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首部whodunnit題材的刑偵劇,《刑事偵緝檔案》有何過人之處?

2020-12-22 文字怪人

本文將通過敘事結構、角色、情感三個層面,用「四段式推理」、「代入式破案」、「冒險愛情」這三個關鍵詞解讀《刑事偵緝檔案》。

Whodunnit這個英文單詞是將who done it(誰幹的)這句話縮合而成的單詞。

Whodunnit特別強調了推理小說、影視劇中「兇手是誰?猜兇手」的意思。

而作為TVB首部以whodunnit為題材的刑偵劇《刑事偵緝檔案》,講的是重案組破案的故事。通過五宗離奇案件,抽絲剝繭,尋找真兇。

此劇在1995年的香港一經播出,引發轟動,看過的觀眾都直呼「緊張刺激」、「案件好恐怖!」、「真的猜不出兇手是他」。

本劇奪得收視冠軍,主演陶大宇憑藉警探「張大勇」一角,一躍成為最紅的「師奶殺手」。

同時劇中的張大勇和高婕的愛情故事到了25年後的今天,都依然被許多觀眾記得。

觀眾的反應和好評正是由於3個關鍵詞——四段式推理、角色代入式破案和冒險模式愛情。

以下文章將通過這三個關鍵詞解讀《刑事偵緝檔案》敘事之道。

一、四段式推理

本劇一共20集,五宗獨立案件,平均每4集一個案件,如何能讓觀眾保持新鮮感的持續追劇?

編劇巧用了四段式推理模式,將一個案件均分成4個部分講故事。

1、建置部分

在第一部分,交代案件發生的地方、時間、死者是誰?幹什麼的,怎麼死的,現場有什麼發現。

比如第一集一開場就是一個碎屍案,護士李文芳被殺,只找到上半身和一根手指頭,沒有頭,沒有下體。

那個場景在很多觀眾心中留下「陰影」。

這是配合whodunnit模式需要,畢竟主題是猜「誰是兇手」。案件越獵奇、越刺激神經,觀眾猜兇手的意願就越高。

通常用一個轉折性事件結束第一部分,比如在《刑》第一集的結尾:

原來手指頭和屍體的上半身是來自兩個不同的人,兇手為什麼要把一個陌生的手指混在李文芳的屍體中呢?還是說只有手指是李文芳的?屍體是另一個陌生人?

在第一部分(建置部分)的結尾用突發轉折和懸念快速結束。

90年代TVB的電視是一天一集的,這吊足觀眾胃口在隔天繼續去看第二集。

2、複雜情節

第二部分為複雜情節,此時需要確立足夠多且複雜的情節、複雜的關係,讓局面更加混亂——

比如本案的第二集,女死者李文芳和丈夫經常吵架,關係不和,丈夫的公司飽受債務危機,在不久前丈夫曾為李文芳買了巨額保險。

李文芳有個醫生情人,前不久李文芳和醫生情人分手,醫生會不會因愛生恨殺人?

同時她丈夫也有小三,這個小三想要上位,小三會不會是等不及所以殺了李文芳?

在複雜情節中確立了三個嫌疑人和背後的複雜關係。

Whodunnit模式猜兇手,嫌疑人不能多,一般三、四個為宜。

因為這是讓觀眾去猜,強調的是猜謎的互動過程。試想如果有七八個嫌疑人,觀眾贏面太小,猜的興趣也會減弱。

但其實觀眾的耐心和熱情也就是一集左右,猜了一集就有點累了,不想猜了,而在這個時候《刑》就進入了第三部分。

3、發展部分

正常的懸疑推理劇在發展部分是從小細節入手,繼續整理發展線索,猜兇手,但《刑》有點不按照常理出牌,案件在過半的時候直接明確兇手是某個人。

比如第一案在過半就公布了兇手是丈夫的小三。

但是她有完美的不在場證明,然後圍繞著她是如何犯罪?如何製造不在場證明再次猜測。

看到這裡的觀眾,如果之前猜對了兇手,就會獲得一次滿足感,猜錯也沒關係,可以開始猜第二輪——兇手的犯罪手法是什麼?

