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乳腺上皮細胞在多種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發生增殖失控的現象。疾病早期常表現為乳房腫塊、乳頭溢液、腋窩淋巴結腫大等症狀,晚期可因癌細胞發生遠處轉移,出現多器官病變,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乳腺癌常被稱為「粉紅殺手」,其發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男性乳腺癌較為少見。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乳腺癌已成為療效最佳的實體腫瘤之一。
據2018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調查的最新數據顯示,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癌症中的發病率為24.2%,位居女性癌症的首位,其中52.9%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在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每年有30餘萬女性被診斷出乳腺癌。在東部沿海地區及經濟發達的大城市,乳腺癌發病率上升尤其明顯。從發病年齡來看,我國乳腺癌發病率從20歲以後開始逐漸上升,45~50歲達到高值。隨著新的治療策略和方法的普及,全球乳腺癌的死亡率逐步下降。然而,在中國特別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乳腺癌的死亡率下降趨勢並不顯著。
乳腺癌的具體症狀如以下幾點:
1.早期症狀:早期乳腺癌的症狀多不明顯,常以乳房腫塊、乳房皮膚異常、乳頭溢液、乳頭或乳暈異常等局部症狀為主,由於表現不明顯,非常容易被忽視。
2.乳房腫塊:乳房腫塊是乳腺癌早期最常見的症狀。將乳腺以十字交叉分區,腫塊常位於外上限,多為單側單發,質硬,邊緣不規則,表面欠光滑,不易被推動。大多數乳腺癌為無痛性腫塊,少數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隱痛或刺痛。
3.乳房皮膚異常:乳房腫塊常易侵犯周圍局部組織,出現多種體徵。當腫塊侵犯腺體與皮膚之間的韌帶,可牽拉皮膚形成凹陷,狀如酒窩,故稱「酒窩徵」當癌細胞阻塞了淋巴管,可造成淋巴水腫,乳腺皮膚呈橘皮樣改變,又稱「橘皮徵」當癌細胞浸潤到皮內生長,可在主病灶周圍形成散在的皮膚硬性結節,即「皮膚衛星結節」特殊類型的乳腺癌,如炎性乳腺癌,乳房皮膚表現為紅腫、增厚、變硬,出現橘皮樣外觀,逐漸變成似瘀血的紫紅色。
4.乳頭、乳暈異常 :當腫塊侵犯乳頭或乳暈下區時,可因牽拉乳頭,使其凹陷、偏向,甚至完全縮入乳暈後方。
特殊類型的乳腺癌,如乳頭溼疹樣癌,表現為單側乳頭、乳暈及其周圍皮膚瘙癢,出現紅色斑片狀溼疹樣外觀,表面多有滲出結痂或角化脫屑,嚴重時可形成潰瘍。
5.乳頭溢液 :部分乳腺癌患者在非生理狀態下(如妊娠和哺乳期),單側乳房可出現乳頭溢液,液體的性質多為血性、漿液性或水樣。
6.腋窩淋巴結腫大:當乳腺癌發生癌細胞脫落,可侵犯周圍淋巴管,並向其局部淋巴引流區轉移。初期患者多表現為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尚可活動。
隨後,淋巴結由小變大、由少變多,最後相互融合固定。當病情繼續發展,可在鎖骨上和對側腋窩摸到轉移的淋巴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