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帶你遇見未知的自己
作者丨茹果君
出品丨張德芬空間
「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火出圈,人們一度將馬伊琍當做婚姻中隱忍的典型。
可過了一段時間,大家都以為風平浪靜也就這樣了的時候,馬伊琍又出乎意料宣布已經與文章離婚。
就在各種文章熱點將馬伊琍寫成女性獨立的代言人,「我可以慣著你,也可以換了你」時,這個大女主的強勢人設貌似又被反轉了。
最近,馬伊琍發文自曝離婚後狀態一度很差,多次看心理醫生,心理狀態還是未能很好地調整過來。
(內容來於微博)
作為女明星的馬伊琍,有顏有財有知名度,《我的前半生》成熱播劇,也不愁接不到劇拍,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前光鮮亮麗的女人,仍舊會為了婚姻的失敗而恍恍惚惚陷入心理創傷中。
離婚到底對人們的影響表現在什麼方面?真的會有如此嚴重嗎?
創傷級別排序
離婚的影響僅次於生命的喪失
婚姻的解散對於人們來說,並不僅僅只是生活的慣性改變,更多是人們在精神世界的斷層感覺。
1.離婚也是一種喪失
歷史名人中因為婚姻的失利而導致整個人生發生沉陷崩坍的情況並不少見。
張幼儀即使在離婚之後自立自強創立了自己的服裝品牌,後來還成為上海時尚界的風向標領導者,也在與徐志摩離婚之後一度陷入深度悲痛之中。
張幼儀離婚時還懷著的幼子,不知道是不是母體悲傷過度的緣故,這個孩子身體多病多災在三歲時就離開人世。
2.離婚的負面影響遠比人們想像中嚴重
婚姻的失利,還可能會導致對人性的徹底懷疑,從完全信任到互相對抗的轉變,會使人的三觀發生質的改變。
剛工作的時候,因為業務的緣故總會與一個蘇姓大姐接觸,感覺此人刁鑽刻薄很難打交道,我們幾個小姑娘都很怕單獨和蘇大姐說話,她那冒著寒光的眼睛仿佛要吃人一樣地盯著我們。
後來才知道,蘇大姐的丈夫在外面與一個小十來歲的女人好上了,無論如何都要離婚,從此之後,蘇大姐都見不得小姑娘,總認為長得稍微好看點的女人都是狐狸精。
原本蘇大姐並不是這樣,她以前也是熱情開朗尤其愛幫助人。
如今的蘇大姐不僅對人態度不好,連帶著對整個社會的看法都扭曲了,總認為別人都是不懷好意,將我們的善意也認為是對她的嘲諷。
渾身戾氣的蘇大姐更讓人避而遠之,這種惡性的循環讓蘇大姐至今沒有走出離婚的陰影,甚至到了後來看到與丈夫小三同姓的人都帶著憤恨的情緒。
3.創傷級別決定於重視程度,將婚姻看得更重的人會傷得更重。
人的生命之中所有事物都是主次之分的,只不過每個人的排序情況不同。
還記得那個心理遊戲嗎?如果世界處於末日,請將你所有重要的人和物帶上小船,但是船的承重程度是有限的,你必須扔一些東西下去。
做這個遊戲的人們,最開始心態都是很輕鬆的,畢竟只是一個虛擬的遊戲嘛。
將寫在紙上代表著所帶東西的名字一個個划去,人們的神態變得越來越凝重了,到了剩下三五個名字,就好像身處真的生離死別之中。
有的人會將父母放到最後,有的人會將孩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也有的人將配偶當做是最重要的人。
或許是愛情,也或許是親情,將對方看作是世上另一個不同性別的自己,無論是哪一種,一旦割捨都是撕心裂肺的痛,都是曾經粘合在一起的強行分離。
那些將父母子女或者另外事物比如工作事業美貌利益,看得更重的人們,傷心會很快癒合,就是因為他們的心中最愛,也就是支撐自己精神的東西並沒有失去。
離婚與人生其他創傷的不同
1.比起婚姻,戀愛互相牽扯的程度更淺層次
常有人拿戀愛分手與結婚離婚相比,這是不同程度的交往,不僅是因為兩個家族涉及的程度問題,還有個人心理感受的不同。
分手是與鏡我的割裂,愛情更像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尋找到另一個自己,原來世上有一個人如此明白我,心靈交會的觸電如同美妙的交響樂。
當人們發現這一切是假象,其實我們並沒有真正地和對方融合,傷心也是一種幻想破滅的遺憾。
工作中的失利,友情遭遇背叛,還有生活中其他重大變故的創傷,都會對人心理有影響。
但「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新的工作,新的朋友,新的生活圈子,說不定還會更好,這些價值導向人生選擇的問題,都很容易被後來的機遇所取代,只是時間問題。
可是離婚不同,這是傷筋動骨分崩離析的解體,長期生活連喜歡的飲食都變得雷同,三觀都變得接近,看待事物的角度都互相影響了。
離婚就像是同自我的一部分割裂,做不了熟悉的陌生人,因為種種牽扯必定還會在某些場合經常有交集。
2.之前的婚姻程度互相融合度越高,越難走出來。
馬伊琍與前夫文章的人生互相融入度就挺高的,兩個人結婚的時候,馬伊琍已經是知名度很高的女演員了,而文章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演員。
結婚之後,馬伊琍就很少接戲了,並將自己在演藝圈的資源都推給文章,文章也在戀愛結婚之後迅速成長為當紅一線小生,兩人在一定程度上是資源互換,彼此扶持。雖說文章自身作為演員的資質賦質不錯,也是離不開馬伊琍背後的功勞。
怎麼樣從婚姻失利的創傷狀態中走出來
一個朋友在微信上問有沒有合適的離異男士,說她的一個表姐離異後想再婚,都上**網登記了。
朋友表姐離婚後孩子歸男方,開始覺得不適合的婚姻就像小一號的鞋一樣,沒有了打光腳或許還更自在,卻沒有想到過一段時間之後,那種感覺刻到骨子裡的心酸才開始慢慢地彌散出來,無處不在。
總是會反覆回閃過往生活的片段,好的不好的,都會想。
朋友表姐認為有人說過:忘記一段感情的最好方式,是開始另一段新的感情。可是介紹了一個又一個,不是性格不合,就是各自都還沒想清楚。
於是她想,如果人的心能夠像一棟房子那樣,把一格格回憶關在不同的房間,眼不見心不煩就好了。
最重要的是,表姐心態並沒有擺正,她心裡始終沉浸在上次婚姻被人背叛的創傷中,久久不能平復,對後來的人還是放不開心扉。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1.在經歷重大變故之後,適當的逃避和喘息是必要的,一定要對逝去的關係表達充分的哀傷。
2.正確歸因與復盤才是走出陰影的決定性步驟,正視內心的缺失感,找到精神支柱的替代點。
3.明白一段婚姻的失敗僅僅是一種經歷,如果充分成長,仍然可以歸零重新開始。
世界上沒有絕對好的事情,同樣也沒有絕對糟糕的事情,每一段經歷都能給我們的生命帶來新的成長,痛苦尤其是這樣,拿到成長,就可以創造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