同一宗案件,用雙重猜測保持了觀眾持續的「追兇」熱情。

接下來,警察有了足夠把握將兇手抓住。原來真的是她,真相究竟是什麼?本集(第三部分)到此結束,懸念留到下一集。

4、高潮部分

到了最後時刻,警察和兇手的正面交鋒。

警察從推理到給出無懈可擊的證據,兇手坦白了動機和目的。

《刑》通過「蒙太奇」和「回憶」的手法,把案發經過穿插在兇手的「口述」中,完整的重新演繹一遍,讓觀眾如同身臨其境的回到案發現場。

至此觀眾獲得了本案件的全部信息和答案,本案結束。下一宗案件在一小段過度後立刻展開。

通常在一個案件結束的那集,會用一半的篇幅去開始下一個案件的建置部分。

例如本劇第一案結束,很快就進入第二案《天使殺人事件》。

受害人在公園居然被一支利箭射中心臟致死,箭是從很遠外的公共廁所射出的,廁所門口堆著石頭。

一箭射能穿越這麼遠是需要多麼高明的射箭技術...很快在查嫌疑人的時候發現一張神秘的「天使」照片

刑》再次開始建置部分的疑問、轉折,再繼續複雜情節、發展、高潮,四段式環環相扣。

《刑事偵緝檔案》反覆利用四段式推理敘事,讓觀眾能時刻保持緊張刺激,在一個個懸念中追劇。

二、角色代入式破案

Whodunnit強調的是猜兇手,這就需要讓觀眾更好的融入故事。

1、隨主角代入劇情破案

這部劇的主角是警察張大勇和李忠義,所以觀眾大多時候是站在這兩個警察視角上去參與破案的。

張大勇和李忠義得到什麼線索,觀眾也會在同時獲得同樣多的線索。

如何能讓觀眾更有代入感呢?

《刑》的代入式方式十分特別,是通過「小動作」完成。

比如張大勇一推理案件就開始抽菸。

李忠義一猜測兇手就會「戴眼鏡」,一猜錯就會「摸摸脖子」。

這是因為刑偵劇通常出現的人比較多,而且主要時間都是在推理,都是在對話,很少有什麼打鬥場面。

幾個人在說話的時候總不能「只說話」吧,那會看上去很蠢,所以要找點手上的動作。

抽菸、摸脖子、戴眼鏡就是《刑》給予兩位主角的量身定做的「小動作」。

每次當「小動作」開始,二人會展開推理。

隨著他們小動作的開始,就像是一個潛臺詞,暗示觀眾「預備,我下面要講的事情很重要」,觀眾自然會注意到畫面中在「動」的人。

而後主角們開始推理。鏡頭轉為特寫,背景音樂變得「很撲朔迷離」。觀眾得以順利準確進入主角內心,認真起來和主角一起分析案情。

2、被各式各樣的配角迷惑

Whodunnit講的是公平,觀眾和劇中人獲得同樣多的線索。不能把什麼重要線索故意不公開。

這也就意味著在很多關鍵線索出現的時候,如果「藏」的不好,觀眾就會一下猜出兇手。

所以導演必須要想辦法迷惑觀眾。

誰來迷惑觀眾?

首先,兩位主角張大勇和李忠義不能迷惑觀眾,他們不能猜錯太多,錯了就無法證明他們是「神探」光環。

看劇的時候,觀眾會發現,張大勇的頂頭女上司每次都會講:「證據呢?那人怎麼可能是兇手?再查不到兇手就要放人了。」

張大勇有四個同事,沒什麼臺詞,看起來就像是打醬油的。

其實不然,看似「多餘」的四人,卻各個有作用,他們每個人都代表著一種「觀點」。

比如一條力證兇手的關鍵線索出現時,這四個同事就會表達各自觀點:有的說了另一個證據,有的順水推舟直接把這個證據「栽贓」給另一個嫌疑犯。

這些人物都是用來迷惑觀眾的,保護了「重要線索」不被觀眾發現,他們輕描淡寫的幾句話,甚至能直接改變觀眾原先「正確」的判斷。

劇中每個角色都有一些固定小動作,張大勇抽菸,李忠義摸頭,女上司總是破口大罵,女同事總是戴帽子,長得有點猥瑣的手下……

在一群人中,觀眾的視線被自己想看的角色吸引,從而跟著這個角色站隊,支持他的推論。當討厭某個角色,覺得某個角色很蠢,也容易情緒化的否定他的推論。

whodunnit是電視劇和觀眾的對決,電視劇中所有演員、編劇、導演,每一個鏡頭、每個環節的鋪墊安排,都決定是「電視劇」騙了觀眾,還是觀眾堅持想法猜對了兇手,最後獲得勝利。

