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扮演朱德時,相貌相差較遠!朱老總大巧若拙,令人懷念

2021-01-21 永宣論史

說到朱老總的扮演者,也有不少,其中以王伍福老師和劉懷正老師最為出名。

但仔細對比一看,會發現,就相貌而言,都不怎麼像朱老總。其中劉懷正老師算是還比較接近的。

也許有人說,王伍福老師可是朱德夫人康克清指導和肯定過的,難道還不像?我要說就相貌而已他還真不像,有較大的差別。但為什麼他又並大眾叫好呢?因為這二十多年,王伍福老師霸屏了,打開朱老總的電視劇或電影幾乎都是他,當然他演技也很好,所以他演的朱老總形象已經佔領高地、深入人心了。

至於其他的如黃志忠等完全不像了!在他們的演繹下,感覺朱老總越來越像普通將帥的人設了。

朱老總是一種大巧若拙的人,他自幼貧苦,考入雲南講武堂,隨後又久歷行伍,所以外表接地氣,淳厚樸實,但打仗過程中經過洗鍊,他又養成了軍人氣質,因為在舊軍隊,他還被迫經歷了混社會的那一套,還出國多年,所以有很強的社會生存能力,有靈活精明的一面,井岡山時期的遊擊戰的精髓就是靈活,這也是朱老總的體現。

1913年秋,朱德受蔡鍔委派調往滇南重鎮蒙自駐防剿匪。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公然宣布恢復帝制,準備登基,全國各地奮起聲討,參加過辛亥革命的雲南新軍也在積極醞釀起兵討袁。12月下旬,正在中越邊境蒙自、個舊一帶剿匪平亂的滇軍步兵第十團團長朱德,接到了蔡鍔的密令:率部參加討伐袁世凱。

至此,朱德結束了長達兩年的剿匪戰事。

朱德的這次剿匪經歷對他一生的軍事思想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而且對紅軍時期我軍的軍事思想也產生了重要影響。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他從剿匪的過程中,學到了軍事指揮的靈活性,他開始慢慢總結和運用,能達到以少勝多的效果。

他經感慨道:「從辛亥革命起,我在川滇同北洋軍打了十年仗,總是能夠以少勝多。」而他獲勝的法寶就是「流動群集作戰」,他還說:「(流動群集作戰)其實就是遊擊戰爭的思想,只是當時沒有這麼定名罷了。」

沒錯,這就是遊擊戰的前身,朱老總早早領悟了遊擊戰的精髓,所以參加我黨領導的革命後,在井岡山時期,他把自己的經驗推而廣之,再加上毛教員的梳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遊擊戰理論,其精髓提煉為紅軍遊擊戰術十六字訣: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朱毛紅軍,紅軍離不開毛和朱老總。朱老總也被稱為「紅軍之父」。他無疑也是我軍第一人,1955年,他被授予元帥軍銜,而且排在十大元帥的首位。

十大元帥中,最和藹仁厚的應該是他朱老總了!朱老總雖為武將,但是並不英氣逼人和霸氣外露,總有一種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感覺。

他有長者之風,慈祥仁厚,從不整人鬥人,廬山會議期間他不願意批判彭老總,看到很多人咬牙切齒搞批鬥,他說道:「這哪像曾經在一個鍋裡吃過飯的同志戰友嘛?」然後默默隱退。

時至今日,每懷念朱老總時,無不充滿敬仰之情!

