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躍龍門是龍尊魚卑的體現,燒尾可以化龍,後來魚只是吉祥的象徵

2020-12-20 百家號

魚躍龍門是龍尊魚卑的體現,燒尾可以化龍,後來魚只是吉祥的象徵

魚因鮮嫩的肉質而被歷代人民喜愛著,在唐朝更是魚興盛時期也是在唐朝開始出現了各種各樣魚型器具,這些器具也是代表著唐朝的文化象徵和人民的生活條件的表現。唐朝的詩人們也喜歡拿魚作詩,魚文化不僅在詩歌中有所體現而且在宗教信仰中也是一個重要的存在,其中最為突出的則是道教。因為道教的太極圖上黑白兩個結構就像兩條魚首尾相接追逐嬉戲一樣,所以魚在道教中已經不是食物的概念了,甚至唐朝時期道教中人從不吃魚。

道教故事中經常有得道成仙的仙人是騎著魚的,所以魚可以說是道教的另一種文化符號。鯉魚雖然在大家心目中是觀賞的存在,但是在道教人眼中卻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因為他們始終相信龍就是由鯉魚轉化而來,如果道教教徒隨意捕殺食用魚類則會遭到懲戒。雖然唐朝時期道教把魚的地位提高了不少且把魚奉為聖物,但是在他們心目中龍的地位還是遠遠高於魚的,而鯉魚只是在眾多魚類中被選為的一個可以化為龍的魚種,所以在道教中鯉魚的地位也高於普通魚種。

除了道教之外其他的人也很珍惜鯉魚這一魚種,後來在科舉考試中及第那麼就說這個人鯉魚躍龍門了。更有一些參加科舉的詩人用鯉魚來比作本人,很信任自己能夠一下子就越過龍門實現為官的遠大抱負,或者用魚來堅定自己取得功名的決心。詩中的魚看似是描寫魚類但實則寫的是人,經常有詩人用魚來抒發自己不能遇到伯樂的苦悶心情。就像「他日能為雨,公田報此恩」中描寫的一樣,雖然我現在不得志但是我心存高遠,只要有一天我和魚一樣躍了龍門幻化成龍那麼我就會報答您的恩情。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魚需要用天火燒掉尾巴之後就可以化為龍,「燒尾」這一說法也在唐朝盛行起來,也比喻的是科舉及第的意思。燒尾只是唐朝希望能夠順利進入仕途的民俗表現而已,但是從人類學角度分析燒尾是因為鯉魚躍龍門之後用天火燒掉它的尾巴才可以成為真正的龍。不論從什麼角度分析都是唐朝人希望自己能和魚一樣成為龍,希望自己能夠進入官場為國家效力,但是也隱隱約約的透漏出魚的地位上升但是還沒有超過龍。魚的文化是從遠古時期就開始的,龍文化出現較晚但因為含義與魚文化類似,所以一出現就和魚文化不分伯仲。秦統一六國之後自稱為龍,這時龍開始作為帝王的象徵出現,劉邦更是將自己與龍的背景掛鈎彰顯自己顯赫的身份,從此魚文化和龍文化徹底不平衡了。

唐朝時期龍和魚雖然都有雨神之說,但是隨著龍地位的上升加之帝王們也把年號改為神龍景龍等,龍是海神的地位完全被固定下來,龍也完全取代了魚成為唯一的雨神,魚文化的地位受到了空前的威脅。雖然很多人信任魚躍龍門也有很多人讚美魚,但是這也反映了「龍尊魚卑」的現象。魚文化從鼎盛到被龍文化取代的過程體現了人們信仰的轉移,這個結果就造成了魚文化從神端開始走向世俗。自唐之後魚文化完全成為民間的吉祥圖案,過年吃魚也有年年有餘的說法,而魚躍龍門也越來越少的用在中舉之人身上。慢慢的大家發現了魚除了有食用價值之外還有藥用價值,現在的魚文化雖然在慢慢變淡,但是它自身的價值也足夠我們重視的。

