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人生有2大「天規」,如果違背,福氣會消耗,提早知道最好

2020-12-13 王老師教育說

一提到《易經》不免會想到「易」字是什麼意思?

當然「易」字有很多解釋,最基本的解釋就是,上日下月,象徵日月循環,象徵變化。

另一種說法就是,易字來自於易姓,上面的是「日」,下面的是蜥蜴的象形字。除了這兩種主要的說法,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說法。不再一一解讀。

人生在世,每個人的心中總會有一個算盤,算著自己、算著別人,算著利益、算著人心,但是,「人有千算,天則一算」,天地無私,惟德是親,只以「德行」這一算,便可知人心善惡。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惡,人怕,天不怕。

《太上感應篇》中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一個人的報應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自作孽,不可活。

切不可心存僥倖!古代經典《易經》中,老祖宗傳下兩條人生的天規,一旦違背,命途艱難,人生將陷入低谷,無法自拔,提早知道最好!

一、直木先伐,全璧受疑;知止能退,平靜其心。

釋義:越是挺直的樹木越是先被砍伐,越是完好無缺的玉璧越會受人質疑;當形勢不當時,要懂得暫時退避,以此讓自己的內心保持平靜。

老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一個人過於出眾,鋒芒畢露,便很容易遭到別人的忌恨,畢竟人皆有妒忌之心,所以人要懂得謙遜、低調,才能更好地積蓄自己的力量,不至於半路夭折。

人生難測,形勢變化萬千,昨天還是萬事如意,今朝可能就諸事不宜,所以人要懂得順勢而為,看清形勢變化,該退就退,這樣才能保留東山再起的實力。

《易經》:「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人的心態極其重要,保持自己的平靜,才能靜待時機的到來。

二、高飛之鳥,死於美食;深潭之魚,亡於芳餌。

釋義:在天上高飛的鳥,往往會死於地上的美食;深潭之中的魚,往往會死於釣竿上芳香的誘餌。

莊子曾說過:「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意思是一個人的欲望越重,他的靈性、智慧就會越淺,因為心神皆被外界的物慾所牽扯,導致了自己的精神匱乏,若是過度縱慾,甚至還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

只有真正體驗過大起大落的人,才有可能會明白,人生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幸福,其實和金錢、權力的關係並不大,反而那些有錢有勢的人,往往失去了更多人生寶貴的東西,物質的享受越好,心裡的空虛卻越大。

又是何苦?

作為上古時期人類傳承至今的一本奇書,《易經》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也配得上財富寶典的美譽。

可依舊有許多人將其視為封建迷信。無數成功人士,甚至是科學界的泰鬥愛因斯坦,都曾直言,易經是中國人的財富。

學習易經不得不知道易經的作者的問題,易經的作者經歷了中國歷史上的三位聖人,第一位聖人就是伏羲。伏羲(生卒不詳),風姓,又稱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太昊,史記中稱伏犧。,「三皇五帝」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伏羲被稱為三皇之首。

伏羲對易經的貢獻是創立了八卦。

易經的第二位作者是文王,自從伏羲創立了先天八卦之後,演變出了連山,歸藏易。但是那時是沒有文字記載爻辭的意義的,到了周朝時代被文王演變出了新的卦序(就是現在的卦序)和每一爻對應的爻辭內容。

易經的第三位作者是孔子。孔子主要是對易經的原文加以理解性的注釋,又稱為《象》並被後人一併加入易經流傳到後世。

既然如此,我們為何還要懷疑這本上古時期留下來的奇書,對我們現實的指導意義呢?

人生在這世間一世,真的得好好花點時間去讀讀《易經》,去大徹大悟裡面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經常聽到周圍的一些朋友說:易經都是文言文看不懂,理解起來也很困難,根本不知道應用到生活當中等等。

如果大家想讀,還是建議去讀一些帶有白話文譯文版的《易經》。

目前我看的這本就是帶有白話文翻譯的易經,名為30天學會《易經》。它採用我們平常最容易理解的表達方式,一一深刻解讀了《易經》中的每一句話,將其中晦澀難懂的智慧,以白話的方式呈現在讀者的眼前,讓每個人可以解讀《易經》的古老智慧。

國學大師南懷瑾也曾說:千萬別在晚上讀《易經》,不然你下一次抬頭天就亮了。足見其中的大智慧。

馬雲更是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易經#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是消遣娛樂時的一頓飯錢,卻可以讓你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更是可以讓你受益終生財富!

