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聽聽在中國的義大利人怎麼說

2020-12-13 騰訊網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後,有關疫情的消息時刻牽動著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但與此同時,義大利卻發生多起歧視華人事件,而這歧視的背後顯露出的,更多是當地人對疫情和病毒的「無知」。

這不禁令人疑惑,究竟是部分民眾有種族主義,還是發布信息的媒體出了問題?

1月29日,圈哥連線數名旅居中國的義大利學生學者,請他們談談疫情爆發後,自己在中國的所見所感,以及對屢次發生在義大利的「恐華症」的看法。

玉玲

Andreina

我愛中國,就像愛自己的第二個家一樣。如果以後我離開這裡的話,肯定不會是因為病毒的緣故。

玉玲,一名來自義大利萊切市附近小城鎮的女孩,目前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學校放假後,她從北京來到浙江瑞安,和男友及其家人一起過年。沒想到,疫情讓她和男友一起被「困」在了瑞安……

「疫情爆發後,不管是微信朋友圈還是臉書,只要一看手機都是關於這個病毒的新聞,所以害怕是肯定的。

但我覺得中國媒體和義大利媒體對讀者造成的影響是完全不一樣的:

中國媒體報導的時候大部分都是科學性的,建議讀者怎麼抵抗病毒之類的。

學校的老師也很關心我們,每天都會發最新通知,今天我剛剛收到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的Pdf文件。

中國媒體和學校時刻都在幫我們了解更多關於病毒的知識。

反過來再看義大利的報導,我有一種感覺就是:

原作者和記者不管怎樣,只希望引起讀者的關注和害怕,有可能文章裡面的信息是對的,但記者介紹信息的方式不對。

他們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去看這些報導,增加關注度、評論條數,誘導他們繼續去讀更多新聞,而不是為了讓義大利人真正了解中國到底發生了什麼。

現在有不少人開始懷疑義大利媒體是不是太誇張了,也有人懷疑中國媒體的數據不真實,包括我的家人都會經常打電話問我這個事情是真是假?

我當然不知道!但我願意相信中國政府,不僅因為這是我目前唯一能做的,還因為我親眼看到了中國政府在採取多麼嚴格的措施,這對所有人來說是最重要的。

事實上,當關於這個病毒的新聞還不多的時候,我就已經買好口罩了,當時我身邊的人還都覺得沒事,結果沒幾天他們就開始去買口罩,也終於聽我的話經常洗手了。

現在我已經五天沒怎麼出門了,除了去超市買點東西或去附近我男友家吃飯,我哪裡都沒去過,一直在家裡看電視劇和電影,上街最害怕的就是碰到不戴口罩的人。

至於說那些義大利媒體都報導出來的歧視華人的事,我覺得真沒有什麼詞可以來形容這種義大利人,而且我感覺最近義大利越來越多人在都找各種藉口去歧視來自其他國家的人。

昨天是黑人,今天是中國人,明天是誰?我覺得這種行為非常噁心。

前幾天,我高中老師在臉書上發了一條關於病毒的新聞,有個網友就評論說:「中國人會毀滅世界,希望他們都死了,他們比癌細胞擴散更糟糕。」

結果我看到我的老師竟然點讚了這條評論,我真是太無語了,立刻跟老師說我對她很失望,然後直接把她刪了。

但我希望華人朋友們相信,義大利還是有很多很多好人的,比如說我在臉書上看到了一個經常在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網站上買東西的義大利女生,當很多人都在擔心來自中國的包裹寄到的時間可能會特別遲的時候,她卻在擔心她經常光顧的那些賣家,甚至問他們最近怎樣,他們好不好,祝他們春節快樂。這真的很讓我感動。

我身邊有很多同學已經回國、或者正準備回國,學校也是建議我們回義大利的,而且我的媽媽每天都在要求我立刻回去。

但我現在還是決定留在中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我的男朋友。他之前是在義大利工作,年前他決定回中國陪我過假期,但沒想到疫情爆發,導致他現在回不去義大利。所以我決定,如果他不回去,我也不回去

我覺得中國給了我繼續讀書和提高我中文水平的機會,我愛她就像愛自己的第二個家一樣

我相信病毒不能切斷我和中國、中國朋友的聯繫,如果以後我離開中國的話,肯定不會是因為這個病毒的緣故。」

周宸煦

Marco

我希望這個採訪能給中國人打氣。雖然他們正在面對很大的困難,也有很多不實的消息在滿天飛,但希望你們知道:還有很多人真的在關注你們的情況和安全。

23歲的Marco來自義大利巴裡市。2019年9月,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他來到上海大學,繼續攻讀碩士學位(國際關係)。而就在記者與Marco進行連線採訪的幾小時後,他就將登上飛往羅馬的航班,返回祖國義大利去了。

