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編劇王歡、翁海鑫:《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的五個真實剖面

2020-12-20 影視獨舌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是一部充滿熱血與正能量的勵志行業劇,聚焦醫療題材中相對冷門的兒科醫生這一特殊崗位,講述了一群兒科醫生,為了守護兒童的生命防線竭盡所能,全心全意地救治、服務兒童的故事。

觀眾可以在劇中看到鮮活而真實的兒科醫生,看到他們在成為「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的路上竭盡全力。

自11月30日開播至今,《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收視率一路攀升,話題持續發酵,數日蟬聯「劇集貓眼全網熱度冠軍」的寶座。

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創始人、首都兒科研究所研究員朱宗涵在與家人一起觀看劇集後,給出高度評價:「這部劇集對兒科醫生有深刻的了解,充滿了對兒科醫生的尊重,非常令人感動。」

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姚宏文也不遺餘力地為該劇做推廣,他說:「這是一部在充滿愛和希望的時代推出的一部富有專業精神,充滿溫暖,值得好好品味的電視連續劇。」

為何《了不起的兒科醫生》能夠收穫「了不起」的口碑和收視?

該劇的編劇王歡和翁海鑫說,其實這主要來源於「真實」兩個字。

題材真實

有網友評論說「《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真是太敢拍了,太真實了。」

編劇王歡和翁海鑫告訴我們,講述兒科醫生的醫療劇在近幾年的國產劇中非常少見,而恰恰又是公眾們關注度很高的題材。

王歡和翁海鑫

作為藝術工作者,他們敏銳地覺察到這個題材的稀缺性和價值,而作為兩個女兒的父母,他們也想讓觀眾們更深入地了解「兒科醫生」這一群體的不易。

同時,他們希望通過這部影視作品告訴所有的家長,在孩子與病魔作鬥爭的時刻,你們不是孤獨的,因為兒科醫生跟你們站在一起。同時也想告訴兒科醫生們,你們的戰鬥不是孤獨的,因為你們託起了明天的太陽和世界的未來。

王歡和翁海鑫力圖跳脫出傳統的醫療劇風格,將目光直接聚焦在了兒科醫生群體上,融入多重社會熱點話題,將醫患矛盾、社會問題、人性拉扯更加真實地展現給觀眾。

王歡表示,劇本裡面對兒科醫生有著極其鮮活立體的描繪,無論是他們的工作狀態還是生活狀態,都是以真實的事件作為創作基礎的。

除了展現有社會話題性的真實病例,還挖掘了兒科醫生們真實、溫情的內在,以及兒科醫生這一特殊群體在面對各種問題和矛盾時所表達的悲喜,在面臨各種抉擇時所承受的壓力。既折射出現實問題,也充分表現出兒科醫生的堅持與偉大。

劇本真實

「一個虛假的故事講述得多麼精彩絕倫,也抵不上『改編自真實事件』這幾個字令人心碎動容。」

王歡和翁海鑫深知「真實性」能給劇作帶來足以震撼人心的力量。為了創作出一個有深度、有厚度、真正體現兒科醫生內在價值的作品,他們決定紮根於兒科醫生這個群體,從現實生活中挖出他們想要的故事。

據翁海鑫介紹,從2015年開始,編劇團隊用了近兩年的時間深入一線,走訪了上海、北京、青島等地各大兒童醫院。期間採訪了不計其數的兒科醫護人員,觀摩體驗了兒科各科室的工作詳情,收集了大量詳實的創作素材。

劇本幾易其稿,編劇團隊也曾考慮過一些極致的人物關係方案,慶幸的是他們最終找回了初心,回到了正軌上。既然感動他們的是真實的兒科醫生,那麼他們就應該真實地反映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即使這樣的作品,沒有高甜撒糖、不夠極致炸裂,但是它一定會充滿誠意、充滿溫暖、充滿希望。

後來,在國家衛健委領導不遺餘力地幫助下,編劇團隊又進行了第三輪的深度採訪,實地參與和觀摩了兒科醫生包括早會、查房、門診、手術、值班等各項工作。

編劇團隊深度感受了兒科醫院的氛圍和工作節奏,深度了解兒科醫生的日常和各種細節,對兒科醫生這一群體進行了更細緻入微的觀察,也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

