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光提醒:如何高效利用時間?記住:時間並不重要!建議收藏

2020-09-03 小時光提醒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常非常忙的人,那麼該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小時光跟大家分享一些經驗,記住:時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使用。

說到時間緊張,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的就是怎麼擠時間——壓縮睡覺的時間、壓縮吃飯的時間、壓縮休閒娛樂的時間等等,把一切學習以外的時間都壓縮到極致,彷佛就是管理時間的終極目標。

為學習成績而苦惱的同學,常常也伴隨著覺得時間不夠的苦惱。因為他們覺得,要想把成績趕上來,必須給自己「補課」——多補習以前的基礎或者多找點別的教輔材料來做一下。但是,老師上課佔據了絕大部分的時間,又要布置好多好多的作業,每天連作業都做不完,哪裡來的時間去自己學習?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的人花了很多的時間去學習,幾乎達到了人的生理極限了,不太可能再擠得出什麼時間出來了,但進步仍然十分有限。看到自己在非常痛苦的看書做題的時候,有些個成績比自己好很多的同學卻似乎很悠閒的樣子。如果時間利用都到了這步田地,自己還有再改進的餘地嗎?

學習好的人,因為看書做題很輕鬆,時間剩下很多,可以用來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而為學習苦惱的人,因為看書做題都很痛苦,效率低下,每天連老師布置的作業都難以完成,根本擠不出時間來學習,只能越來越痛苦。學習成績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要解決這個問題,單純靠擠時間是沒用的——就像窮人單純靠節約儲蓄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一樣——我們必須記住世界上有比時間更重要的東西:效率。眼睛只看著時間,是無法逃脫「馬太效應」的陷阱的。在管理時間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記住: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再怎麼擠也有限;但是時間利用的效率是可以成倍提高的,提升的空間很大。當我們在思考如果利用時間的時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麼樣去從哪裡摳多少時間出來,而是怎麼樣提高現有的時間利用效率。

1、建設心態,養成創造條件馬上做的習慣。

非常非常忙的人,一定要有一個意識:就是我如果現在有想法,那馬上就要有動作;如果現在沒有動作,那這件事情就會永遠錯過。

動作分為很多類型。比如,3分鐘能處理完的事情,立即處理。如果3分鐘處理不完,就先開始處理一點點。什麼是開始處理一點點?比如在你的小時光提醒上記錄下這項待辦,這樣你會在後期仍然記得這件事。比如先把書的塑封拆開看三頁,這樣你算有了一個開端。

當你有了一個想法,就一定要有一個動作響應。不過如果你是在做一件事情A中產生了新想法,最好不要在A沒有獲得階段性成果的時候,又轉到B事情上。你可以用最短時間把B寫在紙上,然後忘記,繼續回到A的事情上。

如果你非常非常忙,就千萬不要對自己說「等下次有機會我要……」。對自己說這樣的話,就是在吸毒,就是在誘騙自己,你會騙上癮的,然後仍然什麼事也沒有做。如果你對自己說要做什麼,那就去做,就馬上安排起來,否則內心獨白就應該靜音,不要瞎逼逼。

當然這不妨礙你在社交場合與朋友客套說,「等下次有機會我一定要/您一定要……」。這些話有助於構建和諧的社交氛圍,不過說完你直接忘記,因為這很可能就是轉瞬即逝的場面話。

2、調整狀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在有限的時間內尋找最重要的事情來做,要放棄的東西,不僅是那些看起來不太有價值的東西。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

比如一道難度極高的題目,總是讓人忍不住想去挑戰一下。如果你在做完高考試卷前面的題目之後,還有充足的時間去解決最後一道難題,這樣的難題當然值得去挑戰,因為它會給你加分。但是,如果你前面的題目做起來都很困難,那麼,挑戰這樣的難題,不僅不會有結果,還是讓你減分——因為你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做那些你本來可以拿分的題目。

我們要保證自己的學習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適應的題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太簡單的題目不要去做,太難的題目也不要去做。讓高手去做12道難題吧,我們只做12道中等難度的題目就行了。等我們把中等難度的題目做熟練之後,你自然會發現,原來很難的題目已經不那麼難了。

所以,對於那些剛開始制定計劃的人來講,計劃應該定得適度的低於而不是高於自己所能完成的水平。比如你預計自己複習某一部分的內容需要一個小時,那麼你可以計劃用80分鐘。讓時間寬裕一些,但儘量保證每天給自己規定的任務都能完成。在一天結束的時候,前一天所計劃的事情都做完的成就感是非常爽的,可以給你繼續制定和執行計劃的信心和動力。這樣循序漸進,再慢慢的提高標準,才能真正高效的利用時間。

