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湯小小
01
《父母愛情》這部老劇,評分高達9.6,很多讀者也留言想看這部劇的劇評。
口碑這麼高的劇,我之前居然不知道,但想想35歲之前,我基本上都不追劇,也就原諒了自己的孤陋寡聞。
所以現在我是第一次看,結果一看就停不下來,又溫暖又搞笑又接地氣,難怪那麼多人喜歡。
這部劇的時代背景,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有很多不可理解之處,那個時代背景下的價值觀,很多跟現在也完全相反。
我覺得這樣也挺好的,等於用誇張的方法,讓我們更能看出某些問題。
比如,劇中很多人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女主安傑是資本家小姐,在那個時代,這個身份會遭人嘲笑,很沒有社會地位。大概對比一下,相當於現在貧困家庭的姑娘進入上流社會吧。
安傑一出場,就遭到了一群人的恥笑。
她坐黃包車,下車時不小心崴了腳,同事們都在背地裡笑她,一邊笑一邊一臉不屑地說:瞧她那副資本家小姐的做派,真做作。
沒有人上去扶一把,甚至沒有人打聲招呼,反而看到安傑靠近了,都一臉高傲地扭頭離開。
不管安傑做什麼,這些人都會有自己的解讀。她穿漂亮衣服,有人說她資本家小姐只會打扮,是妖精。她不跳舞,有人說資本家小姐就是高傲不合群,真看不慣她。她跳舞,又有人說,誰會娶資本家小姐啊。
江德福喜歡安傑,想要和她繼續見面,但是安傑不答應。介紹他們認識的校長老婆一臉不解:她還猶豫,她猶豫什麼呀。
在校長老婆的認知裡,安傑這種人,被江德福看上簡直是祖墳冒煙,趕緊笑著答應吧,哪還有資格猶豫啊。
所以她要找安傑談話。
但是安傑敲她辦公室門,她又故意拿起報紙慢條斯理地看,把安傑晾在外面。
只有江德福是個很清醒的人,跟校長說,他離過婚,而安傑是資本家小姐,兩個人半斤八兩,誰也不用嫌棄誰。
02
很多人在安傑面前有優越感,同樣,安傑在江德福面前也有優越感。
她看不上江德福,覺得他是大老粗,啥都不懂。被人認為是江德福的對象,她確實覺得很委屈。
所以,她出了很多難題考驗人家。
比如兩個人互相留聯繫方式,她明明筆拿在手裡,但就是不借給江德福,看著他出醜,回家又和姐姐一起取笑江德福寫錯了字。
江德福第一次到她家做客,她專門泡了一杯咖啡給人家,也不教別人怎么喝,等著看別人出醜。
是不是覺得很可笑,不就是一杯咖啡嘛,會喝咖啡還喝出優越感了,怎麼不想想,她喝咖啡的時候,別人在前線拼命呢。
因為江德福的關係,安傑的待遇變好了,同事們跟她說話都會微笑,連領導跟她說話都用「您」。
她享受了江德福的好處,但骨子裡依然有優越感,依然看不上他,總覺得他是大老粗,人肯定也不聰明。
倒是哥哥和姐姐說了兩句很公道的話。哥哥說,沒文化不代表沒才華;姐姐說,沒文化不代表沒心機。
事實上,自認為聰明有文化的安傑,確實經常被她認為沒文化的江德福套路。
最有意思的是,江德福的妹妹德花和他同事的老婆王秀娥兩個人,她們都是從鄉下來的,剛開始對城裡姑娘安傑是一千一萬個看不起。
人家飯前洗手,她們覺得這是矯情,人家回娘家,她們覺得這都是江德福慣的。總之,安傑一切正常的行為,她們都解讀為城裡姑娘矯情吃不了苦,人家講個衛生都要被恥笑。
同樣的,安傑也看不上她們。王秀娥剛從鄉下搬來時,江德福一再告誡安傑,千萬不要笑人家,但他們兩個人第一次跟王秀娥見面,還是忍不住笑了。
王秀娥做了饅頭,好心讓孩子送過來,安傑嫌人家髒,還說一個饅頭天天送來送去的真煩。
03
站在觀眾的角度,看這些人覺得很搞笑。
那些嘲笑安傑,在安傑面前秀足了優越感的同事,自己過得苦哈哈,連件好衣服都沒有,字也不認識幾個,卻覺得安傑渾身毛病。
自己在婚姻裡受盡委屈,被老公婆婆欺負的王秀娥和德花,卻覺得婚姻幸福老公疼愛的安傑矯情,在她面前,她們頓時有了優越感。
同樣的,因為身份等問題一直被別人嘲笑的安傑,在江德福這個團長面前,也有很多優越感,嫌棄這嫌棄那。
為什麼整部劇裡安傑的姐姐安欣最圈粉,因為除了剛開始她說了幾句「那些人都是大老粗」這種話,後面她都是很客觀公正的,從來沒有嫌棄過誰,沒有帶有色眼鏡看人,在任何人面前也從不秀優越感。
這讓她保持了通透和理智,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總讓人覺得很舒服,也讓人佩服。
很多觀眾都說,安欣是真正的大家閨秀。
你看,我們看劇的時候,很喜歡這種理性客觀的人,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呢。
一部劇就是一面鏡子。
只是,大部分人,會像安傑的同事、安傑、以及王秀娥和德花那樣,看別人總是不順眼,總覺得自己的價值觀和處世方法高人一等,從而高估自己,低估別人。
特別是現在的網絡環境,簡直是放大了一百倍的《父母愛情》。
你可以不喜歡一個人,不接受一個人的做派,但不用嘲笑,更不用因此把人家說得一無是處,那除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真的毫無用處,還挺招人嫌。
人生是一場修行,不要想著修別人,修自己就好。
當你不再動不動有優越感,才能更理性地看人,就像安欣,她比安傑更早看到江德福的優點。
所有的修行,到最後,受益的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