三、冒險模式下的愛情故事

《刑事偵緝檔案》採用雙線模式,主角一邊破案,一邊談情。

本劇中最為成功的就是刻畫出張大勇和高婕的愛情故事,「勇婕戀」有何特別之處?為什麼讓人久久難忘。

首先是高婕這一人物的設定,她是一個挖社會新聞的記者,職業決定了她能常常和警察張大勇打交道,套新聞素材。

她原先的男友是法醫,她從男友那裡得到獨家情報。

她從小立志當警察,可惜母親強烈反對。她成了記者,心中放不下警察夢、偵探夢。

所以每次聽到有新的案件,高婕就會去找警察和法醫套情報,採訪嫌疑犯,憑著獲得的線索自己推論查案,獲得「偵探」的滿足感。

她的姐姐嫁入豪門,姐姐的女兒被離奇綁架的真假案,也是本劇的最後一個案件。

以上這些都決定了高婕雖然不是警察,但總能串聯在所有案件中。高婕為獲情報接觸嫌疑人,必定帶來危險,一遇到危險,張大勇就會救她。

《刑》將張大勇和高婕置身在一種冒險模式的愛情下,他們不斷經歷各種突發案件。

將愛情中的戲劇性時刻發揮到極致,比如《刑》的第二部,高婕意外失憶。到了第三部,高婕被冤枉入獄。

高婕總能碰上壞事和危險的處境,但在危難時張大勇一定不離不棄,他會用盡所有辦法救高婕,他愛的勇敢、愛的不顧一切。

這樣的愛情是觀眾最嚮往的。

通過將這對戀人置身危險處境的冒險模式,對於刻畫「患難見真情」極為有利,遭遇的磨難挫折越多,高婕和張大勇的愛情就越珍貴,在觀眾心中留下的印象越深。

拍完此劇,二人獲得熒幕最佳情侶,全城婚紗攝影店排隊找他們拍婚紗廣告。這都是得益於本劇冒險模式下的愛情刻畫。

結語:

根據統計,《刑事偵緝檔案》中有百分之六十的案件是改編自日本推理小說。

但這並不重要,電視劇是拍給觀眾看的,是原創還是改編,觀眾根本就不在意,觀眾關心的只是這部劇好不好看。

在硬核推理小說為劇本的內在條件下,《刑》創造出了張大勇、李忠義、高婕等一系列鮮明的人物形象。

通過四段式推理、角色代入破案和冒險愛情,將整個故事拍得足夠精彩。

正如同片頭曲《感情真相》的歌詞所寫:

