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鴨之父」霍夫曼:山寨鴨一點也不有趣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它的學名是「Rubber Duck」,中文名是「橡皮鴨」,不過人們更願意稱它為「大黃鴨」,就是這隻大黃鴨,搶去了禽流感的風頭,在香港維多利亞港燃起一片黃色烈焰,後來,這股烈焰向北蔓延。

  大黃鴨在香港火了之後,內地多個城市都出現了山寨黃鴨的身影,它們大小、形態不一。神奇的是,內地的這些大黃鴨同樣吸引不少人駐足觀看、拍照留念,儘管它們都是山寨的。

  僅在5月31日這天,全國就有4隻山寨大黃鴨上架,其中兩隻就在杭州,而這段時間全國各地的山寨大黃鴨不下10隻。

  天津富力津門湖社區定製了一隻6米高的橡皮「大黃鴨」放置在湖面上。

  重慶奧體中心的奧體體育公園放置一隻高6米、寬5米的大黃鴨,供小朋友們免費參觀。

  一隻6米高的黃色大鴨「遊」到了杭州慶春廣場,不少孩子爭相與大黃鴨合影。

  某地產公司在杭州錢塘江的一艘遊輪上,展覽另一隻大黃鴨。

  □《人文杭州》記者 趙崇強 文 姜勝利 攝

  你山寨了我,還一笑而過

  據報導,被稱為「大黃鴨之父」的荷蘭藝術家霍夫曼稱,他與中國內地沒有就任何「大黃鴨」版權達成任何協議,並稱「如果人們想要看真正的大黃鴨,應該來找我」。

  現在內地一下子冒出這麼多大黃鴨,他一點也不覺得有趣。他說:「我總是說橡皮鴨是一個黃色的催化劑,現在它顯示出中國缺乏信任,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如果我是中國人,我會反感,我真的會很反感,這種行為會毀掉社會文化。」

  我想,此時的正版大黃鴨若獲悉這些舉動,一定會感慨:你山寨了我,還一笑而過。

  此事一出,舉國議論,連《人民日報》都發話了,這些議論的焦點集中在國人缺乏版權意識,亦無創新精神。當然也有奇葩的「中國人可以說不」的聲音——「我倒希望霍夫曼先生灑脫一些,山寨大黃鴨也是鴨,最起碼通過這種方式,讓大黃鴨和設計者本人都揚名了。但是如果太較真,談什麼大黃鴨版權和授權,那可真要三思了。『集聰明與智慧』於一身的國人還能搞出大白鴨、大黑鴨,實在還不行就換成大黃鵝、大黃雞,並且保準比你那個正版大黃鴨更大、更壯觀。」這樣的言論就屬於「把無知當真誠,把無賴當個性」了,比山寨還可恥。

  其實,在這些實體版大黃鴨出現之前,網友們已經PS了不少大黃鴨的變種,比如西湖上的青蛇和白蛇、錢塘江上的吳山烤禽、黃浦江的紅豬、深圳灣的企鵝……這些都代表了中國網民的惡搞精神。

  大黃鴨火熱,當代藝術卻受冷

  再回過頭來看正版大黃鴨,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可能只知道「大黃鴨」,而不知道包括「大黃鴨」在內的「M+進行等於充氣!」而這是至今最大型的當代藝術展之一。 除了大黃鴨,還有劉家琨的《隨風》等6件巨型作品,美國藝術家保羅麥卡錫(Paul McCarthy)打破禁忌、挑戰觀眾視覺審美習慣的充氣雕塑作品《複雜物堆》成為爭論焦點——其糞便狀的不雅外觀令不少人反感;但並沒有成為注目的焦點,甚至很多香港市民都不知道這件作品的存在,更不用說內地人了。

  巨型充氣雕塑等充氣類藝術屬於今年首登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新生事物。憤世嫉俗者把這些當代藝術作品斥為「僅是一堆熱空氣而已」。

  其實,在香港,大黃鴨也不乏有批評的意見,他們認為《橡皮鴨》雖然可愛,然而歸根結底仍然是資本運作下的商業市場手段,是一場嘉年華式的歡愉,其可愛外表除了吸引人群與之爭相拍照外,無法帶來美學以至對社會的反思。

  霍夫曼在接受採訪時說:亞洲人對這隻鴨子的反應很直接,他們看到它時會立刻大叫一聲「WOW!」而歐洲人往往會想很多作品背後的意義。

  霍夫曼這樣解釋他的創作初衷:「在亞洲,一些人每周工作六至七天,這些人需要一些能幫助他們逃離忙碌生活的東西。我認為我的作品具有這種作用。最佳的逃離辦法,就是純粹地享受、玩樂。我認為最需要《橡皮鴨》的,就是人們生活的最煩惱的地方。」

  如果大黃鴨出現在西湖……

  如果大黃鴨出現在西湖上,會是什麼樣子?會引起什麼樣的反應呢?

