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學院10餘名女大學生懷孕生子:求職有優勢

2020-12-16 騰訊網

各大高校的就業季已經過半,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女生就業的形勢更是「難上加難」。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多所高校發現,女大學生求職時被問「你打算什麼時候要孩子?」幾成「必問」環節之一。很多學生發現在簡歷中註明「已婚已育」的女生就業成功率更高。與此形成呼應的是高校內的「研究生媽媽」越來越多,有的院系就有十幾個女生在校期間生子,甚至生子現象向本科生蔓延。

求職時屢問「生孩子」問題

已育女生更受歡迎

近日,北青報記者探訪了一場北京某「985」高校組織的校園招聘會,近百家用人單位在此招賢納才。不少企業在掛出崗位要求時,頻頻亮出的「男生優先」字樣讓到場的女研究生很是沮喪。

一家藥企就用一張A4紙註明,所需的「藥物研發」、「藥物製劑」、「藥品註冊」三個崗位需要男生。另一家招聘市場專員的文化企業攤位前,幾十個女生排著隊去投遞簡歷並等待初面。該企業的面試官簡單詢問了一位女應屆研究生後,突然問:「有男朋友嗎,最近有結婚的打算?」女生略顯尷尬地回答:「有男朋友的。結婚的事兒,要等我倆穩定之後再作打算。」面試官把她的簡歷放在了一邊,一場不到1分鐘的面試就這樣草草收尾。

該女生走出來搖頭對著同伴說:「又石沉大海,進下一輪多半沒戲。」旁邊的人一邊安慰一邊詢問緣由。該女生稱:「剛在我前面的女生,面試官跟她聊了得有十多分鐘。我剛瞄到人家簡歷上標註著『已婚已育』,面試官在簡歷上劃了一個勾,明顯感覺是已經有意向啊。」

走了一圈北青報記者發現,優先考慮「已婚已育」的女性成為不少中小企業在招聘女性求職者時的「潛規則」。「今天是研究生專場,剛走出校門的學生臉皮薄,所以我們沒在招聘啟事的崗位要求裡直接寫明『已婚已育』,但社會招聘時,我們都會註明的。」一家企業的招聘人員直言不諱。

北青報記者隨機問起多名女生,她們均表示求職面試時,被問「你打算什麼時候要孩子?」幾乎成面試的「必要環節」。「問最近的規劃是什麼,最近要不要結婚這一類都還是比較含蓄的。前幾天,去參加一個民企面試還問起我將來是否會生『二胎』,當時被弄得哭笑不得。」一位正在排隊的姑娘說道。也有單身的女同學羨慕說:「我一位學姐讀研期間結婚生子,畢業時輕鬆求職,堪稱人生贏家,現在這樣的研究生媽媽例子也不少。」

「找工作的時候被問到你打算什麼時候要孩子?我們應該怎麼回答呢?」 這是近日在北航的職業規劃講座上,一名女生的提問,近百位女生紛紛點頭贊同,表示「都曾遭遇過棘手的問題」。 身為資深企業培訓師的嘉賓劉治敏向北青報記者坦言,6場巡迴講座,每一所高校都有女生問起「生孩子」的問題。「二孩」政策也戳中不少大學生的心事,甚至有講座現場開啟了互動留言牆進行版聊,「生育這件事頻繁被大家問起,這其實體現出女性群體的普遍焦慮。」

企業

女性產假和保險成硬成本

北青報記者另從企業的人力資源主管部門了解到,每年求職季時,企業收到不少女研究生的求職履歷表,均在醒目位置填上「已婚已育」。這似乎已成為女研究生心目中增加求職競爭力的重要砝碼,受訪的「研究生媽媽」們也承認自己求職時會將「已婚已育」特別標註,一位人力資源管理者接受採訪時談到:「相對未婚未育的女生,她們該會更有優勢,但如果僅僅為了就業機會而提前生孩子,並不值得提倡。」

「從用人成本的角度上講,我們的確更傾向於男性應聘者,女性產假、保險是實實在在的硬成本。」一家光電企業的招聘人員給北青報記者算了一筆帳,女研究生走出學校已經二十四五歲,進入單位一兩年,肯定要面臨成家和生育的問題。單位為此承擔每個女性的生育成本至少在數萬元。「二孩」政策放開後,有的女生會選擇生兩個孩子,如果家庭條件還可以,她們會考慮辭職在家帶孩子。「這對企業來說是不小的損失。從這個角度我們當然更願意要男生。」

高校「研究生媽媽」越來越普遍

北青報記者在隨後的採訪中了解到,招聘會上女生們所提的「研究生媽媽」在高校中越來越普遍,這種「先生孩子後求職」的做法得到不少女研究生的認可。多名文科女研究生表示,如果能有合適的結婚對象,個人也不會排斥碩士階段結婚生子,身邊也有這樣的同學和朋友。

