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 孫歡)近日,製藥公司艾爾建宣布在全球範圍內召回BIOCELL紋理乳房植入物和組織擴張器,原因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現這種乳房假體可能與一種罕見癌症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BIA-ALCL)有關。上海市藥監局發布相關召回信息顯示,中國需召回的該產品有76576隻。
對此,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整形科副主任醫師劉春軍表示,對於已經接受相關假體隆胸的患者不必過於恐慌,只要按時複查即可,無需預防性取出假體。
「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並不是乳腺癌,而是一種淋巴瘤,它發生於乳房植入物周圍的積液或包膜上,發病率非常低,且白種人發病普遍比黃種人要高。」劉春軍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因為植入乳房假體而患上該病的病例,目前在我國並未發現。
乳房假體置入相關性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是一種 T 細胞淋巴瘤,早在2011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印發了一份安全性說明指出:接受假體植入的女性在鄰近假體的瘢痕包膜上有罹患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的可能,雖然風險非常小,但也有增長趨勢。2017年3月美國FDA確認乳房假體置入可能存在與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anaplasit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相關的風險。
事實上,對於BIA-ALCL,中國專家們也頗為關注,2017年,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多次組織專家討論,發表了《BIA-ALCL中國專家共識》,共識中指出:「對已置入假體的患者,目前不建議進行廣泛篩查,也不必要取出假體,應正常按期複查體檢。」
所謂按期複查,是針對所有乳房假體置入患者的普遍的、常規的要求,即在置入後的第1、3、6、12個月均需要回醫院隨訪複查,此後每一至二年複查一次。同時患者還應定期進行常規的乳腺檢查。
針對艾爾建事件,《中華整形外科雜誌》2019年8月還發布了《對BIA-ALCL與毛面乳房假體安全性相關問題的認識與建議》,指出,基於BIA-ALCL的低發生率和疾病轉歸的特點,權衡患者風險和獲益後,當前給出的建議是:「無症狀,不取出」。
在此次召回中,FDA也不建議沒有症狀的患者移除或替換有紋理的乳房假體,並且光面和微孔的乳房假體和組織擴張器不受影響。因此,已經植入了該假體的患者們大可不必過於擔心。
「隆胸手術在中國進行了幾十年,其安全性是可以保證的,對於植入假體的人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定期做好複查。」劉春軍表示,對於隆胸患者來說,一般一年要做一次胸部彩超,檢查胸部積液、包塊等。儘管目前國內並沒有發現相關病例,但是若出現不適症狀,包括持續、進行性加重的腫脹等,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聽從專業醫生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