兒科醫生的了不起,不是因為他們都是超人或者天使,而是他們不遺餘力地行走在通往「了不起」的路上,這份執著才是真的了不起,這份拼搏才是真的了不起,這份如此平凡而又如此偉大的堅守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王歡和翁海鑫決定一切以真實為創作核心。在人物上,拒絕「懸浮式」人設,無論是他們的工作狀態還是生活狀態,都以真實的原型人物作為創作基礎。

在劇情上,不做披著醫療劇外衣的言情,不強調醫院內的權術鬥爭,也不要霸道總裁愛上我,不為了博眼球而誇大醫患矛盾,也不會將醫生的業務水平和治療手段神化處理。劇中16個具有代表性的大病例,44個具有普遍性的小病例均取自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例和治療方案。

人物真實

「為了避免人物臉譜化、懸浮化,讓人物更加真實可信、有血有肉,劇裡幾乎每個兒科醫生都有原型人物。」王歡如是說。

劇中女主焦佳人(王子文 飾)就是編劇團隊在第三輪深度採訪時的意外發現。第一次見到「焦佳人」的原型人物時,他們都被吸引住了。這個看起來瘦小的女孩,眼神卻十分堅定,言辭間充滿了對「兒科醫生」這份職業的熱愛和激情。

她給編劇們講了一個小故事,讓編劇們深刻體會到「偶爾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在安慰」這句銘言的真諦。那是她第一次收治小病人,但是這個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已經無力回天了。患兒家屬最終艱難地做出放棄治療的決定,讓孩子少受點痛苦離開人世。

家屬們不忍心看著孩子在自己面前停止呼吸,所以拜託她能好好送孩子一程。她告訴編劇們,那個孩子太瘦小了,小到他的小手只能握住她的一根手指。孩子剛開始握住她的手指時,她能深切地感受到孩子對於活下來的渴望,她內心萬般痛苦與無奈。她面帶微笑看著孩子,讓他看著笑臉離開這個世界。而當孩子的小手徹底鬆開的那一刻,她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

「對於一名醫生而言,給予患者自始至終的關懷與安慰,這是一種人性光芒的傳遞,是醫學真諦的表達,是醫生職業生涯的閃光點,也是最能讓人感動的地方。這是我們從焦佳人的原型醫生身上深刻體會到的。看過劇的觀眾會發現,焦佳人最具魅力的地方就是她給予患兒的溫暖和關懷。」翁海鑫表示。

讓編劇們更加驚喜的是,他們在上海市兒童醫院找到了鄧子昂的原型人物:普外科的一位副主任。鄧子昂身上的很多特質:普外第一刀、自信幽默、對待工作嚴苛、嚴於律己、「睡商」極高、時刻鍛鍊手速、見縫插針地寫論文……都取自這位醫生。

除了兩位主角外,外表傲氣能力出眾卻又溫暖細膩的「醫二代」女神谷佳人;在崗位上兢兢業業15年,沒能得到醫院裡的一個車位,懷抱職業理想的同時還要面對中年危機的許秉澤;一心想為買房子攢錢,頻頻被「逼迫」相親,摳門聰明的王航;善良但業務不熟練的職場新人小護士方蔓等都有原型人物。

「這些人物很可能就是你身邊的某個人,觀眾也能在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他們有各自生活的苦惱,但都不願妥協,勇敢地與殘酷現實鬥爭,給觀眾以面對生活的勇氣,傳遞溫暖、治癒、積極、向上的能量。他們普通卻不平凡,雖然不能給觀眾帶來爽感,但能夠引發觀眾的思考,帶來一些生活啟迪。」王歡說。

情感真實

有網友吐槽國產醫療劇中總是要有男女主談戀愛的戲份,就不能老老實實拍一部純粹講醫療的劇?