3、減少浪費,制定一個合理的計劃。

其實我們生活中本來就有很多時間是浪費掉了。

比如有的人從來不會屏蔽手機上應用的消息彈窗,每一次群裡來消息,就會抬頭看一眼。這樣積少成多,其實就會耽誤很多時間,但是很多人卻覺得「沒什麼」。

再比如,我們其實在微信上花的時間也很多,而很多是因為社群裡的閒扯。這些嘰嘰喳喳的閒扯,雖然可以幫你聯絡感情,但是更多的是打斷了你的思緒,中斷了你的思考。

我以前看過一個故事,有個人總覺得自己每天都會做一些錯事,為了少犯錯誤,他就想了一個主意:拿出一個碗、一包黃豆、一包綠豆,每天做了一件好事就把黃豆放進碗裡,做了一件錯事就把綠豆放進碗裡。每天晚上睡覺之前,他就數一數裡面有多少顆黃豆多少顆綠豆,然後想一想自己今天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壞事。就這樣日復一日,黃豆逐漸增多而綠豆日漸減少。

從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出每天監督自己的好處。無論做了什麼事情,每天睡覺前都回想一下,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該做的事情又有哪些做得不好,該怎樣改進。這樣才能不停的進步,而不至於停滯不前。我們制定了計劃,就需要每天都檢查自己的完成情況,這樣才能督促自己不斷改進,真正做到制定好計劃、執行好計劃。

總之,說了那麼多關於如何進行時間管理的話,同學們不妨自己開始嘗試一下。現在,請你按照建議的步驟,進行時間管理的練習,用小時光提醒:設置每天的待辦事項,提醒自己要完成規定時間的項目,可以先試著添加一些比較簡單的,一周以後,可以看看哪些完成了哪些沒有完成,想想沒有完成的原因。根據上周的完成情況進行調整,將最常進行的生活事項加入待辦事項中,並注意一下幾點:

