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金融人才,真正是「價廉物美」!

2020-12-17 楊國英觀察

文/楊國英

我是個港股超級痴迷者。

估值那麼低,分紅那麼多,為什麼不去買港股,這事,3個月前,我好像就發起過號召。

痴迷港股,難免細看一些港股財報的,有些還是出人意料的,比如,港股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並不算太高。

這幾年港股上市公司總裁現金薪酬最高的,幾乎全部是中資公司。

我有點考據症,查了下港資和英資在港上市的龍頭,上述統計數據果然有點問題,李嘉誠的長和系,是港資上市公司的龍頭,聯席董事總經理霍建寧報酬是2.26億港元。

而在港上市的英資龍頭滙豐控股,總經理麥瑞納的年薪沒有公布,董事局主席杜嘉祺的年薪有公布,為159.7萬英鎊。當然,滙豐高管中,年薪最高的還是風險管理總監繆思成331.4萬英鎊。

這份港股總裁薪酬,是怡安集團發布的,除了李嘉誠的大管家霍建寧除非,其他基本準確。也不知道,堂堂怡安的統計數據,為什麼會出這麼大的Bug?

香港早已不再是昨天之香港。

上市公司總管這事,扯得有點遠。講點真正值得說的,香港的人才,我覺得,我們的許多公司,真的可以去香港招聘人才。

香港的人才,真正是「價廉物美」!

一想到香港,超級高的房價,超級高的生活消費,許多人就以為香港人的收入,是如何的高。

是的,如果以平均值算,就是計算所有行業的平均收入,香港人的收入,確實是比內地高出一大截,比北上深一線城市也是要高出一倍左右。

2018年,香港人的月薪中位數是多少?月平均收入1.75萬港幣,約合年薪21萬港幣(18.8萬人民幣)。

這個收入水平,確定是比北上深高出一倍左右。但是,香港人的收入,在不同行業之間,其差距並不是太離譜。香港收入最低的行業有兩個,一個是物業管理、保安和清潔服務,另一個是雜項活動(養老院護工、洗滌及乾洗服務等等),這兩個行業的平均月收入是1.24萬港元(近1.1萬人民幣)。

做做小區門衛、保安、護工之類,這些所謂的底層工作崗位,在北上深一線城市,估計月收入才三四千元,差不多是香港同行業的1/3左右。

香港的底層工作平均收入,遙遙領先於內地,這當然是與我們廣大四五線城鎮和廣大鄉村的底層工作人群,具備超級多的供給有關。另一個就是香港的高房價高房租,一個月沒有個上萬收入,群租房也住不起,也就只能睡帳篷了。

底層工作崗位,當然很難稱得上人才。那麼,與香港的平均收入相比,內地較低的平均收入,絕大部分肯定是由超低的底層工作平均收入拉下來了。而在所謂人才密集的行業,香港的平均薪酬,並不比內地高太多。

金融業是香港的王牌行業,畢竟香港是全球的主要金融中心嘛。但是,香港的金融業平均薪資是多少呢?2018年的月薪中位數是2.75萬港幣,約合年薪不到30萬人民幣。

而我們內地金融業的平均年收入是多少呢?2018年的統計數據,是22.32萬元!

2018年,香港金融業的平均收入,比內地高34%。但是,如果和北上深的金融從業人群比呢,早在2017年,深圳金融業的平均年薪,就已經接近28萬元,而上海則還比深圳高一些,2017年即已經等同於香港2018年的金融業收入水平。

香港金融業的收入優勢,並不比內地的北上深高,但是,北上深的生活成本,尤其是住房成本,那肯定比香港要低出一大半了。

至於,香港所謂的科技業,資訊及通訊行業的平均月收入,2018年是2.28萬港幣(約人民幣年薪24.5萬元),這個收入水平,就不要與內地的華為、阿里和騰訊比了(平均年收入六七十萬),即便與內地網際網路行業的平均收入水平比,也基本上沒啥優勢。內地2018年網際網路行業的平均年薪是20.48萬元!

所以,我覺得,當下真是到了去香港搶人才的時候了!尤其是金融業人才!

說實話,這些年,我接觸到的金融業人才,在專業度和職業素養兩個維度上,我真的覺得,香港的金融業從業人員,真的要比內地的、以及北上深的金融從業人員,那是高得,肯定不是一點半點。

快,快去香港搶人才!