日日夜夜將心境窺看,蛛絲馬跡令幻夢越迷惘。

如情場奮勇的探子回頭非好漢,為夢內女子殺入戰場,完全忘我為一幕真愛真相。

每當片頭曲響起,每當張大勇拿著手槍跑在追兇的路上,觀眾也隨之情緒高漲,化身偵探,一同猜兇手是誰,一同追查真相。

相關焦點

  • TVB花旦郭可盈:出道2年紅遍香港,憑《刑事偵緝檔案》成一代女神
    籤約TVB沒幾個月,郭可盈接連主演《CatWalk俏佳人》、《黃浦傾情》、《異度兇情》、《恨鎖金瓶》等四部劇集,漸漸地打響了名氣,剛出道就是多部劇的主,這待遇在90年代就是獨一份。1995年,郭可盈與陶大宇共同主演的《刑事偵緝檔案》播出,一對經典的港劇螢屏情侶就此誕生。
  • 重溫《刑事偵緝檔案》系列,男配李忠義桃花好多啊!拿男主劇本?
    香港的刑偵劇陪伴了許多人的成長,比如《刑事偵緝檔案》、《鑑證實錄》等等,現在劇集中許多人物的名字我們都還記得很清楚,比如李忠義,經常跟張大勇在一起的忠義。在《刑事偵緝檔案》系列中,由梁榮忠飾演的李忠義雖然只是男二號,但在劇中的他桃花真的好多啊!李忠義明明長得沒有大勇帥,可是女人緣很好,三部共有五個女友,分別是可兒,金枝,莎莎,思龍,呂展眉。 再加上有曖昧的張小柔葉子晴可以湊兩桌麻將了!外加小柔和子晴鄭秀文。
  • 當年風靡一時的十部TVB警匪偵探劇,你看過幾部?
    1、《刑事偵探檔案》4部曲,刑事偵緝檔案系列可以說是tvb刑偵系列經典了,1-3陶大宇主演,4是古天樂、陳錦鴻主演,喜歡1和4,真的好喜歡tvb的編劇,怎麼能寫出那麼多好劇本呢,那麼多的案件,那麼多的故事,有痛徹心扉的,有感人至深的,有恨之入骨的…我是看著tvb的劇長大的,當年的導演編劇演員是真的牛,可惜10年後就沒有太多劇值得關注了
  • 刑事偵緝檔案劇組重聚,忠義沒來,餘詩曼沒變,勇婕CP人氣最旺!
    在電視螢屏上,TVB的劇集同樣是很多喜歡港劇的劇迷的最愛。幾十年間,TVB打造了眾多的經典劇集,可惜今年來的發展也不盡如人意。但對於過往的輝煌,我們總是樂於去回憶,劇組也一樣。昨晚TVB劇組的成員就重聚在一起,陶大宇 、郭可盈 、餘詩曼、艾威、郭政鴻、郭藹明、韓馬麗、向海嵐、陳美琪均有出席,還在微博上分享了聚會照片。
  • 《刑事偵緝檔案》演員23年後重聚,55歲大勇老了,高婕仍漂亮
    《刑事偵緝檔案》演員23年後重聚,55歲大勇老了,高婕依然漂亮《刑事偵緝檔案》這部經典的TVB老劇,很多人小時候應該都看過,小時候看這部劇的時候,被劇中時尚的服裝、漂亮的妝容、曲折的案情所吸引,雖然是一部以破案為主旋律的劇集,劇中大勇跟忠義的感情也一直牽扯著觀眾的心,這部劇一播出就收視口碑雙豐收,成為當年TVB的全年收拾冠軍
  • 盤點TVB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經典警匪劇,哪一部是你的最愛呢?
    比刑事偵緝檔案好看多了,每個案子都沒猜出嫌疑犯,我是不是很囧……TOP06:《陀槍師姐》豆瓣評分8.3《陀槍師姐》系列電視劇是TVB的經典連續劇,在內地收視率非常高,大多數觀眾都非常熟悉。網友評價:好看,一度很痴迷的劇,歐陽震華一直品質保證,蒙佳慧挺酷,配角也都很贊!林文龍和蒙嘉慧多配,歪嘴鍾扮可愛真是令人髮指。還不錯了,看TVB的刑偵探案劇有一個特點,一旦出現命案,只要出現一個嶄新的人物出場,基本上就可以判定這人就是殺人兇手,不信你就親自驗證一下吧哈哈哈。
  • 刑事偵緝檔案李忠義,桃花運不斷,奈何命硬多是無疾而終
    《刑事偵緝檔案》一共有四部,前面三部基本是原班人馬出演。在劇中重要的男性角色除了陶大宇飾演的大勇之外,還有男二號李忠義也是陪著觀眾從第一部戲一直走到的三部戲。很多觀眾除了關注劇中的破案情節之外,還發現這三部劇也堪稱李忠義的桃花運史。有的人還因為這樣認為李忠義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渣男。
  • TVB裡神秘的警察部門真實面目曝光 又漲知識了
    所以,西九龍重案組處理的刑事要案數量繁若星辰,可以用作劇本素材的事例也十分豐富,也就成為拍刑偵題材、黑社會題材的影視劇首選的區域。下圖為《法證先鋒》中西九龍總區警察總部外景在一個總區,負責一般性質的刑事案件(殺人、放火、綁架等)的部門是甲部門行動處下屬的刑事偵緝部,包含刑事偵緝科和情報科2個科室。
  • 90後都追過哪些香港刑偵劇?這6部經典警匪片應該都看過!
    香港的影視行業在我國發展得算得上是比較早的了,早年時他們不但出現了大批有實力有顏值的藝人,而且也拍攝出了大量大放異彩的影視劇。在眾多香港題材劇中,最讓小編印象深刻的還是他們的警匪片和刑偵劇,看著總是感覺很帶勁。
  • 香港TVB五大經典刑偵破案劇,看過的都是資深港劇迷
