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23日電 2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依法防控境外疫情輸入最新情況舉行發布會,在發布會上,針對如何防止境外疫情輸入、北京國際航班改變第一入境點等問題,相關部門一一回應。
海關部門如何防止境外疫情輸入?
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副司長宋悅謙指出,針對境外疫情輸入風險不斷增大的態勢,海關總署將防止疫情輸入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採取了以下幾個措施:
一是嚴密監測評估全球疫情。海關總署密切跟蹤境內外疫情發展態勢,科學研判境外疫情輸入我國風險,並根據動態評估結果,確定口岸需重點防控的國家和地區,及時發布警示通報,修訂下發6版口岸防控技術方案和2版操作指南,分級分類指導全國口岸做好防控工作。
二是全面實施健康申報制度。海關總署要求所有出入境人員必須進行健康申報。為方便填寫,我們開發了相應的微信小程序和APP,入境人員可提前用手機填報,生成二維碼,在口岸掃碼驗核。3月17日,全國口岸啟用第五版健康申明卡,增加了「健康申明須知」內容,明確告知入境人員須如實申報健康狀況和旅行經歷等,如有隱瞞或虛假申報,將依照《國境衛生檢疫法》及其實施細則、《刑法》等追究法律責任。
三是嚴格開展入境衛生檢疫。各級海關對來自口岸重點防控國家的交通工具100%進行風險布控,100%實施指定地點登臨檢疫。做好交通工具的衛生檢疫,嚴格實施入境交通工具的消毒,切斷傳播途徑。對所有入境人員嚴格實施「三查三排一轉運」的口岸檢疫措施,所謂「三查」就是全面開展健康申明卡核查、體溫監測篩查、醫學巡查;所謂「三排」就是嚴格實施流行病學排查、醫學排查、實驗室檢測排查;所謂「一轉運」就是對判定的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狀人員和密切接觸者「四類人員」,一律按照有關規定移交地方聯防聯控機製做後續處置。
四是不斷深化聯防聯控合作。海關總署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領導下,與各成員單位加強溝通,在信息共享、聯合布控、人員處置等方面密切合作。同時,全國各級海關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主動聯繫地方聯防聯控機制,妥善做好各類入境人員及相關信息的移送,確保無縫對接、閉環運作。
航空資料圖。中新經緯 張燕徵攝
為何調整北京國際航班入境點?
中國民用航空局運行監控中心副主任孫韶華表示,調整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航班從指定第一入境點入境,主要是根據目前防控形勢。北京作為國際交流中心,已經成為防控境外疫情輸入的主戰場。民航是國際人員流動的主要方式,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作為我國重要的國際航空樞紐,每周有將近200餘班國際客運航班分別通航美國、韓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等33個國家,首都機場的口岸面臨前所未有的輸入性風險。首都機場已經成為境外疫情阻擊戰的最前線,為打好這一關鍵戰役,經國務院批准,五部委聯合發布公告,決定調整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航班從指定第一入境點入境。這一措施的採取有利於嚴控境外疫情向首都北京持續輸入,有利於提升國際航班進京旅客的安全健康保障能力。同時,也有利於提升入境旅客的通關效率,在嚴格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更加便利旅客。
孫韶華介紹,首都機場實施國際航班調整從3月20號開始以來,總體來說運行平穩。截至3月22號,民航一共有7個航班分別調整,分別是3個國航航班,CA926東京到呼和浩特,一班國航CA910莫斯科到天津,一班國航CA934巴黎到天津,兩班海航HU7976,多倫多到太原。3月23日開始,入境北京的所有國際航班將調到12個第一入境點入境。
12個第一指定入境機場有何標準?
孫韶華指出,第一,入境點的選擇,首先必須是國際機場能夠接受國際航班降落和起飛,具備通關條件。第二,機場的保障能力要符合安全運行規章標準,可以滿足空客A330、波音777等大型E類飛機的運行,且安全運行記錄良好。機場各項保障設施設備及機場機構的專業人員能力要符合要求。第三,機場要設有國內主要航空公司分子公司或營業部,航班經停具備一定的保障資源。
孫韶華還稱,我們也堅持運行儘可能便利的原則,航空公司可以根據航線的方向就近選擇第一入境點。目前,我們確定的12個第一入境點的機場均符合上述要求。至於後續,也會根據公告的要求,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航班指定第一入境點的安排及相關措施會根據疫情變化情況適時調整。
入境機場調整對打算在首都機場直接轉機的外國旅客有何影響?