相關焦點

  • 神話傳說中,有八種生靈可以化龍,蛇化龍、魚化龍只是最常見的
    躍龍門的過程中,不管是修行千年的大妖還是已經得道成仙的魚仙,皆將失去法力,化作凡俗,虛弱到連凡人都能輕易取它們性命的地步。  網上也有說,這魚躍龍門,便是成功化龍了也只是神龍中最弱的那種,畢竟得來太簡單了;但我卻不這麼認為,魚躍龍門的過程,本身便是篩選與考驗,只有真正的天驕才能通過,能從世界的最底層一躍而起的人物,有哪個會是簡單的。
  • 神話中,鯉魚躍龍門便可化龍,而蛇化龍卻劫難重重,兩者有何區別
    神話中,鯉魚躍過龍門可化真龍,而蛇化龍卻劫難重重,兩者有何區別!龍是神話中最常見的神獸,它們乃是天生神聖,天生就有著恐怖的神通,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成年便堪比仙神。也正因為如此,世間鱗甲類生靈,都以龍族為王,都拼盡全力朝著真龍進化。
  • 沒錯,我就是一條魚,被玉雕師「玩活」的那條
    「裕」、「餘」,魚象徵著平穩、喜慶和繁榮。魚·作者:王朝陽許多玉雕作品種我們都能看到魚的身影。通過與不同的題材搭配,能夠表達出更多獨特的韻味,寓意深遠。對於不同需求的人,可以佩戴不同寓意的玉雕魚,佩戴美觀的同時,更得到了美好的祝願。
  • 蔣惠娟: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魚化龍
    此壺魚化龍壺身雲紋間忽現龍騰、魚躍,壺把以龍身及尾,壺蓋以騰雲鈕下、龍頭伸縮自如、活神活現,栩栩如生,純屬經典之作,精工細作,巧奪天工,完美呈現!造型溫雅圓潤,使紫砂壺的造型更加生動、形象、,使傳統的紫砂壺變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藝術品,充滿了樸拙、大氣、端莊、靈秀、和諧、情趣之美。
  • 魚化龍之美,看看史上哪位紫砂大師做的最好
    魚化龍是中國傳統寓意紋樣,亦名魚龍變化。魚化為龍,古喻金榜題名,屬於一種龍頭魚身的龍,亦是一種"龍魚互變"的形式,這種形式中國古代早已有之,為歷代民俗、傳說衍變而來,其歷史淵源悠久,可追溯到史前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時期的魚圖騰崇拜。相傳龍頭魚身,是鯉魚誤吞龍珠而變成。
  • 化龍也有歧視鏈?神話中鯉魚化龍和大蛇成龍,兩者為何地位不同
    然而除了天生為龍外,還有兩種生物可以化身為龍。這第一個就是我們都知道的鯉魚,所謂「鯉魚躍龍門」。而這第二個就是蛇修煉成龍,這蛇也稱作「小龍」,我國人類的祖先女媧、伏羲都是人首蛇身。那麼大家就要問了,鯉魚化龍和大蛇化龍有什麼區別嗎?我今天就告訴大家,這裡面的差別可大了去了。
  • 皆是化龍,蛇化龍和魚化龍有什麼不同?龍族之中哪種龍地位更高
    皆是化龍,蛇化龍和魚化龍有什麼不同?因為至今為止,沒有人能夠證明龍真實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恐龍除外),那麼皆是化龍,蛇化為龍和魚化為龍又有什麼不同?今天筆者向大家介紹關於龍的兩個傳說故事。雖然這件事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證實,傳說畢竟只是傳說。但是對於魚幻化成龍的存在是非常困難的,每一年有成千上百萬的魚兒們想要跨越龍門,但能夠成功的卻少之又少,引申的還有一句話,「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化作龍」,這表示人們對成功的嚮往。
  • 「周八珍」和「燒尾宴」,陝西古代宴席的開山之作和鼎盛之篇
    漬,將鮮牛肉切成薄片,以酒津之,沾上調料之後就可以直接生吃。熬,將牛、羊、鹿等動物的裡脊嫩肉,反覆捶打之後拌上調味料放在葦草上面晾曬,風乾之後就可以直接吃。肝膋,烤狗肝。我們可以從後來的文字資料之中,看到了這些菜餚的身影。隋唐時期,市井之中流行「御黃王母飯」,將肉絲、雞蛋加上調味料煮成醬汁,將它澆在米飯之上,這是「淳熬」的做法,流傳到今日,就是我們常吃的蓋澆飯了。杜甫《麗人行》之中記載了唐朝的「八珍」,但菜餚的品種已經完全不同。
  • 《安家》人物小傳一一魚化龍
