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我們為何能擁有更大的大腦?神經科學家揭示細胞發育之謎

2020-12-17 騰訊網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也可能是宇宙間最複雜的物體。在進化過程中,人類大腦的皮層顯著增大,為各種高級認知功能提供了結構基礎。解碼人腦的發育過程,將為我們理解「人何以為人」提供接近本質的答案。

在探索人類大腦皮層為什麼能夠變得更大的問題時,人們常常把目光集中在神經元胞體集中的灰質區域。實際上,大腦皮層的白質也在進化過程中劇烈增大。相比小鼠等嚙齒類動物的皮層白質,人腦的皮層白質體積有其3000倍

近日,頂尖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了一項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論文,科學家們揭示出人類大腦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白質區域如何擴張的重要機制。「這一發現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人類大腦的皮層發育,也為探索白質損傷相關疾病的發病機理和治療方法提供了依據。」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黃薇博士介紹。

本研究的兩位通訊作者:黃薇博士和Arnold Kriegstein教授(圖片來源:研究作者提供)

在大腦皮層中,白質是神經纖維束集中的區域,主要由帶有髓鞘的神經軸突組成,它們連接著大腦各個區域,對於大腦正常行使各種功能必不可缺。白質的損傷與多種疾病有關,在皮層發育異常導致的疾病中常見,嚴重時會導致腦癱。

而在白質中,少突膠質細胞(oligodendrocyte)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這類細胞形成了包裹神經元軸突的髓鞘,促進神經信號的跳躍式傳導。它們也是白質中數量最多的細胞類型,在白質急劇擴張時滿足增加髓鞘形成的需求。

先前,一些科學團隊利用小鼠等動物為模型,對少突膠質細胞如何產生、分化等發育過程有了基本認識。然而,嚙齒類動物的大腦結構畢竟與人類差別巨大,人腦中的少突膠質細胞有哪些特殊的發育性質?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顯得尤為重要。這正是本次研究帶來的突破所在

人類和小鼠在大腦結構上有巨大差異(圖片來源:MSU Human Brain Atlas, Brainmaps.org)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人員利用細胞表面蛋白的抗體富集人類胚胎大腦皮層中的幹細胞,並結合單細胞測序、腦片培養和實時顯微觀察等技術,實現了對人類皮層不同幹細胞進行類型特異性的螢光標記、譜系追蹤和遺傳突變操作。

他們由此觀察到,靈長類動物中特有的一類膠質細胞,外側放射狀膠質細胞(oRG),不僅有助於在大腦灰質產生大量神經元,還為人腦白質提供了額外的少突膠質細胞來源

此外,在妊娠中晚期,少突膠質前體細胞(OPC)會經歷連續的對稱分裂,以指數方式擴大自身數量,從而為產生大量少突膠質細胞做好準備。有趣的是,新產生的大量OPC還會相互排斥,朝相反方向遷移,達到了避免局部積累、確保廣泛分布的效果。

研究作者總結說,額外來源、持續分裂和快速擴散三大性質,大幅度提高了少突膠質細胞的生成數量,從而促進大腦皮層的白質擴張

本研究示意圖(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作者在論文的討論部分還指出,過去對於小頭畸形等皮層發育異常性疾病的研究往往集中於神經元,很少考慮膠質細胞的發育異常。「然而,我們的研究發現,臨床上報導過的致病基因不僅在神經元內表達,在少突膠質前體細胞中也有較高的表達水平。」黃薇博士說道,「這表明,膠質細胞在這些遺傳性疾病中的原發性作用值得注意。」

參考資料

[1] Wei Huang et al., (2020) Origins and Proliferative States of Human 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 Cell. DOI: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6.027

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微信團隊,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謝絕轉載到其他平臺。如有開設白名單需求,請在「學術經緯」公眾號主頁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繫wuxi_media@wuxiapptec.com。

