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牙套市場的廝殺?隱適美死對頭上市,百億估值開盤即破發!

2020-12-19 英為財情

上周四,一家名叫SmileDirectClub (NASDAQ:SDC) 的牙科美容獨角獸在納斯達克上市。該股發行價定於23美元,籌資13億美元,估值約90億美元,因此而成為今年以來前五大IPO。

不過,SDC在12日開盤即報20.55美元,較發行價下跌10.7%,當日收盤報16.67美元,跌幅27.5%。雖然周五該股反彈了12%至18.48美元,但仍然處於破發狀態。無論是從商業模式、競爭力還是估值來看,SDC的這個上市表現都是有跡可循的。

SmileDirectClub股價,來源:英為財情Investing

SDC與隱適美的「相愛相殺」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牙齒正畸都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不過,傳統的金屬牙箍矯正因為不美觀、價格高、不便取戴等問題將不少患者攔在了門外,這就給了新型牙套品牌以「可乘之機」。

SmileDirectClub聽上去很陌生,但去過牙醫診所的人都應該知道隱適美(invisalign),一個透明正畸牙套品牌。隱適美與SmileDirectClub正是同一條賽道上的對手,當然他們之間的關係又不止競爭這麼簡單。

在2016年,隱適美的母公司阿萊技術 (NASDAQ:ALGN)(Align Technology)提出了一項訴訟,指控SDC侵犯專利;不過最終,阿萊技術遵循化敵為友的原則,成為SDC的獨家隱形牙套供應商,同時買入SDC公司17%的股份。

但從2017年開始,兩者的關係再度惡化。當時,阿萊在部分隱適美門店推出電子掃描和預約服務的試驗性計劃,被SDC指責其違反競業禁止條款及濫用機密信息。到今年3月份,法官判決阿萊技術需關閉旗下12家隱適美門店,並將所持SDC股份歸還,於2019年底結束的供應協議也不會再續籤。

訴訟的背後是兩家正畸牙套公司不同的業務模式。隱適美與牙醫和診所打交道,通過牙醫將產品和服務銷售給患者;而SDC則聲稱要越過診所,直接面向患者。

SDC提供的服務是這麼一個流程:患者可在家中使用從SDC購買的工具套裝對牙齒進行取模,又或者到指定的SmileShop商店拍片,然後將牙齒的三維圖像郵寄給SDC;SDC將會分派牙科專業人員遠程研究病例,提出矯正方案,並將定製的牙套郵寄給患者;期間,患者需要定時反饋牙齒圖片,方便牙醫遠程監控正畸的進度。

隱適美之所以受到威脅,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價格和時間。SDC的平均治療周期是6個月,隱適美是12到18個月;前者的平均正畸成本是1850美元,而隱適美要5500美元。除了省錢、省時間之外,SDC還有著便利、容易獲取的特點。

根據IPO招股書,SDC在2018年的銷售額達到4.232億美元,同比增長190%;今年上半年,其營收為3.73億美元,同比也有113%的增幅。

SDC商業模式背後的「兇險」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買SDC的帳。SDC選擇在牙齒矯正這個專業領域做直接面向消費者(DTC)的模式,招致了業界猛烈的抨擊。

在不少牙齒正畸教授看來,沒有經過診斷檢查或是拍X光片就向患者提供牙套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一些牙齦疾病或者是蛀牙要經過到醫院就診才能檢查出來;而且,由患者自己拍攝的照片與牙醫的實時監控會出現不符的情況。

SDC在用戶同意書中列出的條款也承認,公司提供的服務不等同於去看牙醫。雖然SDC的首席臨床官Jeffrey Sulitzer博士認為,公司的檢查程序不比牙醫的日常實踐要少,但是實際數據說明的情況卻並非如此。