點擊下方,立即購買

相關焦點

  • 易經:人生有兩大「天規」,一旦違背,命途艱難,提早知道最好!
    《易經》中的「易」字是什麼意思?當然,「一」這個詞有很多解釋,最基本的解釋是,最後一個月,象徵著太陽和月亮的周期,象徵著變化。另一種說法是,「易」字來自於「易」字,上面是「天」,下面是蜥蜴的象形文字。一、直木先伐,全璧受疑;知止能退,平靜其心。
  • 易經64卦中暗藏2大天規,不要去違背,福氣才會與日俱增
    我們一提到易經這2個字,很多人都會用科學的觀點去解讀。比如現在的天文知識規定,宇宙中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而五行中剛好也有金木水火土,但是創造五行的時候,其實人們的科學技術還不發達,甚至不知道地球是什麼形狀,但是遠古的先哲們卻能在千百年前發現宇宙的奧秘,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 易經: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2條「天規」不能犯,提早知道為好
    易經: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2條「天規」不能犯,提早知道為好古代帝王之學《易經》,2000年前誕生於監獄,一說起易經,最先想到的就是伏羲八卦,易經的神奇之處就在於能通過卦象來預知未來,知曉天地間的規律。2條「天規」不能犯,提早知道為好1、嗜欲深者天機淺玩物往往喪志,貪慾難免敗身。古今以嗜好和貪慾身辱家喪的事太多了,當今世界,日新月異,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如不以事業和修養為重,隨時都會陷入可怕的危機。
  • 人生中不可違背的2大天規,福報自然來!
    世間萬物皆有其規律,懂得觀察其中的微妙的聯繫,就能料敵先機,立於不敗之地。一個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如果不懂得其中的奧妙,結果往往是徒勞無功。人生中不可違背的2大天規,福報自然來:1、順其自然,得失隨緣最是好
  • 《易經》揭露:一個人「走財運」靠的不光是勤勞,是順應3大天規
    《易經》博大精深,在於它包羅萬象。虞世南說:「不知易不可為將帥。」而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典籍。所以,你要是能達到易經裡的這三大天規,想不發達走財運都難!2.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想必讀過紅樓的人都知道:榮寧兩府的人最終都沒落下個好的下場,唯獨除了一個人,那就是巧姐,王熙鳳之女。那這巧姐的命運為何這麼獨特呢?難道是前世修來的福報嗎?
  • 易經忠告:一個人本事再大,這兩種人也不能得罪,福氣會悄悄溜走
    人的一生不太可能會一直一帆風順的,在與人的溝通交往過程中,也難免會出現摩擦,或大或小,總會有出現爭執的時候,這個誰也難以避免。《易經》忠告,一個人的本事再大,也千萬別得罪這兩種人,不然福氣就容易被偷走,得不償失。
  • 這2種人最「薄命」,《易經》中隱藏的人生天規,讀懂終身受益
    《易經》不僅僅是佔卜之術,更是中國哲學思想的發端。《易經》中隱藏的人生天規:2種人最「薄命」1、固執的人在《易經》中,「易」就是變化的意思,它主要就是敲掉陰陽兩個部分,任何事物都有著正反兩面,都有對錯,有奇偶,有福禍。
  • 《易經》:人到40,要學會對2種親戚敬而遠之,可以守住你的福氣
    《易經》曾提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當不請自來的客人上門拜訪時,我們不是將他們趕出家門,而是保持尊重又熱情的態度,以盡地主之誼,最終都會有一定的福氣降臨。所以對於這2種親戚,就不要再來往了。《易經》:人到40,要對2種親戚敬而遠之,否則只會消耗你的福氣第一種親戚:借錢不還的親戚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 易經洩露不可違背的6條天規,人在做天在看,越早知道越能受益
    《易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一部佔卜書籍,成書時間距今大約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據說是西周時所創作,關於《易經》的由來曾經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易經》是人類先祖伏羲所創,還有人說是當年周文王被紂王囚禁時無聊時所推演出來的一部奇書。
  • 易經洩露背後秘密:你經常說的話,其中藏著你的人生預言!要慎重
    可見,易經中的智慧,對於我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體現在生活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平時的說話。你經常說的話,有時就是你的人生預言,易經告誡你,說話要慎重!真話才有力量,真話才能打動人。季羨林說:「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話一定是真話。」如果你違背自己的內心意願,只為了讓別人高興或者是挽回自己的面子,這樣說出來的話,說不定以後就是你要走的人生。
  • 曾國藩:人過五十歲,這3條「天規」不可違背,以免禍事纏身
