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熱鬧的鬥口小麥玉米試驗示範站

2020-12-23 中國教育在線

  小麥揚花期是小麥生長的關鍵時期,前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鬥口小麥玉米試驗示範站參觀學習交流的人群絡繹不絕,讓鬥口試驗站顯得愈發熱鬧忙碌。

  鬥口小麥玉米試驗示範站坐落在陝西省涇陽縣雲陽鎮,其前身是1932年由于右任先生親自創建的「鬥口村農事試驗場」, 2012年成為學校小麥、玉米兩大糧食作物試驗示範站。常年駐站工作的專家教授達40多人,並與陝西鹹陽市農科院、渭南市農科所、寶雞市農科所,甘肅平涼農科院等院所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3年接待捷克、美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巴西、喀麥隆、哈薩克斯坦、朝鮮等國專家教授63人次來站訪問交流。截止目前,該站示範推廣小麥品種14個、玉米品種6個、油菜品種3個。示範推廣小麥寬幅精播技術,玉米防纏繞免耕深施肥精播技術等10多項,小麥、玉米節支增產增效技術面積3800萬畝,新增純經濟效益2600萬元。

  今年4月份以來,省內外專家、領導、企業、學生等紛紛走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鬥口站,或商談合作,或參觀學習,或指導工作,或建言獻策,或開展實習,讓鬥口站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更加深遠,為奔向全國一流的農作物試驗站奠定了基礎。

  4月25日-28日,學校離退休處組織1000多名離退休職工走進鬥口站,他們參觀了試驗站的中心展示田,察看了長勢良好的30個小麥新品種,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研事業的發展感到由衷的高興。

  4月28日上午,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彭惠茹教授和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助理辛明明副教授來到鬥口小麥玉米試驗示範站,參觀了試驗站種植的新品種展示和種質資源,為實驗站的發展提出很好的建議,並就科研合作初步確立了合作關係。

  4月28日下午,湖北省襄陽市農技中心主任郝福新和陝西稼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等楊立寧一行6人來試驗站參觀學習。郝福新表示,現在襄陽地區大面積種植的是王輝老師的西農979,希望還能有更好的小麥品種到襄陽去推廣。

  目前,農學院四個班的大三學生正在鬥口小麥玉米試驗示範站進行教學實踐實習。作為學校培養人才的重要實習基地和基層農技幹部的培訓搖籃,3年來,試驗站先後承擔了農學、資環、經管、機電、信息、水利等學院上千名本科生教學課程實踐實習,100餘名研究生畢業論文研究,培訓鄉鎮農業技術幹部、農民技術員10000餘名。

  無論是校內還是校外,只要走進鬥口試驗站,都能得到熱情的接待。「咱們鬥口站是百年老站,名氣大,淵源長,大家慕名而來,我們也得讓人家滿意而歸。」每來一撥人,海江波站長和駐站科研人員郭勇、劉曼雙、董永利 、郗洛延等一定熱情接待,介紹試驗站的科學研究、示範推廣、人才培養以及合作交流等情況,虛心聽取大家對試驗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把鬥口站打造成全國一流的農作物試驗站,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關注中國教育在線陝西站
掌握最新教育資訊