在截至8月中旬的過去三年裡,消費者在商業促進局網站共針對SDC提出了1050起投訴,多名患者反映出現了牙齒斷裂、鬆動且咬合不正的情況。目前,美國牙醫協會(ADA)和美國牙齒矯正醫師協會(AAO)已經要求FDA制裁SDC,但後者尚未採取行動;AAO也已經在美國36個州提起正式訴訟,要求立法阻止無執照提供牙科治療服務的操作。

目前,這個賽道仍由隱適美來主導。隱適美並沒有面臨著SDC的監管風險,因為根據州法律,有著現場醫師指導監督的隱適美服務是符合法規的。

SDC面臨的競爭不止來自於隱適美——大批初創企業正在拼命試圖躋身這個利潤空間巨大的市場。以另一初創公司Candid為例,其到2019年底將在美國開設100家門店。目前,SDC的門店為300家。

不過,即便面臨著種種風險,SDC在IPO定價上一點也不保守。其23美元的發行價比原來的19至22美元還要高。與SDC相比,阿萊技術今年前兩年季度的收入是12.16億美元;2018財年的收入為19.67億美元,而其市值也只有141億美元左右。

另外,阿萊技術已經實現了盈利;而SDC的招股書則顯示其目前還處於虧損狀態。2017年、2018年的虧損分別為3277萬美元、7477萬美元;2019年上半年淨虧損5292萬美元,上年同期淨虧損3380萬美元。種種情況看來,SDC上市即破發一點也不奇怪,後市上漲空間亦十分有限。