新冠病毒專題

癌症突破

智慧之光

熱門前沿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科學》:線粒體或能促進大腦發育期神經幹細胞向神經元細胞轉變
    線粒體是能為機體每個細胞提供能量非常重要的小型細胞器,尤其是對於需要能量維持正常功能的大腦,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Flanders生物技術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線粒體或能在大腦發育期間調節關鍵的事件,即如何調節神經幹細胞轉變為神經細胞
  • J Neurosci:研究揭示大腦結構發育過程
    2019年6月27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最近發表在《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揭示了大腦的基本結構形成的過程。人類的大腦由神經元組成。大腦皮層是大腦大部分功能的所在地,也是大腦的最大組成部分,它被分成無數的微柱。
  • 這項技術揭示DNA如何指揮單個細胞發育 獲評《科學》年度突破
    參考消息網12月22日報導外媒稱,被美國《科學》周刊評為2018「年度突破」的若干新技術,揭示了DNA如何指揮單個細胞隨著時間而發育。美國《科學》周刊網站12月20日稱,至少從古希臘醫師希波克拉底在世時開始,生物學家就對單個細胞如何發育成擁有多個器官和無數細胞的成年動物感到迷惑不解。現在我們知道,從根本上協調細胞繁殖和特化進程的是DNA。正如樂譜可以指揮各種樂器在什麼時間合奏才能創造出交響樂一樣,把某些技術結合在一起就可以揭示,單個細胞內的基因在什麼時間被激活才能指揮這些細胞各司其職。
  • 腦科學日報:大腦中的CD4+T細胞;科學家發現分娩無痛的「秘訣」
    疼痛是通過特殊的神經細胞介導的,當潛在的有害物質影響到我們身體的某個部位時,這些神經細胞就會被激活,它們有一個特殊的離子通道,在把疼痛信號發送給大腦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該離子通道與尼安德特的一個基因變體有關。
  • 研究人員揭示耗竭CD8T細胞的發育生物學
    研究人員揭示耗竭CD8T細胞的發育生物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14 12:49:48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E.
  • Cell|單細胞轉錄組揭示脊索動物原腸胚動態形成過程
    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大大推進了人們對細胞多樣性和其發育軌跡的了解,但還不足以全面描繪單個胚胎的空間結構和精細細胞組成。若將其與光片成像技術結合,可以形成胚胎基因表達4D圖譜,以回答發育生物學中更多的未解之謎。2020年4月20日,來自歐洲分子生物實驗室的Pierre A.
  • 大腦細胞類型的遺傳鑑定揭示帕金森氏病產生原因
    大腦細胞類型的遺傳鑑定揭示帕金森氏病產生原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29 10:27:05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Patrick F.
  • 細胞表面蛋白組分析揭示神經元聯結調節因子
    細胞表面蛋白組分析揭示神經元聯結調節因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0 11:01:02 美國史丹福大學駱利群、Alice Y.
  • 腦科學日報:Science子刊揭示嗜酒成癮之謎;老年聾的真正原因
    全球獨一無二的資料庫,揭示人類和130種哺乳類動物大腦連通性守恆!來源:腦友記BrainUp以色列的研究人員對大約130種哺乳動物的大腦進行了先進的擴散MRI掃描,生成了一個全新的、全球獨一無二的資料庫。這項史無前例的研究,旨在調查130種哺乳動物的大腦連通性。
  • Cell Rep:科學家首次揭示胚胎細胞早期發育階段的奧秘
    在世界各地,科學家們都在試圖破解謎團描述受精卵到底是如何發育成為健康生物的,以便能夠深入理解機體全能幹細胞的詳細分化過程,當然了,這對於理解一些先天性疾病和胎兒畸形的發病機制,以及利用幹細胞來治療相應疾病的新型療法都至關重要。
  • 破解了結構之謎,就能再造大腦嗎
    不久前《細胞》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家利用單細胞質譜、光遺傳、分子生物學、電生理及動物行為學等技術方法,揭示的日光照射改善學習記憶的分子及神經環路機制。這一發現讓光也成為影響大腦神經環路的因子之一,牽起了一連串關於益智、健腦的可能遐想。越來越深入的研究,讓人們探查到大腦中越來越多的秘密,但大腦謎題卻絲毫沒有因此減少。