「關於這一次的疫情,我是相信中國政府所做的工作,他們正在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對疫情的)擔心是肯定,但我認為千萬不能失去理性。我相信中國媒體公布的消息,我覺得比義大利媒體說的要可靠,現在我的國家傳出了很多假消息。

最近這幾天我都是在大學宿舍裡度過的。

當然,宿管員會一直看著我們,要我們戴口罩,經常洗手,不隨便離開宿舍。

學校保安也不會讓陌生人隨便進校區,要進入就要出示學生證,還要檢查體溫。這的確會有點煩人,但也是沒辦法的,因為公共安全現在是最重要的。

只有一件事讓我感到害怕,那就是我們聽說現在醫院都非常擁擠。如果學校保安覺得你的體溫高,可能會送你去醫院,那我就會擔心,如果我只是得了普通的感冒呢?去醫院的話不是有可能真的感染上病毒嗎?

另外我想說,這一次,義大利媒體真的太讓我失望了。

我覺得這不能單單說是義大利的問題,而是新聞網站、報刊都在靠這些消息來吸引讀者。

他們(指新聞從業人員)不再注意消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因為他們都在競爭,看誰先發表,誰能獲得(點閱率的)勝利!

最近,我讀過了一些義大利媒體的新聞,真鬱悶啊!連他們公布的疫情地圖是錯的,他們把北京的位置都給標錯了。還有媒體說武漢是一個小城市,但其實跟義大利最大的城市比,武漢都要大上4倍。

我覺得很多義大利人還是不肯承認中國的重要性,所以才會對新聞的真實性不夠認真負責,也沒什麼人去追究媒體的錯誤。

關於那些被歧視的中國人,就更證明了媒體真的報了很多假消息。

有的人覺得,如果你購買從中國來的東西,你就可能會生病。但這根本就沒道理。我個人最近也在網絡上嘗試呼籲大家去看比較可靠的資料,少去看那些Fake news(假新聞)。

(1月28日,Marco在其臉書主頁發表長文,將他所了解的中國疫情的真實情況用意語告知親朋,並指出意媒報導中的多處錯誤,呼籲更多人閱讀可靠新聞。圖片來源:Marco臉書截圖)

我對自己在中國的生活一直都很滿意,我很喜歡中國,雖然現在還不知道大學畢業了以後我會不會選擇留在這裡。

最後,我想說的是,關於今天回國,一方面是出於安全考慮;另外,也因為大學開學的日子被延後了,我不需要一直待在這兒了。但如果開學的話,我肯定是會再回中國的。」

艾麗思

Alice

我覺得「恐華」的人都是傻子,明明「華人」和「病毒」完全是兩件事。

(圖中左三為艾麗思)

在上海大學讀研的艾麗思是一名羅馬女孩,她告訴記者自己明天就會回義大利,「因為我的父母實在太擔心我了。」

"對於這次疫情,我當然是會有點害怕的,但我相信中國的醫生。

另一方面,我覺得外媒對中國疫情的報導信息很少,很不全面,而且是誇大其詞的。現在我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宿舍裡,出門一定會戴口罩,就像電視和網絡上告訴我們的那樣。

說到有華人在義大利被排擠這件事,我真覺得「恐華」的人都是傻子,根本不應該「恐華」,而是應該要小心那個病毒。明明「華人」和「病毒」完全是兩件事。

我明天會飛回羅馬,主要是因為我的父母很擔心我,特別希望我回去。

當然,他們是科學地、客觀地看待這次疫情的,但他們還是擔心我,我想這個我們都能理解。但過段時間,我肯定還是會回中國去繼續完成學業的。

至於義大利政府要我們回國(指「撤僑」),我覺得這個應該按照在中國的義大利人自己的意願來選擇。如果有人想回國,那就回去;如果不想回國,那就留在這裡好了。"

安德

Andrea

我最喜歡中國的一點就是:當面對困難時,這個國家所有的人都會一起努力去尋找解決辦法!

安德來自義大利羅馬,是2017-2018年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與義大利羅馬大學聯合培養的第一屆雙學位本科學生。此後,安德選擇在北外繼續讀研。安德28日從北京乘機飛往義大利,29日上午抵達羅馬。

「這個疫情爆發以後,我選擇了回義大利。但我回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感覺北京的氣氛有些緊張。當然,恐慌不是因為中國政府的信息不好,反而我認為中國政府的信息是真的,我是很相信的

