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電影觀後感·第90部《天註定》

2020-12-16 四夕清荷

暴力,是長期壓抑生活所賦予的戾氣的鬱結。

為何生命會無畏,只因現實太殘酷。

《天註定》的英文名字叫:A TOUCH OF SIN。在中國的傳統價值觀裡,人命是關天的事情,卻為什麼會被認為是A TOUCH。相對人而言,只有螻蟻,它的生命才是A TOUCH。對人而言,若命如螻蟻,何等悲涼。

電影將目光聚焦在中國城鄉巨變時代的四個重要事件上,都取材於生活中的真實案例,即:山西胡文海案、湖北鄧玉嬌案、重慶周克華案、深圳富士康連環跳樓案。在敘事結構上,四個故事首尾相連,各自獨立成篇。四條敘事線索,雜而不亂。

四段真實事件改編的劇情,反映了社會冷酷淡漠、自私無情的一面,揭露了官場腐化、商場奸詐、群眾懦弱等弊病。

四個暴力情節一層層,一步步,一點點的深挖進去,直到觀眾被深埋進去。第一層次是被逼上梁山的癲狂者,第二層次是殺人成性的冷酷者,第三層次是無奈舉刀的女性,第四層次是自我放逐的民工。無論是大海的復仇、小玉的白刃、三兒的槍口,甚至是小輝的自殺,都是弱者的暴力。

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有一段話:「當社會把你逼到走投無路的時候,不要忘記你的身後還有一條路,那就是犯罪,記住,這並不可恥!」

1.壓榨的故事

大海是一個沒有結婚的中年男人,他是唯一一個對於村長侵佔煤礦這件事反抗的人,大海因為村裡煤礦分配不公平,憤而殺死煤礦的董事長等人。大海在屠殺鄉村上層階級時,有一種堅毅的詩意跟隨他,纏在獵槍上,飄逸著的虎皮毯子就是他內心的放執和快意江湖,要去痛快地以暴制暴,懲奸除惡,還世界以公道。所有的人都在侮辱大海,瞧不起大海,而大海卻是唯一敢於與惡勢力作鬥爭敢於對不公平現象反抗的人,再一次諷刺了民眾的奴性。

真實的案件發生在2001年,山西晉中榆次區烏金山鎮大峪口村村民胡文海開槍致使14人死亡(9戶人家、8男6女被殺),3人重傷,震驚寰宇。殺人肯定是錯誤的,但探索胡文海案發的根源,那就是壓榨,村官與企業的雙重壓榨,使得村民生存困難,應得的收入沒有得到。

2.貧窮的故事

重慶,是一個轟隆隆崛起中的大都市,周三所在的村莊,一江之隔,就是煙花繚繞的現代繁華生活。繁華與貧窮,目力所及,映現在人的內心上,將人異化。於是,為了錢,周三踏上了南京之路,在銀行門口開槍射殺無辜的取錢人,走向了毀滅之路,他所代表的周克華的案子。周克華是2012年震驚全國的蘇湘渝系列持槍搶劫案的製造者,在重慶長沙南京多地槍殺剛從銀行取完款的群眾,奪走財物,該系列案一度引起全國性的恐慌。

城市並沒有給三兒一條出路。於是他做起了「劫匪」,一種英雄主義形式上的演繹和釋放,一條「快來錢,真豪氣」的生活。這不僅給他的家人帶來了物質上的保障,也短暫實現了三兒不甘平庸的「俠盜」夢想。只不過這個夢想單薄而已逝,它朝不保夕。

如果說大海企圖通過犧牲自我,來暫時恢復他理想社會秩序中的那種「公平」和「懲奸除惡」,拉平階級落差,成就一個「大我」;那三兒就是在用盲目的旅途和魯莽的槍來實現「小我」。現實沒有給他們實現夢想的路徑,他們通過「自毀」的方式把它實現了。

3.尊嚴的故事

小玉告別了相處了幾年的有婦之夫東莞老闆,她只得到了東莞老闆的一把水果刀。她回到工作的地方,被情人的老婆痛揍一通只能躲到表演美女靈蛇的車裡,在車裡兩個女人相對而坐,地上爬著的是蛇。她爬涉去看望工地的母親,提起前段時間看到的父親卻遭到母親的極大反感,最後從一個平板電腦裡知道了溫州動車失事的新聞。她回來的路上,目睹了村霸追打不肯交過路費的司機。她在一個洗浴中心的前臺工作,卻被客人強迫提供身體服務,最後在客人極具奪人尊嚴的用錢砸打頭部的壓迫下反抗,她像日本忍者一樣殺死了兩個客人。在尊嚴受到極大的壓迫的時候用暴力結束了一切。故事來源於鄧玉嬌的案例,當一個在尊嚴的門檻徘徊的人,以出賣尊嚴來賺取有錢人錢包裡一點點多餘的錢,她出賣的是自己的勞動,而不是罪惡,這樣的錢掙得乾乾淨淨。但卻被有錢人拿錢來作為武器,肆意地踐踏洗腳妹最後的尊嚴,以錢再三煽向小玉的時候,悲劇就發生了,小玉與鄧玉嬌都選擇了反抗,拿起了刀子,然後失去理性地一陣亂捅。

