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臨沂的大街小巷,尤其是在人民廣場、蘭田步行街等人群密集處,都會看到有人擺著地攤賣發光氣球,吸引力許多市民的圍觀,那麼這種氣球真的安全嗎?
在孝友路上,記者看到一個大爺手裡拿著大約30個氣球在賣,其中有11個「發光氣球」,稱15元一個。
他抽出其中一個「發光氣球」,從兜裡拿出電池和彩燈,直接纏繞在氣球上。打開開關,一個閃閃發光、五彩斑斕的「發光氣球」就呈現在眼前。
「一開始賣25元一個,現在大街小巷到處有賣的,15元一個不能再便宜了。」賣氣球的李大爺說,這些「發光氣球」都是從臨沂小商品批發市場批發的,裡面充的氦氣,大概可維持三四天,電量可用10多天,用完了可以更換電池。
據氣球批發商孫老闆介紹,這種「發光氣球」又叫「波波球」、「LED彩燈發光氣球」,是從國外流傳到中國的,最先在南方城市賣得比較火。
除了纏繞彩燈,還可以在裡面填充羽毛、亮粉,一個「發光氣球」成本大概是10元,包括透明氣球皮、彩燈、電池、氦氣。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發光氣球上並沒有生產廠家、地址等信息。如果氫氣和氦氣發生意外,如何投訴索賠完全無法得到保障。
記者查閱資料獲悉,今年3月,歐盟委員會非食品類快速預警系統對中國產的此類氣球玩具發出消費警示,認為該產品存在化學、窒息和受傷風險。
因為氣球容易爆裂,釋放出包括紐扣電池、LED燈、鋒利釘子在內的小部件,且可能會被小孩吞咽,並對包括食道和胃部在內的器官造成傷害或窒息。
有專家也在網絡提醒,在玩發光氣球時要注意,不能接觸打火機、菸頭、暖爐、燃氣灶等物品,這些都會引起氣球爆裂爆炸。
南京醫院昨晚收治4例被炸傷患者
躺在南京鼓樓醫院燒傷整形科病房的王先生和他的朋友們怎麼也沒有想到會因為幾個發光氣球而住院:「我一個兄弟買了五六個氣球,電子的。坐計程車,上車的時候我兄弟點了根煙觸碰到了氣球,就接連爆炸,威力很大,當時被炸懵了。」
燒傷整形科主任譚謙說,市民外面買的氣球中通常充的是氫氣與氧氣的混合氣體,這種混合氣體在常溫常壓下是安全的,但要是達到了著火點很有可能造成瞬間爆炸。
「氫氣球很容易燃燒,以前放氫氣球爆炸燃燒以後造成群體燒傷事件。這個男的最重,面部和雙手基本都是二度燒傷,肯定會留下不同程度的痕跡或者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