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而有你,特教老師」雖從未收到節日禮物,但她依然滿足

2020-09-10 眾望新聞

記者 李思瑾 吳蔚

每年教師節前後,陳靚都會看到同行在朋友圈曬出學生們送的小禮物,一幅色彩斑斕的畫、一個精巧的小手工作品,或寫著幾行話的小卡片。

今年是陳靚從事教育工作的第七個年頭。她從未收到過學生們親手製作的教師節禮物,或聽他們說一句「教師節快樂」,但她同樣滿足。

陳靚的工作有些特殊,她是貴陽市兒童福利院一名特教老師。孩子們的每一個小小進步,比如學會說一個新詞語,於她而言都是莫大的欣慰。

「我是一名特教老師。」說這話的時候,陳靚剛帶著一位腦癱兒童做完言語訓練,看到孩子又有了一點點進步,她很高興

為腦癱兒童做言語訓練,和為其做肢體訓練相比,難度更大。

陳靚介紹,人的發聲與構音必須通過口唇、下頜、軟顎、舌等處肌肉的協調運動,而腦癱兒童在呼吸、共鳴、言語和大腦綜合等方面都受大腦損傷的影響,不能正確控制言語所需要的肌肉運動。

儘管陳靚在大學系統地學習了特教課程,也參加了一些社會實習,但她剛到貴陽市兒童福利院工作的前半年,面對腦癱兒童,「挫敗感」仍非常強烈,內心時常「抓狂」。

「我實習期接觸的聽障兒童,他們安裝人工耳蝸後恢復聽力,發聲練習進步非常快,只需一兩年就可以像普通人一樣流暢表達。」陳靚發現,腦癱兒童不僅發音不準確,呼吸支持力度也不足。

「他們大都一口氣吹不滅蠟燭。」發聲訓練的吹蠟燭環節,腦癱兒童不會勻速呼氣。

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訓練,但每天都對著一根蠟燭吹十幾分鐘,非常枯燥,孩子們以哭鬧、摔東西來表達抗拒。

為此,陳靚想了很多辦法。

「一遍教不會就多教幾遍。他們如果忘記了,我們隨時可以再教。」採訪中,兒童福利院的每位特教都說了這樣的話

她用各色軟卡紙做了十幾種動物的平面模型,將其粘到了塑膠袋上面,再排去塑膠袋裡的空氣,口子處拿根吸管連接,繫緊;取一個紙杯,底部穿個洞,吸管另一頭穿過去,塑膠袋及動物平面模型都藏在了杯子裡。

每當孩子們對著吸管吹氣,塑膠袋被氣體填充滿,就會從紙杯裡「跳出來」,隨之出現的還有動物模型,大象、獅子,或者河馬,孩子們開心地笑了。他們開始喜歡這種訓練,甚至一進教室,就等不及地伸手去拿來吹。

「言語訓練,只有孩子主動配合才能順利進行。」陳靚隨身帶紙筆,一有想法就寫下來,抽時間動手製作些道具,讓言語訓練更加有趣。

「小雙,我們今天彈《兩隻老虎》好不好呀?」陳靚拿出一把18階音的口風琴。一個塑料氣管,一頭連著鍵盤,另一頭連著哨口。

她一邊笑著將哨口伸到腦癱兒童小雙的嘴邊,示意她含住,一邊向記者解釋,只有對著哨口吹氣,才可以在鍵盤上彈出聲音。

兩年前,小雙最多在鍵盤上彈出兩個音,就累得氣喘籲籲。現在她可以在老師的指引下,彈出《兩隻老虎》的前兩句旋律。

12歲的小雙算是福利院患有腦癱的孩子中接受能力較好的。她不僅會彈口風琴,還可以在電腦上玩些簡單的識圖遊戲,看到屏幕上出現一片草原,袋鼠在天地間自由地跳躍,她會開心地、用力地喊出「袋鼠」兩個音,雖然聽起來有點像「蓋鼠」。

每每聽到孩子們張開嘴巴大聲說話,陳靚是最高興的。

很多腦癱兒童想要說什麼的時候,上下唇幾乎不張開,發出的聲音細細碎碎。更讓陳靚疑惑的是,孩子們哭鬧的時候張開嘴,發出很大的哭聲,一說話就很小聲。

彈口風琴也是言語訓練的項目之一。陳靚拿出口風琴問孩子:「前幾天老師教你彈的《兩隻老虎》,還記得麼?」

「所以我們不太能準確判斷一個腦癱兒童是否會說話。」陳靚和同事們曾以為一個腦癱小女孩不會說話,因為在課堂上不管如何引導,她都不會給出任何回應。直到晚上生活老師查房,才聽見她躺在床上自言自語。

「這些孩子或許有屬於自己的世界。既然『誤入』了我們的世界,我們就要好好地愛他們。」陳靚拍拍小雙的腦袋,充滿愛憐地問:「是不是啊,小雙?」

小雙眼睛笑得眯成一條線:「謝謝!」

小雙和熟悉的人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對話。陳靚有心事的時候,小雙會察覺出來,主動去拉她的手,仰著頭,大聲問她:「怎麼了?」

