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二點剛過,從醫院門口突然衝過來一位抱著孩子的年輕男子,我迎上去一看,一下子汗毛直立,冷汗都下來了。
孩子臉上身上血跡斑斑,右鼻孔塞著一大團殷紅的衛生紙,小臉蒼白,呼吸頻率緩慢。
抱著孩子的父親
我一邊推著擔架往搶救室衝,一邊了解情況。孩子5歲,去年因為鼻出血不止,送到醫院確診再生障礙性貧血,用了藥,今年這是第一次出血這麼厲害,按照老人說的抬頭、舉對側手止血快,孩子抬頭一直哭,一下子嗆到了,又吐又哭,眼看著孩子不對勁了,就趕緊送醫了。
經搶救,孩子各項體徵終於穩定。
傳統觀念中流鼻血,家人會急忙讓抬頭望天止血,再舉起對側手,這個止鼻血老法子,其實很危險!
流鼻血時頭部後仰,血液會進入食道、胃腸道,可能刺激寶寶嘔吐。還可能流入氣管,引起呼吸困難。
錯誤的止鼻血姿勢
身體前傾,低頭,手指將出血一側的鼻翼向鼻中隔的方向使勁按壓,最好按壓在軟骨和硬的骨頭交界的部位。一旦按壓位置正確,應該在鼻孔處見不到出血,同時應該感覺不到咽部有東西流下來,那麼維持這樣的姿勢和按壓的力度,堅持十幾分鐘,待出血完全止住再鬆開。
對於血小板減少或凝血功能異常的患兒,按壓的時間應該延長至半個小時左右。按壓的同時也可以用涼毛巾冷敷鼻梁,以使毛細血管收縮,幫助止血。
流鼻血止血的正確姿勢
仰頭(刺激胃腸道,引起嘔血、腹痛、黑便等不適);用手紙、棉花等堵塞鼻孔(刺激胃腸道,引起繼發感染);按壓時經常鬆手觀察出血是否止住(引起繼續出血)。
1、合理膳食,預防為主。在日常膳食中,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E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類的食物,但是要注意食物清潔衛生,適當吃一些豆類、乳類、蛋類等,增強血管彈性。少吃油煎、燥火類食物。可以每日用手輕輕按摩鼻部、顏面肌膚1~2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與營養供應,增強抗寒、抗刺激的能力。
合理飲食
2、注意保溼。多喝水,儘量不讓自己上火或者鼻腔太乾燥,保持室內一定溼度,可以在室內放置水盆,外出時帶上口罩保持鼻腔內的溼潤。
以上,不是說偏方土方不好,有的方法對某些突發情況來說確實很有用,有科學依據的可以用,如果只是人傳人,還是不建議嘗試的!
信賴現代醫學
作者:葛林阜,畢業於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醫學專家,優秀共產黨員。曾任濟南軍區總醫院血液病科主任,主任醫師,從事內科臨床工作四十餘年,任血液科主任近20年,擅長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和惡性腫瘤疾病等的治療。
我是葛林阜,一名血液內科醫生,也是健康傳播者,在生活中遇到的任何疾病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日常中的煩惱與困惑。謝謝大家耐心閱讀。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