相關焦點

  • 歷史書上不常見的毛主席周總理朱老總,張張令人難忘~
    歷史書上不常見的毛主席周總理朱老總,張張令人難忘~ 1937年,毛主席與朱老總的珍貴老照片。照片中毛主席深情的看著朱老總,朱老總則對著鏡頭微笑著,這就是英雄惜英雄的感覺吧,多麼溫馨感人的畫面啊。
  • 朱老總系圍裙扮「夥夫」兩次成功脫險,此後他偏愛蘭花一生
    十大元帥之首的朱德,是軍中有名的,威望甚高的總司令,在多年的軍事生涯中,朱德留給身邊人的印象各不一般,但是總的來說,許多人都稱讚朱老總平易近人,仿佛鄰家老爺爺一般和藹可親,很多人不甚了解的是,朱德在軍中有一個外號,名叫「夥夫頭」1927年南昌起義後
  • 朱德總司令去世後,毛澤東十分悲傷地說了這句話
    朱德總司令去世後,毛澤東悲傷地說了這麼一句話。 朱德作為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雄才大略自不用說。朱老總是蔡鍔大將的得意弟子。他在紅軍初創時期立下過汗馬功勞,再後來的戰爭中一直擔任的是總指揮的任務。
  • 開國大典的照片中為什麼沒有朱德?真相令人肅然起敬
    雖然油畫和照片差別較大,但是如果大家稍作對比就能發現:在董希文創作的油畫當中是有朱德總司令的身影的(毛主席身後左起第一位便是朱老總),而在陳正青拍攝的這張照片中卻見不到朱德的身影。
  • 朱德一生中有過六位夫人,五位情深義重,一位成了叛徒
    朱老總的一生,歷盡坎坷,在情路上,也是悲欣交集。朱老總一生中先後有過六位夫人,這六位夫人中,有五位都情深義重,但也有一位成了叛徒,讓人唏噓。第一位:劉氏一看這個稱呼,我們就知道,這是一位典型的舊時代婦女。這位劉氏其實是朱德的表姐,比朱德大兩歲,在朱德19歲的時候,由父母做主,兩人結成了夫妻。
  • 開國少將請朱老總吃魚,竟用朱老總的蚊帳捕魚,讓朱老總哭笑不得
    由此就衍生出了很多開國將軍請領導吃魚的故事,而在這其中,最有趣的一個莫過於是 開國少將汪乃貴請朱老總吃魚的故事。故事發生在紅軍長徵時期,汪乃貴本來屬於紅四方面軍,後來調到了紅軍總部,給朱老總當參謀。汪乃貴很喜歡這個職務,朱老總也是他崇拜的大人物,所以汪乃貴就提出來要請朱老總吃魚,朱老總也很高興,那時候部隊難得開一次葷,朱老總也好久沒吃過肉了,立刻就答應了下來。就這樣汪乃貴烤了幾隻他剛抓來的魚,別說他的手藝確實不錯,朱老總一邊吃還不忘連聲稱讚,但是汪乃貴聽到了誇獎,臉上卻沒有什麼高興的神情,反而顯得有些局促不安。
  • 朱德彌留之際囑咐李先念 一句話改變國人命運
    剛剛從生命垂危中搶救過來的毛澤東,靜臥在病床上,聽完華國鋒的報告,用哀痛而微弱的聲音問道:「朱老總得的什麼病,怎麼這麼快就……」華國鋒扼要地向毛澤東報告了朱德的病情,並且報告了朱德治喪委員會的工作日程。  毛澤東聽罷,黯然神傷。他囑咐華國鋒一定要妥善料理朱德的後事。
  • 開國少將請朱老總吃魚,朱老總知道真相後,又氣又笑
    常看歷史客棧的朋友可能都會有這樣的印象:我軍的高級將領下去視察時,下面的人經常用魚來招待他們,比如彭老總、陳老總、陳賡等等,都受到過這樣的待遇。 難道是我軍的高級將領都喜歡吃魚嗎?當然不是,而是因為我軍的條件太艱苦,沒有那麼多的豬牛羊肉,去河裡抓魚就成了最方便的招待方式。
  • 朱老總扁擔背後的故事,是不為人知的痛苦
    名單如下:元帥:朱德、彭德懷、林彪、陳毅、羅榮恆。大將:粟裕、黃克誠、譚政。上將:肖克、張宗遜、鄧華、彭紹輝、宋任窮、賴傳珠、楊至成、陳士榘、陳伯鈞、朱良才、楊得志、黃永勝、趙爾陸、李聚奎。這支部隊裡就有後來的朱德、陳毅、林彪三位元帥。1928年12月,彭德懷率領平江起義的隊伍也來到了井岡山,他是井岡山最後一位加盟的元帥。這五位元帥在井岡山的鬥爭非常艱苦,我們在小學二年級學過的《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也能窺見一斑。
  • 這起兇殺案驚動中央,鄧小平下令「83嚴打」,朱老總孫子被槍斃!
    提起「83嚴打」,大家都知道是為了打擊全國犯罪由鄧小平同志下令開啟的全國治安行動,不論背景,只管犯罪,就連開國元老朱老總的孫子都被執行死刑,但很少有人知道,「83嚴打」真正的起因是因為一起特大兇殺案引起的。當這件事報到公安部,鄧小平知道後作了重要批示,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打擊犯罪行動,使中國的治安前進了幾十年。
  • 朱德與雲南的殷殷情懷
