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被忽略的景點,是長城三大奇觀、萬裡長城第一臺,卻鮮為人知

2020-12-24 world看世界

在我國如今要是被問到最能展現出中華民族精神的是哪一個景點,相信多數人是脫口而出是長城,因為長城不僅只是一項工程,它所傳達出來的一些精神是非常多的,比如說是我國人民勤勞、善良和智慧等方面,所以實際上它是代表出了我國的一個很具有歷史意義和當代意義的古文化遺蹟,也是因為如此,它才是受到了如此多的肯定。

而在我國的長城中,它的線路是很長的,在不同的地區也是有不同的景觀特點,所以在不同的地區所吸引到的遊客也是不同的,更為直觀的是,有許多的城市遊客是點名要去長城參觀遊覽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國長城的許多景觀其實也還是屬於很不錯,但是在長城的一個景點卻被忽略了,所以就介紹一下這個景區,看完後你就知道它是在我國的存在感是多麼的低了。

它就是鎮北臺。它是我國長城中的一段很具有重要性的景點,看看它的地位就知道了,它是我國長城號稱是三大奇觀之一的景點,也是我國很具有獨特意義的景觀,其次,它所帶給遊客的不同感覺其實是不一樣的,也正是因為它所具有的一些獨特景觀是,使其成為能跟山海關和嘉峪關並稱的。

先來看看它究竟是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使其成為與眾不同的一處景觀,它是在陝西榆林市北約5公裡處紅山上,它呈方形的形狀,一共有4層,高達30餘米,所以也是有萬裡長城第一臺之稱,其次,它也是我國的一處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古遺蹟,可見,它的歷史地位是受到了肯定,而且它所具有的一些景觀也確實是很值得被看的。

其是明代長城遺址中最為宏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建築物之一,而且其佔地面積也有5056平方米,所具有的景點也是有款貢城和易馬城,所以其真正在對於打造出一個景點來說,還是很不錯的,也是很值得被讚揚的,但實際上它所具有的名氣卻跟嘉峪關比起來也顯得更低了,甚至是被遊客所忽略的了。