一位在京重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團委老師透露,最近這些年該院研究生階段每個年級都有一兩個女生懷孕生子,每年平均下來十幾個人,而今年備孕的女生更多。「以前是女博士相對多,現在這幾年女碩士甚至本科生,也有在求學階段結婚生子的了。」

北師大校醫院的某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在校結婚生子的研究生大致是穩中有升,在校研究生被納入到學校的計生工作中。每個研究生入學時都要填寫婚育情況的表,方便統計和管理。」

自2009年9月1日起,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管理規定》,刪除舊規定中「在校期間擅自結婚而未辦理退學手續的學生,作退學處理」的內容,對學生能否結婚不再作特殊規定,大學生可以自由婚戀。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在校生子,一方面是女生考慮求職壓力,想在就業前處理好個人事情;另一方面不少女生本來是社會考生,入學前已經結婚。「我跟老公已經買房,研一時結婚就有懷孩子的打算。趁著在校階段生完孩子再入職,應該是不錯的決定。」來自陝西的研三學生小文(化名)說:「研一結束的暑假懷孕,等把孩子生下來趕上畢業開題和答辯,時間雖然緊但也恰好。」

沒生育險面臨課業和經濟雙重壓力

雖然已育的媽媽更好找工作,但現實中高校內產子對女生還是有很多實際困難。

沒有收入來源的在校生要撫養孩子,首先要面臨經濟上的挑戰。

北青報記者諮詢了北京市人力社保局12333熱線和高校的相關部門,目前北京的高校學生公費醫療並不包含生育保險,非高校集體戶口的外地已婚學生要辦《生育服務證》,需回到戶口所在地。

這意味著,生孩子的醫療報銷、給孩子上戶口都要來回折騰。一位懷孕7個月的女碩士接受採訪時說:「養孩子沒有經濟基礎肯定是不行的。尤其是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我會選擇回老家養胎生子,家裡可以幫忙負擔些。」

其次另一個現實問題是,在校生孩子學習和養育能否兼顧?

北京各高校實行的是學分制教學管理,一般3至4年的學業可以最晚6年甚至8年修完,學生可以通過申請休學的方式休產假。

今年剛拿到文學博士學位的小杉(化名)花了6年時間,終於拿到了博士學位。「期間生了女兒,女兒身體比較弱,老是生病,老公也是忙於工作。既有經濟壓力,又有學業壓力,我一邊餵奶,一邊看書,箇中辛苦別人無法體會。」以前覺得有公婆幫忙帶孩子會很輕鬆,「但是發現自己幹什麼都不在狀態,畢業論文一拖再拖,最後只能延期畢業。」

還有受訪者表示,自己將懷孕的消息告訴導師時,導師當時就「冒大火了」,但她非常理解老師的「憤怒」,「來學校深造,老師希望還是以學業為重,希望你能多讀書多鑽研。一旦懷孕生孩子畢竟會耗上小一年的時間,學術上該怎麼要求學生?這其實是對整個科研和教學管理都提出了挑戰。」

政府應採取傾斜政策激勵僱主聘用女性

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曾做過的一項研究表明,一些用人單位因擔心女職工生「二孩」帶來用工成本增加,在招聘過程中拒不招聘或錄用女性。

課題組對北京、河北、山東的應屆本科畢業生調研發現,女大學生在求職應聘中,被問及是否獨生子女或生育「二孩」的比例達到58.48%。

中央黨校社會學博士南儲鑫對此分析,就業的性別歧視實際上反映了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與女性生育成本非社會化的矛盾。「『一孩』政策下,企業對女性員工休產假帶來的損失是可預期的,畢竟絕大多數女性職業生涯中只休一次產假,休完了就可以安心工作。但『二孩』政策放開後,短短幾年內企業可能要承受女性員工休兩次產假的風險,一些中小企業出於用人成本考慮恐怕難以接受。」因此,政府應該採取配套措施,比如通過減少稅收、資金傾斜等手段激勵僱主聘用女性,約束、引導用人單位積極承擔性別平等方面的社會責任。