國家移民管理局邊防檢查管理司司長劉海濤表示,經國務院批准,從今天0時起,所有目的地為北京國際航班均需從天津、呼和浩特等12個指定的第一入境點的機場口岸來入境,國家移民管理局提醒準備從北京首都機場直接轉機前往第三國的外國旅客注意,您的行程會因此發生變化,航班要先在第一入境點機場降落,全體人員要在第一入境點辦理入境手續,經入境檢疫沒有問題以後,才可以乘同一航班繼續前往北京。請您充分考慮航班要在第一入境地點經停,並辦理入境手續和入境檢疫的因素,為轉乘下一航班預留足夠的轉機時間。
劉海濤指出,對於不能在北京首都機場直接轉機出境的外國旅客,中國的邊檢機關將做退運出境的處理。所以,在這裡也建議外國旅客要慎重選擇北京首都機場直接過境轉機前往第三國的行程安排,如確需經北京首都機場轉機,要預留充足的轉機時間,以免錯過中轉出境的航班。
資料圖。中新經緯 攝
移民管理局:對不符合入境條件的外國人將依法作不準入境處理
劉海濤表示,國家移民管理局充分發揮移民管理的職能作用,以移民管理相關的資料庫作為支撐,主動與相關部門加強大數據的共享應用和協同配合,強化境外人員入境前的通報預警,入境時的查驗管控以及入境後協助社區防控工作,及時有效的防範對境外疫情輸入的風險。國家移民管理局主動與我國有通航業務的中外航空公司建立了乘客訂票信息的連結,實現了所有空港的入境人員基本信息即知、回國信息預知以及入境落地信息悉知,第一時間向入境地的海關檢疫部門通報預警,實施重點的檢疫工作。國家移民管理局在全國的陸海空開放口岸現場設立了查驗來自疫情重點國家人員的專區和專用的通道,逐一查驗證件的資料頁,逐人詢問境外停居留的情況,特別是來自疫情重點國家有沒有停居留的情況,從中排查可疑的人員,及時移交給海關的檢疫部門來進行檢查。
劉海濤強調,國家移民管理局主動向各省區市聯防聯控機制推送共享轄區的出入境人員信息,目前是堅持每日每隔一小時推送共享出入境人員的信息,支持和助力社區對出入境人員的防疫管控,努力做到全覆蓋。國家移民管理局累計向口岸檢疫部門和各省(區、市)聯防聯控機制推送共享重點疫情國家出入境人員的信息近20萬條,海關和衛健部門從中發現輸入性病例100餘例,佔到了輸入性病例的1/3。
如何防止疫情從海上輸入?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副局長楊新宅指出,水路口岸疫情防輸入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當前國際客運暫停的情況下,我們主要做的工作是防止國際航行船舶的船員疫情防輸入。據統計,截止到5月底將有大概1萬名中國籍船員的上船協議或勞動合同到期,需要下船休假。如何做好這些船員的入境疫情防控工作是我們當前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
對於這部分船員,交通運輸部海事局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採取分類精準管控的措施,對船員換班環節加強疫情防控。一種情況是,船舶離開上一個港口到抵達港之前在海上航行超過14天的,船員健康記錄顯示船員健康狀況正常,並且到港以後經過海關檢疫部門檢疫,沒有發現不正常的情況,允許船員入境下船。另外一種情況是,離開上一港口到抵達港不滿14天的,船上的記錄顯示船員健康狀況正常,同時經過海關檢疫部門檢疫,也沒有發現正常的情況,也是準予入境下船,但是需要按照港口當地政府部門的疫情防控要求,進行隔離觀察,補足14天。之後需要隔離的,要每天向航運公司和船員的派出機構報告健康狀況,滿了14天以後,家在港口所在地的就可以回家了,有些人可能還要到其他的地方,家不在港口所在地的,還要按照所在地當地政府的相關規定來採取相關的防控措施,並且由航運公司或者是船員外派機構跟蹤船員後續的健康狀況,向有關機構進行報告。這些屬於對中國籍船員下船入境採取的相關措施。
楊新宅強調,對於外國籍船員,我們目前考慮是這樣,如果14天內有到疫情嚴重國家停留史的外國籍船員,原則上不安排在中國港口進行換班入境。(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