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堤,眾志成城抗洪流

2020-08-28 大渡口中學金成道

南鄉子·詠長江大堤抗洪搶險(詞林正韻)

安徽省東至縣大渡口中學 金成道

衛國抗洪流,黎庶揮汗意未休。停雨小閒心不定,風柔,江左男兒女士牛。

波起漫沙洲,卻見浪濤盡落舟。敢問壯懷何處烈,回頭,但願安瀾解百愁。

2020年7月12日星期日上午於渡中

抗洪勇士之歌

安徽省東至縣大渡口中學 金成道

長江大堤,人流湧動,

這裡有思念和牽掛,

這裡有美麗的夢想。

這裡精彩無限,這裡群情激昂,

這裡更有波浪壯闊的時代史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遠方。

真誠的問候,

衷心的祝福,

在心靈深處流淌。

願四季安瀾伴隨中華兒女走過人生四季,

願眾志成城進行曲永遠飄蕩,

願我們美麗的祖國唱響五湖四方。

2020年7月12日星期日上午於渡中

作者簡介:

金成道,筆名幽幽蘭草心,安徽省東至縣大渡口中學副校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研究生,「城市頭條」認證編輯,「今日頭條」認證作者,「小說閱讀網」籤約作家,安徽青年報特約記者,《語文教學與研究》特約撰稿人。2015年入選《博文.詩意的紅燭.安徽教師散文百家》(第三輯)。著有200多萬字網絡小說《護花總裁》《剽悍特種兵麻辣妞》《鐵血總裁俏佳人》《南海大決戰》等。