編劇王歡和翁海鑫表達了他們自己的想法。他們認為添加男女主的情感戲有兩個因素起作用:一是市場需要;二是現實情況。而他們寫男女的感情戲更偏向於後者。

王歡表示,採訪調查中發現,在戀愛狀態的醫生當中,超過四成人的戀愛對象同樣是醫生。而在已婚醫生群體中,同樣有超過三成人的伴侶為同行。

這是因為醫生們學習和工作強度大,日常交際圈子十分狹窄,在工作中找到「另一半」的概率非常大,「雙醫生家庭」的情況也正在逐漸增多。因此,醫生之間發生愛情故事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熱血獨立,像仙人掌一樣向陽堅韌的焦佳人,總是用微笑來掩飾內心的軟弱和傷痛,把所有的壓力都鬱積在自己心頭。但她不是超人,免不了會有崩潰的那一刻。在她最煎熬的時刻,是鄧子昂給予了她溫暖和關懷,讓她初嘗到愛情的奇妙和甜蜜。

對於鄧子昂來講,他恰好需要一個像焦佳人一樣的人來治癒。由於原生家庭的影響,鄧子昂內心十分缺乏安全感,焦佳人的熱情和毫無保留的付出就像是一團火焰,點燃了他的內心。在鄧子昂遭遇人生谷底的時候,是焦佳人將他拉出了深淵,讓他找回了初心。

「焦佳人和鄧子昂的感情從某種角度上來講,也是一種醫患關係,他們把自己內心的『傷疤』揭開給對方看,深信彼此,相互診治,互相治癒。」王歡說,「這種真摯的感情是我們在很多醫生夫妻身上看到的,讓我們十分感動。」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還注重表現醫患之間的真情。在播出的劇集中,焦佳人與小宇的感情令不少網友感動。

小宇的媽媽「以愛之名」對小宇進行不恰當的教育,即便小宇生病住院,媽媽還逼迫他做題,甚至用「都是為了你!」「你這樣對得起我嗎?」等言語「綁架」孩子。媽媽對小宇的愛,就像是棉花,溫暖又窒息。

小宇因為長期生活在家長重壓下導致自我封閉,性格內向、沉默寡言,看起來有些陰鬱。他是焦佳人的第一個病人,焦佳人一點點打開他的心扉,陪他畫畫、吃漢堡,一起度過在醫院孤獨的時光。焦佳人的關懷就像一束光照向他,讓他慢慢打開心扉,他開口說了話,露出了微笑,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劇中還有很多取自真實事件的案例,除了表現人性溫暖的一面,也通過人物關係,源於真實案例的劇情,揭示出諸多現實社會問題,展現了同行、家庭、醫患之間觀念和利益的衝撞與交融,對生死、責任、人性、親情、愛情進行探討與追問,直擊社會痛點,呈現當下真實的社會縮影。

立意真實

二胎政策開放之後,「要不要二胎」成為網絡上生活中的熱門話題,然而這個話題對兒科醫生來說更多則是無奈。

「金眼科、銀外科、馬馬虎虎婦產科,千萬別幹小兒科!」這句話傳神地道出了兒科醫生的不易。

據悉,按照2020年每千名兒童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要達到0.69名的目標,我國兒科醫生數量目前缺口至少86042名。而每年學醫的大學生數量是跟不上的,因為擔心醫鬧、收入不高還有眾人都知道的高飽和工作量,兒科行業嚴重「缺乏新鮮血液」。

王歡和翁海鑫認為,在孩子們的眼中兒科醫生是魔術師、大力士,也是無所不能的超人。孩子是未來的希望,兒科醫生的職責不僅僅是治癒病人,更是守護希望。

而《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的應運而生,也是一封寫給所有觀眾的「告白」:兒科醫生的辛苦與心聲,他們的自我成長與自我價值都在其中,看得人溫暖、治癒。希望可以激發相關從業者「每一天都為希望而戰」的決心,更希翼有越來越多的醫學生能夠投入到這份充滿愛與溫暖的事業中,為所有的祖國花朵,保駕護航。

正是這五個真實的剖面,才匯聚成為這樣一部用心的作品。而在12月11日廣州召開的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年會上,《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獲得了與會兒科專家們的讚賞和肯定。

王歡和翁海鑫希望這部劇能夠在觀眾心裡灑下一片陽光,也給國內醫療劇的發展播種一顆希望的種子,為中國兒科事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這就是他們作為創作者最為真誠和真摯的初心!