前天(27日)我回到學校宿舍的時候,宿管阿姨來檢查我的體溫,當時我是37.1°。

就因為是37.1°,阿姨告訴我不能再住在宿舍裡了,我需要去找一個酒店。那時我跟阿姨說37°是我的正常體溫。

後來我去了酒店,又測了體溫,結果是37.2°,他們告訴我不能住在酒店,需要去醫院出證明,證明自己不是受感染人群

我只好去醫院。但你知道醫院很危險,有交叉感染的風險,沒有病的人反而容易感染上病毒。

我去醫院後,醫生跟我說我沒有問題,酒店這樣的建議是不對的,他說自己沒有辦法給我出證明,但可以幫我給酒店打電話說明一下。

我覺得,這個病毒固然很厲害,但如果全社會都在恐慌的話,情況只會更加糟糕的。雖然我決定回義大利,但我也還在等學校的通知,通知我什麼時候可以回北京繼續念書。

在羅馬,我會堅持聽專家的建議,比如勤洗手、戴口罩等等。和朋友家人在一起的時候,我一定會堅持戴口罩,雖然我相信自己沒有病,但這又有誰能保證呢。

在我看來,中國的態度很明確,他們希望共享所有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信息,並且他們很重視「集體」的力量和智慧

但義大利呢,很多人依舊對中國抱有偏見,政治也好、生活習慣也好,但中國的情況其實是很複雜的,你應該要區分地去看待,並且給予尊重

現在義大利出現排擠華人的現象,我覺得這是一個媒體煽動後的結果,很多關於疫情的數據、來源都沒有被真實報導,很多人在傳播「謠言」,說中國隱藏了很多消息,然後製造出一個針對華人的懷疑氣氛,包括那些最「經典」的歧視言論:

華人骯髒,吃蛇,瞞報,壞。

我認為,傳播知識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媒體應當展示那些可靠的數據,再去建立觀點。

永遠不要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民族遭受苦難的時候)去惡意煽動種族主義。

如果你要問我的話,我還是想說,儘管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但我對中國的看法並沒有什麼改變。而我最喜歡中國的一點就是:面對困難時,這個國家所有人都會一起努力去找解決辦法。

當然,對於我們義大利提出的撤僑提議我是完全理解的,因為每個國家的責任都是保障自己人民的安全。

我認為,在這樣困難的時候,國際社會間的理解和合作是很有必要的。」

(英倫圈推薦,刊載自圈哥的小夥伴「意燴oushitalia」,原作者:華嘉顏,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轉載請註明。)