相關焦點

  • 又有可轉債上市首日破發!沒錢沒股打新的機會「涼了」?
    又有可轉債上市首日破發!今年,可轉債市場的風光無限、熱度不斷。但從上周開始,可轉債的風向似乎變了,幾個新債一度爆冷,甚至有的轉債開盤1分鐘內就破發。而本周似乎也延續了上周的狀況,今日上市的萬順轉2和北陸轉債開盤即破發,可轉債市場到底怎麼了?
  • 毛利高達70% 隱形牙套的千億市場 誰在買單?
    後來看了看才知道,現在的隱形牙套,還真是如此昂貴。拿隱形牙套的「領路人」隱適美來說,在中國,一名使用「隱適美」服務的患者,大概要交付4萬至6.5萬的費用。一二線城市的收費在4.5萬-6.5萬不等,而在三四線城市,這一價格可以壓縮到4萬。客單價之高,實在是令人震驚。
  • 又一隻可轉債上市就破發
    又一隻可轉債上市就破發!永安轉債破發 11月23日,永安轉債正式上市,集合競價報101元,不過開盤後不到三分鐘該轉債就迅速跳水破發,隨後持續震蕩走低,截至發稿,永安轉債報96.95元,一籤中籤者虧損約30元。
  • 什麼叫股價破發?股價破發是什麼意思?
    其實股價破發是股票術語,關於它的意思,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破發顧名思義就是指股票價格跌破發行價,通常是指上市當天或初期階段跌破發行價,破發其實在新股中會見到的比較多一點。具體說明如下:  1、目前,我國的股票發行價格確定多採用兩種方式:  一是固定價格方式,即在發行前由主承銷商和發行人根據市盈率法來確定新股發行價格:新股發行價=每股稅後利潤×發行市盈率。  二是區間尋價方式,又叫「競價發行」方式。即確定新股發行的價格上限和下限,在發行時根據集合競價的原則,以滿足最大成交量的價格作為確定的發行價。
  • 貴州銀行上市首日即破發 茅臺集團為其第二大股東
    來源:中國證券報又一隻銀行股上市首日即破發!這次是貴州銀行,茅臺集團為其第二大股東2019年年尾,又一隻銀行股在上市首日「破發」了。不過,上市首日,貴州銀行平開,隨後走低,跌破發行價。中證君注意到,近期已有多隻銀行新股出現「破發」現象。對此,業內人士指出,由於低估值,銀行股破發其實是正常現象。
  • 「血淋淋」的港股上市潮:新股7成破發,千億市值蒸發
    7月9日,小米集團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可惜的是,上市首日開盤,小米股價便跌破了17港元的發行價,小米高管們也面臨了一次不小的尷尬。對於上市首日股價破發,雷軍現場回應,「因為最近大勢不好,短期股價不是最重要的,長期價格是最重要的。這次IPO從低點開始,未必不是好事。最重要的是調整心態,把公司做好」。
  • ...說好的「兩斤肉」錢沒了 連續兩天可轉債現首日破發釋放什麼信號?
    股民:說好的「兩斤肉」錢沒了…連續兩天可轉債現首日破發,釋放什麼信號? 摘要 【中一籤虧30元!股民:說好的「兩斤肉」錢沒了】繼昨日海波轉債上市首日破發後,今天的永安轉債也步其後塵,上市首日開盤2分鐘就破發!這是年內第三隻首日即破發的可轉債。
  • 藍思轉債上市破發!只看到承銷商浮虧2600萬?大資金稱"馬上將成金礦...
    圖片來源:花瓣美素可轉債市場風向已轉,已有大資金盯上了這一板塊……遭20萬人棄購的藍思轉債今日終於上市了,破發也在預料之中,以95.01元破盤價開盤,最終收盤跌幅值得注意的是,談「轉債」色變的時代已經過去,進入2018年以後,可轉債市場開始轉暖,呈現出以下三大特徵:1、可轉債市場破發比例正在減少:2017年12月中旬,近六成的可轉債處於破發狀態,截至今日,可轉債破發比例已下降至
  • 百勝中國為何上市首日即破發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婷9月10日,頭頂「發行價之王」光環的百勝中國登陸港股,成為第四家歸港上市的中概股。IPO首日,百勝中國港股開盤即跌破發行價,盤中走勢低迷,最低價相比於發行價下跌超5%。百勝中國為何上市首日即破發?許多投資者認為其選錯了上市時機。美股連跌,港股申購期處於農夫山泉凍資的期限內讓百勝中國港股的IPO帶了幾分生不逢時的意味。「發行價之王」首日即破發9月10日,百勝中國正式亮相港交所。
  • 科創板一天兩新股破發,打新穩賺成過去式?
    今日,昊海生科開盤跌破發行價89.23元,盤中一度跌至88.53元,在上市第六個交易日,歷史性地成為科創板首例破發個股。 而另一隻新股,久日新材也在開盤後迅速跌破發行價66.68元,盤中一度跌至66.01元,在上市第二個交易日,成為科創板第二例破發個股。
  • 「美版拼多多」Wish上市首日破發