本報記者劉旭

相關焦點

  • 沒畢業就結婚生孩子,為什么女大學生越來越不矜持了?原因很無奈
    朋友說,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了,去年的時候,她就發現班裡少了兩位女同學,問了班裡的同學,大家說她們請假結婚去了……我們都知道,女孩在大學校園談一場風花雪月的戀愛,讓大學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也無可厚非,但是近年來女大學生結婚生子的事情時有發生。
  • 杭州女大學生懷孕生子將享醫保 生娃只為找工作?
    今年9月1日起,杭州在校大學生醫保政策將作調整,其中最明顯的一個變化是:今後杭州高校的女大學生從懷孕後門診檢查到住院生子,都能享受醫保報銷;即便在外生產,依然可以在回杭後報銷相關費用。
  • 女大學生求職難 誰是救星
    在對薪酬的期望方面,女大學生回答:50萬元?想都不敢想;20萬元?痴人說夢;10萬元?絕不可能;6萬元?非常非常滿意;4萬元?非常滿意;兩萬元?滿意;1萬元?我知道不是月薪,是年薪,我也……滿意。如果公司還有困難的話,打張白條,也行。    無獨有偶,另一則消息再次讓人們把視線聚焦到女大學生就業問題上。一名銀行職員利用「潛規則」騙奸了8名求職女大學生。
  • 關注 女大學生流行在校生子竟因「已育女生」就業率更高?你怎麼看
    記者走訪北京多所高校發現,女大學生求職時被問「你打算什麼時候要孩子?」幾成「必問」環節之一。很多學生發現在簡歷中註明「已婚已育」的女生就業成功率更高。與此形成呼應的是高校內的「研究生媽媽」越來越多,有的院系就有十幾個女生在校期間生子,甚至生子現象向本科生蔓延。
  • 大學生講述在校生子:有大三生已是二孩媽,大多女生稱不後悔
    大學生子是否會「荒學業、毀一生」?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訪問了數名大學生媽媽,雖然有人因孩子而生活倍加艱辛,但絕大部分並不後悔大學生子這一決定,甚至有學生媽媽覺得,「先生子後事業」可以彌補女性的職場先天劣勢,在解決後顧之憂後更全力投入工作中。
  • 懷孕7月大學生返校拍畢業照,笑稱:寶寶沒出生就跟媽媽上了大學
    「在讀大學生是可以結婚生子的」,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但是一般來說,很少會有大學生會在讀大學的時候結婚生子,因為結婚生子這件事情,或多或少會對大學生的大學生活產生一些影響。即便是不會影響到畢業,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習。
  • 還未畢業,美女女大學生結婚生子啦!
    大學沒讀完學韓語的大學生意外懷孕  一見到李秋妹,馬上讓人想到了「細妹子」這個稱呼,這個1994年出生的姑娘剛滿22歲,卻已經是半歲嬰兒的母親。李秋妹細眉細眼,染過的黃頭髮已經長到了發梢。李秋妹姐妹三個,她是老大,三姐妹之間年齡差距也就一兩歲,不過父母早就開始在村裡張羅著給倆妹妹找對象了。大妹妹已經定親,很快就會結婚,按照農村的慣例,結婚後很快就會生子。不過對於她在上學期間懷孕,父母多少還是有些驚訝和猶疑。  在村裡,她讀書時的成績算是稍好一些的了,高中畢業後考上了濟南的一所民營高校,學習韓語。
  • 杭州醫保政策調整:女大學生懷孕生育都可享受醫保
    在校結婚生子優劣勢並存招聘時受青睞工作中有壓力提前完成人生計劃的一部分,會對女大學生的學業和未來就業產生哪些影響?「當初並沒有因為自己還是在校學生而產生很多顧慮,在愛情的力量下我和老公自然而然地結婚了。當知道懷了寶寶時,曾一度猶豫要不要在讀書期間就把這件重要的事完成。」
  • 「海鷗計劃」已送出1萬份求職大禮包 助力女大學生就業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魯哲)1月8日舉行的首屆女大學生職業飛翔「海鷗計劃」研討會透露,通過近一年的探索和努力,「海鷗計劃」已帶動上海21所高校積極參與,推出1萬份求職大禮包。今年還將助力上海59所高校數萬名女大學生成長。
  • 21歲女大學生懷孕求學 領畢業證次日剖腹產女
    懷孕求學 同宿舍姐妹代為隱瞞   去年11月,李玉得知懷孕了,全家都非常高興,一致決定要把寶寶生下來。李玉怕懷孕的事情公開後自己拿不到學位證,除了同寢室的5個好姐妹知道外,沒有告訴其他人。   李玉說,發現懷孕時,還有大概10多天就放假了,她上課時坐在離後門最近的位置,噁心想吐時就靠寢室的姐妹幫忙離開。
  • 生孩子後求職有什麼優勢?為何用人單位都喜歡已育的?
