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
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時,家長都會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幼兒園的老師更專業,又有更多的孩子一起陪伴,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但是卻有一位媽媽,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後,孩子在幼兒園可遭了大罪,出現腦震蕩的現象,孩子嘔吐不止,最後還暈厥了。
這位幼兒園的寶寶今年4歲,一直身體很健康,但是有一天在下午三點左右,媽媽突然接到幼兒園來的電話,說是孩子生病了,讓媽媽把孩子接回去。
媽媽把孩子接回家之後,發現孩子的病情遠超出自己的預判,為了穩妥起見,媽媽把孩子帶到了醫院進行檢查,經過初步判斷,可能是腦震蕩。又做過一系列檢查之後,醫生得出結論,孩子是因為頭部受到了外力導致顱壓產生了變化,所以出現了嘔吐和暈厥的現象。
由於兒子之前身體狀況一直很好,這次突然出現腦震蕩的現象,母親覺得很奇怪,於是便到幼兒園去調取幼兒園的監控錄像。在監控錄像裡顯示,一名老師將孩子帶到了衛生間,老師和孩子在衛生間裡呆了三分鐘左右的時間才出來,媽媽懷疑孩子的問題就出現在這三分鐘之內。
可是對於媽媽的懷疑,幼兒園和老師並不同意,老師說帶孩子去廁所,是因為孩子的眼睛不舒服,要給孩子洗眼睛,所以才進的廁所。
可是媽媽安撫孩子之後,通過孩子口中得知,老師帶著孩子走進廁所之後,並用毛巾捂住了孩子的頭,並且不停地搖晃。在事發之後,老師又用語言威脅孩子,不許告訴家長。
對於此事,家長和幼兒園各執一詞,但是事後孩子的媽媽又在孩子身上發現了多處外傷,並且在監控錄像裡還發現了老師將孩子壓在身下的畫面。
這件事還在後續處理中。對於幼兒園和孩子的媽媽孰對孰錯,我們姑且不論,但是幼兒園的水平良莠不齊,我們無法保證每一位老師都是善良的,為了防止虐童事件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我們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說出事情的真相,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呢?
一、教會孩子在語言方面的表達能力
在平時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讓孩子遇見的事情能用語言和家長說清楚,如果孩子受傷,要能表達清楚,是自己貪玩受的傷還是被別人欺負受的傷。
二、當孩子犯錯時,不要給孩子心理上太大的壓力
不要因為孩子的犯錯,就劈頭蓋臉地罵孩子或者使用武力解決,這樣會讓孩子有非常大的心理壓力。當孩子在幼兒園,因自己犯了小錯,而被遭到不公平待遇,甚至達到虐童的情景,孩子因為自己犯的錯,不敢和家長說,從而只能捲入痛苦的漩渦。
平時生活中要允許孩子犯錯,並且在孩子犯錯後,要有耐心地進行說服教育,不可以態度過於強橫。
三、每天與孩子溝通
當孩子從幼兒園放學回家後,家長每天要保持與孩子溝通,問一下孩子關於幼兒園的情況,讓孩子像講故事一樣把學校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和家長分享,這樣家長就可以通過孩子的敘述,了解學校的老師和同學的脾氣秉性。
如果家長對幼兒園的情況多一些了解,在孩子在幼兒園受傷時,家長就會很明確地分析出原因,和背後的真相。
今日互動:關於如何引導孩子說出被欺負的情況,你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