陳靚說,她當老師7年了,福利院的這一群特殊的孩子們都不知道「教師節」是什麼,更不能說出「教師節快樂」這句話,「但只要他們能夠張開嘴巴大聲說話,就是給我最好的禮物。」

主創:李思瑾
一審:吳蔚 唐海鷹 文彬
二審:黃桂花 譚莉
三審:黃華

相關焦點

  • 特教老師陳靚:7年從未收到教師節禮物,我依然滿足
    在我們身邊,有一群「奇怪」的人。他們在說話的時候,經常手舞足蹈,還經常哭的稀裡譁啦。他們不求桃李滿天下。對他們來說,學生越少,他們越高興。他們,是特教老師。又是一年教師節,我們走進貴陽市兒童福利院,傾聽特教老師的故事,替所有孩子對他們說一聲「節日快樂,您辛苦了!」我是一名特教老師每年教師節前後,陳靚都會看到同行在朋友圈曬出學生們送的小禮物,一幅色彩斑斕的畫、一個精巧的小手工作品,或寫著幾行話的小卡片。
  • 特教老師的節日禮物
    ——泰戈爾大多數教師在教師節那天都會收到來自學生們的節日祝福或是禮物。不過,有些特教老師卻很「尷尬」:他們也許收不到學生的祝福。因為,他們的學生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著。但是沃桑的教師不同,今年,他們也收到了「星寶」的教師節禮物。
  • 「幸而有你,特教老師」每一個孩子都是她的寶貝
    「現在老師開始點名,點到誰,就請舉起你的右手。」9點05分,當天的第一節課準時開始。馬懿點名,並鼓勵孩子們站起來。她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加強自我認知。小傑(化名)做得很棒,再舉高點,加油哦……」2004年,馬懿來到福利院康復中心從事特教工作,這一幹,就是16年。福利院孩子大多是被父母遺棄的腦癱患兒。
  • 孩子們送來「特別」的禮物 特教老師:一切都值得
    9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我們常把老師比喻成園丁,呵護祖國花朵的成長。但對於有些孩子來說,他們天生有身心缺陷,需要特教老師付出更多的心血。在教師節來臨這一天,他們為老師帶來了一份特別的禮物。「龔老師節日快樂!
  • 孩子們送來』特別』的禮物 特教老師:一切都值得
    9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我們常把老師比喻成園丁,呵護祖國花朵的成長。但對於有些孩子來說,他們天生有身心缺陷,需要特教老師付出更多的心血。在教師節來臨這一天,他們為老師帶來了一份特別的禮物。「龔老師節日快樂!
  • 孩子們送來「特別」的教師節禮物 特教老師:一切都值得
    看看新聞Knews綜合2020-09-10 09:349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我們常把老師比喻成園丁,呵護祖國花朵的成長。但對於有些孩子來說,他們天生有身心缺陷,需要特教老師付出更多的心血。在教師節來臨這一天,他們為老師帶來了一份特別的禮物。「龔老師節日快樂!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掛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許多小眼睛。」
  • 視頻:三位福利院特教老師的真心話
    他們,是特教老師;他們的學生,是特殊兒童。這些孩子,或自閉、或腦癱,或發育遲緩、或智力障礙。他們的職業被稱為「無花果」職業,雖不能傳道授業解惑,但他們也把「師」的含義詮釋到極致。於學生而言,他們亦師亦友,甚至是醫生更是家人。他們還是天使。
  • 富裕特教學校:「折翼天使」送別樣教師節禮物
    教師節到了,富裕縣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收到了一群「折翼天使」送給他們的特別的禮物,使得今年的教師節格外有儀式感。雖然學生在聽力、智力等方面有欠缺,但是特教老師的一言一行學生看在見眼裡,感恩在心上,教師節來臨,富裕縣特教學校的學生們秘密策劃,為老師們送上了別有深意的節日禮物。
  • 教師節特輯|「我和我的特教老師」有獎徵文來啦
    在這個屬於全體教師的節日裡,老師們會收到來自學生的問候和祝福。然而,有這樣一群教師,他們也許很難聽到自己學生的一句簡單祝福,但孩子們一個微笑就能讓他們感到滿足。 他們沒有桃李滿天下的成就,有的只是因為孩子點滴進步而感到的那份欣慰。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特教教師。
  • 教師節禮物 殘疾孩子用視頻向特教老師送祝福
    遼瀋晚報記者吳章傑攝「金老師,多謝這些年你對我的照顧,我現在上小學一年了,謝謝!這不要到教師節了嘛,我就、我就那什麼了……祝老師節日快樂!」視頻中,腦癱患兒小濤(化名)對著鏡頭鞠躬,一口東北話會讓人暫時忘記他那無法握緊的雙手。臺下的觀眾都笑了,臺上表演的金老師卻紅了眼眶。