2017年9月15日完稿的84萬字長篇歷史武俠言情小說《蕩倭風雲》(未出版),成為建國以來安徽省最長的單部獨著長篇小說。建有個人網站「大渡口中學金成道資源網」。

相關焦點

  • 長江大堤出險 爭分奪秒處險
    7月13日9時,駐守臨湘市江南鎮的40名民兵攜帶裝備緊急集結,5分鐘後,快速行進在長江大堤上。  此時,江南鎮長江大堤煙波尾段出現一處約20平方米的散浸險情,滲水嚴重,如果不馬上搶護,就會造成管湧,甚至潰堤的危險。因為險情發生在堤坡面,無法使用大型機器作業,臨湘市人武部副部長何江根立即將40名民兵分成兩組,採取分工流水作業方式,火速挖通9條10米長的導滲溝。
  • 教授巡堤 護衛長江——華中農大教授長江大堤巡查值守群像
    「一定要巡好最後幾輪」,三伏天、凌晨4點多、長江武金堤,華中農大水產學院教授馬徐發鼓勵巡堤的「夥伴們」,熬過這最困最難的時段就是勝利。此刻,武漢的天已經蒙蒙亮,滔滔江水已經見證了「馬徐發們」晝夜巡堤的20餘個小時。馬徐發只是華中農大教授巡堤群像的一個縮影。長江汛情期間,該校上堤教授50餘位、副教授110多位,他們當中不乏45歲以上者也不乏「海歸」和高崗教授。
  • 長江外護圩惠生聯圩漫破口實現復堤合龍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昨天(22日)上午11時,經過4天4夜的連續作業,位於安徽蕪湖的長江外護圩—惠生聯圩的漫破口實現了合龍。發生漫破的惠生聯圩是長江安徽蕪湖段無為大堤的外護圩,7月11日上午7時左右,受強降雨和長江高水位頂託的影響,作為無為大堤外護圩的惠生聯圩發生了漫破,江水在進入惠生聯圩的圩內之後,導致圩內的水位超出了無為大堤內的地面有5米多。從7月18日開始,隨著漫破口水面的逐步平穩,對漫破口的封堵作業開始進行。
  • 長江防洪大堤局部塌陷 中鐵十五局集團四公司緊急救援
    工人日報客戶端7月17日電 「長江防洪大堤(無為市高溝段河堤)因暴雨局部發生塌陷,情況異常嚴峻,向你們請求支援。」很快,一輛輛裝滿石頭、黃土的車輛在長江大堤上排成了「巨龍」。該項目抗洪搶險分隊成員分工協作,裝車、運輸、卸料等有條不紊地推進。經過兩天的連續奮戰,險情排除。
  • 教授護衛大武漢——華中農大巡查值守長江大堤群像
    「一定要巡好最後幾輪」,三伏天、凌晨4點多、長江武金堤,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教授馬徐發鼓勵巡堤的「夥伴們」,熬過這最困最難的時段就是勝利。此刻,武漢的天已經蒙蒙亮,滔滔江水已經見證了「馬徐發們」晝夜巡堤的20餘個小時。馬徐發只是華中農大教授巡堤群像的一個縮影。
  • 蒸湘抗沆|大堤上的早餐
    大堤上的早餐。紅網時刻7月11日訊(蒸湘站記者 肖雲鵬 通訊員 胡會川)7月10日早晨,蒸湘區呆鷹嶺鎮杉旭河的夜"醒"得特別早。天剛亮,衡陽市蒸湘區人武部把早餐送到了抗洪大堤上,辛苦了一整夜的民兵們,以大堤為桌,大家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民兵廖清湖一邊吃早餐,一邊拍視頻發朋友圈。"這頓早餐好特別!大家親如一家,並肩戰鬥,那份暖暖的親情,我要分享給朋友們"。7月9日下午5點,黃美洲防洪大堤出現滑坡重大險情。險情就是命令,區人武部民兵緊急岀動,經過一晝夜搶險,大堤得到了加固。
  • 眾志成城抗疫情
    畫面中間是由蒼松、萬年青和鮮花簇擁著的黨旗,象徵全國人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畫面左上方的黃鶴樓代表武漢。年逾八旬的鐘南山院士神情剛毅,奮戰在抗疫一線。呼嘯的救護車,正將患者送往定點醫院;隔離病房內,醫生在全力搶救病人;身穿防護服的醫護人員腳步匆匆,以最美逆行者的姿態,奔赴抗疫前線;運輸車隊、高鐵列車滿載來自全國各地的救援物資和醫護人員,日夜兼程馳援武漢;寒風中,交警正在保駕護航。不斷創造中國奇蹟的建設者們,將竣工後的火神山醫院交付使用,呈現在畫面中的,是他們轉身離去的疲憊背影和援馳武漢的解放軍醫護人員的堅定面孔。
  • 築牢無為大堤!惠生聯圩順利復堤合龍
    築牢無為大堤!工程使無為大堤由「臨江」狀態切換為「臨圩」狀態,確保大堤不再受高水位江水直接衝擊,既為無為大堤構築堅實的「防洪屏障」,也為災後重建和圩內企業復工復產奠定基礎。
  • 武穴吳谷英社區12名高中畢業生、大學生走上長江大堤參與防汛
    從7月11日開始就走上長江幹堤吳谷英防段,加入巡堤查險的志願者隊伍中來。他跟全社區180餘名防汛隊伍一起,巡河護堤、除草清淤,為打贏長江防汛抗洪攻堅戰貢獻青春力量。據介紹,吳谷英社區共有12名高中生、大學生參與到當前的抗洪救災中。白天在一起巡堤、備料,吃大鍋飯,喝白開水,晚上則擠在哨棚裡湊合而睡。
  • 抗疫公益歌曲《長江水,日夜流》