    曾國藩:人過五十歲,這3條「天規」不可違背,以免禍事纏身曾國藩是晚清名臣,平時嚴以律己,善於識人,被後世譽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他身居高位數十載,能夠一直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他的為官與做人的智慧,能夠在恰當的左右逢源,重點是在人際交往中,能夠拿捏好分寸,是具有大智慧的通透之人!
  • 易經提醒你:到了四十,身上有2個變化的人,福氣會悄悄找上門
    年紀輕輕就應該懂得努力奮鬥,敢闖敢拼;而年紀大了就應該注意自己的身體,注重個人的一個修養升華。人到了四十歲之後,就要進入一個人生的過渡期,這個時候的就特別容易煩躁,因為要面對很多的責任,有苦也無處訴說,什麼事情都要自己承受。
  • 什麼人福氣薄?《易經》中的一個字是關鍵!懂得人可能福氣自來
    提起「福氣」兩個字,我們總會非常關心,因為,沒有人想總是遇到不好的事情,都想變得有福一些。那麼,人生在世,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到趨福避禍呢?我們熟知的「群經之首」——《易經》,就給了我們很有益的啟示。易之萬變,不離其宗,守其規則,天、地、人三才相感應。
  • 孔子認為,話少的人福氣大,《易經》裡講了3點好處,非常有道理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孔子認為,話少的人福氣大,《易經》裡講了3點好處,非常有道理在《論語》裡孔子認為:慎言慎行,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祿」在古代泛指「福氣」,後來引申為俸祿。孔子的意思是說,謹言慎行非常重要,這樣的人,福運、福氣很大。原因在於,說話、做事犯錯誤的機會少。
  • 《易經》告誡大家:與人交談時,少說自己的3件事,福氣不請自來
    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因為它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無論是儒家、道家、墨家還是兵家、醫家的思想,都受到過《易經》的影響。但是對於普通人而言,《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裡面有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的天規和人生規律,包含了很多人生智慧。它教會我們如何修養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處事。
  • 易經: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2條「天規」不能犯,可能逆風翻盤
    易經還是我們人生的指明燈,基本上它把人生的命數都掌握清楚了,有些事情不能犯,有些事情必須做!易經: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2條「天規」不能犯,人生逆風翻盤1、嗜欲深者天機淺玩物往往喪志,貪慾難免敗身。古今以嗜好和貪慾身辱家喪的事太多了,當今世界,日新月異,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如不以事業和修養為重,隨時都會陷入可怕的危機。
  • 《易經》提醒你:你經常說的話,就是你的人生預言,要慎重
    每個人都希望夢想成真,可偏偏會「一語成讖」,很多我們隨口說的話,在經歷了許多人生階段之後,我們都在「自證預言」。「飯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說」,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確實是這樣,誰知道你說的話什麼時候會成真呢。
  • 人生路上有3種人不可為友,看懂易經3條天規,做1個堂堂正正的人
    人生路上就是這樣,你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道路,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正如易經云:天地萬物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你的人生高度就在於你自身的選擇和氣場。不僅如此,對於一個意志不堅定,缺乏理想和信心的人來說,交友更需謹慎。因為有很多時候,人的人生道路會被身邊人改變。何為運氣?一方面是自己的運氣,一方面就是身邊人帶給你的運氣。
  • 易經中最經典的5句話,每天多讀幾遍,悟懂就是福氣
    很多人學習易經,總是找不到重點,他們僅僅停留在艱澀難懂的文字表面,認真地去研究文字的意義,而忽略了易經的卦象和深層次的智慧。易經一共64個卦,又有384個爻,看似紛繁複雜,其實64卦所有的智慧,其實只要5句話就能說清楚,只要我們每天多讀幾遍,自然就會慢慢融會貫通,悟懂了就是福氣。
  • 易經中有3卦暗藏著3句著名的髒話,流傳至今,會說的都是文化人
    它說:「如果你不做壞事,你就不會破壞自己。」這意味著「如果您不做壞事,就不會自殺。」邪惡會因邪惡而得到回報,如果您做太多壞事,您最終會捲入其中,並傷害他人和自己。「解釋」的第三句話是「如果荒謬,你就不會死」。 「訟卦」是周易六十四卦第6卦,其目的是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