    朱德,四川儀隴人,1909-1922年在雲南生活13年,視雲南為第二故鄉,在雲南,改朱建德之名為朱德,改籍貫為雲南臨安府蒙自縣,在雲南陸軍講武堂畢業後官至雲南警察廳廳長。讀書在雲南。1909年23歲的朱德毅然決定辭職,這一年,本在家鄉任中學體育教師的朱德決定辭職,「教育救國」的理念踐行已有一年卻絲毫行不通,在家閉門思過後的朱德決定去雲南求學。但是下定這個決定是有極大的風險的:第一是家庭反對,第二是路途遙遠,第三是路費缺乏,最後也是最大的問題,雲南陸軍講武堂辦得起來嗎?
  • 他是湖南唯一的楊姓開國中將,朱老總是他的證婚人,他是誰?
    楊梅生中將在一次談到李貞少將時說,我雖然比她大三歲,但是當時只是普通的戰士。1926年楊梅生參加國民革命軍武漢警衛團,次年年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楊梅生個子很高,遵義會議後曾任警衛營營長,夫人是四川人劉堅(劉堅原名蕭成英),劉堅兩次搭救過康大姐,他們情同姐妹,楊梅生和劉堅在朱德夫婦撮合下結婚。
  • 朱總司令會幾種外語?
    朱總司令朱德會幾種外語?應該至少會兩種!當然這不胡說,這是根據《朱德自述:開國領袖自傳首度公開》來考察的。1886年12月1日,朱總司令出生在四川省儀隴縣馬鞍場一個佃農家庭。雖說家庭條件說不上富裕,父母輩都沒有讀過書,但因為他過繼給了伯伯,那時,「家裡也還是富裕的中農時期」,勉強還供得起他們弟兄上學。於是,他6歲那年就和大哥、二哥三個去讀書了。直到1905年,還參加了最後一年的縣試、府試科舉考試。朱老總的學習是很好的,在第一次2000人的考試中,考取了前20名。
  • 1968年黃永勝「恐嚇」朱德:不服氣就看劉少奇的下場
    再過些年怕走不動了,也回不去了……  正是從那個特殊歲月開始,朱德手上多了一根拐杖,心中也多了一份惆悵……  林彪點名:朱老總不好。閒居玉泉山,家中突然貼滿大字報。  這時,康生仍然抓住朱德的問題不放:「昨天中央機關組還叫朱德寫檢討!」  「算了,我們看他們,他們也看我們。開七大時,王明、張聞天他們就不相信我們,以為非把他們打倒不可,結果選了他們還是犯錯誤。但如果不選他們,可能壞得更快。他們不改怎麼辦?地球還不是照樣轉!」
  • 朱德公益基金會等單位、媒體在列小舉行公益捐贈活動
    1956年出生於北京,是朱老總朱德的第三個嫡孫,是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朱德公益基金管理委員會的執行主任。 張濤在捐贈活動現場朱德公益基金會和多家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為列寧小學師生捐贈了課桌椅、電腦、書包、食品等物資充分體現了他們心繫老區學子
  • 朱老總和一農民下棋,被對方稱為「臭棋簍子」,此事如何處理?
    這個李作艮就是犯了我們的通病,經常笑話朱老總是「臭棋簍子」,當然了,這個時候李作艮不知道這位看起來其貌不揚,甚至還有點土氣的老兵就是朱老總,後來不經意間知道了老總的身份,給他嚇的呀,趕緊跑到了朱老總那兒道歉去。沒想到朱老總一點都不在意,擺擺手對他笑道:「臭棋簍子就是臭棋簍子,下棋輸了還不讓人說了?」
  • 朱老總與李根源
    1886年12月1日,朱德生於四川儀隴縣的佃農家庭,比李根源小7歲,早年離家,四處求學,曾考入四川高等學堂附設體育學堂,畢業後,回老家做了體育教師
  • 朱德元帥的17幅書法題字作品欣賞,筆力遒勁揮毫霸氣,字如其人
    朱德元帥朱德元帥的字渾厚雄強,字正剛勁有力。看上去給人敦厚、穩重之感,結體更是莊嚴蒼勁、雄渾勁健;朱老總的書法在布局上可以看出他落筆的大氣,行筆的奔放灑脫;線條很有質感,結字流變恣肆,章法開張疏朗,通篇一貫到底酣暢淋漓,飄逸中蘊涵沉雄!朱德元帥的書法的魅力之處便是可以讓觀者看到筆尖透露出正氣,筆鋒剛柔相濟,功力深厚,字體更是百看不厭。從他的字中,你不難看出,他是一個活到老、學到老、極愛讀書的近代武聖人。
  • 朱老總評價歐洲將領:「拿破崙興登堡令人敬佩,蘇軍都是第一流」
    1922年,朱德抱著追求真理的信念,毅然漂洋過海,考察沿途國家和地區的人文社會情況,來到了馬克思的故鄉德國,並在周恩來和張申府的介紹下,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朱德成為中國無產階級先鋒隊中一名堅定、勇敢的戰士,踏上了新的革命徵程。1925年3月,朱德寫信給從德國到蘇聯的同志,請求他們幫助聯繫赴蘇聯學習軍事。
  • 二戰德國集中營:2名猶太女孩被活埋,朱老總之女如何機智逃生?
    此時朱老總之女朱敏恰好在白俄羅斯明斯克城郊的夏令營療養,她沒有逃脫納粹的魔爪,被關入德國集中營。 朱老總和女兒朱敏 在國際兒童院,這些中國孩子都有蘇聯名字,朱敏在離開延安時,朱老總給她起名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