    瓜哥對這點特別不滿,說魚化龍不講義氣,為什麼不跟著徐姑姑和房店長一起走。其實魚化龍並不是不講義氣,而是他對自己的人生和職業生涯有著自己的打算。老油條的要求就簡單了,只要有吃有住就可以,因為他已經被老婆趕出大門。王子健開始是不願意的,他不願意老做中介,徐姑姑讓他可以考慮做投資人的時候,他欣然答應了,因為可以讓他的職業生涯上一個臺階,他是三本畢業,除了賣房子能賺很多錢以外,他很難在上海立足,這下有個突破職業瓶頸的機會,他為什麼不抓住了?
  • 清華藏珍·雲欣賞 | 魚躍龍門 金榜題名
    中國常用「鯉魚跳龍門」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唐朝時通過國律的形式把鯉魚奉為國魚,並推行魚符,作為權勢和身份的象徵。在當時中日兩國民族交流甚密,一定程度上日本也傳承了華夏文化傳統,被視為吉祥象徵的鯉魚滲透到藝術、文學、風俗等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日本常用「泥水飲んでも鯉は鯉」來形容真金不怕火煉的精神,在端午節時懸掛鯉魚旗以祈禱孩子出人頭地,可見日本民族對鯉魚形象的喜愛。
  • 客廳沙發背景牆掛什麼畫好 國畫九魚圖吉祥之選,經典之選
    說到家庭掛畫,客廳沙發背景牆掛什麼畫好,是被問得比較多的問題,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現在的人都比較重視生活品味,一幅名家手繪裝飾畫掛在客廳,面子裡子都有了,不僅能夠很好的渲染文化氣息,還可以讓室內環境變得高雅、溫馨、吉祥,我們常常欣賞國畫藝術,還可以陶冶情操。
  • 何為「娶妻必齊姜,食魚必河鯉」?飲食文化在傳承中的象徵意義
    在這些生存生活資料中,魚屬於一種特別的存在,因其獨有的特點和形象成為了作為靈長類哺乳動物代表——人類的奇妙記憶,這種奇妙感覺的來源源於動物的天性,即一個哺乳動物對一個水生動物的本能反應。魚兒很早便走向哺乳動物的餐桌,也很快成為了哺乳動物社會中的一種飽含期待的象徵。年年有餘、富貴有餘、富裕吉祥均是因魚而起的願望,喜慶、財運、人丁興旺、祥瑞也是由魚而來的美好寓意。
  • 魚的快樂我知道!說說玉雕中的賞魚之樂
    從遠古時期起,能果腹的東西,往往都會成為代表富足的吉祥紋飾,魚也不例外,它從給人們提供能量,到後來於人們精神上也帶來了很多思考。所以魚之樂,從食俗上來講首先就是富足,因此玉魚常常是身型飽滿、碩大,姿態靈動、活躍,透出肥美的「氣質」來,雖不能說栩栩如生到叫人「垂涎三尺」,但看著「美味」的玉魚,即便不說,也叫人能無端琢磨出有魚有肉、生活富足的感覺,是名副其實的「年年有餘」。
  • 從鯉魚精貪戀人間書生,談陶瓷上的魚紋飾寓意
    這也是人們喜愛魚紋的原因之一,從互相幫扶,到魚躍龍門,出人頭地,都說明了魚是具有大智慧的自然生物,所以映和了古代人民家族連枝,榮辱共擔的現實境況。2吉祥瑞獸 富貴安康商周時期,上古人民崇拜自然,有許多以鳥獸圖騰作為部落標誌,統治者將魚看成「吉」的意象。
  • 孩子考100分,學校獎勵一條魚,網友笑稱:寓意,魚躍龍門
    即使在放學的回家路上,都要去河邊抓魚摸蝦、掏鳥窩,等到天快黑了才往家跑。時隔多年,筆者依稀記得,有不少會都是爸媽拿著棍子把我「請」回家!再說了,這條魚是孩子考了100百分的獎品,拿回家後爸媽不管怎麼樣,也得精心烹製一番,且吃得個精光。
  • 海賊王:尾田為何把凱多設定成魚魚果實?並不是因為鯉魚躍龍門
    在《海賊王》漫畫近期的劇情中,四皇凱多的惡魔果實終於是揭曉了,此前,大部分網友都認為凱多的果實蛇蛇果實或者龍龍果實,因為劇情中的凱多可以變成神龍。但最終出來的結果卻和大家想的不太一樣,不是蛇蛇果實和龍龍果實,而是魚魚果實。
  • 魚雕玉飾這些吉祥美好的寓意,你知道你個?
    中古玉雕講究「工必有意,意必吉祥」,故充滿智慧的人們將世間萬物都搬到了玉石上,並且都賦予了它們吉祥美好的寓意。就比如我們日常中常見的魚,如果你還是只知道「年年有魚」那就太可惜了,魚兒的美好寓意可絕對不止這麼一點點!
  • 過年吃魚:專挑這3種魚,連賣魚的都誇你是個「行家」,更有「吉祥...
    中國人過年講究好意頭,希望「年年有餘」,所以年夜飯上當然少不了魚。過年吃魚,年年有餘!過年吃魚:專挑這3種魚,連賣魚的都誇你是個「行家」,更有「吉祥」寓意! 1.鱸魚 作為吃魚愛好者的福音,鱸魚不僅魚肉多,而且刺非常的少,甚至可以說是除了大刺之外就沒多少刺了,而且同樣的,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的,肉質十分鮮嫩,口感十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