求,科技美容--醫美也在不斷進步。當然每一個人都有追求美的權利,但在選擇時一定要擦亮眼睛,那些打「美容針」的女人,真的能變美變年輕?來聽聽明星們怎麼說。大美女王鷗曾坦言自己打過瘦臉針,當問起是否有效時,王鷗卻說:大家一定不要打瘦臉針,真的太可怕了,我差點直接打面癱,那段時間連笑都不會了。
  • 她生於德國長於臺灣,父母是博士碩士,她拍戲寫下11萬字法學論文
    她生於德國長於臺灣,父母是博士碩士,她拍戲寫下11萬字法學論文有時候其實很多人對娛樂圈的藝人不是那麼的了解,在一般人眼中這些藝人要不就是長得好看會唱歌、跳舞,要麼就是會演戲,認為這些女明星都是靠的顏值吃的青春飯。
  • 兩個兒子的家庭,往後的日子真的會那麼辛苦嗎?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兩個兒子的家庭,往後的日子真的那麼辛苦嗎?聽聽過來人怎麼說@懂你的我:大兒子五歲小兒子三歲,沒覺得有多辛苦,不懂為什麼會說養兒子以後就是辛苦,二十年後的經濟狀況不一定是什麼樣子呢,現在就給孩子攢房本錢的父母我也不是很能理解,那得多沒安全感啊。
  • 都說染髮會致癌,這是真的嗎?別猜了,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
    染髮會致癌,這是真的嗎?都說染髮會致癌,這是真的嗎?別猜了,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傳說染髮致癌,這是源於染髮劑裡面有對苯二胺,這種物質有致癌性,因此大家會認為使用了染髮劑也會得癌症。那麼,專家對於這個問題是怎麼說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婚外有情的男人,真的會認真對待情人嗎?聽聽他們怎麼說
    那些在婚姻裡背叛妻子,出軌小三的男人,他們在對小三說的時候,態度堅定的說自己和自己的妻子已經沒有了感情,而他們在說這個時候的時候,眼神裡的東西像是真的,但是在被老婆發現之後,他們又說,自己和情人只不過是玩玩而已。所以男人在出軌的時候,對小三是真情還是假意,這些事情其實只有男人才能知道了。
  • 一個人旅行真的會孤單嗎?聽聽獨自旅行者是怎麼說的
    明明一個人旅行特別孤單,為什麼還要一個人旅行呢和親密的朋友一起旅行不好嗎?一個人旅行真的會孤單嗎?聽聽獨自旅行者是怎麼說的。其實一個人旅行還是有一個人的好處的,首先可以強大,自己變得更加獨立,人生總是有一些事情要自己承擔,自己一個人來自己一個人走,其實都是要孤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