    《法證先鋒》系列法證破案題材,講述了法證部「高級化驗師」,以先進的「鑑證科技」配合「醫學專業知識」、「嚴謹邏輯推理」屢破奇案的故事2.《刑事偵緝檔案》系列TVB經典刑偵劇,共4部古天樂、陶大宇等主演劇中案件撲朔迷離,謎團一個接一個懸念迭起,情節緊湊,力薦!4.
  • 90年代六部TVB探案神劇:歐陽震華主演兩部,每一部都堪稱經典!
    在《洗冤錄》中,歐陽震華扮演的宋慈既可愛,又有點世故,面對生死懸案時總能發揮過人的智慧,高人一籌,另外,還在各類懸案中穿插了宋慈的個人命運以及他身邊的人物故事。儘管該劇基本是沿襲著港劇以人物情感和關係變化為線索串起劇情的套路,但巧妙的構思、迭起的懸念、演員自然的演繹還是讓觀眾對這部劇集頗為難忘。
  • 九十年代TVB電視劇歷年收視率冠軍,你心目中的冠軍是哪一部?
    這一年萬梓良領銜主演的《巨人》以36點平均收視率戰勝了同為時裝商戰劇的TVB25周年臺慶劇《大時代》,而後者以3點之差屈居亞軍,在不少內地觀眾心目中《大時代》才是經典。而此時歐陽耀泉改名成了歐陽震華,他結束了長達十年的龍套生涯在《壹號皇庭》當中首次擔當主演並以30點收視率殺進全年收視率前三。郭富城主演的古裝武俠劇《風之刀》以29點獲得第四。
  • TVB拍過的十大警察部門,刑事情報科獨佔兩部經典劇集
    ,確實呀tvb的職業劇拍什麼職業讓你想當什麼,它就是有這種神奇魔力 1、衝鋒隊(簡稱EU) 代表劇集:《學警狙擊》《學警出更》《EU超時任務》 學警這一系列有多經典相信不用小編多說大家都知道了,已然成為了一經典之作,當年的兩大小生吳卓羲和陳鍵鋒正值青蔥年紀,可謂稱得上是當紅小生
  • 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懸疑偵探劇!一定有你看過的
    算得上國產懸疑偵探劇的扛鼎之作之一。碾壓現在的刑偵劇。本部歷史偵探懸疑系列電視劇《神探狄仁傑》,已有四部推出,部部故事懸念迭出,情節扣人心弦。重案六組 (2001)《暗黑者》這個系列算是最近幾年國產偵探劇的代表之作了,值得觀看。少年包青天 (2000)
  • 十大TVB經典電視劇
    他具有才華,堅守原則,卻被殘酷的現實給擊倒,從一個有為青年變成一個商場梟雄,這不得不讓人震撼。而且劇中的無煙城的理念也是有這位反派提出來的,這還是他的最大的理想,堪稱一絕。就算他在前半部就死去,但他這個角色卻貫穿始終,下半部,榮添和志強為了他的無煙城理想而奮鬥,自力也為了他進行了無止境的復仇。這樣的一個角色,的確是劇中的靈魂人物。沒有這個人物,整部劇會黯然失色。
  • 看了網劇《重生》,我更懷念這十部香港經典刑偵電視劇!
    由張譯、趙今麥主演的懸疑推理網劇《重生》正在熱播,作為潘粵明主演的《白夜追兇》的兄弟劇,在播放這幾天的評分來看,《重生》的口碑暫時還沒有趕上《白夜追兇》,不過後面劇情小編暫時還未看完,再看了內地的一些刑偵局之後,小編更加懷戀香港的刑偵劇了,雖然現在我們拍攝影視作品的資金和設備都已經超過了當初,但是離國際水平還有一段路要走,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十部香港經典刑偵劇
  • 遠至《陀槍師姐》,近有《白色強人》《金宵大廈》續集全都來了...
    此前粉絲們口中戲稱的「續集年」也得到坐實——從近一點的《金宵大廈》《白色強人》,到首部作品面世已經超過20年的《陀槍師姐》、甚至《刑事偵緝檔案》的續集全都名列其中。早在今年上半年TVB宣布多部新劇開拍時,就有心細的粉絲戲稱TVB的「續集年」將佔領大家的眼球。此言果然成真了。在TVB26日拋出了2021年重點劇目片單中,從演員陣容到粉絲關注度均稱得上吸睛的,「續集」幾乎佔了半壁江山。
  • 2020TVB新劇《機場特警》中的黃金配角
    個人認為,這部劇是近期看過的TVB新劇中最好看的一部。劇中情節緊張中又不乏幽默搞笑,劇中的幾對cp表現得更是可圈可點。劇中幾位主要演員也有不俗的演技,為了演好這部劇,所有演員也都積極操練身體。主角相信大家都非常了解了,今天,給大家介紹幾位我很喜歡的綠葉演員。
  • 港劇十大經典巔峰題材,武俠劇只能屈居第二
    9.賭片題材 代表作:《千萬之王之重出江湖》 在賭片題材方面,tvb是遠不如亞視的,其中兩部風靡國內的賭片代表均來自亞視
  • 看了TVB拍的那些劇,才知道香港警察有那麼多部門
    看了TVB拍的那些劇,才知道香港警察有那麼多部門,首先肯定是警察部門了,那讓我們看看香港警察那麼多部門都被拍過多少電視劇1.CIB,刑事情報科(簡稱情報科;英文:Criminal Intelligence Bureau,縮寫:CIB)隸屬於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刑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