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北美總站策劃錄製的《全球行動倡議2020——脫貧》年度特別節目,於北京時間12月09日/10日8:00—10:00在CGTN電視端、客戶端、社交帳號以及節目專屬網站「GlobalActionInitiative.com」等平臺同步在線播出。
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兼總編輯慎海雄,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活動籌備工作秘書長特別顧問霍克希爾德,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張軍大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傑弗裡·岡本,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尤努斯,世界糧食計劃署副執行幹事阿米爾·穆哈默德·阿卜杜拉等中外嘉賓參加本次特別節目,共同商討全球減貧事業的經驗與辦法。
當前,全球貧困仍是全球人類發展進程最緊迫的挑戰之一。參加本次特別節目的嘉賓學者,聚焦氣候變化、醫療和教育資源失衡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對全球減貧事業的阻礙,並就緩解該問題的可持續方案各抒己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慎海雄從媒體人角度,強調了利用數位技術助力消除貧困事業的重要性。他在主旨演講中指出:「當前我們身處信息化時代,更要用網際網路思維去探尋減貧的新思路。媒體應該主動承擔起紐帶與橋梁的作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願意與全球媒體同行攜手,同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社會一道,搭建起一個務實高效的減貧經驗交流平臺,共同建設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活動籌備工作秘書長特別顧問霍克希爾德也在節目中表示:「75年以來,世界赤貧人口已經由二分之一的比重降至2019年的低於十分之一,中國對世界脫貧成就作出了主要貢獻。但在聯合國成立75年後的今天,我們仍面臨著這個時代最大的全球性挑戰之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目前的疫情可能會逆轉過去30年中的全球扶貧成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傑弗裡·岡本指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支持G20『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債務減免可以讓更多資源投放到衛生和社會領域,中國和其他國家通過承諾債務重組降低債務水平等方式,展現了他們的慷慨和減免債務的意願。」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張軍大使表示,「中國將致力於為國際脫貧事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我相信,只要所有國家攜手同心,人類可以創造沒有貧困、更加光明的未來。」
在談及地區衝突所導致的貧困問題時,世界糧食計劃署副執行幹事阿米爾·穆哈默德·阿卜杜拉表示,「世界上十三個遭受最嚴峻糧食危機的地區中,十個發生在政局衝突的國家。如果我們不解決局勢衝突問題,當地民眾的食品安全、營養安全問題不可能得到保障。」世界糧食計劃署也是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獲獎組織。
美國免疫學家、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威廉·哈茲爾廷指出,「在應對新冠疫情的過程中,中國向美國展示了擁有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是多麼的重要。地方政府永遠無法擁有充足的資源去解決重大問題,如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疫情應對。只有中央政府能保障充分地調動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因此,如果說新冠疫情教會了我們什麼,那麼希望它將是個警醒,不僅對美國,也是對世界其他國家,必須在未來對本國政府體系進行調整。」
此外,《全球行動倡議2020——脫貧》特別節目將首播兩部主題紀錄片《崛起》(RISE UP),分別講述中國和世界脫貧故事。節目首播後,全系列節目(含紀錄片)可以在CGTN客戶端和專屬網站GlobalActionInitiative.com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