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主流的留學生目的國中,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歐洲都擁有獨特而豐富的教育資源,每年都吸引著眾多留學生前往。今天我們就來詳細地盤點各個國家的留學優勢。
美國——高端人才匯聚地
美國擁有非常完善的教育體系:公立大學與私立大學並存,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和社區大學層次分明,營利性私立大學和非營利性私立大學界限清楚,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不同等級的教育同步發展。各個大學力求辦學特色,追求學校、學科、專業及培養人才的個性,追求與其他學校的差異,努力打造自身的社會品牌形象。在美國,高校間的良性競爭一直是受到鼓勵的,因此,如果各類排名是風向標,那麼心有猛虎細嗅薔薇,你需要更深入地感受每所學校的與眾不同。
美國教育專業分布非常廣泛,且不同於英國,在本科大一大二階段學習的基本上都是通識課程,學生在更全面的了解了專業以及個人興趣後進入正式的學院專業學習。同時,許多美國高等學校不僅是高級人才培養的基地,而且是科學研究甚至尖端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學校為了加強適應市場經濟需求的競爭力,加速學生的發展,也越來越重視與產業界的密切聯繫和實質性的合作,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大量實習的機會,也獲得來自企業的為數可觀的資金注入,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的局面。
美國高等教育還有一個特點是政府無權幹涉教育,美國教育行政管理權不在聯邦政府,而在各州及各級地方政府或私人機構。美國聯邦政府教育部的職權是十分有限的,其主要職責是按國會意圖向各州分配教育撥款,以及向美國國內學生提供獎學金等。正如最近我們所關心的SEVP留美學生籤證事件,美國大學有權因為不合理的政策起訴聯邦政府和移民局,而政府最後不得不做出讓步,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教育那麼多年來一直利於全球領先位置的原因。
加拿大——普適化高等教育
基本上加拿大教育體系和美國類似,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機構分為大學、大學學院、社區學院和職業技術學院。加拿大大學絕大多數是公立大學,本科學制一般需要3至4年。碩士學位是要在取得學士學位資格後才可申請,一般需要1至2年;攻讀博士學位一般需要3年。社區學院和職業技術學院側重培養應用性專業技術人才。
雖然和美國同為北美發達國家,加拿大大學的教育目的是令更多的學生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加拿大國內出色的大學都是公立大學,一共有96所公立大學,雖然排名有先後,但各具特色,總體來說大學的實質水平並未有太大差異。而美國名校更注重對個人的塑造,世界認可度也更高。
英國——QS排名誕生地
這兩年,大家可以明顯感覺到,選擇去英國留學的同學漸漸多了起來。英國的教育制度經歷數百年的發展,具有非常多優質的教育資源,也擁有很多世界知名大學。
英國高等教育實行雙重製,一方面是自治的大學,另一方面是公立高等學校,從學制上來說,英國本科三年,碩士一年,學期制大部分是一年兩學期制,但也有不少學校採取一年四學期制,整個英國的學期制並不太標準化。且英國在進入高等教育之前,要求學生有13年教育經歷,這和我國的12年制教育相差一年,所以我們中國的孩子在進入英國本科之前都需要讀一年預科課程。
在英國,申請前,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學什麼專業,想去哪個學院。英國的許多大學都是由專門針對特定主題的「學院」組成的。雖然學院仍由大學管理,但每所學院都擁有許多的自治權(包括招生權),就像一個小大學。你可以直接向你想要學習的學院提交你想學的專業申請,也可以直接向大學招生部門申請。或者在本科課程的情況下,你可以通過集中式系統申請,立即申請幾所大學,該系統稱為大學和學院招生服務(UCAS)。
從專業上來說,在英國商科為主流專業,在全世界獲得國際商科AACSE,EQUIS,AMBA三項認證 的60所商學院,英國就佔其中40%,且轉專業容易,故英國留學生更多選擇商科、傳媒類專業。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實用性為導向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位於大洋洲,以風景秀麗、生活安逸而著稱。
澳大利亞目前共有41所大學,分成公立和私立兩個部分。建立於英國教育體制之下的澳大利亞高等教育產業多以公立大學為主。同時,澳大利亞非大學機構也提供大學課程,這是和其他國家較為特色的一點,有許多的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開設TAFE課程,而且成為了澳大利亞高等教育的主力軍,有70%的澳大利亞中學畢業生進入其間學習,開設的專業也非常實用。同時,澳大利亞歡迎國際學生直接入讀英語課程,包括有TAFE開設的語言班以及各類語言學校(ELICOS)。
紐西蘭和澳大利亞類似,高等教育由國立大學、理工學院和私立學校組成。八大國立大學,十六所理工學院開設的課程內容豐富,實用性比較高。同時,紐西蘭也是允許國際學生憑著英語課程就可以申請學生籤證的國家之一。
整體來看,因為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技術移民籤證比較寬鬆,所以很多學生家庭選擇澳新較多的考慮到畢業後工作以及申請永久居留的可能性。
歐洲——法德意瑞各有特色
歐洲目前仍有很多國家實行免學費或低學費的高等教育政策,不僅對歐盟學生免學費,對非歐盟學生亦是如此。目前針對非歐盟學生仍免學費的歐洲國家有:德國、瑞士、挪威、奧地利、盧森堡、冰島等國家,這些國家的公立大學,每年只收取少量註冊費,不收學費;另外法國、比利時、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大學對非歐盟學生收取的學費也比較低廉,大多每年為幾千歐元。但是除了公立大學以外,這些國家的特色私立學院也向留學生收取和英美留學類似的學費,例如法國精英私立學院(Grande Ecole,GE)或義大利著名藝術學院等。
法國的大學分為公立綜合性大學,私立的商學院與工程師學院,以及一些藝術類院校,而國內的學生主要留法也會選擇經濟管理文學傳媒等商科專業或者就是藝術類的專業,同時,英語不是主流教學語言,當然也有高商提供好的英語教學項目。
另一個和法國留學一樣在國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的就是德國,其工業與工業產品世界聞名,這一切都源於它嚴謹務實的工科教育,所以國內企業對於在德國的理工科學位的認可度較高,但類似金融等新興專業回國就業的競爭力還是要比美國大學弱一些。
義大利是歐洲藝術和文學的搖籃,充滿藝術的文化背景也吸引不少學生前來留學,同時,義大利教育部為中國學生特別開設了留學義大利的直通車項目——「馬可波羅計劃」和「圖蘭朵計劃」幫助中國學生留學義大利。
瑞士的話除了國內學生家長比較了解的酒店管理專業是強項以外,有些綜合類大家全球排名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