  • 致敬老師隊伍中異類-自閉症特教老師!
    從幼兒園、中小學、高中、大學等所有的老師們都沉浸在這一愉快的節日中,他們接受學生們衷心的祝福,享受這樣一個美好的節日。然而,也有一些老師,他們的學生可能只會說幾個簡單的詞語,可能無法動手製作卡片表達祝福,但他們依然會用執著的堅守和辛勤的汗水,澆灌這些幼苗慢慢成長。他們,就是自閉症特教老師。自閉症?
  • 「大家長」收到特殊節日禮物 孩子們向老師「花式表白」
    來源:華聲在線三尺講臺寫青春 別樣致敬話感恩教師節,「大家長」汪沛霖收到特殊節日禮物;孩子們以自己的方式向老師「花式表白」編者按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老師們都會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暖心祝福。500多個留守兒童的「大家長」、退休教師汪沛霖也收到了本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頒發的「天天正能量獎」及五千元正能量獎金,他驚訝之餘難掩喜悅:「這是我教師節收到的最好禮物。」長沙的中小學也成了學生對老師的大型「表白現場」。各種花式秀「愛」留下許多回味。
  • 「津雲鏡頭」老師 節日快樂
    今天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各個學校的老師在迎來自己節日這天依然辛勤地堅守在工作崗位上。老師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傳道、授業、解惑,老師用愛與責任守護一代代學生的成長。周末,許老師經常留在學校陪他們一起談心、學習,帶孩子們去博物館放鬆心情、開闊眼界,漸漸地孩子們封閉的內心逐漸敞開。今年的教師節許老師收到的不再是想家的字條,而是學生們寫給她藏漢雙語的祝福:「老師就像我們的家人。」一年後,孩子的這句肯定、這份信任是許豔豔教師節最好的收穫。
  • 她有13個學生,但是沒有一個人對她說「節日快樂」
    今天是教師節,很多人都表達了對老師的祝福,老師們在今天手捧著鮮花,聽到一聲聲的祝福,往日再辛苦,有人記得自己,也覺得很欣慰了。有這樣一位老師,教了三年學生,卻沒有收到過一句學生的祝福,在今天這個屬於自己的節日裡,寫出了自己的心聲。
  • 收到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包裝比禮物本體還有梗」爆笑聖誕禮物!
    每到聖誕節,最期待的就是和朋友交換禮物啦!下面整理出32位國外網友分享今年收到的「包裝比禮物本體」還有梗的超爆笑禮物吧!1.100條束線帶包得緊緊的禮物:「給白痴姊妹,來自你的兄弟」2.「我媽這樣包一條地毯…..」3.猜猜禮物是什麼?
  • 親子 | 終於,我也成了每逢節日遍地給娃藏禮物的老母親
    聖誕老師給你送來了禮物,快拆開看看吧!泰爺笑嘻嘻的拆開聖誕襪,開心滴拿出工程車,對我說:寶寶喜歡這個!喜歡禮物!我還趁機告訴他:要記得謝謝聖誕老人,謝謝每一個送你禮物的人哦!當晚去幼兒園接泰爺的時候,老師告訴海豚,他見到teacher裝扮成聖誕老人,主動跑過去說謝謝聖誕老人!
  • 「特教人講身邊事二」特教老師袁美蘭:用愛為腦癱兒童撐起一片天
    本期的《特教人講身邊事》專題,我們來聽一聽特教老師的故事分享,通過點點滴滴的身邊事,展現她們的使命和擔當。特教人講身邊事二我是市殘聯特教中心腦癱部康復教師黃秋明,今天我給大家帶來我的同事——袁美蘭的故事。
  • 「融合教育」在臺灣:是「融」或「不容」?
    星期天專欄」你從小到大的學習歷程中是否有過這樣的印象呢?班上總有 1、2 個讓大家覺得「有點怪怪」的同學,他們或者會在某些課程跑去其他教室上課,或者體育課時,只能在旁邊看著大家打球、遊泳。平常他們雖然與大家一起待在教室裡面,你卻總覺得好似有一道隱形的牆難以突破?──這正是臺灣以「融合教育」為名、卻是以「整合教育」為實的教育現況。什麼是「融合」教育?
  • 鬼鬼收到黃鴻升生前準備的禮物,終於瞞不住了!
    黃鴻升(小鬼)25日羽化成仙,最終在陽明山花葬長眠,許多好友都前去送他最後一程,但眾人依然感傷,情同家人的吳映潔(鬼鬼)在Instagram不舍地說:「我會永遠想你,我會燒一張我的專輯給你,可以在你的星球慢慢欣賞慢慢聆聽。」
  • ...兒童康復教師技能大賽 最好的教師節禮物 殘疾孩子視頻給特教...
    " 金老師,多謝這些年你對我的照顧,我現在上小學一年了,謝謝!這不要到教師節了麼,我就、我就那什麼了 …… 祝老師節日快樂!" 視頻中,腦癱患兒小濤(化名)對著鏡頭鞠躬,一口東北話會讓人暫時忘記他那無法握緊的雙手。臺下的觀眾都笑了,臺上表演的金老師卻紅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