相關焦點

  • 應科院與香港大學籤署協議,共同培育未來金融科技人才
    財見2020年9月15日,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與香港大學籤署合作備忘錄,承諾致力培育未來金融科技精英。應科院將與香港大學共同發展科技專才訓練計劃(Technology Oriented Practitioner program),以半工讀模式,向香港大學理學碩士課程(金融科技與數據分析)最多30名一年級生提供,為期九個月的全職工作,參與應科院多項金融科技相關的實務工作,包括安全的訊息共享平臺、信用評估及分析器開發、適用於暗網的安全框架及用於風險管理的AI主導數據分析平臺。
  • 香港科技人才入境計劃
    「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旨在透過快速處理安排,讓合資格的香港科技公司申請輸入海外和內地的科技人才來港從事研發工作。 在香港的公司若從事人工智慧、生物科技、網絡安全、數據分析、金融科技、材料科學、機械人技術、5G通訊、數碼娛樂、綠色科技、集成電路設計、物聯網或微電子範疇的研發工作,並在香港擁有實質業務和持有有效的商業登記證,便符合資格向香港創新科技署申請「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的配額。獲發配額的公司可於12個月的配額有效期內為合資格的科技人才向香港入境事務處申請工作籤證/進入許可。
  • 香港投資推廣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香港金融科技方興未艾 發展大...
    監管健全 地利人和2016年,首屆香港金融科技周舉辦,標誌著金融科技業在香港展開新的歷程。2020年,走過五年的金融科技周,正加速呈現香港如何在金融科技領域成就未來。「2017年,市民對金融科技的採用程度只有32%。2019年,採用程度已達67%。」
  • 嶺大國際銀行與金融碩士課程15周年,成就過千高端國際金融人才
    大家都知道,香港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基建等因素,已成為世界國際金融中心。同時對中國的金融發展起到了「橋梁」的作用。在未來,香港金融行業會更加向科技靠攏,設計出更全面、更人性化的服務,因此,到時整個工商界必會經歷一翻革新。
  • 香港大學與渣打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學院
    人民網香港5月19日電(記者 陳然)香港大學和渣打銀行(香港)19日宣布,成立「香港大學–渣打慈善基金 金融科技學院」,通過新開辦的金融科技學士課程和將於2021年開設的全新金融科技碩士課程培養人才。學院會逐年增加學額,預計未來5年可培育近千名金融科技專才。
  • 騰訊金融學院(香港)首辦線上線下金融科技比賽 培育本地金融科技專才
    大學生展現創新構思 支持大灣區金融科技發展香港,2021 年1月5日– 近期,騰訊金融學院(香港)成功舉辦了首屆線上線下騰訊金融學院金融科技比賽,旨在貫徹其培育金融科技人才的使命,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的長期發展需求。
  • 為什麼選擇香港發展金融科技?
    香港投資推廣署(InvestHK)金融科技部主管Charles d'Haussy對此問題給出了完美答案,他表示,「香港具備成為全球和區域性金融科技樞紐的所有要素。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是最自由的經濟體,法制完善,人才充裕,傳承了長久以來的貿易和職業道德。同時,香港也是擁有高效率和靈活性的宜居城市。
  • 香港大學金融系,最神秘最頂尖的專業,了解一下?
    學姐也跟大家一樣緊張,今年香港地區申請的人數特別多,這主要是受到中美貿易戰和美國對華籤證的影響。所以,大家需要提早做好激烈競爭的心理準備!上一篇,學姐跟大家科普了香港大學金融系最大,和最多人選的幾個專業。(上一篇連結:香港大學金融系,專業介紹)那麼今天,我就來跟大家科普一下,香港大學金融系的重點小班培養專業。被譽為港大商科「神科」。我們馬上開始吧!
  • 金融科技出海香港為何成了內地公司開拓全球業務的跳板?|2019香港...
    2019年5月,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2019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的書面發言中,也肯定了金融科技在中國發展迅速,應用廣泛,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然而,高速崛起的中國金融科技公司正面臨各種成長的「煩惱」。首先,金融科技人才短缺始終困擾著業界,金融科技公司對人才,尤其是對高端人才有非常巨大的需求。
  •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關於《深圳市支持金融人才發展實施辦法》的政策...
    深圳市金融人才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強化優勢、補齊短板、填補空白」,具體策略上以金融人才培養三大工程為抓手,按照分類、分層、分步培養的思路,穩步推進領軍人才提升工程、緊缺人才培養工程、青年人才培養工程,通過為各層次金融人才配置職業培訓資源,促進金融人才持續提升綜合素質和能力。
  • FSDC:為推動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出謀獻策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香港是亞洲以至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其世界級的營商環境,專業的金融機構、開放的市場環境以及完善的規管架構,為眾多國際投資者提供各類流通量高的金融產品及服務。香港金融發展局(Financial Services Development Council,FSDC,簡稱金髮局)於2013年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是一個高層次及跨界別的諮詢機構,旨在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投資者青睞的集資和投資樞紐地位,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形象。