中國教育在線

相關焦點

  • 《陝西省教育廳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科技擦亮小麥胚芽的...
    《陝西省教育廳網》 2017年1月5日  小麥胚芽粉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企合作結出的一項科研成果。讓教職工們免費享用小麥胚芽粉,是繼饅頭、甜瓜、西瓜、蘋果、土豆燒牛肉之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又一次科研成果進社區活動。  一顆麥粒既是小麥的果實,也是小麥的種子。
  • 西農太白蔬菜站獲省級縣域科技創新試驗示範站認定
    本報寶雞訊(全媒體記者 郭媛媛) 近日,陝西省科學技術廳印發《關於認定2020年度農業農村領域省級科技創新平臺的通知》,陝西省在全省範圍內認定6家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其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太白蔬菜試驗示範站被認定為省級縣域科技創新試驗示範站。
  • 這是最為樸實的學校,在西北偏僻的小鎮上,用農耕譜寫光華
    作為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我國第一所由高校和科研單位合併組建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全國農林水學科最為齊備的高等農業院校,承擔著為西部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人才支持的重任。
  • 西北農林科大構建產學研結合新體制
    西北農林科大構建產學研結合新體制   ●系統規劃14個區域主導產業試驗示範站  ●推動農業科技推廣與區域農業產業發展緊密結合  ●培訓基層幹部和技術員3萬多人次
  • 慶城縣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捐贈蘋果5000箱
    慶城縣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捐贈蘋果5000箱每日甘肅網1月6日訊據隴東報報導(記者柳瑋)近日,由慶城縣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舉辦的「感恩西農·慶城科技成果進校園」活動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北校區繡山活動中心廣場舉行。
  • 《人民網》組圖:首都大學生記者團走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獼猴桃試驗示範站首席科學家劉佔德以實際例子為同學們講解獼猴桃的培育試驗過程(中央美術學院 宋春雨攝)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技推廣處處長王亞平介紹獼猴桃試驗站情況(北京工商大學 蔚博洋攝)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昆蟲博物館,記者團同學採訪前來觀看展覽的觀眾(中央美術學院宋春雨攝)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8級植保病理學研究生馮印印迫不及待地和導師安德榮教授討論他的實驗結果。  疫情期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廣大師生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按照學校統一安排部署,利用所學專業知識積極服務農業生產,貢獻西農智慧和力量。  馮印印的家在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
  • 甘肅元生中新奶綿羊研究院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揭牌成立
    12月19日,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甘肅元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建立的甘肅元生中新奶綿羊產業研究院,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金昌奶綿羊試驗示範基地揭牌成立。副校長羅軍,甘肅省科技廳副廳長王彬,金昌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王鈞,金昌市委常委、副市長洪嘉慶出席揭牌儀式。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紮實推進創新創業教育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紮實推進創新創業教育 2016-08-29 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完善體制機制,納入人才培養體系。實施國家「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項目,成立創新實驗學院和右任書院,試行學業導師制和彈性學分制。建設《大學生創業基礎》《創業與人生規劃》等創業基礎課、就業創業指導課、創新創業實踐課80餘門並納入學分管理,規定必修創新創業與素質教育8學分。改革教學方法,修訂課程質量標準、教學質量評價辦法和教學獎勵條例,建設創新創業教育爾雅通識課、慕課100多門,實現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若林教授團隊在植物進化基因組領域取得新進展
    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93/molbev/msaa031推薦閱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康振生/王曉傑課題組在小麥條鏽菌致病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小麥耐旱性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成功培育出「紫橙色」大白菜
    最近,白菜大家族中再添新丁,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白菜育種專家張魯剛培育的紫橙色大白菜試種成功,成為白菜育種領域的「新秀」,是全球第一個創新的紫橙色白菜種質材料。紫橙色代表高雅、浪漫,被賦予這種色調的大白菜,又是何等的絢麗多彩。或許你很難想像,單單是一個白菜育種,紫橙色的背後又蘊藏了多少白菜品質的改良與科技的創新。
  • 大學校徽賞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圖)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徽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徽由外圓環,中英文名,內圓環種子構形及內部兩排上升圖案等4部分組成,中間DNA雙螺旋結構巧妙構成小麥麥穗,標誌我校小麥育種聞名中外,體現了我校的特點及肩負著解決廣大民眾賴以生存的糧食問題的歷史使命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知名校友大盤點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知名校友大盤點簡稱「西農」或「西北農大」,坐落於農科城楊凌,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32所副部級建制的重點大學之一,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李振聲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振聲主要是從事小麥遺傳與遠緣雜交育種研究,同時開展了農業發展戰略研究,系統研究了小麥與偃麥草遠緣雜交並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種。周堯昆蟲分類學家、教授他創辦的昆蟲博物館、昆蟲分類學報、昆蟲研究所、周堯昆蟲分類研究獎勵基金會、中國昆蟲學會蝴蝶分會等偉業,為學校在全國贏得了榮譽。李振岐中國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學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博導。
  • 【教師風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張正茂:守望麥田助高產
    今年59歲的張正茂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的研究員和碩士生導師,同時也是科克舍套農業科技示範園首席專家。他紮根田間地頭,用腳步丈量土地,幾十年如一日地潛心鑽研小麥育種技術,先後培育出多個小麥新品種,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其本人也屢獲殊榮。對於1961年出生於普通農民家庭的張正茂來說,「吃不飽」是他對於那段歲月最深的記憶。
  • 不誤農時不負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師生以科技助力春耕復產
    來源:經濟日報疫情剛剛緩解,作為陝西省現代櫻桃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蔡宇良教授就奔赴渭南市合陽縣指導當地櫻桃種植。開春以來,以農為「本」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發揮農林水專業特色,專家團隊不僅深入春耕田間地頭指導農業生產,還通過網際網路進行雲端遠程科技服務。就連放假居家的「農學子」們也學以致用,積極服務家鄉春耕復產。針對全國小麥病蟲草害尤其是小麥條銹病呈快速蔓延的趨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康振生院士率團隊專家深入寶雞眉縣常興鎮實施麥田調查。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簡史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地處中華農耕文明的發祥地——陝西楊凌,前身為上世紀30年代創建的「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1999年9月,同處楊凌的7所科教單位合併組建成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省院局聯合出臺意見繼續深化共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協力支持學校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農業大學。 9月10日是學校的校慶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讓我們一起回溯到1934年,回顧學校波瀾壯闊的發展歷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加強農業科技教育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倡議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加強農業科技教育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倡議 2019-10-12 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充分發揮學校專業優勢,聚焦現代農業科技發展,在人才培養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老照片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934年的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若設農林學校培養人才,可籍學術機關與地方人士合作,以學校為造林及墾荒之中心,再求民族之生路,全國家之命脈,庶幾可得。」遂發出了「開發西北」、「興農興學」的呼籲。 成立背景1932年秋,國民政府批准了于右任等人提出的籌備建設西北專門教育委員會,任命于右任、楊虎城等十五人為籌備委員。
  • 不誤農時不負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師生深入田間地頭助農民復工...
    在北尹村貧困戶王忠民家,身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陝西省現代櫻桃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的蔡宇良,指導適合殘疾人操作的多主幹籬壁形栽培櫻桃園;在王養虎、王懷禮等7戶果農家,他手把手教授「V」字形和超細長紡錘形早春修剪技術……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主動發揮農林專業特色優勢,各專家團隊深入春耕田間地頭指導農業生產,通過網際網路進行雲端遠程科技服務,連居家學生也學以致用
  • 揭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創始人創立的又一所名校!
    像迷戀武俠小說裡的武器排行榜一樣,大鵝對於大學也是很有研究 ,人稱」大學百曉生「!大鵝有幸認識幾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畢業的同學,今天就來聊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各個高校的寶貝--專職院士4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作為一所比較不錯的985高校,在各個方面表現不俗,大學排行榜2020年排名40~50,因為西農沒有醫學,靠著強勢的農學在綜合排名中能有這樣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