    「美版拼多多」Wish上市首日破發 出處:北京商報
  • 800萬人的隱形牙套,百億美元的正畸帝國
    其背後則是我國龐大的正畸市場,還有作為隱形正畸代表的「隱適美」公司。據平安證券研究所發布的《醫藥行業2020年中期策略報告》顯示,我國的錯頜畸形率為70%,正畸市場超過1600億元。醫生,還是銷售?以隱適美現在的技術,甚至可以預測患者整個正畸過程,患者數年時間裡需要的幾十副牙套,都能一次性製作。如此一來,醫生的存在感並不高。在濟南一家牙科診所供職的李醫生告訴放大燈團隊,隱形正畸過程中,醫生的最大價值是「監控」:即負責與患者溝通、複診時把控正畸進度,或是給患者打幾個骨釘糾正咬合。
  • 蔡恩澤:小米破發也許是好事
    來源:證券時報7月9日,全球矚目的小米赴港上市終於鑼聲響起,成為港股市場「同股不同權」創新試點的首家上市公司。不過,首日上市,小米便遭遇破發,開盤跌2.35%,報16.6港元,跌破17港元發行價。與上市之前人們對小米狂熱的期望值相比,小米首日即破發,遭遇當頭棒喝,實在是大殺風景。 好在雷軍的頭腦比較清醒,他在小米上市前夜的公開信中表示,最近資本市場跌宕起伏,小米能夠成功上市就意味著巨大的成功,上市也意味著巨大的挑戰和沉甸甸的責任,上市僅僅是小米新的開始。小米為什麼會破發?
  • 上市即破發!10000家肯德基、必勝客們撐起的百勝中國怎麼了?
    百勝中國破發了!9月10日,餐飲巨頭百勝中國正式登陸港交所,成為繼阿里巴巴、網易、京東之後第四家歸港上市的中概股。然而,當投資者還沉浸在9月8日農夫山泉上市後的「造富」案例中時,百勝中國卻未能迎來「開門紅」。其開盤報410港元,較發行價412港元跌0.49%。截至收盤,百勝中國下跌5.29%,報392.4港元。
  • 普漲風口已過,物管企業IPO估值兩極分化
    且背靠大房企,未來增長空間更有保障,自然更容易受到資本青睞,這是導致上市企業估值呈現兩極分化的主因。觀察者網調查發現,原本疫情之後普遍受到資本市場追捧的物業股,自9月以來開始持續下跌,類似華潤萬象生活這類的開盤大漲情況已經十分少見,股價回調、市值縮水、IPO破發反而成為主要特徵。
  • 60萬中國人戴上隱形牙套的背後,「隱適美」正在醞釀一場中國大戰
    隱適美背後母公司愛齊科技,在1997年創立之初便開始研發隱形矯治器,第二年通過美國食藥監局審批,成為隱形矯正技術的開創者。而隱適美進入市場便大受消費者歡迎,迅速佔領了美國隱形矯治器80%的市場份額,毛利率更是如同白酒行業一般,高達70%以上。很快地,到2001年,愛齊科技就登上美國股市,目前市值約為136億美金。隱適美是在2011年進入中國市場的。
  • 美版「拼多多」Wish上市破發
    誰也沒想到,在疫情將經濟衝擊得支離破碎的這一年,美股會迎來一場異樣的狂歡,連帶著IPO市場也異常火爆,而愛彼迎、DoorDash的上市也一度讓市場認為,這可能是美國IPO市場有記錄以來最熱鬧的年底。如今,美版「拼多多」Wish也乘勢上車,卻猝不及防上市當天股價不給力,直接破發。不知道是不是過去幾天「美股瘋狂IPO,標誌著網際網路泡沫時期的貪婪回歸了」的警告起了作用。
  • 笑口常開 隱適美隱形牙套背後的故事
    3D Systems (展位號W4-G10)正是隱適美背後的強大技術支持——3D Systems 公司每天為Align Technology (隱適美母公司)生產超過 320,000個隱適美隱形治療牙套,全球服務病人案例超過580萬,作為全球最早從事3D列印的公司之一,其創始人Chuck Hall 也是SLA光固化技術的發明人。
  • 800萬人的隱形牙套,百億美元的正畸帝國-虎嗅網
    其背後則是我國龐大的正畸市場,還有作為隱形正畸代表的「隱適美」公司。據平安證券研究所發布的《醫藥行業2020年中期策略報告》顯示,我國的錯頜畸形率為70%,正畸市場超過1600億元。醫生,還是銷售?以隱適美現在的技術,甚至可以預測患者整個正畸過程,患者數年時間裡需要的幾十副牙套,都能一次性製作。如此一來,醫生的存在感並不高。在濟南一家牙科診所供職的李醫生告訴放大燈團隊,隱形正畸過程中,醫生的最大價值是「監控」:即負責與患者溝通、複診時把控正畸進度,或是給患者打幾個骨釘糾正咬合。
  • 進一步擴大市場,「隱適美」在中國上市Moderate中度套裝
    36氪獲悉,隱適美 Moderate 中度套裝今日在中國市場正式上市,「隱適美」背後的母公司「愛齊科技」宣布了這則消息。定位上,隱適美 Moderate 中度套裝是介於隱適美 Lite 和隱適美 Comprehensive 之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