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槿之初榮
還記得你當初為什麼要考研嗎?當初的你破釜沉舟、懷著青雲之志,想要突出重圍考上研究生。而現在呢?
你會懊惱當初的決定嗎? 你會覺得沒有結果的拼搏是徒然的嗎?
還記得當時奮力記單詞,閱讀題正確率卻不到60%時,黯然的自己嗎?
還記得你堅持做數學題、看專業課卻還是屢屢出錯時暮氣沉沉的心情嗎?
每一個準備過初試的人都經歷過自我懷疑,在堅持與放棄、專業與擇校中糾結與掙扎。等待的過程更是如同千萬隻螞蟻在你心上爬行一般難受。
這屆的複試戰線也太長長長了,跨度長達半年。真的是03年「老十七輩」考研人境遇的歷史重演!所有人都因未知的結果寸步難移,你不知道現在要不要寫簡歷去找工作、準備複試還是直接二戰。尤其在突遇疫情的偶然下,結果和選擇似乎都被無限期地拉長了。每一次有關國家分數線的小道消息都能上熱搜,但大多讓大家空歡喜了一場。
所有人也只能安分守己地呆在家中,如坐針氈地等待著初試成績、國家分數線、複試名單、填報調劑系統、複試通知、複試以及複試結果。
等待結果前的每一個瞬間都無比地煎熬。更何況,每一關闖過後,還有下一步等著你。
而現在,終於塵埃落定了,你還好嗎?
所有只爭朝夕、忍受獨孤和煎熬、努力考研的人,對於上岸都帶著或多或少的期待。理想的羽翼是豐滿的而現實卻很殘酷。日劇《四重奏》中有一句戳心的臺詞—比悲傷更令人悲傷的事情是空歡喜,用來描述經歷考研失敗的心情來說確實很應景。
2015年以後每年的研究生報考人數呈「凹型」拋物線的增長趨勢,而推免生的佔比卻越來越大。如今的考研選拔真的像大浪淘沙般將我們洗淨後再研磨,只為篩選出「真金」。這幾年不斷傳出某大學為收優質調劑生源而出題壓分、某大學的某專業無一人上一志願、初試成績排名第一第二的考生卻慘遭複試被刷之類的熱搜。
今年註定有240萬的考生上岸失敗,在成功上岸的100萬人中,又會有多少人因為特定的執念而放棄並不滿意的調劑錄取資格呢?我們無從得知。
即使困難重重,很多人也義無反顧地走往考研路,只為給自己拼一個可期的未來。這種選擇又需要多大的勇氣呢?不成功便成仁首當其衝的代表,也當屬考研了。
今年很特殊,考研戰線因疫情拉地過長,很多一志願的複試和調劑複試幾乎一同進行。很多人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確定調劑擬錄取的意向。我身邊的一個朋友因時間不對等,為了求穩放棄了更好學校的調劑機會。有的人孤注一擲卻不得善終,有的人在慌亂無措中廣撒網。
我想說,上岸人的歡喜都是一樣的,而未達預期的人有著各種各樣的煎熬。
考研失敗的人要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有對身邊上岸人的羨慕帶來的心理落差、有辜負了家人期待的自責,更有對未來那種巨大的迷茫帶來的慌張。重重不適壓在身上,讓人難以喘氣。
高曉松在微博上回復遭遇求職滑鐵盧的武大畢業生時提到,慌張是青春的特權。白巖松的《白說》中寫道,不掙扎不絕望不算青春。我們遭遇千錘百鍊時自會對失敗屢見不鮮,不輕易因挫折就泛起慌張的漣漪。而現在,我們對於失敗背負了這麼多,只因我們年輕。別忘了,平步青雲的人生也是乏善可陳又一觸即崩的。
並不是,還記得一句網絡流行語麼?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我深以為然,你踏過的路、閱過的書和歷經的挫敗都凝集成最可貴的資源,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未知的時間裡熠熠發光,指引著你走向更好的遠方。
為什麼不接納自己的失敗呢?也許轉機就在下一個路口。
暢銷書作家劉同中文系畢業後,在湖南衛視工作了兩年,選擇了辭職,一個人在出租屋中,暗無天日地備考北影的研究生初試,在經歷了英語單科線未過線後,想試試走特招,便一個人來到北京,特招沒有成功,他卻意外獲得了極佳的工作機會,也正是這次經歷,讓他有了在北京施展的舞臺,後來的他成為了光線影視的副總裁。
還有知乎上看到的小A,連續遭遇兩次考研失敗後,她去求職,正是這段執著於考研的經歷打動了面試官,她成功入職了一家發展壯大的上市企業,憑著備考期間習得的鑽研慣性投入了工作,獲得了上級的認可。她由於放不下讀研的夢想,在獲得了公司的支持後,選擇了邊工作邊攻讀在職研究生的生活,將工作和學業同時進行地無比出色。
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也許短時間看,你所有的努力是覆水東流了,請別忘了「禍兮福之所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正是這次考研,促成了一個更好的你,相信會有更多潛在的機會等著你。
「詩和遠方」的代表人高曉松出生於高知家庭,並在清華園長大,家裡頭清一色的博士、科學家,他自己卻從清華的電子工程系退學,因為興趣選擇考北影的導演系研究生,卻慘遭失敗,甚至一度遭到家裡人的擠兌。他選擇堅信自己的能力,他在某電視中心獲得了編導實習的機會,接拍了兩個廣告後,憑藉自己的收入買了一輛車。在90年代初,剛入社會就能憑自己買得起車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我相信—走,就有希望。
要相信真金不怕土埋沒,經歷了考研摧殘的你,就是比別人擁有更強大、獨立的內心,你更能經受住風雨的磋磨。只要在向前走,你一定會比之前的你更接近成功。能承其重,必享其果。
請牢記習主席曾說的—每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卻得不到結果的日子,我們把它叫做紮根。
願所有考研人都萬事勝意,找到屬於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