【文/徐夢莉】

相關焦點

  • 編劇王歡、翁海鑫暢談創作初衷:藝術源於生活,選擇兒科跟生活真實...
    近日,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專訪了《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的「夫妻檔」編劇王歡和翁海鑫,跟隨他們的視角進一步了解這部作品的創作歷程。 談創作初衷:選擇兒科醫生題材和真實經歷有關 常說,藝術源於生活。
  • 電視劇周榜|《了不起的兒科醫生》:醫療劇該上浮還是下沉?
    那麼,《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又是怎樣做到的呢? △宣誓 據悉,該劇編劇王歡和翁海鑫夫婦就與兒童醫院及兒科醫生聯繫密切。這是因為他們的女兒從小就身體不好,夫妻二人帶著孩子跑遍各大醫院。
  • 電視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的創作幕後
    電視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編劇是一對上海80後的小夫妻,他們也曾帶著孩子四處求醫問藥,見過病房裡治癒的歡笑和無奈的背影,也結識了一個個每天都在為希望而戰的兒科醫生……於是,他們歷時四年的創作,終於讓首部以兒科醫生為題材的電視劇作品搬上了螢屏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可能又是一部編劇會被罵成篩子的爛片
    由陳曉和王子文主演的都市醫療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即將在這幾天開播,這種鮮有的搭檔組合讓不少網友表示期待。加上該劇講述了一群兒科醫生,為了守護兒童的生命防線竭盡所能,全心全意地救治、服務兒童的故事。醫療算不上什麼新鮮題材,但以兒科為主題的卻很少見。但即使新鮮題材加上有演技的主角,《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也不見得是一個好劇。
  • 你在追《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嗎?這些幕後的故事,你都知道嗎?
    圖說:《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海報這幾天,電視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正在熱播,這部劇的編劇是一對上海80後的小夫妻,他們也曾帶著孩子四處求醫問藥,見過病房裡治癒的歡笑和無奈的背影,也結識了一個個每天都在為希望而戰的兒科醫生……於是,他們歷時四年的創作
  • 兒科醫生有多了不起,看看編劇怎麼說
    電視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作為國產影視劇裡罕見的聚焦兒科醫生群體的作品,在播出期間獲得頗多關注。兩位編劇翁海鑫和王歡是一對夫妻,因為幾年前帶著兩個孩子求醫問藥的經歷,萌生了寫一部關於兒科醫生的電視劇的想法。據翁海鑫介紹,家裡老大小時候得了腎盂腎炎,病得挺厲害,前後延續三個月,孩子連走路都是在醫院的門診大廳學會的。而老二呢,出生25天就做了個手術。
  • 「兒科是一個牽動了太多人心的地方」
    同樣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的翁海鑫和王歡。之所以膽敢「迎難而上」觸碰一般編劇視為難題的醫療職場劇,最初是因為他們的親身經歷——翁海鑫夫婦有兩個女兒,成長經歷中沒少和「兒科醫生」打交道。 「我們的大女兒在十幾個月的時候,從上呼吸道感染一直發展到腎盂腎炎,免疫系統崩潰,白細胞持續超標。那時候我們跑遍了上海的三大兒科醫院,從孩子病發到治癒一共持續了三個多月的時間。」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結局:焦佳人與鄧子昂結婚,愛情事業雙豐收
    今天晚上(12月23日),由陳曉、王子文主演的都市醫療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要播出第43、44集,正式進入大結局了,所有的故事也將會有一個著落,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提前劇透一丟丟。在前期的劇情中,婷婷的結局真的是很讓人心疼和揪心。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位列榜首?求求了,別再拍這種「醫療劇」了
    11月30日,《了不起的兒科醫生》開播,登錄北京衛視、深圳衛視、優酷和芒果TV四大平臺。該劇號稱歷時6年精心打磨,主創團隊也放言說要做出負責任的醫療劇,開播至今,該劇集已經更新到27集,優酷平臺上稱其收視率已經位列醫療劇榜首(雖然同期也沒有其他醫療劇競爭)。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
    「做醫生的偶爾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在安慰。」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講述了新一代年輕人在「兒科醫生」這個特殊崗位上成長與奮鬥的故事。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兒科醫生了不起,電視劇卻不行!