相關焦點

  • 疫情防控期間,怎樣吃出健康,聽聽老師怎麼說→
    疫情防控期間,怎樣吃出健康,聽聽老師怎麼說→ 2020-02-08 1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對待疫情中的說謊者,聽聽法律怎麼說
    登機前吃退燒藥,不如實告知個人健康情況;封城後仍往返武漢與周邊縣城非法拉客還刻意隱瞞;村幹部明知他人從外地返鄉不如實報告幫其「打掩護」——對待疫情中的說謊者,聽聽法律怎麼說閱讀提示目前,最高檢已發布一旦瞞報或虛報個人情況,造成疫情傳播或引發傳播危險,難逃法律制裁。近期,多起入境人員故意隱瞞病情、接觸史、旅行史的案例被曝光。從美國乘機回北京的黎某未如實提供個人健康狀況及同行人員情況;從義大利回國的廖某君、廖某海姐弟登機前出現發熱症狀、服用退燒藥後登機,不如實填寫入境健康申明卡;鄭州郭某鵬隱瞞義大利旅居史。
  • 疫情期間案件到期怎麼辦?聽聽基層檢察官們怎麼說
    疫情期間案件到期怎麼辦?聽聽基層檢察官們怎麼說 2020-02-01 13: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之下留學怎麼辦?聽聽專業建議怎麼說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下,一些國家近期陸續出臺相關政策,以防止或阻斷病毒傳播。那麼,一些國家的入境禁令會不會對中國留學生的註冊、學習產生影響?各國學校又出臺了哪些應對措施?與此同時,一些語言考試的暫停對於正在著手留學申請的學生來說,將帶來哪些影響?他們又該如何應對?近日,記者分別從兩家留學專業機構獲得了具體建議。
  • 義大利中國留學生自述:疫情洶湧,我為什麼沒有回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3日電 題:義大利中國留學生自述:疫情洶湧,我為什麼沒有回國  記者 宋宇晟  隨著國外疫情蔓延,滯留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成了疫情之下的一個特殊群體。  來自中國的李慶峰,目前在義大利讀博士後。
  • 疫情之下的危機與生機,這6位影視公司老闆怎麼說?
    此次疫情對整個行業造成的重擊是毫無疑問的,而作為行業內的基礎組成部分——影視公司們,也直接面臨著伴隨疫情而產生的多面問題,有的公司項目停了、有的公司調整了第一季度的工資發放、還有的公司開始思考調整業務發展方向。 在對於業內一些影視公司負責人的採訪過程中,大家也從自身情況出發談到了自家公司所面臨的不同問題。疫情危機之下,誰都不好過,但大家也都得一起過,怎麼過呢?
  • 義大利疫情好轉,卻要感謝川普?網友:真是讓人感到無語!
    現如今疫情在全球肆意爆發,特別是歐洲國家更是備受病毒的困擾,很多國家紛紛的封鎖了邊境,不允許對外輸送醫療物資,在這種情況下當時歐洲疫情嚴重災區義大利只能希望俄羅斯以及中國,之後俄羅斯方面也派出了大量的運輸機為義大利輸送急需的醫療物資,而中國也是送去了大量的醫療物資和多支醫療團隊!
  • 新冠疫情影響經濟和生活,聽聽希臘民眾怎麼說……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希華時訊報導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包括希臘在內的歐洲各國均大受影響,民眾生活也因此而產生巨變。最近由民意調查公司Pulse-RC進行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大多數希臘人都擔心因為疫情而影響經濟。但與此同時,大多數人都支持希臘政府宣布的全國封閉、全民禁足措施。這次民調的訪問時間是在3月15-17日之間。這份民意調查顯示,83%的希臘受訪者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感到「擔心」或「非常擔心」。
  • 義大利疫情二次爆發,請求中國再次出手援助,中國一向不計前嫌
    目前,義大利就正在第二波疫情衝擊的陰影之下。義大利單日新增確診人數逼近4萬今年年初,第一輪新冠疫情爆發時,由於即使獲得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的國際援助,以及政府即使採取了風控措施,義大利最高的單日新增確診人數僅為6557人。
  • 聽聽「直面病毒」的人怎麼說
    聽聽「直面病毒」的人怎麼說 2020-11-06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下銀行過的怎麼樣?聽聽六大行高管怎麼說
    聽聽六大行高管怎麼說)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繼續蔓延,隨著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復工復產有序推進,應對疫情影響,銀行業的運營情況如何?
  • 疫情之下上演政壇「逼宮」大戲,義大利怎麼了?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月15日下午,義大利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30萬例,達到2336279例,位居全球第8位;累計死亡病例超過8萬例,達80848例。深陷新冠疫情之苦,又添政治變數,義大利該如何自處?
  • 義大利姑娘:我覺得中國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中國日報網3月22日電(記者 朱月紅 潘一僑) 世間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美妙的安排。義大利遇見中國,就會遇見盛世繁華,遇見日新月異,遇見歡聲笑語......無論是真實的遇見,抑或是可期的遇見,都是如此。本期《中國那些事兒》,由義大利小夥伴為我們講述他們遇見中國的故事。
  • 義大利疫情為何如此嚴重?中國援意醫療專家道出一個重要問題!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呈現擴散態勢,義大利確診人數快速增加。 截至3月22日18時,義大利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至59138例,現存病例46638例,重症患者3000人。
  • 時尚,在疫情之下
    在秀後,參與這場秀的中國模特們換上了2009春夏和2019春夏高級定製系列,這兩季的作品靈感均來自中國。Armani先生在這些中國模特們的簇擁之下為中國獻上關心和祝福。 我們採訪了9位來自時尚行業的專業人士,他們中有設計師、攝影師、公關,還有樣衣物流從業者、線上直播平臺的負責人,他們是這個看似璀璨絢爛的行業背後默默付出的那群人,在疫情的陰霾之下,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他們對未來又有哪些期待?
  • 西雙版納疫情防控怎麼樣?來旅遊安不安全?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10-02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連線007邦女郎:中國是第一個支援義大利的國家
    今天我們遠程連線了曾出演《007》系列的義大利演員瑪麗亞·格拉琪亞·古奇諾塔、電影《幸福的拉扎羅》主演盧卡·奇科瓦尼和義大利電影《聽見天堂》導演克裡斯蒂亞諾·博爾託內,一起聽聽義大利電影人的聲音,共商全球電影行業
  • 中國什麼最棒?聽聽大家怎麼說→
    中國什麼最棒?聽聽大家怎麼說→   2017年有哪些大事?   為了更美的中國!
  • 歐洲疫情對酒莊影響有多大?聽聽這10位名莊莊主怎麼說
    2020開年來的黑天鵝事件——新冠疫情打亂了幾乎每個人的生活節奏。在經歷了史上最長的春節假期之後,中國的疫情逐漸好轉,但歐美的疫情已成蔓延之勢。覆巢之下無完卵,而新冠疫情這樣的災難也讓全球的葡萄酒行業更加團結。
  • 義大利疫情二次爆發,請求中國再次伸出援手,大國一向不計前嫌
    這一階段北半球的冬天已經到來,氣溫降低有利於疫情蔓延,加上前段時間推動復工復產,導致義大利迅速迎來第2波疫情高峰,而且第2波疫情來勢洶洶,義大利難以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