尤其是在如今的跟同樣是屬於長城三大奇觀的景點相比,它就明顯是讓人覺得被忽視了,也是鮮為人知的一處景觀,也正是因為如此,它所給人的印象就不是那麼的明顯了,也是顯得很尷尬,但是憑藉它所擁有的這些景觀,被忽略也確實是很惋惜,所以它其實是應該得到更多的尊重,以及是得到更多遊客的賞識才對,要不然就太可惜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的萬裡長城有三大奇觀,其中有兩個奇觀卻很少有人知道
    其中最為著名的要數萬裡長城的「三大奇觀之一」,這三大奇觀各有特色,下面就和大家介紹一下這三大奇觀。嘉峪關另一奇觀就是和山海關東西遙相呼應的素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的嘉峪關。如果說山海關是萬裡長城的終點的話,那麼嘉峪關就是萬裡長城的起點了。
  • 陝西「長城第一臺」,高度堪比萬裡長城,竟向大家免費開放
    但是榆林旅遊行業並不是很發達,所以很少會有人關注這個地方,隨著西安的發展,很多人都認為西安是陝西省內最大的一個城市,但其實並不是這樣,榆林在早以前開始就不斷地擴大自己的地土,如今已是西安的4倍,榆林被人們所熟知是通過煤炭資源的豐厚,他的煤炭儲量大約將近7000億噸,整個城市的地下幾乎都是有煤炭的,但榆林環境汙染比較嚴重,就一味地去發展工業而忽略掉了環境。
  • 我國被忽視的一段長城,被稱為萬裡長城第一山,海拔高519米
    當下在對我國的許多旅遊景點中看,長城是不少遊客都愛去的一個景點,也是很讓人所感到很有發展潛力和能力的一處景點,在從每年的遊客數量上就能很好的看出來,它們是多麼的有吸引力,也是極具旅遊意義的,但在對我國長城的多方面發展看,不同段的長城,其實它們的實際旅遊景點也是有很大差異的。
  • 萬裡長城第一雄關——嘉峪關
    嘉峪關是明代長城西端第一重關,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的美稱。嘉峪關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公裡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萬裡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天下第一雄關、連陲鎖鑰之稱。
  • 我國少有人知的長城,是中國長城史上最完整的長城體系,全天開放
    現在,在我國萬裡長城的歷史發展中,萬裡長城的歷史發展確實在很多時候受到了衝擊,除了有名的萬裡長城以外,其他的萬裡長城遺蹟也被忽略了,不知道的遊客很多,長城文化在我國的歷史上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悠久的歷史,痕跡也顯示出相當不同的樣子。
  • 陝西「最低調」世界遺產 曾威震北方 被譽為「萬裡長城第一臺」!
    來到榆林,最值得一看的古蹟,是位於城北約5公裡處,有著「萬裡長城第一臺」美譽的明長城鎮北臺。明朝開國之初,元朝勢力雖退回到漠北,但始終對明朝構成威脅,由於明朝軍隊以步兵為主,要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攻勢有一定缺陷,於是不得不修築起從山海關一直到嘉峪關的萬裡長城。
  • 我國的萬裡長城,卻有一段被「埋在」水下,長約50公裡鮮為人知
    長城作為我國古代時期主要抵禦外敵的防禦屏障,不僅對於我國古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如今萬裡長城更是成為了我國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寶,所以很多人從小的時候開始,就聽說過許多關於長城的各種事跡。不過雖然很多人對於長城的建築史,和發展史非常熟悉,但是萬裡長城之中,有一段水下長城卻鮮有人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段藏匿於水下的水下長城。水下長城位於我國河北省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境內的潘家口水庫之中。
  • 你登過中國萬裡長城中獨一無二的「水下長城」嗎?就在葫蘆島!
    除了海濱風光,還可以參觀碣石宮遺址、萬佛禪寺,遊覽九門口長城、前所古城等景點。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九門口長城
  • 萬裡長城這一處被水淹沒,猶如巨龍鑽進水裡,形成水下長城奇觀
    中國萬裡長城是「世界十大奇蹟」之一,猶如蜿蜒萬裡的巨龍,無人不知。然而,很多人卻不知道,萬裡長城最絕處在哪兒?喜峰口、潘家口兩座雄關被水淹沒,從高處俯瞰,猶如巨龍一頭扎進水裡,形成了水下長城奇觀。儘管被水淹沒,但水下長城依然雄渾。水下長城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境內的潘家口水庫,因為水位的高低不同,而多次浮出水面,又沉沒於水下,成了華北地區降雨量的一個晴雨表。人們看一看這段水下長城,是否浮出水面,浮出多少,以此知道水量。喜峰口長城沿燕山東段的山脊線蜿蜒而行,遇到南北穿行的灤河中遊谷地時,便突然下行。
  • 中國十大旅行推薦——萬裡長城
    長城,是我國古代一項極為雄偉的防禦建築工程。它東、西、南、北縱橫交錯綿延起伏於我們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其中橫貫我國北方的長城規模更為宏大,東西相距長達一萬餘裡,因此,被稱之為萬裡長城。它好像一條長龍,翻閱巍巍的群山,穿過茫茫的草原,跨越法瀚的沙漠,奔入蒼茫的大海。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裡,因此又稱作萬裡長城。
