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茶葉的故鄉,距今已經有4700年歷史。飲茶已經成為了大眾民間的飲食文化。很多人喜歡在工作的時候泡幾片茶葉,茶葉的清香能讓自己的心逐漸沉靜,自己與自己進行靈魂的交流。
不過,小小一片葉,喝好了強身健體,喝錯了,也會造成一些人身體的不適。
茶,喝對了養生,喝錯了如砒霜。
喝冷茶,易患結石
夏季到了,天氣炎熱,很多茶友開始喝涼茶。
有個成語叫:人走茶涼。而茶涼了以後,味道也跟著變了,顏色變得渾濁,口感也不好,最重要的是,涼茶存在健康隱患。
首先,一旦溫度降低了之後,茶湯中的茶多酚、維生素等會容易氧化,含量逐漸減少。茶水放久了,暴露在空氣裡,容易滋生腐敗性微生物,使茶水變味變質。
另外,美國研究發現,茶涼了後含大量草酸鹽,會形成小結石,阻塞輸尿管,增加患腎結石的風險。
小辛支妙招:
要是嫌天熱,不妨喝喝冷泡茶,「冷水泡茶慢慢濃」,冷泡雖不如熱泡一般瞬間釋出香味來,卻可因為浸泡時間的加長變得濃味,自有平和韻味。
綠茶、發酵較輕的烏龍茶、白茶中的白毫銀針和白牡丹都比較適合冷泡;發酵程度較高的紅茶、鐵觀音、普洱茶則不適合冷泡。不過,體質虛冷的人最好不要喝冷泡茶。
醉酒後飲茶解酒需注意
有不少人認為,喝醉酒後喝茶有助於快速醒酒,但這裡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小辛先給大家科普一下飲茶解酒的原理:
酒後是建議飲用濃茶的,注意是濃茶!
濃茶中富含茶多酚,是一種能夠和酒精競爭性抑制肝臟靶體和靶器官的作用物質。飲酒過後飲用大量的濃茶,可以通過茶多酚來競爭抑制肝臟的轉化酶,因此飲酒後喝茶,對肝細胞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另外飲用濃茶後,可以通過濃茶滲透性利尿的作用效果,加速體內尿液的濾出,增加腎小球和腎小管對酒精代謝和排洩的功能,可以迅速的將酒精排出,起到解酒的作用效果。
但是,茶葉中是富含過量鞣酸的,但是過量鞣酸對胃腸道黏膜會起到一定的刺激,尤其在飲酒過後對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不利影響,所以酒後飲茶之前建議服用一定的食物方可飲茶。
小辛支妙招:
酒後最好喝點溫開水,加快酒精代謝,最後經過尿液排出。而在喝酒前,最好喝些牛奶或雞蛋清,來保護胃黏膜。
不洗茶具,易患病
常言道:「喝茶不洗杯,閻王把命催」。經常喝茶的人都知道,茶具的茶杯上長時間容易積累很多茶垢,茶垢會產生鎘、鉛、汞、砷等有毒物質以及亞硝酸鹽等物,容易引起早衰等副作用。
但不用怕,小辛支妙招:
用加熱過的米醋或用小蘇打浸泡一晝夜,再用牙刷刷洗就可輕鬆清洗乾淨。
過量飲茶,傷腎
茶含氟,過量飲茶會損害腎臟。原因是,腎臟是氟的主要排洩器官,當機體攝入過量氟超過腎的排洩能力時,導致氟在體內蓄積,腎臟含氟量明顯增多。實驗表明,滯留腎臟過量的氟能引起動物腎臟皮質與髓質腎小管損害。
小辛支招:一般健康的成年人,一日飲茶6~10克,分2~3次衝泡即可。體力勞動量大、體能消耗多、吃油膩食物較多、菸酒量大的人,尤其在高溫環境,或接觸有毒物質較多的人,每天稍微多喝一些也沒關係。
空腹喝茶,傷胃
和很多茶友閒聊中發現,很多茶友都喜歡早晨醒來後喝一杯茶。但小辛要提醒大家:空腹喝茶很傷胃的。
茶葉中含有茶多酚和咖啡鹼等天然成分,茶葉中的這些成分,尤其是空腹狀態下飲用會與胃中的蛋白結合,對胃形成刺激,容易傷胃。
除了會對胃腸有刺激,還會使消化液被衝淡,影響消化。對於胃部本來就處於亞健康的人而言,長期的錯誤飲茶方式更會加重胃部的負擔。除此之外,茶水太濃也會使胃部不適。
小辛支妙招:
黑茶和紅茶是發酵度較高的茶,適合胃部不適的茶愛好者飲用。
這是因為發酵程度越高,茶多酚經過「熟化」過程後刺激性較弱,就較為平緩溫和,適合晚間飲用。另外,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來說,喝紅茶時還可以加點奶,起到一定的溫胃的作用。
茶與藥:
茶葉中的鞣酸可與某些藥物(如硫酸亞鐵片、構檬酸鐵銨、黃連素等)起化學反應而產生沉澱,影響藥物吸收。
如果用茶水服用鎮靜藥(如苯巴比妥、安定等),則茶葉中的咖啡因和茶鹼等興奮劑就會使藥物的鎮靜作用抵消或減弱。因為藥物種類很多,不容易掌握,所以一律用溫水送服,有益無害。
人生有黑白兩面,茶亦有黑白兩面。
茶喝對了是養生,喝錯了是毒藥。
學會了這些,就能健康喝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