  出現在錢塘江一艘遊輪上的大黃鴨,是杭州某地產公司依照香港原版大黃鴨量身定做的,而且「原本是要放到西湖的,後來因未能獲得西湖園文管理方的同意,便放到了錢塘江上。」對於這個結果,也在情理之中。生活在杭州,只要你留意,每天都能聽到或看到好幾次「老底子」市民閒談中,電視廣告裡,印刷品上……如果要給杭州所有的「老底子」事物排個名的話,那麼其中「最老底子」的一定是西湖,所以山寨大黃鴨放西湖未獲西湖園文管理方同意太正常不過了。

  大約一個月前,浙江省交通研究所曾有專家提出,為緩解杭州交通,建議在西湖上空架輕軌和在湖底建隧道,此舉被網友鄙視、痛斥為「美人臉上動刀」。

  網上給西湖讚美或辯護的聲音隨處可見,信手拈來一則如下:「西湖是歷經千百年形成的山水獨特景觀,由於唐代的白居易、宋代的蘇軾都是會欣賞山水之美的文人,才將西湖整治成為江南最美麗的大花園。西湖之美,一是在於水美,二在於周邊山美,三是它所衍生出的一系列美麗的傳說,四是西湖營造了一種令人陶醉的詩意寧靜禪境,與心儀愛人、三五摯友漫步湖畔或蕩遊湖上是最理想舒適的。西湖有此四美,才迷醉人、讓人流連忘返、讓人寄情山水,缺了西湖這泓水不行,缺了周邊的山也不行,缺了美妙傳說不行,而缺了詩意寧靜禪境更不行,所以,西湖的美是多種因素的和諧融合。」

  誠如上述引文,西湖缺了這些因素便很難成為西湖,從另一個角度看,「老底子」的西湖多了新的因素也很難讓人接受,比如集賢亭倒了,也只是找原樣修復而已。要在西湖上立一個大型雕塑,可以預料的結果一定眾聲討伐。

  拒絕變化當然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姿態,西湖是一個母題,可以承載歷史,也應該迎接變化。而怎樣變化是一個現實的命題,大黃鴨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破壞原有的西湖元素,又可以製造新的景觀。

