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
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究,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雖然說,這個社會,男孩和女孩一樣,需要同樣可能會面臨各種危險,可是,我們必須承認的一點是,養女孩,父母要承受更多的擔憂。
養男孩的父母,到孩子長大成年之後,甚至進入青春期以後,父母就不再格外需要關注孩子的安全問題,可是養女孩則不然,好不容易等到孩子長大了,進去青春期了,成年了,父母的擔心反而更多了起來。
看了這樣一個真實案例,久久不能平靜。
一個19歲的漂亮女孩,深夜被男友送往醫院,渾身疲軟,走起路來搖晃不定,甚至無法正常解出小便。
醫生檢查之後很是擔憂,詢問一番,對方確定沒有做違法的事情。
一般這種症狀只發生在老年人身上,而這個女孩個子高高的,皮膚白白的,長得很漂亮,非常年輕,才只有19歲。
在醫生的追問下,女孩承認了一個事實,原來通過朋友介紹,吸食了一種「笑氣」,當心情不好,感到壓力的時候,就聞一聞這種氣體,瞬間整個人就輕鬆了。
因為出於對朋友的信任,也因為她個人的無知,身體才到這種程度。
看完這個案例,真的不由得寒噤起來,進入社會之後,各種意外都可能發生,真的是防不勝防。
在這裡,想跟很多年輕的朋友們說一句:不要輕信任何所謂的解壓方法,解壓的最好方法就是通過運動或者是勞動,讓自己處在一種大汗淋漓的狀態。
或者是選擇一些治癒性的小文、電影、視頻來解壓。
年輕人要懂得保護自己,不要試圖通過一些捷徑來達到目的。
前段時間,一個9歲女孩用跳樓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留下的遺言是:為什麼我什麼都做不好。
家長們無疑是愛孩子的,正是因為愛,賦予孩子太多的期望,所以才會給孩子太多的壓力。
上述案例中,女孩子不快樂的壓力或許不是來自家庭,但是經常保持一種「不愉快」的狀態,這跟孩子的性格和成長環境還是有脫不開的關係。
現在的人,不管是孩子還是年輕人或者是中年人,都非常容易有壓力,職場上的我們,因為工作有壓力,因為別人的孩子優秀有壓力,因為同事的業績高有壓力,而孩子們,因為家長的期望有壓力,因為家長口中「別的孩子」有壓力,因為達不到成績的分數有壓力……
壓力確實可以成為動力,但是也往往會摧毀一個人。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要盡職盡責,多多陪伴孩子,跟孩子一起成長,給予孩子充足的愛,這樣孩子才有足夠的安全感,當遇到問題的時候,也願意跟父母溝通。
如果孩子的成長環境一直是一個溫馨和諧的環境,父母擅長溝通,一家人無話不談,孩子的性格一定是健全、樂觀、開朗的,誤入歧途的機會很小。
這還遠遠不夠。
1、 放孩子自由
當孩子慢慢長大之後,我們要做的一件事,也是必要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放開自己的手,讓孩子享受自由。
孩子有了一定的行為能力和思維方式之後,我們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和尊重,讓孩子來決定自己的人生。
父母要做的應該是適當的時候給予建議,而不是強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來活著。
2、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
很多家庭,孩子就是父母的希望,孩子長大成年了,進入社會了,有了自己的工作了父母為了孩子擁有更好的事業,往往會給孩子施加壓力。
只要孩子是在父母的關懷和正統教育下長大了,就 一定是向上的,真的不需要父母來提醒孩子需要多努力,父母的這些言辭只能給孩子增加無形的壓力,讓孩子越來越無法喘息。
孩子長大了,懂事了,上進了,我們做父母的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溫馨的港灣,告訴ta們,什麼時候累了,回家來歇一歇,停下腳步,享受一下家庭的溫暖。
3、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支持ta
我們做父母的應該讓孩子明白,ta們身後的父母永遠支持ta,即便全社會都否定ta,父母也一樣會支持ta。
當孩子知道自己身後有強大的後盾的時候,往往會更加上進,且不會誤入歧途,因為ta們知道身後還站著永遠愛自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