  • 1/3長城丟了,「萬裡長城第一人」也走了
    一名長城愛好者舉牌「萬裡長城永不倒」緬懷羅老。 (法制晚報/CFP/圖)2012年5月14日,羅哲文逝世。他一手擎起的長城保護大旗,如今後續乏力。他從老師梁思成秉承而來的「整舊如舊」保護理念,正面臨一座座「假古董」的威脅。「羅哲文是個矛盾的人。他對有些事非常在乎,對有些事非常不在乎。」羅哲文的弟子兼助手齊欣說。
  • 景點介紹——北京長城
    八達嶺長城  萬裡長城,人類的巨著!中華之魂!八達嶺長城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裡長城的精華和傑出代表。  迄今,八達嶺長城已接待中外遊客1.2億多人次,370多位外國元首及世界風雲人物在此留下足跡。  居庸關長城  居庸關長城在北京昌平縣境內,距離北京市區60公裡,是萬裡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為古代北京西北的重要屏障。
  • 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裡長城第一關
    有「天下第一關」之稱的山海關,位於秦皇島市以東15公裡處,是明長城的東部起點,境內長城26公裡。山海關人文歷史悠久,明朝洪武十四年,中山王徐達奉命在此修築關牆,因其倚山連海,故得名山海關。山海關是長城的起點,而山海關又有"天下第一關"之稱,與萬裡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
  • 天下第一關:被譽為「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裡長城第一關」!
    「天下第一關」為萬裡長城東部起點的第一座關隘,是關內關外的分界線,是明朝京師——北京的重要屏障。這裡依山襟海,雄關鎖隘,易守難攻。關城建於公元1381年,由關城、甕城、羅城、翼城、哨城及星羅棋布的烽火臺、墩臺共同組成的一座科學、完整、嚴密的軍事防禦體系,因其建置獨特,所以在明代萬裡長城的眾多險關要隘中脫穎而出被譽為「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裡長城第一關」。
  • 絲綢之路美景|萬裡長城最西端——嘉峪關
    「說起嘉峪關,它的頭銜可就多啦:「天下第一雄關」,「長城三大奇觀之一」,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去年央視還出了一部名叫《嘉峪關》的紀錄片。聽到這裡,你是不是感到不明覺厲呢?
  • 北京被忽視的長城景區,是八達嶺長城的西大門,舊稱「殘長城」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在中國北京地區,長城的發展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旅遊景點的特點,是中國最重要的觀光景點,每年的遊客數量都不高,是我國古代文化景點中最核心的景點,因此,在北京的人氣也很高,更是北京的社會觀光地,重點保護旅遊景點。
  • 萬裡長城:無百姓,不長城!無長城,不中華!
    01 萬裡長城,是中國的驕傲和自豪!萬裡長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工程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不管是在中國舞臺上,還是在世界舞臺上,長城都佔據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那麼,古代帝王建造長城的目的是什麼呢?
  • 我國標誌性歷史景點,萬裡長城,黃河
    大家好,我是黃玉龍,今天給大家說說《黃鶴樓》《黃河》《萬裡長城》黃鶴樓黃鶴樓,位於武昌的黃鴿礬上,創建於公元223年。黃河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上源卡日曲出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各姿各雅山麓,流經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等省區,在山東省北部人渤海,全長5464公裡。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因河水顏色渾黃而得名。《尚書·禹貢》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指的就是黃河。
  • 「萬裡長城第一臺」實現沙海「逆襲」
    從這座「萬裡長城第一臺」眺望,四周一片鬱鬱蔥蔥,高臺登臨宛若綠海行舟。藍天、白雲、雄壯的高臺、遼闊的林海,組成讓人豪情頓生的塞上美景。榆林古時為邊塞,境內遺存有戰國秦長城遺址312公裡、明長城遺址1170公裡。鎮北臺位於榆林城北4公裡的紅山之巔,為延綏巡撫都御使塗宗浚於明萬曆三十五年所築,是長城線上最為宏大的觀察指揮所,有「萬裡長城第一臺」之稱。萬裡何所行,橫漠築長城。
  • 萬裡長城第一臺」實現綠色「逆襲
    從這座「萬裡長城第一臺」眺望,四周一片鬱鬱蔥蔥,高臺登臨宛若綠海行舟。藍天、白雲、雄壯的高臺、遼闊的林海,組成讓人豪情頓生的塞上美景。  榆林古時為邊塞,境內遺存有戰國秦長城遺址312公裡、明長城遺址1170公裡。鎮北臺位於榆林城北4公裡的紅山之巔,為延綏巡撫都御使塗宗浚於明萬曆三十五年所築,是長城線上最為宏大的觀察指揮所,有「萬裡長城第一臺」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