4.少年解脫的故事

故事原型來源於賈樟柯自己看到的一個真實的細節,「有一年,深圳一個工人要跳樓,因為他真的受不了一到發工資那天媽媽就給他打電話,催他把錢寄回去。他連支配自己的收入都有負疚感,他不能因為喜歡蘋果手機就買一個蘋果手機,因為媽媽告訴他不能亂花錢,要幫他把錢攢起來,最後,他寧願用跳樓來了結。」

小輝在第一個工廠時因為一個失誤讓工友的手被機器割傷,結果工廠只承擔工友的醫藥費而讓小輝承擔誤工費,這是小輝不能承擔的。他換了一個工作,並在去東莞的路上碰到了後面在夜總會工作的蓮蓉。他碰巧來到了這家夜總會當保安。小輝與女蓮蓉生出情愫,他想帶她離開東莞,蓮蓉問,那我們去哪裡?直到這時小輝才發覺看似四海為家哪裡都能去的自己其實無處可去。蓮蓉告訴他,自己還有一個三歲的女兒,需要養她,小輝默然。在看到蓮蓉接客的畫面後,小輝也逃離了東莞。

小輝生活裡另一個部分就是工作然後打錢給家裡。這是很多打工的年輕人會遇到的事情,甚至很多家庭為了這個問題大吵大鬧。小輝也不例外,他接到母親的電話,讓他寄錢回家,可是小輝根本就沒有錢,他向母親一遍遍解釋自己真的沒有亂花錢,還是被母親喋喋不休地嘮叨,母親從電話裡傳來一陣急歷的罵聲,以至於小輝要把手機放到一旁來躲避。 在銀行面前,孝順而滿腹委屈的小輝拿著手機淚流滿面。後來,前面受傷的工友找到了小輝,他舉起了鐵棍嘴角抽搐,顯得惡狠狠的,雖然沒有打,但是仇恨的眼神還是讓小輝不寒而慄。最後他扔掉了鐵棍,小輝撿起鐵棍。終於,在壓抑逼仄的生活裡,工作和感情都如此不堪,小輝走上陽臺一躍而下。 當環境對小輝的否決和壓迫接踵而至時,這個少年因為看不到希望而選擇放棄了生命。

作為社會上的90後,或者是00後,原本他們是社會的未來,但這個對未來茫然無措的孩子,在看起來永無出頭之日的流水線上作業,沒有歡樂,沒有朋友,也沒有明天,唯一的自由就是選擇的從空中一躍而下的那點自由。

電影中的四種動物,與四個故事中的人

大海是不忍欺凌的馬,三兒是不想任人宰割的鴨,小玉是孤獨冰冷的蛇,而小輝,則是渴望自由的魚。

四種動物都身不由己,卻又都逃不過宿命,哪怕曾經掙扎過。

那匹被大海放走的老馬,最終還是會有人把他鞭打;即使小女孩一直想保護的鴨子,最終還是被宰殺;逃出來的蛇,在都市中也難覓藏身處;被放歸自然的金魚,也不見得能存活。就像片中的四個主人公,掙扎過後又能如何,最終塵歸塵,土歸土。

四段故事,交織在一起,告訴我們,這些離我們並不遠。《天註定》警示了我們,不要忘記我們的生活,時時存在著其他的可能。正視我們的生活,直面其中的傷痛,以引起足夠的治療,如果無視,這樣的案件就會註定要一件又一件地繼續發生下去。所謂的「天註定」,其實是我們自己決定的。

----------------------------------------------------------------------

電影作為一種思想的載體,為我們的生活平白注入了很多希望。

好電影,如寶藏。它給你的力量和啟示能讓你取之不盡。

配圖源於網絡和觀影截圖,感謝原圖!

