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上常會遇到「久病成醫」的患者,認為自己有某方面疾病,並已購買相關藥物服用,待藥物起不了作用時才來就診。
有位胃癌老患者,根治術後曾在門診中醫治療一年多,後因恢復得很好,便自行中斷治療,不再來門診。上個月又來,自稱胸部疼痛,一陣一陣的,有時候像針在扎,有時候又感覺是心絞痛,症狀與其胞兄的冠心病無二,根據其「疾病經驗」判斷是同一疾病無疑,便自行購買相應藥物服用,可用藥後症狀並無多大改善,最近疼痛加重,時常半夜被疼醒。
老先生說那麼難,得癌症我們都幫他解決了,相信「心臟」這個家族問題我們也能幫他解決。
基於老先生的胃癌病史,除了冠心病相關的檢查外,筆者又建議其進行胃鏡檢查,果不其然,胸部疼痛的罪魁禍首並不在「心」,而在「胃」,胃癌復發了!
胃癌的復發症狀常無特異性,但也並非毫無徵兆,可因其易與其他疾病混淆,所以容易被患者忽略。術後的前2年為復發高危期,患者應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更不可以「久病成醫」自居,給自己下診斷並配藥。根據以往經驗,胃癌復發轉移,身體大致會發出以下信號:
01
消化道症狀表現
多數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上腹部脹痛不適、噁心、納差、消瘦乏力、嘔吐、嘔血、黑便、貧血等以消化道為主的症狀表現,有些患者、甚至醫師會誤以為是術後症候群或吻合口潰瘍、吻合口炎,亦或是其他所謂的家族疾病,等確診時多已錯失再次根治性手術的機會。有此類症狀時,應先結合病史,考慮殘端胃癌復發的可能,儘快進行胃鏡或者CT檢查,以作排除。
02
轉移部位症狀
因胃癌的轉移途徑以淋巴轉移為主,其次是血行轉移,主要涉及肝臟、肺和骨髓,相應部位的症狀也應有所警惕。
A.淋巴結腫大
當體表摸到一個或多個無痛性、質地較硬、活動度較差的淋巴結腫大時,特別是左側鎖骨上淋巴結,應及時排除復發轉移可能,因為胃癌遠處淋巴結轉移的第一站多在此處。
B.臟腑轉移
轉移到肝臟,可能會出現肝區脹痛不適,嚴重的還可能出現黃疸、腹腔積液、下肢浮腫等症狀;轉移到肺,則可出現不明原因的咳嗽、低熱、呼吸困難、胸悶、氣促等症狀,很容易誤認為是感冒、呼吸道感染。
C.骨轉移
轉移到骨,則會出現相應轉移部位的骨關節疼痛、活動障礙,常為間歇性劇痛,夜間明顯,亦或出現病理性骨折現象。
對於這部分患者,最主要的還是藉助影像學檢查,如B超、增強CT或PET CT等來進一步明確診斷。
胃癌的復發轉移是導致患者預後不良的主要原因,治療難度翻倍,但也並非無方可治,治療得當還是可以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命周期的。根治性再切除,仍然是有效的治療方式。
對於失去根治性手術機會、但能耐受化療的患者,可以選擇靶向藥物或免疫治療。當出現穿孔、梗阻、出血等併發症時,可以接受姑息性手術治療。
不管是對能否再手術的復發轉移患者,中醫藥治療都可全程介入。一是提高患者術後免疫力,降低再復發轉移的風險;二是減輕化療引起的毒副反應。對於已無法耐受西醫治療的患者,通過中醫藥治療,也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周期。
在此鄭重提醒:千萬不要讓「久病成醫」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