1.每次只做一件事。

2.保證事件的完整性。

3.堅持21天。

小時光提醒:自律時間管理,習慣養成工具

(任何工具都是輔助你的,而不是讓你養成依賴)你需要做的就是有一天這款工具消失了,你也會有高效利用時間的習慣。

優秀是一種習慣。當我們完成了一個目標,其他目標也能夠用同樣的方法去實現。

相關焦點

  • 頂尖名校的學霸們是如何高效利用時間的?
    不要再強調自己沒有時間幹這,沒有時間幹那,頂尖名校的學霸又是如何生存的?在兼顧高分與更多科研或者實習,或者更多的業餘活動時,他們又是 如何高效利用時間 的呢?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的人花了很多的時間去學習,幾乎達到了人的生理極限了,不太可能再擠得出什麼時間出來了,但進步仍然十分有限。看到自己在非常痛苦的看書做題的時候,有些個成績比自己好很多的同學卻似乎很悠閒的樣子。如果時間利用都到了這步田地,自己還有再改進的餘地嗎?  對於這些問題,我想用一句話解釋:「時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 2019高考考前每日複習時間安排表 如何高效利用時間
    每天怎麼安排複習時間才能把時間「物盡其用」,如何複習才能在高考中趕上「學霸」的節奏?今天就讓小編來告訴你。每日複習時間安排表這是第一個學習高效期,清晨起床後,大腦經過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勞,腦神經處於活動狀態,沒有新的記憶幹擾。
  • 考研倒計時126天,如何高效利用備考時間?
    距離考研只剩下126天,最近呢,很多高校也都發布了21考研的招生簡章,大家接下來可以有針對性的複習考研了,不過這短短的四個月時間對於考研的同學們來說,時間還是非常緊張的,所以我們一定要高效利用時間,成為時間的管理者。
  • 高三黨收藏:如何長時間高效學習?
    20個小時=2個沉睡的夜晚=1周娛樂時間的總和,聽起來的確很不錯。高手的練習(俗稱刻意練習)每次最多1到1.5小時,每天最多4到5小時。沒人受得了更多。」就我個人而言,一天高效學習時間安排在八個小時左右,是可以執行的,但要保證利用好八個小時的高效時間。開始之前,你需要建立儀式感。人會藉由儀式感,來給自己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為了保證高效時段得到高效利用,我把每一次學習當高考一樣對待。
  • 99%的人都不知道,如何正確地高效利用時間
    每人每天的時間都是對等的24小時,並不存在學霸、成功者被多賦予時間的可能。大多數平凡的人和他們的差距,歸根到底就在於——是否高效利用時間。
  • 如何高效利用僅有的24小時
    每個人的每一天都有24個小時可以支配,每星期就有168小時,每個月就有……該如何去使用這些時間,選擇權就在你的手上。要麼浪費,要麼節約。我想,每個人的第一選擇一定是節約,畢竟人總是對美好的事物充滿幻想。
  • 碎片時間的高效利用法則
    其實碎片時間的概念很早就有,但會不會利用差別很大,勤藤教育準備了有關碎片時間高效利用的一些規則,希望能對想利用碎片時間的人有所幫助。碎片時間的高效利用原則主要有三點:整理規劃、精確目標、每天三件事。,微博等各種社交軟體其實並不現實,越不讓自己看其實會越想看。
  • 小時光提醒:畢業之後,我們的時間都去哪了?
    下午打開小時光提醒一看,8月就剩最後4天了,不知不覺中2020的時光快也過了三分之二了;按照畢業時間來看回想一下,畢業後這麼長時間,有多少時間是被我浪費掉的?又有多少時間是真正被利用起來?管理時間的重要步驟就是將你要做的事情設定一個很小的行動目標。
  • 時間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時?(附思維導圖)
    ▲最近看了一本簡單有趣的書——《時間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時》,很多觀點和我的踐行不謀而合,下面我將書中精髓分享給大家: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時間管理以下是作者推薦的有關時間管理需要記住的十個最重要的觀點:1、自我意識是先決條件。對時間的保持高度敏感,才能成為一個有效的時間管理者。
  • 時間不夠用?學會高效利用時間
    做一項工作的同時,還要想著另一項工作,不僅時間不夠用,學習效率還比較低。後來明白到,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我們要學會從這麼多事情中挑出最重要的事情,這個事情是其他一切事情的根基,如果這個事情完不成,其他事情也就失去了意義。擒賊先擒王,我們一定要抓住事情的要害,其實就是從眾多矛盾中找到主要矛盾。
  • 疫情期間居家,如何幫孩子有效利用時間
    如何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如何使每天24小時發揮出最大的效用則成為每一個家長和孩子的重要課題。這樣不但能夠高效地利用時間,更能讓孩子獲得成就感,從而更加努力地堅持下去。比如,有的孩子寫字很慢,同樣的作業別的孩子半個小時就能寫完,但是他就需要一個小時。那麼,父母不能武斷地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做到,而應從自己孩子的實際出發去設定學習的時間。
  • 時間管理:如何充分利用好我們的24小時
    (2)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小書,叫《時間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時》,可以解答大家遇到的上述問題。(3)時間是一種轉迅即逝的移動資產,如何運用所擁有的時間對我們的前程轉關重要。因此浪費它的風險必須得由我們自已承擔。
  • 如何高效利用碎片時間,掌握這三招,讓你的碎片化學習效果更好
    複利的作用不只體現在錢生錢上,通過提升碎片時間的利用率,同樣可以獲得巨大收穫。所以今天的內容,就來談談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完成自我提高。比方說有的人在閒暇時間裡,通過寫作來獲得一份額外收入,這就是高效利用碎片時間的表現。
  • 時間不夠用?如何把一小時當三小時花?
    許多學生都面臨一個問題: 時間不夠用! 平時環境相對舒適,同學們生了怠惰之心,虛度了許多大好時光! 其實,如果大家好好利用時間,認真管理,甚至能把一小時當成三小時用!
  • 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利用不同場景高效學習?
    可是,無奈有時身處嘈雜或者只有碎片時間,很難有效利用上,最終只好將學習的想法作罷,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煩惱呢?今天的主題也許可以幫到你。學會之後,你就能最大化利用好時間空間,在不同場景下都能高效學習,超過不知這個方法的人一大步!
  • 高三高效時間管理法!如何利用六大黃金學習時間,輕鬆提高50分?
    高效學習對於高三黨來說尤為重要。想要做到高效學習,單單做一個作息安排表可不夠,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時間管理,讓自己再最恰當的時間做最合適的事,這樣才能把握住一天的黃金時間,保證自己的學習和複習效率。但是如何才能做好學習時間管理呢?時間管理因人而異,但唯二不變就是下面的兩大關鍵點。六大學習黃金時間1、早讀一日之計在於晨。
  • 提早放了寒假如何高效的利用時間充分準備專升本考試?
    對於學校提前放假,考生們一定不要只覺得開心和放鬆,面對相對漫長的寒假假期,考生們一定要利用好自己的備考時間,抓緊時間複習普通專升本考試! 那麼,考生們應該如何利用寒假備考時光,又有什麼好的複習方法可以學習借鑑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格子理論:成功者高效利用時間的終極秘訣,大部分人並不知道
    時間商就是一個人如何高效利用時間,產生人生最大價值的能力。曾經有人把一個格子畫滿在一張A4紙上,如果一個格子代表一個月,你去塗一下,會發現留給你努力的時間並不多了。問題的關鍵,就是如何讓每個格子產生最大的收益值。如果你想要高效利用時間,體驗、創造、愛就是你努力的目標。
  • 有意思的時間整理術,高效利用時間,24+1 小時策略猶如神助攻
    其實,只要善用時間,你也可以每天「多」一個小時,受益無窮。用你的工作效率最高的時間處理困難的事情,或者從事創意思考。工作效率低的時間則用來看報、整理檔案、打掃或清理信件。配合自己的精神狀態去工作,可以事半功倍。儘量利用時間並不等於必須每一刻都埋頭苦幹。做日常工作之際稍作休息,可以幫助你稍後做得更快更好。
  • 高三黨收藏:如何長時間高效學習?(轉給孩子)
    結合我們20小時要學一門新技能的目標,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學習一門新的知識時,短時間集中注意力不難。高手的練習(俗稱刻意練習)每次最多1到1.5小時,每天最多4到5小時。沒人受得了更多。」就我個人而言,一天高效學習時間安排在八個小時左右,是可以執行的,但要保證利用好八個小時的高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