  • 遺傳發育所等揭示高鈣離子誘導細胞死亡的機理
    遺傳發育所等揭示高鈣離子誘導細胞死亡的機理 2016-04-20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降雨強研究組與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王濤研究組密切合作,以TRPP365 突變體果蠅的眼睛為模型,運用電鏡與光學成像技術觀察發現:TRPP365 眼睛中的線粒體出現了異常,呈現空泡狀;同時檢測到線粒體的膜電勢丟失以及mitoROS上升;並且增加線粒體的鈣離子泵入將會促進細胞的死亡;表明突變體眼睛細胞中線粒體損傷是細胞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 身體細胞每七年就更新?精子和大腦細胞壽命大不同
    每個人體內的細胞都處於不斷變化的狀態中。事實上,我們體內細胞的年齡各不相同,而且每隔一段時間我們的大部分身體都發生了「徹底」的變化。不同類型的細胞構成了我們身體的不同器官。這些細胞會不斷地再生,而且新細胞會取代舊細胞。所以從新生兒階段一直到老年,我們的身體都在不斷地變化。
  • Sci Adv: 大腦發育過程中的神經幹細胞多樣性促進大腦皮層複雜性
    2020年11月7日訊/生物谷BIOON/---根據11月6日發表在《Science Advance》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幹細胞和祖細胞在早期大腦發育中表現出多樣性,這可能導致成人大腦皮層的神經複雜性。兒童國家醫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CNR)的研究人員說,這項研究擴展了有關大腦發育的現有觀念,並且可能在未來極大地影響神經發育疾病的臨床治療。
  • 大腦認知能力獲突破進展!《科學》發現促進大腦發育期間的關鍵細胞器
    8月14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Flanders生物技術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線粒體或能在大腦發育期間調節關鍵的事件,即如何調節神經幹細胞轉變為神經細胞。
  • 大腦中有修剪神經元連接的細胞
    這一規則同樣也適合大腦。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位於義大利蒙特羅通多的歐洲分子生物實驗室(EMBL)科學家發現,大腦中也有一種園藝師叫做小神經膠質細胞,它們能修剪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形成特定的網絡連接。該發現有助於研究神經發育紊亂方面的疾病,如孤獨症。論文近日發表在《科學》雜誌網站上。「根據實驗顯示,大腦要形成正確的網絡連接,小神經膠質細胞非常關鍵。」
  • 科學家發現精子細胞發育新調控機制 或有助治療男性不育
    中新網上海12月13日電 (鄭瑩瑩)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13日發布消息稱,該中心的劉默芳研究組與多家實驗室合作,揭示了精子細胞中翻譯和蛋白質合成的新調控機制,有望為精子形成障礙及相關男性不育症的診斷治療提供理論依據和方法技術。
  • 大腦中有「修剪」神經元連接的細胞
    這一規則同樣也適合大腦。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位於義大利蒙特羅通多的歐洲分子生物實驗室(EMBL)科學家發現,大腦中也有一種「園藝師」,叫做小神經膠質細胞,它們能「修剪」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形成特定的網絡連接。該發現有助於研究神經發育紊亂方面的疾病,如孤獨症。論文近日發表在《科學》雜誌網站上。 「根據實驗顯示,大腦要形成正確的網絡連接,小神經膠質細胞非常關鍵。」
  • 適合秋冬的面霜,溫莎之謎幹細胞抗衰面霜了解下!
    不會吧不會吧,竟然還有人不知道溫莎之謎幹細胞抗衰面霜?溫莎之謎幹細胞抗衰面霜採用蓮花葉子細胞萃取物、歐洲山毛櫸嫩芽萃取物、冰洋紅藻低聚糖、六胜肽、六肽10、維他命a、維他命c這七大珍貴營養成分,這些核心成分能夠讓肌膚逆齡加乘!
  • 研究揭示Oct4非依賴誘導多能幹細胞
    研究揭示Oct4非依賴誘導多能幹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8 13:17:20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分子生物醫學研究所Hans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