    、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等多家主流音樂門戶網站、四川省文聯主辦的《現代藝術》、四川省音樂家協會抗「疫」公益歌曲、西部音樂基地、人民網四川頻道、《人民日報》四川頭條、亞洲愛樂樂團華語音樂排行榜抗「疫」公益歌曲、中國網抗「疫」公益歌曲、中國音樂家協會、人民音樂出版社抗「疫」公益歌曲第一集等中、省、市新聞媒體和專業平臺收錄、展播。
  • 有人考滿分有人差點交白卷,長江大堤上一場考試敲響防汛警鐘
    楚天都市報8月1日訊(記者周治濤 通訊員汪萬軍 王菁)湖北長江段超警高位運行已持續22天,巡堤的幹群,對所負責段大堤情況掌握如何?7月30日晚,一場「防汛考試」在洪山區武金堤旁的一個會議室舉行,考試結果出人意料,有的人考100分,有的人只拿到10分。
  • 青春相框 | 汪派:我在鹹寧簰洲灣長江大堤上堅守了整整38天
    今年7月,長江水位驟漲、多處告急,「00」後大學生汪派加入青年突擊隊,參加嘉魚縣簰洲灣鎮東嶺村裡的防汛工作,在簰洲灣長江大堤上堅守了整整38天。遭受了上半年疫情的湖北,可能還沒有緩過勁兒,就要面臨新一輪的挑戰——嚴峻的長江汛情。保堤就是保命,保堤就是保護我們的家鄉。衝在一線,義不容辭!
  • 王繼紅:祁縣順口溜眾志成城抗疫情
    眾志成城抗疫情 (祁縣順口溜) 抗疫情,有日頭, 也沒啦給大家說段順口溜, 今兒見了大夥的面, 心裡覺得還很想念
  • 培紅幼兒園:凝聚青春正能量,眾志成城抗疫情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陳鎧奕 通訊員 賴單熙)武漢突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全國迅速啟動I級響應,部隊官兵有力支援,醫護人員英勇奮戰,人民群眾眾志成城。為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高教師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認識,培紅幼兒園青年團員教師在團支部組織下開展了「凝聚青春正能量,眾志成城抗疫情」線上主題團日活動。
  • 定西市文體旅遊局「眾志成城抗疫情」主題優秀文藝作品獲獎名單公示
    《眾志成城》作者:王建軍43.《抗疫志願者》《責任擔當》《逆行者》作者:張亞平44.《逆行者》《國之勇士》作者:李旭升45.《眾志成城》作者:賈紫弘46.《盼春信》作者:楊志47.《福從口做起》作者:查佩仙48.
  • 青島理工大學召開「眾志成城·共抗疫情」主題活動總結表彰大會
    7月25日,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分團委召開「眾志成城·共抗疫情」主題團日活動總結表彰大會,本次大會旨在表彰在疫情期間工作落實到位、團日活動開展效果突出的團支部和表現優異的個人。學院分團委書記王中帥,2018、2019級團幹部及獲獎人員參加表彰大會,會議由土木194班團支書劉力銘主持。
  • 眾志成城抗疫情 江蘇食企在行動!
    南京桂花鴨(集團)有限公司2月19日上午,桂花鴨集團將1000隻金桂飄香鹽水鴨捐贈給南京鼓樓醫院,為奔赴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送去家鄉的味道和祝福。據悉,新冠病毒肺炎肆虐以來,鼓樓醫院已經組織了三批抗疫醫療隊共200多人馳援武漢。
  • 【眾志成城抗疫情】春歸保健科技有限公司累計捐贈60餘萬元物資...
    【眾志成城抗疫情】春歸保健科技有限公司累計捐贈60餘萬元物資助力「戰疫」暖人心 2020-02-12 2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眾志成城抗疫情,海南女企業家愛心「戰疫」
    共抗疫情,還有海南震曉商貿王迪、匯暢文化劉暢、寶芬中醫黃秀錦、海南奕亨實業有限公司海菱、拾渡文化楊靜、品臻會創業平臺黎志堅、媽寶薈·愛樂童健康調理中心施媛、海南治潤體育李政雲、詩博麗洪婉瑜、海口羽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姜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洪秋霞等更多愛心創始人進行了捐贈。這些愛心的力量,將匯聚成一股洪流,助力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新中國全面治理長江的序曲
    到1954年,面對20世紀長江最大的一場洪水,荊江分洪工程三次開閘洩洪,為保衛荊江大堤、保衛武漢市做出了重大貢獻,從而以實踐證明中央的決策是正確的,也消除了爭論。我當時是長江水利委員會(簡稱長委會)主任林一山的秘書,親身參與了荊江分洪工程建設,現將印象比較深的一些情況作一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