    不少企業在掛出崗位要求時,頻頻亮出的「男生優先」字樣讓到場的女研究生很是沮喪。一家藥企就用一張A4紙註明,所需的三個崗位需要男生。另一家招聘市場專員的文化企業攤位前,幾十個女生排著隊去投遞簡歷並等待初面。該企業的面試官簡單詢問了一位女應屆研究生後,突然問:「有男朋友嗎,最近有結婚的打算?」
  • 湖南「研究生媽媽」不少見 已婚已育成女研究生求職撒手鐧
    從2009年9月1日起,教育部頒布《普通高等學校管理規定》,刪除舊規定中的「在校期間擅自結婚而未辦理退學手續的學生,作退學處理」的內容,對學生能否結婚不再作特殊規定,大學生可以自由婚戀。「能不能在讀研時搞定老公孩子求職時一身輕鬆」,記者從湖南高校了解到,最近幾年在校結婚生子的研究生確實有上升趨勢,並成為學校計生工作重點。
  • 環球青年:為什么女大學生懷孕現象越來越多?學姐講述實情
    提到大學生「懷孕」現象,相信對於家長而言,這應該是一件屢見不鮮的事情。畢竟,初中生、高中生的情侶發生關係的比例都在逐年上漲,何況大學生?隨著高考完進入大學之後,大學生的壓力相對高中來說可是很小的,而由於大學內閒暇的時間也很多,再加上學生們已漸漸成年,所以說談戀愛在大學內是時有發生的。經常會有大學生說,沒有談過戀愛的大學生涯是不夠完整的。但是你知道嗎?現如今,女大學生懷孕現象時有發生,並且人數越來越多,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 大三女生意外懷孕生子 帶女兒拍畢業照(圖)
    小妍(左一)帶著女兒拍畢業照。廣州某高校女生大三時意外懷孕,畢業時女兒已近半歲左邊是「婚紗版」畢業照,右邊是攜帶嬰兒的「母女版」畢業照,大學畢業、結婚生子同時發生!今年廣州某高校新聞學院2007級女大學生小妍(化名)還沒有畢業就成了「大學生媽媽」,吸引了眾多目光——祝福、羨慕,當然也有誤解和不屑。
  • 大學生求職故事:找準自我 找到工作
    大學期間,與其他奔波在各種活動中的大學生不同,王先美初進大學便把時間都交付給了學校的圖書館。四年來,他的學習成績很穩定。  進入大四,由於學的是冷門專業,王先美一開始就把求職的目光投向了國家公務員。在國家公務員的筆試考試中,王先美以130多分的高分順利通過,這一結果令他喜出望外。可面試成績出來後,他被淘汰了。
  • 「懷孕」女大學生頻繁?戀愛中的女生如何保護自己?
    大學允許談戀愛大學讓人最羨慕的就是可以談戀愛,而且結婚生子也是會被允許的。甚至有些人還覺得,若是上了大學不戀愛,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在這個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談戀愛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只要大學生戀愛就會導致女生懷孕的可能性。而且這種概率相對來說還是很大的。
  • 在日求職有多難?日本女大學生面試時被性騷擾,甚至是潛規則...
    求職面試是每個畢業生都會經歷的,在日本一些大企業面試更是分好幾輪,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面試需要應對面試官的各種問題,除了正常的面試問題以外,最近在日本被求職新人控訴最多的,是在面試時碰到的性騷擾。對於求職新人來說,面試的成敗,決定了最終是否能獲得自己想要的這份工作。可是,比起男大學生來說,女大學生在面試時又總會被問一些尷尬的問題。
  • 招聘家教為名 司機強姦女大學生
    海口晚報網5月10日訊  近日,海口市公安局秀英分局破獲一起強姦案。一男子以招聘家教為名強姦女大學生,接到女大學生報案後的第二天,秀英警方就將犯罪嫌疑人捉拿歸案。  記者調查  女大學生帶匕首應聘家教  也有部分學生無絲毫安全防範意識  很多女大學生都利用業餘時間兼職做家教。昨日下午,記者走訪了幾所高校,採訪了部分女大學生,她們中大部分對在外面當家教兼職有所防範,也有少數女生卻不以為然。
  • 女大學生應聘快遞員被拒 訴北京郵政速遞性別歧視
    遭遇歧視試工兩天被告知「不批准」小盧,1990年出生於吉林市,2014年6月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油畫系。大學畢業後,她隻身去了北京。小盧說自己更喜歡相對自由一些的工作,去年9月末,她在網站上看到了一則招聘信息—北京郵政速遞招聘快遞員。
  • 北京60餘萬名大學生陸續返京
    8月26日,記者走進位於北京市昌平區的北京化工大學昌平校區,一探學生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校園生活。目前,該校約1.7萬名在校生中,已有1.5萬餘人「分期分批、錯時錯峰」返校。8月15日以來,北京高校60餘萬名大學生陸續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