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健康的最大殺手之一,令人望而生畏。在臨床上,有一種乳腺疾病經常被誤診為乳腺癌,雖然它沒有乳腺癌那麼可怕,但是也是一種比較難纏的疾病,它就是漿細胞性乳腺炎乳腺炎,這個病的特點是乳頭溢液、腫塊界限不清,和乳腺癌前期有所類似。同心堂經過最近幾年的研究,對於中醫藥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有了一定的收穫和成果。
漿細胞性乳腺炎是什麼?
漿細胞性乳腺炎,又稱導管擴張症,是乳腺的一種慢性非細菌性炎症,指各種原因引起乳腺導管腔內分泌物淤滯、乳腺導管擴張,導管周圍出現無菌性炎症及腫塊,乳頭有粉刺樣或漿液性溢液,病變中可找到大量淋巴細胞浸潤。多見於30~40歲的非哺乳期婦女。
在之前,臨床上很少見到漿細胞性乳腺炎,因此很多醫生對於這個病認識不足,直到如今漿細胞性乳腺炎的患者逐漸增加,人們也開始重視這個疾病。和普通的乳腺炎不同,漿細胞性乳腺炎的發病原因難以確定,一般哺乳障礙、乳房外傷、乳腺退行性變和內分泌激素分泌紊亂等可引起乳腺導管引流不暢、阻塞、分泌物淤滯等都可能會引起漿細胞性乳腺炎,除此之外,異常激素刺激可使乳腺導管上皮發生異常分泌,導管明顯擴張也會引起漿細胞性乳腺炎。
中醫如何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
由於病因難以確定,所以現代醫學還是沒有太好的方式來解決漿細胞性乳腺炎,一般會選擇局部腫塊切除或者象限、半乳及全乳腺體的切除,雖然這樣一勞永逸,但是對於患者的傷害也是永久的。
同心堂比較推崇的治療方式是中西醫結合的方式,中藥以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為主,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以導管及周圍組織炎性病變為主,乳房有結腫塊、疼痛,西藥可選用一些抗生素,中藥以活血理氣、軟堅散結、清熱解毒藥為主,方用仙方活命飲加減;腫塊較局限者可做局部切除,或乳腺區段、象限切除術;若腫塊已釀膿,但尚未成熟,軟硬兼雜者,可用中藥補氣養血、託毒之劑為主,方用透膿散或託裡消毒散加減。膿成者應及時切開,並切除乳頭病變導管,可應用祛腐生肌藥;已經形成單發、小而局限的竇道/瘻管,無急性炎症時,可做竇道、瘻管手術。
最近幾年,同心堂接觸到的漿細胞性乳腺炎患者越來越多,深感這個病症給她們帶來了巨大的身心傷害,也希望女性朋友能重視這個疾病,按時自檢、提前發現。
診療案例
趙慶華,女,36歲,河南安陽人。右側乳房結腫塊9個多月。初始自感右側乳房疼痛,發現有一腫塊,在當地以乳腺炎給予抗生素、中藥治療,病情時輕時重,反覆發作,先後三次手術切開,但腫塊不消,潰口不斂,且旁串深潰,腫塊波及整個乳房,潰口多處流膿。後去天津、北京某院以漿細胞性乳腺炎住院治療亦無好轉,勸其將整個乳房手術切除,患者未同意,故來本院治療。刻診:患者面色晄白,痛苦病容,低熱,納差。右乳房內外下象限及中央區結腫塊,邊界不清,外軟內硬,乳暈區一潰口約3×1.5Cm,下象限6點有一潰口約2.5×1Cm,兩潰口皮下區域為大面積空腔漏管、竇道,縱橫交錯,膿液稀薄,肉芽不鮮。舌淡紅,苔薄黃,脈沉細。證屬乳疽潰後,正虛不能託毒於外,久而成漏。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漿細胞性乳腺炎。
經以藥調理半月乳暈區潰口逐漸癒合,乳房腫塊較為局限但仍軟硬兼雜,納食漸香,脈沉有力。外治:在脊椎硬膜外麻醉下,從下象限潰口處用探針探明瘻管行走方向,分別切開瘻管和切除部分壞變組織,摻三仙丹少許,填塞生肌玉紅膏紗條,一天換藥一次,五天後易為五五丹,兩天換藥一次,半月後改摻八卦外科八寶丹。經以上方法治療近三月而痊癒。
馮某,22歲,右乳頭凹陷多年,半年前乳暈區腫脹疼痛,在當地治療,兩月後潰破、流膿,潰口暫時癒合,不久又破,反覆發作。至今不已。刻診:有乳頭中度凹陷,乳頭下方有一潰口約黃豆大,球頭針探之深約3.5cm,管道直通乳頭,出膿血水少許,口周腫塊約4×3 cm,舌淡紅,苔薄白,脈弦。證屬乳頭漏管,非切開不能痊癒,瘻管淺短,可用掛線法治療。每天換藥一次,三天後摻五五丹,兩天換藥一次。十天後摻七三丹,二十天後摻八寶丹,貼太乙膏貼薄,直至痊癒。內服託裡消毒散加減,軟堅散結,託其餘毒,促其生肌長肉。每天一劑,水煎服。總共住院治療23天痊癒出院。
按:此例病案為未婚少女,因為乳頭瘻管距乳頭較近,所以腫塊較小,潰瘍較淺。儘管如此,若不進行瘻管切開根治術,單純藥物治療是不能痊癒的。該病人之所以給予掛線法也是考慮病症單純,方法簡單,損傷乳腺組織少,療效可靠,費用低。目前每一個外科醫生都相信此方法的療效,也都懂得掛線法的操作能,但多選擇手術直接切開,減少了痛苦,縮短了療程,似乎比掛線法來得利索、痛快,其實大面積的切除病變組織,造成的廣泛的乳腺組織損傷,破壞了乳房的自然美和基本功能而遺留下心理的缺憾,也是不容忽視的。能夠根據病情選擇應用,互補長短才是值得稱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