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訊 世界上最大的平板電視有多大?10月在日本舉行的高新技術博覽會上,松下公司就展出了自己製造的103英寸大平板電視,這也是目前上市銷售的最大畫面平板電視。
一個月內訂貨上千臺
記者在博覽會上第一眼看到103英寸平板電視時,感覺它就像個雙人床。這個「大傢伙」採用等離子技術,寬241.4釐米,高127.7釐米,畫面面積比目前中國市面上可見的最大的平板電視,還要大近一倍。2006年9月,103英寸平板電視正式開始接受預訂,價格在600萬日元(約合40萬元人民幣)左右。據介紹,從9月到10月的一個月內,103英寸平板電視的日本國內訂貨達到1000臺。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現在世界上生產等離子平板電視的廠家不少,但能夠生產103英寸平板電視的只有松下電器公司一家。此前韓國三星電子曾經展出過102英寸的平板電視,但目前尚未見到商品銷售。如此巨大屏幕的電視是怎樣生產出來的?《環球時報》記者和近百名歐美記者共同參觀了它的生產工廠。
新工廠在大阪海邊
松下公司的總部在大阪,1978年鄧小平訪日時就曾來這裡參觀,而生產103英寸平板電視的尼崎等離子顯示屏工廠,則位於大阪市以西20分鐘車程的海邊。據《日本經濟新聞》19日報導,日本經濟新聞社為紀念創刊130周年而設立了「紀念130周年特別獎」,這一獎項就被授予了松下公司的尼崎工廠。
《日本經濟新聞》在授獎評語中這樣寫道:「尼崎工廠去年夏天建成後,具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等離子電視顯示屏生產能力。工廠佔地面積14.2萬平方米,生產設備價值950億日元,象徵著日本製造業回歸國內。從玻璃原材料進廠到電視顯示屏完成,所需時間僅一天半,比相同工序製造液晶電視顯示屏所需的一周時間,生產效率大幅提高。尼崎工廠最初計劃月產顯示屏25萬臺,如今已經達到月產28.5萬臺的規模。」
松下北美公司的傑姆先生告訴記者,這是該工廠首次讓海外記者參觀。據介紹,尼崎工廠是松下生產等離子電視的第三家工廠,它比前兩家的技術大為進步,明年還會有第四家工廠竣工。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2003年,日本國內民用等離子平板電視銷售量為25萬臺,2005年為57萬臺,今年有望達到100萬臺,松下預計明年將達到130萬臺。
玻璃夾著高技術
參觀車間是記者們最期待的一刻。進入車間前,廠家提醒記者進入工廠後禁止拍照。製造等離子電視屏的車間280米長,近100米寬,是全封閉的。可能是出於技術保密的考慮,在顯示屏製作工序中,記者看不到任何清晰的場面,也看不到車間裡面的人影,只能看見機械手託著玻璃在車間裡移動。據說,該車間每班只有21個人在現場工作,主要工序都是由電腦控制的機械手完成的。
據松下的工作人員介紹,簡單來說,顯示屏是「由前後兩塊特製玻璃板夾著高技術」,其關鍵工序包括3個:洗淨前板,形成電極;在背板玻璃上每平方米300萬個小孔內噴塗紅綠藍三色螢光體;黏合前後兩板,排氣處理真空,安裝數據控制器。記者在生產線的末端看到了顯示屏的成品,也看到了車間的工作人員。他們身穿淺黃色工作服,先是為顯示屏安裝電路板,然後由產品質量檢查員進行通電試驗。
記者發現自己一路參觀下來,腦海裡對顯示屏的生產過程還是沒有清晰的印象。其實,這也是高技術企業自我保護的表現,既讓你看,也讓你看不見什麼。松下技術人員明確告訴記者,即使你把電視屏拆開,也不可能找到複製的線索,因為所有高技術都集成在一個名為「黑匣子」的模塊上。(駐日本特派記者 於青)
責編:李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