  期待擾動平靜無波西湖水面上的大黃鴨,當然,前提不是山寨的。

相關焦點

  • 「大黃鴨之父」霍夫曼長鼻象作品落地深圳 象鼻長24米
    落地深圳的戶外大象藝術裝置 陳文 攝中新網深圳9月28日電 (記者 鄭小紅 陳文)被稱為「大黃鴨之父」的荷蘭概念藝術家弗洛蘭泰因·霍夫曼聯同創意及策展單位創作的戶外大象藝術裝置,27日在深圳萬象天地啟幕。該景觀為深圳市民帶來藝術、時尚、創作及人文的全新消費體驗互動空間。
  • 大黃鴨之父:永遠不要停止遊戲 15歲我還在玩玩具
    大黃鴨之父:永遠不要停止遊戲 15歲我還在玩玩具   大黃鴨靈感與深圳製造有關  作為國際知名的概念藝術大師,霍夫曼的靈感多源於生活中的玩具,材料更是選擇當地產物,通過巨大化的設計手法,使作品成為標誌性的圖像,也令觀眾更易產生共鳴。其作品包括瑞典黃色兔公仔,阿姆斯特丹枕頭熊等,當然還有大黃鴨。  霍夫曼製作的大黃鴨為什麼能產生這麼大轟動呢?
  • 「大黃鴨」進京 文化創意怎麼看?
    7月中旬,青年藝術家幸鑫在其博客上發表了對「大黃鴨」版權問題的質疑,認為霍夫曼將一個現成品原版黃鴨子經過放大變成「大黃鴨」,再對「大黃鴨」開發衍生品流入市場,這種行為構成了侵權。他提出疑問:這是以藝術的名義侵佔他人智慧財產權,還是暗中與商業合謀?
  • 臺灣基隆大黃鴨展出時突然爆炸 只剩「鴨皮」
    基隆大黃鴨只剩「鴨皮」漂浮在水面新華網臺北12月31日電  正在臺灣基隆市海洋廣場展出的「大黃鴨」(臺灣稱「黃色小鴨」)31日中午發生爆炸。主辦方表示,已向下一站展出單位商借,預計明年1月4日可讓「大黃鴨」重返基隆。當天13時許,「大黃鴨」突然爆炸,氣體很快外洩,只剩「鴨皮」漂浮在水面。主辦方負責人表示,近期基隆都是陰雨天氣,31日首度出現陽光。太陽曬在橡膠製的「大黃鴨」充氣體上,加劇內外溫差,導致壓力變大,加上沒有架設風扇控制充氣體內部的壓力,致使「大黃鴨」爆炸。
  • 企業呼籲保護環境 濟南版"大黃鴨"暢遊小清河
    2007年,荷蘭藝術家霍夫曼創作了巨型橡皮鴨藝術品,並攜帶這隻橡皮鴨全世界巡遊。2013年5月,大黃鴨在香港維多利亞港亮相。一夜間,這隻大黃鴨紅遍全國。2013年6月30日,「追鴨」風潮來到濟南。一隻「小黃鴨」亮相小清河,吸引了不少市民的關注。  小黃鴨從哪來?  「誰家的鴨子,看著怪熱鬧!」
  • 荷蘭大黃鴨本國不出名 國外五大洲卻人氣高
    《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早在大黃鴨到來之前,眾多「鴨迷」就來恭候了,不少人身穿黃衣或印有鴨子圖案的衣服,有人甚至帶著平日洗澡所用的黃色玩具鴨到場迎接。連日來,大批遊客蜂擁到場拍照,爭睹其風採,出現一股罕見的「觀鴨熱」。高16.5米、長逾19米的這個巨型充氣黃色橡皮鴨,由荷蘭藝術家霍夫曼設計。
  • 成龍寄望中國卡通形象 頭戴「安全帽」揮別大黃鴨
    成龍寄望中國卡通形象 頭戴「安全帽」揮別大黃鴨 來源:紅網綜合 作者: 編輯:潘宣 2013-10-25 14:33:04
  • 臺灣基隆大黃鴨髒了 上演全球首次洗澡秀(圖)
    臺灣基隆大黃鴨髒了 上演全球首次洗澡秀(圖)     主辦單位取得霍夫曼同意之後,昨日進行清洗大黃鴨大作戰。
  • 「大黃鴨」亮相臺灣基隆港 遊客冒雨觀賞
    12月21日,眾多遊客在基隆海洋廣場冒雨觀賞「大黃鴨」。當日,由荷蘭藝術家霍夫曼設計的「大黃鴨」正式亮相臺灣基隆港,數萬名遊客冒雨來到基隆海洋廣場「賞鴨」。據悉,此次在基隆港展出的「大黃鴨」高18米,將在這裡陪遊客過聖誕、迎新年。
  • 「治癒系」大黃鴨喚起臺灣人的快樂時光
    中新網9月26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由荷蘭藝術家霍夫曼正式授權的高雄版大黃鴨風靡全臺,自9月19日在高雄光榮碼頭亮相後,短短數日吸引數10萬名遊客,許多家長帶著孩子感受黃鴨魅力,還有不少情侶、年輕學子呼朋引伴,一起目睹鴨風採,帶動周邊美食攤商、飯店住房、餐飲業績及相關紀念商品的業績強強滾,有媒體預估小鴨商機高達新臺幣10億元。
  • 【信者】霍夫曼 請注意 大玩具出沒
    九月,那隻被模仿了無數次的大黃鴨真身終於出現在北京了。設計者弗洛倫泰因·霍夫曼在將這隻他評價為『不知何謂邊界、不歧視人種、也不含政治意味的友善大黃鴨』概念送到中國來之前,他已經造訪過國內不少城市,最最吸引他的,還是中國味道濃鬱的人和事。
  • 陪你洗澡的小黃鴨,一年躺賺幾千萬