相關焦點

  • 2018年電影觀後感·第86部《西小河的夏天》
    也是三代人在紹興河邊的小鎮,98年世界盃的夏日的成長,用世界盃所串聯起來的故事。著眼於了三代人的成長、夢想、焦慮、欲望與執著,展現了一場在時代大背景下小人物的人性蛻變。電影以家庭、夢想和成長為主線,以一個孩子顧曉陽的視角,為觀眾呈現出兩個中國式家庭的成長和蛻變,更見證了時代變革中西小河的發展和變化。
  • 2018年電影觀後感第176部·《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電影的名字來自英國18世紀詩人亞歷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的詩《埃洛伊斯致亞伯拉德》(Eloisa to Abelard),這首詩來自法國12世紀的一個真實的愛情悲劇。「忘記世界,被世界遺忘。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實現每一個禱告,拒絕每一個願望。」
  • 觀後感怎麼寫?用1部暑期熱播電影告訴孩子重要方法,一箭雙鵰
    看完電影,如果要寫觀後感,有些同學恐怕就撓頭皮、咬筆桿了,或者乾脆把電影內容大致複述一遍完事。 這篇文章結合一部暑期檔熱播電影,具體說說寫好觀後感的重要方法。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 簡單來說,觀後感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 寫電影觀後感,怎樣避免簡單複述電影內容就草草了事的情況呢?
  • 電影觀後感第177部《哈利波特》系列之一《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電影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部,JK羅琳依靠這本小說成功「脫貧」,華納公司也憑藉2001年的同名電影開創了一個魔法電影的時代。從很多意義上說,《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都是劃時代的。作為哈利波特系列的開篇之作,本部電影,為觀影者構築了一個奇特而充滿神話意味的影像世界。
  • 如何寫好一篇觀後感?從火爆的電影《哪吒》寫起……
    《哪吒》一個暑期都在火爆上映中,票房已突破了47億,這一路走來,想必我們的孩子們也做了不少的貢獻 ----「我命由我不由天」,新一代的哪吒完全摒棄了腳踩乾坤圈,手持混天綾,頑皮小子的形象,長得可謂醜的一匹----齊劉海,黑眼圈,酒糟鼻,大板牙。
  • 2018年電影觀後感·第89部《光棍兒》
    在韻味十足的民間小曲中,主要講述的是四個老光棍兒的故事:梁大頭1966年就知道潛規則那一套,借教婦女幹活的時候吃人家豆腐;結果一隻手被機器吃了......三是小孩子,電影以小孩的畫面開頭,在敘事過程中也好幾次出現兩個玩耍的小孩。其意義在於對這個村子未來生活的思考,小孩長大後會不會也像這些老光棍一樣,給人們提出了警告。
  • 2018年電影觀後感·第52部《倩女幽魂II:人間道》
    燕赤霞從第一部裡開始第一部裡,當寧採臣問他為何要躲在蘭若寺裡時,燕赤霞說,如今社會黑白不分人鬼顛倒,有時候人比鬼更可怕,所以他寧願躲在寺廟裡與鬼為伍。鬼永遠是鬼,而人有時候卻不是人,所以當人間無道時,其實人比鬼更加可惡。 有些妖魔鬼怪披著人的外衣,假借仁義之名行屠殺之事。
  • 2018年電影觀後感·第81部《艋舺》
    《艋舺》是一部懷舊電影,透過淡淡的黃色濾鏡顯露的懷舊風,慢鏡頭打鬥時的舒緩音樂,衣裳服飾道具布景的每一處細節,都展現出豆導對80年代青春時光的無限深情。《艋舺》講的是年輕人的故事,講的卻不是青春,而是記憶,是對臺灣本土文化和本土情懷的紀念。
  • 4部荒野求生的冒險電影,全程高能刺激,直擊人性底線!
    今天就推薦4部荒野求生的冒險電影,生存與人性的抉擇,全程驚險刺激!不容錯過!一:《冰峰168小時》這部《冰峰168小時》是真實講述+實地重拍的紀錄片。講的是雪山上的遇險,同伴互相搭救,抉擇以及自救的故事,很真實。在雪山上,一切都被極度簡化了,沒有旁人,沒有幹擾,只有兩個人和一座孤獨的雪山。
  • 2018年電影觀後感·第104部·《音樂之聲》
    在編、導、演的天衣無縫的配合下,這部影片成為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音樂片之一。《音樂之聲》清新有致,雅俗共賞。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在各國的民意測驗中經常被評為「最受歡迎的影片」,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電影之一。
  • 小學生看愛國電影寫觀後感贏電腦(圖)