  • ...人才標準「輸出地」——新財富專訪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何杰
    在深圳市主要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為了推動金融科技人才發展,在對標國際CFA的基礎上,深圳、香港、澳門三地金融監管部門共同攜手推出「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專才計劃。期間我們與香港金管局合作十分緊密,合作過程中,我愈發深刻地體會到,未來全球金融增長點在金融科技,而金融科技競爭核心實質是金融科技人才的競爭。無論是深圳和香港,在發展金融科技的同時,都面臨著培養和儲備一批高素質、複合型金融科技人才的現實需要,這是實現兩地協同發展、合作共贏的最大「公約數」。
  • 48家浙江企業招攬香港人才 年薪12萬至100萬
    香港《文匯報》圖中新網3月28日電 內地經濟騰飛,不少內地企業赴港招兵買馬,望引進人才推動發展。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浙江省共48間大企業本周六將於灣仔會展舉辦現代服務業高端人才招聘會,提供逾700個中、高層職位,年薪由人民幣12萬元至100萬元不等。
  • 香港FinTech Week上,李小加、沈南鵬共話金融科技
    由香港投資推廣署、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及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合辦的香港金融科技周以"金融科技人性化"為主題,集中探討了金融科技如何釋放金融服務力量,從而為社會和商業機構帶來正面影響。大會議題圍繞後疫情時期透過人性化的金融科技重燃經濟增長、互建信任,及為社會和商業提供金融推動力等方面展開。
  • 紫荊·國際金融人才論壇重磅發布「中國未來金融領袖計劃」
    >·國際金融人才論壇新聞發布會上,紫荊教育董事長張博、資深副總裁金梅,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中國基金業協會母基金專委會主席王忠民,中國銀行業協會東方銀行業高級管理人員研修院院長助理唐紹雲,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認證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顧佔春,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中國公共領導力中心副主任於永達,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業界導師、香港致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肇越,天風證券首席風險官王勇參加了此次論壇
  • 民眾金融科技董事局主席葉燁:香港市場正迎來深刻變革 金融科技...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朱文彬)「香港市場正發生著深刻的變革。」近日港股上市公司民眾金融科技(00279.HK)新任董事局主席葉燁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香港市場的開放程度和成熟程度,加上同股不同權、H股全流通的強烈預期,給市場增加了更多的機會,正愈發吸引各路投資者。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增設金融EMBA項目
    據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獲教育部批准增設金融EMBA項目(金融學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設立的大學。
  • 香港中文大學創設EMBA金融科創課程 ,以金融支持實體經濟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上表示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新灣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新動能,提升新勢能,要建設具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新高地並在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贏得主動權。
  • 《香港銀行業金融科技採用和創新》報告
    2020年5月20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融學院轄下負責研究工作的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發表題為「香港銀行業金融科技採用和創新」的首份應用金融研究報告。該報告對香港銀行業進行調查,以評估香港銀行業在採用金融科技的狀況,以及各家銀行對金融科技發展的重要趨勢和演變的看法。
  • 取代香港成亞太金融中心,臺灣一些人的春夢
    原標題:取代香港成亞太金融中心,臺灣一些人的春夢[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傑通 尹豔輝]「香港已死,臺北成大贏家?」29日,臺灣Yahoo奇摩網站上用大黑標題拋出了這樣一個噱頭。但報導看上去還算清醒,認為「亞洲金融中心格局未變恐怕還差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