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區雖然算不上高考的大省,但是每年的考生人數並不少,而且根據山西地區每年的分數線來看,山西地區其實分數線是比較高的,其實山西地區的分數較高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這其實和山西地區的高校資源比較少有一定的關係的,在目前來看,山西地區是沒有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少數幾個地區之一,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大學也僅僅只有一所,可以說山西地區的優秀高校資源的數量,確實非常少,也正是因為如此,近兩年教育部非常重視對該地區的相關高校的對口幫扶工作。
而在近日山西大學傳來好消息,該校在近日獲得了重大的支持,即對口支持山西大學的北京大學的原副校長將出任山西大學的黨委委員、常委、書記,這也是北京大學在對口支持山西大學之後第二位出任山西大學的重要職務的原北京大學管理人員,這也看得出北京大學在對口支持山西大學方面有多麼大的扶持力度了。而根據最近山西大學和北京大學舉辦的相關會議可以看出,北京大學將會努力支持山西大學加快雙一流建設。
我國大學的「雙一流」第一期建設是在2016年開始的,該建設工程是替代了之前的「211工程」和「985工程」,而在2020年第一期建設將完結,在第一期的建設中,山西大學並沒有入選雙一流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當然也就沒有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山西地區只有太原理工大學入選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那麼在北京大學的對口支持之下,能不能在雙一流建設的第二期中入選雙一流建設中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呢?
如果單純論歷史來說,創建於1902年的山西大學,其實絕對是有資格成為我國的頂級高校的,因為在創建之後的1903年,山西大學的前身山西大學堂是全國僅有的三所大學堂之一,另外兩所大學堂分別為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和天津大學的前身北洋大學堂,所以山西大學是一所有著非常悠久的建校歷史的高校,不過和北京大學和天津大學發展不同的是,山西大學在之後的發展過程中,超出了一定的預期,這也導致了山西大學在這之後沒有進入雙一流建設的大名單中。
而且讓山西大學元氣大傷的更是在1952年的「院系調整」,在這次調整中,山西大學被拆得支離破碎,除了從山西大學中分出了現在的太原理工大學之外,部分院系分別併入了北京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山西醫科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經過這次拆分山西大學不復往日的盛景了,在之後2000年前後的一次院系合併過程中,山西大學也沒有做出相關的舉措,導致山西大學在目前的綜合實力確實非常疲軟,在目前看來山西大學想要進入雙一流,似乎確實有點難度。
不過好在是北京大學對山西大學的對口支持工作,早就在2018年開始了,到目前為止已經有整整兩年了,在這兩年期間,北京大學對山西大學的幫助也非常多,涵蓋了很多方面,具體這些對口支持工作,對山西大學的發展起到了多少作用,這也有待驗證,對於山西大學而言,在下一個雙一流建設周期中,會不會進入雙一流建設中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還是非常難說。
其實和山西地區有點類似的是河南省,河南省其實在之前的「985工程」和「211工程」期間也沒有「985工程」大學,僅有一所「211」大學,但是在雙一流一期中,河南可是有1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1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而山西地區在雙一流建設第一期中,可以說是沒有進步,那麼山西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除了仰仗北京大學的對口支持建設之外,還可能要依賴於國家政策的相關傾斜,那麼山西大學能不能成為山西第二所「雙一流」高校呢,在目前來說還非常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