    別說小孩子了,有些童心未泯的大人,都會將小黃鴨帶進浴缸,連英女王的浴缸裡都漂著一隻戴著皇冠的小黃鴨。但你可知道,這個小玩意兒一點也不簡單,別說整個銷售市場了,就算只靠賣形象,它一年都能躺賺幾千萬!大黃鴨不充氣已達600公斤,充氣需要25分鐘到30分鐘,放氣只需10分鐘。在大黃鴨體內的充氣泵需要24小時不停充氣,才得以確保大黃鴨在水面上維持體形,氣泵需要根據天氣情況進行充氣或者放氣。大黃鴨還附帶了三個各重三噸的水泥錨,以保證大黃鴨不會被海浪衝走。大黃鴨的維護團隊達到五十人,每日都要進行檢修,在香港維多利亞港這種風浪較大的地方,大黃鴨需要中型拖船在前面牽引,還需要工作人員進行拖拉。
  • 愛心大黃鴨今日抵榕
    快注意啦,主辦方嚴正聲明,此前省內其他城市也出現過各式各樣的「大黃鴨」,但是除了泉州和廈門以外,都是「盜版鴨」,福州是正版愛心大黃鴨2014全國巡展的最後一站,福建省的第三站。這隻正版愛心大黃鴨可不是徒有可愛的外表,每到一個旅居城市,它用呆萌可愛的形象,喚起人們對自閉症兒童和家庭的關懷。
  • 錯過了大黃鴨,別再錯過munchkin滿趣健小黃鴨
    誰也沒有料到,這些本來要在浴盆遊泳的小黃鴨,在海上漂流了15個年後抵達美國、英國海岸引發了全世界海洋愛好者的狂熱追逐故事講到這裡才剛剛開始~- 大黃鴨世界藝術之旅-受到「小黃鴨艦隊」的啟發,荷蘭藝術家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把小黃鴨打造成了室外展示的藝術品
  • 大黃鴨在香港展出走紅 廣東玩具廠家接單到手軟
    大黃鴨在香港展出走紅 廣東玩具廠家接單到手軟 佛山一家食品商店通過玩具小黃鴨吸引顧客的眼球不過,對於這股「造鴨」跟風熱,廣州玩具和禮品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提醒,可能有侵權的風險,生產企業最好注意版權問題。
  • 基隆10萬支風車組成大黃鴨 引數千民眾觀賞(圖)
    基隆市郊擁恆文創園區由10萬支風車組合而成,長、寬各80米的超大地景風車大黃鴨隆重登場。(圖片來自臺媒)中國臺灣網11月16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大黃鴨在臺灣掀起股熱潮,在高雄及桃園展出大黃鴨結束後,基隆市郊擁恆文創園區由10萬支風車組合而成,長、寬各80米的超大地景風車大黃鴨隆重登場,為即將12月21日遊進基隆港的大黃鴨接風。擁恆文創園區17日將舉行園遊會等各項藝文活動。
  • 大黃鴨你腫麼了 《黃色小鴨爆炸了》遊戲發布
    現今大黃鴨到了基隆展示,卻又發生了爆炸事故。但各位玩家又知不知道,其實正好有手機遊戲開發商,在爆炸當天推出一款名叫《黃色小鴨爆炸了》的手機遊戲,就連開發商自己都啼 大黃鴨(英語:Rubber Duck,中國稱為「大黃鴨」;臺灣稱為「黃色小鴨」;粵語地區稱為「巨鴨」或者「橡皮鴨」),是荷蘭概念藝術師弗洛倫泰因·霍夫曼(
  • 休閒遊戲《黃色小鴨爆炸了》於大黃鴨爆炸當日上架
    大黃鴨在臺灣向來命運多舛,11月就炸過一次,不足兩月又炸,本來只是人們茶餘飯後的一點談資,和遊戲圈扯不上什麼關係。但就在大黃鴨身亡的同一天,一款名叫《黃色小鴨爆炸了》的遊戲離奇地在iOS及Android平臺上架了…… 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12月31日中午,正在臺灣基隆市海洋廣場展出的大黃鴨(臺灣稱「黃色小鴨」)不幸爆炸,未能跨越「一生一世」。大黃鴨在臺灣向來命運多舛,11月就炸過一次,不出兩月又炸,本來只是人們茶餘飯後的一點談資,和遊戲圈扯不上什麼關係。
  • 臺灣基隆十萬隻風車排成大黃鴨 達26層樓高(圖)
    以十萬隻風車拼貼而成的世界唯一巨幅大黃鴨地景,長寬各達80米,垂直呈現可達26層樓高。(圖片來自臺媒)中國臺灣網10月15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人氣明星大黃鴨下一站搶先上岸到基隆。「轉動幸運、擁抱希望 萬人祈願風車愛心嘉年華」園遊會在13日於擁恆文創園區舉辦,主辦單位在活動現場以十萬隻祈願風車排成話題明星大黃鴨,不只打破民眾對於生命紀念園區的刻板印象,也讓基隆的大黃鴨粉絲們興奮不已。
  • 深圳:東湖公園菊花展 「大黃鴨」引遊客圍觀
    公園菊花「大黃鴨」公園菊花「大黃鴨」中國園林網12月3日消息:2014年11月29日,一年一度的深圳菊花展在東湖公園舉行,進入盛花期的品種繁多、各種造型的菊花讓市民大飽眼福。上周還是被綠葉覆蓋的大黃鴨造型今天已是滿身綻放著金黃的小花,變身名副其實的「大黃鴨」,其憨萌可愛的造型引來大批市民圍觀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