    看電影寫觀後感得電腦  本報海口3月11日訊(記者許欣攝影報導)看過愛國電影後寫觀後感參加徵文比賽,一、二、三等獎得主分別贏得品牌電腦、電動自行車、自行車等豐厚獎品。  海口市2006年度中小學開展愛國主義電影教育暨「銀龍杯」觀後感徵文比賽頒獎大會3月10日隆重舉行,海口市文明辦、海口市教育局、共青團海口市委、海南省電影公司授予瓊山區教科局等15個單位「開展愛國主義電影教育活動先進集體」、王秀凱等20人「開展愛國主義電影教育活動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對海口市實驗中學等12個單位、梁雲等16名個人予以通報表揚。
  • 四部最新美國電影觀後感(二)
    四部最新美國電影觀後感(二)2002年03月28日11:28:05 網易報導 belail     《冰河世紀》Ice Age   我看sacredfighter對刀鋒的評論時覺得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仔細一想,我也是看完刀鋒就馬上跑去趕ICE AGE的場。
  • 電影觀後感第183部《哈利波特》之8《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
    2016年,對於哈利·波特粉絲來說是獨特的一年。在原著小說的尾聲,作者J·K·羅琳用平實的筆觸描述了伏地魔被擊敗的19年後,哈利和妻子金妮,羅恩和赫敏夫婦一起來到國王十字車站的九又四分之三站臺,送他們的孩子去霍格沃茨上學的場面。
  • 迪士尼又有兩部熱門電影逃跑 2020註定成好萊塢電影荒年?
    對於全球電影行業來說,2020都是非常難熬的一年,由於新冠疫情導致大量的影院關閉,很多大片都已經紛紛撤離了2020年,其中不乏像《黑寡婦》、《007:無暇赴死》這種備受矚目的大片
  • 2018年電影觀後感·第19部《陽光燦爛的日子》
    1994年最受中國人關注的一部國產電影,姜文的導演處女作,年僅16歲的主演夏雨憑藉影片中的馬小軍一角獲得當年的威尼斯影帝的稱號。電影採用現實——回憶——現實的敘事結構。以黃色為基調,它像黃色老照片一樣,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一切會把我們帶入金黃色的回憶之中。那是一種對自己青少年時光的暖洋洋的記憶。
  • 2018年最讓人期待的10部電影
    2018的鐘聲剛剛敲響,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展望新年。2018年又有哪些好電影在等待我們呢?有沒有像《尋夢環遊記》一樣票房和口碑雙豐收的黑馬佳作呢?至少從目前的排片看來,2018年的電影成績不會太差,羅琳的粉絲一定不會錯過《神奇動物》第二部,票房各種破紀錄的漫威作品《死侍》也推出了續集,一起來看看新的一年最讓人期待的10部電影。
  • 重慶小學要求學生電影觀後感須貼電影票
    昨日,渝北區電影院,同學們擠在電影院門口購買電影票 本報記者 石濤 攝簡介:《母親快樂》攝製於2002年,被稱為《媽媽再愛我一次》的姊妹篇。本報訊 (記者 劉佔良) 整個清明假期,渝北電影院每天爆滿——大人小孩排隊觀看一部名為《母親快樂》的親情題材電影。原來,渝北區幾所小學的學生都接到通知:清明假期要看這部電影,並且還要寫觀後感。 更奇怪的是,觀後感還必須貼上電影票。
  • 6部電視劇,1部電影,2018年又發現了一個霸屏的老戲骨……
    畢竟2018年那些演技差的小鮮肉小花仍然大行其道。不過,有幾個實力派老戲骨的春天是肯定到了,比如2017年憑藉6部電視劇霸屏的張嘉譯;比如之前小七提到的,2018年播出了7部電視劇霸屏的梅婷;已經播出了5部電視劇2部電影的袁文康。
  • 2018年電影觀後感·第107部·《當幸福來敲門》
    是一部關於追求幸福的電影,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在敘事上更像是主人公對於自己人生某一個階段的回憶錄,通過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了其人生的各個不同階段:搭公車、冒傻氣、疲於奔命、實習、付稅和幸福。描寫了美國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生活命運,描寫小人物對於生活的體驗與感受,以及對於夢想與幸福的執著追求,其中更多的是普通人所共同經驗過的酸甜苦辣、冷暖人生。
  • 2018全球最賣座10部電影,《死侍2》僅排第8,第1實至名歸!
    在多位藝術巨匠辭世的2018年,全球電影票房再創新高,內地市場全年衝破600億(約87億美元)人民幣收入,北美市場約有119億美元收入,均打破影史記錄。內地影片票王《紅海行動》最終排在了年度全球票房榜的第13位,約第10億的影片還差6億多人民幣,而《唐人街探案2》緊隨其後排在第1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