    當然,這也從反面說明了,現在的兒科醫生有多麼了不起,不僅要身體素質過硬、技術還要精湛、經驗更要豐富,還要經得起輿論的考驗。你問我怎麼知道這麼多?看電視唄!近日,由陳曉、王子文、賈青主演的都市醫療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正在熱播,該劇聚焦兒科醫生的群體,引發網友熱議。這是人們第一次從螢屏上了解兒科醫生,知道了這一群體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樣子。很多網友看了就感慨,尤其是一眾家長,直呼醫生了不起,兒科醫生更了不起。
  • 兒科醫生∶8000瓶阿託品救命是真實案例,但融入劇情,有失妥當
    由楊磊執導,陳曉、王子文、賈青等主演的都市醫療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目前正在播出。該劇講述了一群兒科醫生,為了守護兒童的生命防線竭盡所能,全心全意地救治、服務兒童的故事。作為醫療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將視角對準兒科醫生這一職業,看得出編劇的從業良心。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首發預告片,專業理念和情感議題兩翼齊飛
    其中,由楊磊執導,陳曉、王子文、賈青、于小偉、朱嘉琦主演的都市醫療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因獨具心思地刻畫了兒科醫生這一群體,整體呈現出溫暖治癒的畫風,而顯得清新十足,引起了行業的關注(下為先導預告片)。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有一種隱秘的力量叫醫生,渺小而偉大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正在芒果臺熱播,這部電視劇呈現了兒科醫院中各種驚險的救人場面和兒科醫生的每一次手術奮戰,有普通日常的場景,也有驚心動魄的首次操刀,當他們在手術室裡的時候,他們都承載著病人家屬的希望。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結局是什麼 焦佳人結局是好是壞
    這部劇講述的是一群兒科醫生,為了守護兒童的生命防線竭盡所能,全心全意地救治、服務兒童的故事。其中焦佳人是因為小時候被醫生救過,因此勵志成為兒科醫生。在結局裡,她也經歷了重重的考驗,成為了真正的醫生。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這部劇是在2019年開機的,沒想到這麼快就播出了,據說質量是很不錯的。
  • 比音勒芬×《了不起的兒科醫生》,關注兒童健康成長-中國娛樂網-比...
    作為魔幻代表年,在特殊時期,不少無名英雄挺身而出,奮勇而戰,其中最了不起的當屬醫療工作者,他們成了無數人心中最可愛的人。而在醫療工作者之中,還有一群無私奉獻的兒科醫生,他們普遍待遇相對偏低、工作強度大、晉升空間也狹窄,憑著一顆想要濟世救人的赤誠之心,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為一個個患兒家庭帶來新的希望。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谷立峰罵著病患家屬痛哭流涕的模樣無比真實
    在《了不起的兒科醫生》裡有一位老父親,他是個認真負責的好院長,卻總把自己的女兒當成一名「優秀員工」。谷佳人感情受挫,生日當天搞了個大烏龍,不僅被身邊的同事們尷尬了一臉,還要面對心上人鄧子昂親口告訴她喜歡焦佳人的事實。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喪偶式教育令人心寒,評論更顯真實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最新兩集表現了家庭存在的問題 不知道最近上線的《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有沒有朋友在看這部劇呢?這個電視劇就是講述在現在這個社會上,作為一名醫生,特別是兒科醫生的最真實的狀態。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什麼時候播出 在哪個平臺可以看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馬上就要開播了,這部劇網友們期待了很久,尤其是陳曉飾演的鄧子昂,官方今日發布了追劇日曆,這是一部醫療行業劇,那麼,《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什麼時候更新?鄧子昂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系列報導
    也就是說,目前約433個國民能配比一位醫生,而平均1803個兒童才能有一個兒科醫生。《中國兒科資源現狀白皮書》顯示,中國兒科醫生缺口已經超過20萬人。 「金眼科、銀外科,千萬別幹小兒科。」醫生間流傳的這句調侃之語揭示了無數兒科醫生的艱辛。 兒科醫生往往面臨著「累」「險」「窮」的職業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