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獻花籃。
特色創新與IP設計紅色活動培訓會。
紅網時刻9月4日訊(記者 戴科)2020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為傳承革命情懷,加強學生實踐技能的培訓,7月28日至29日,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師生走進韶山,開展《導遊帶團藝術》課程專項融合社會實踐暨「紅色文化教育雙創」實踐活動,把理論付諸實踐,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素養。
活動啟動儀式在毛澤東銅像廣場舉行,全體師生整齊列隊,瞻仰毛主席銅像並敬獻花籃,隨後深情齊誦毛主席詩詞《七律·到韶山》。啟動儀式後,全體師生前往觀看了大型沉浸式情景劇《夢回韶山》。
啟動儀式當天,全體師生走進當地貧困村韶陽村,舉辦特色創新與IP設計紅色活動培訓會。會上學生們不僅分享了特色創新與IP設計的方式技巧,還為當地村民解惑新媒體(抖音直播等)體驗以及操作的疑問。
活動期間,學生們不僅在景區遊客接待中心參加了紅色景區導遊講解技巧專題培訓,長沙市導遊協會副會長丁佳胤高級導遊還針對抖音等新媒體的營銷方式與全體師生深入交流,並闡述了五個導遊講解的常用技巧,如「比較法」和「故意示錯法」等。長沙市導遊協會會長黃武高級導遊則以「講好紅色故事——紅色景區文化創意與創業」為主題,講解如何將紅色文化講得既有高度、又有溫度。
本次實踐活動,是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教學模式的創新嘗試。讓學生們從教室走向景區、走向貧困村;讓書本理論走向具體實踐;讓企業高管、行業精英等「名導」走進課堂的「三新」模式,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錘鍊專業技能,學生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2019年,韶旅集團攜手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把韶山風景區打造成該院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除了落地韶山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外,該院的《導遊帶團藝術》課程中,學生們每期都將在湖南省博物館、嶽麓山風景區、長沙火車站等地開展社會實踐。
據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老師湯靜介紹,《導遊帶團藝術》課程是旅遊管理專業面向大二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課程基於導遊員崗位的工作流程、必備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及緊隨時代的職業發展需要,設置了導遊語言藝術、導遊詞創作藝術、導遊講解藝術、導遊應急處理藝術、導遊服務的反思與提升、當代導遊新類別及其職業技能和社會實踐等七大學習情境,培養學生導遊詞創作的基本能力、掌握接送站及車程導遊講解、自然旅遊景區導遊講解、紅色旅遊景區等人文景區導遊講解、設計與實施旅途娛樂活動等情景的職業技能。
同時,結合社會實踐,指導學生動手實操,以鞏固課堂教學成果,做到理論與實踐融合、專業學習與雙創實踐融合、校內專業教學團隊與旅遊職業團隊協同教學。課程共分32學時,其中校內課堂教學16學時,校外景區社會實踐16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