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常非常忙的人,那麼該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小時光跟大家分享一些經驗,記住:時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使用。
說到時間緊張,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的就是怎麼擠時間——壓縮睡覺的時間、壓縮吃飯的時間、壓縮休閒娛樂的時間等等,把一切學習以外的時間都壓縮到極致,彷佛就是管理時間的終極目標。
為學習成績而苦惱的同學,常常也伴隨著覺得時間不夠的苦惱。因為他們覺得,要想把成績趕上來,必須給自己「補課」——多補習以前的基礎或者多找點別的教輔材料來做一下。但是,老師上課佔據了絕大部分的時間,又要布置好多好多的作業,每天連作業都做不完,哪裡來的時間去自己學習?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的人花了很多的時間去學習,幾乎達到了人的生理極限了,不太可能再擠得出什麼時間出來了,但進步仍然十分有限。看到自己在非常痛苦的看書做題的時候,有些個成績比自己好很多的同學卻似乎很悠閒的樣子。如果時間利用都到了這步田地,自己還有再改進的餘地嗎?
學習好的人,因為看書做題很輕鬆,時間剩下很多,可以用來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而為學習苦惱的人,因為看書做題都很痛苦,效率低下,每天連老師布置的作業都難以完成,根本擠不出時間來學習,只能越來越痛苦。學習成績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要解決這個問題,單純靠擠時間是沒用的——就像窮人單純靠節約儲蓄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一樣——我們必須記住世界上有比時間更重要的東西:效率。眼睛只看著時間,是無法逃脫「馬太效應」的陷阱的。在管理時間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記住: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再怎麼擠也有限;但是時間利用的效率是可以成倍提高的,提升的空間很大。當我們在思考如果利用時間的時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麼樣去從哪裡摳多少時間出來,而是怎麼樣提高現有的時間利用效率。
1、建設心態,養成創造條件馬上做的習慣。
非常非常忙的人,一定要有一個意識:就是我如果現在有想法,那馬上就要有動作;如果現在沒有動作,那這件事情就會永遠錯過。
動作分為很多類型。比如,3分鐘能處理完的事情,立即處理。如果3分鐘處理不完,就先開始處理一點點。什麼是開始處理一點點?比如在你的小時光提醒上記錄下這項待辦,這樣你會在後期仍然記得這件事。比如先把書的塑封拆開看三頁,這樣你算有了一個開端。
當你有了一個想法,就一定要有一個動作響應。不過如果你是在做一件事情A中產生了新想法,最好不要在A沒有獲得階段性成果的時候,又轉到B事情上。你可以用最短時間把B寫在紙上,然後忘記,繼續回到A的事情上。
如果你非常非常忙,就千萬不要對自己說「等下次有機會我要……」。對自己說這樣的話,就是在吸毒,就是在誘騙自己,你會騙上癮的,然後仍然什麼事也沒有做。如果你對自己說要做什麼,那就去做,就馬上安排起來,否則內心獨白就應該靜音,不要瞎逼逼。
當然這不妨礙你在社交場合與朋友客套說,「等下次有機會我一定要/您一定要……」。這些話有助於構建和諧的社交氛圍,不過說完你直接忘記,因為這很可能就是轉瞬即逝的場面話。
2、調整狀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在有限的時間內尋找最重要的事情來做,要放棄的東西,不僅是那些看起來不太有價值的東西。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
比如一道難度極高的題目,總是讓人忍不住想去挑戰一下。如果你在做完高考試卷前面的題目之後,還有充足的時間去解決最後一道難題,這樣的難題當然值得去挑戰,因為它會給你加分。但是,如果你前面的題目做起來都很困難,那麼,挑戰這樣的難題,不僅不會有結果,還是讓你減分——因為你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做那些你本來可以拿分的題目。
我們要保證自己的學習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適應的題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太簡單的題目不要去做,太難的題目也不要去做。讓高手去做12道難題吧,我們只做12道中等難度的題目就行了。等我們把中等難度的題目做熟練之後,你自然會發現,原來很難的題目已經不那麼難了。
所以,對於那些剛開始制定計劃的人來講,計劃應該定得適度的低於而不是高於自己所能完成的水平。比如你預計自己複習某一部分的內容需要一個小時,那麼你可以計劃用80分鐘。讓時間寬裕一些,但儘量保證每天給自己規定的任務都能完成。在一天結束的時候,前一天所計劃的事情都做完的成就感是非常爽的,可以給你繼續制定和執行計劃的信心和動力。這樣循序漸進,再慢慢的提高標準,才能真正高效的利用時間。
3、減少浪費,制定一個合理的計劃。
其實我們生活中本來就有很多時間是浪費掉了。
比如有的人從來不會屏蔽手機上應用的消息彈窗,每一次群裡來消息,就會抬頭看一眼。這樣積少成多,其實就會耽誤很多時間,但是很多人卻覺得「沒什麼」。
再比如,我們其實在微信上花的時間也很多,而很多是因為社群裡的閒扯。這些嘰嘰喳喳的閒扯,雖然可以幫你聯絡感情,但是更多的是打斷了你的思緒,中斷了你的思考。
我以前看過一個故事,有個人總覺得自己每天都會做一些錯事,為了少犯錯誤,他就想了一個主意:拿出一個碗、一包黃豆、一包綠豆,每天做了一件好事就把黃豆放進碗裡,做了一件錯事就把綠豆放進碗裡。每天晚上睡覺之前,他就數一數裡面有多少顆黃豆多少顆綠豆,然後想一想自己今天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壞事。就這樣日復一日,黃豆逐漸增多而綠豆日漸減少。
從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出每天監督自己的好處。無論做了什麼事情,每天睡覺前都回想一下,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該做的事情又有哪些做得不好,該怎樣改進。這樣才能不停的進步,而不至於停滯不前。我們制定了計劃,就需要每天都檢查自己的完成情況,這樣才能督促自己不斷改進,真正做到制定好計劃、執行好計劃。
總之,說了那麼多關於如何進行時間管理的話,同學們不妨自己開始嘗試一下。現在,請你按照建議的步驟,進行時間管理的練習,用小時光提醒:設置每天的待辦事項,提醒自己要完成規定時間的項目,可以先試著添加一些比較簡單的,一周以後,可以看看哪些完成了哪些沒有完成,想想沒有完成的原因。根據上周的完成情況進行調整,將最常進行的生活事項加入待辦事項中,並注意一下幾點:
1.每次只做一件事。
2.保證事件的完整性。
3.堅持21天。
小時光提醒:自律時間管理,習慣養成工具
(任何工具都是輔助你的,而不是讓你養成依賴)你需要做的就是有一天這款工具消失了,你也會有高效利用時間的習慣。
優秀是一種習慣。當我們完成了一個目標,其他目標也能夠用同樣的方法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