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成醫」不可取,胃癌復發抓住這些信號!

2020-12-25 綠色健康客棧

門診上常會遇到「久病成醫」的患者,認為自己有某方面疾病,並已購買相關藥物服用,待藥物起不了作用時才來就診。

有位胃癌老患者,根治術後曾在門診中醫治療一年多,後因恢復得很好,便自行中斷治療,不再來門診。上個月又來,自稱胸部疼痛,一陣一陣的,有時候像針在扎,有時候又感覺是心絞痛,症狀與其胞兄的冠心病無二,根據其「疾病經驗」判斷是同一疾病無疑,便自行購買相應藥物服用,可用藥後症狀並無多大改善,最近疼痛加重,時常半夜被疼醒。

老先生說那麼難,得癌症我們都幫他解決了,相信「心臟」這個家族問題我們也能幫他解決。

基於老先生的胃癌病史,除了冠心病相關的檢查外,筆者又建議其進行胃鏡檢查,果不其然,胸部疼痛的罪魁禍首並不在「心」,而在「胃」,胃癌復發了!

胃癌的復發症狀常無特異性,但也並非毫無徵兆,可因其易與其他疾病混淆,所以容易被患者忽略。術後的前2年為復發高危期,患者應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更不可以「久病成醫」自居,給自己下診斷並配藥。根據以往經驗,胃癌復發轉移,身體大致會發出以下信號:

01

消化道症狀表現

多數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上腹部脹痛不適、噁心、納差、消瘦乏力、嘔吐、嘔血、黑便、貧血等以消化道為主的症狀表現,有些患者、甚至醫師會誤以為是術後症候群或吻合口潰瘍、吻合口炎,亦或是其他所謂的家族疾病,等確診時多已錯失再次根治性手術的機會。有此類症狀時,應先結合病史,考慮殘端胃癌復發的可能,儘快進行胃鏡或者CT檢查,以作排除。

02

轉移部位症狀

因胃癌的轉移途徑以淋巴轉移為主,其次是血行轉移,主要涉及肝臟、肺和骨髓,相應部位的症狀也應有所警惕。

A.淋巴結腫大

當體表摸到一個或多個無痛性、質地較硬、活動度較差的淋巴結腫大時,特別是左側鎖骨上淋巴結,應及時排除復發轉移可能,因為胃癌遠處淋巴結轉移的第一站多在此處。

B.臟腑轉移

轉移到肝臟,可能會出現肝區脹痛不適,嚴重的還可能出現黃疸、腹腔積液、下肢浮腫等症狀;轉移到肺,則可出現不明原因的咳嗽、低熱、呼吸困難、胸悶、氣促等症狀,很容易誤認為是感冒、呼吸道感染。

C.骨轉移

轉移到骨,則會出現相應轉移部位的骨關節疼痛、活動障礙,常為間歇性劇痛,夜間明顯,亦或出現病理性骨折現象

對於這部分患者,最主要的還是藉助影像學檢查,如B超、增強CT或PET CT等來進一步明確診斷。

胃癌的復發轉移是導致患者預後不良的主要原因,治療難度翻倍,但也並非無方可治,治療得當還是可以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命周期的。根治性再切除,仍然是有效的治療方式

對於失去根治性手術機會、但能耐受化療的患者,可以選擇靶向藥物或免疫治療。當出現穿孔、梗阻、出血等併發症時,可以接受姑息性手術治療。

不管是對能否再手術的復發轉移患者,中醫藥治療都可全程介入。一是提高患者術後免疫力,降低再復發轉移的風險;二是減輕化療引起的毒副反應。對於已無法耐受西醫治療的患者,通過中醫藥治療,也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周期。

在此鄭重提醒:千萬不要讓「久病成醫」延誤病情!

相關焦點

  • 胃癌術後復發是怎麼回事
    下面我們來了解下胃癌術後復發的原因有哪些:   目前,據專家臨床研究分析,復發主要與以下四種原因有關  胃癌術後復發的原因一、晚期癌腫: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前,已經屬於較晚期的胃癌,癌腫已穿透胃壁,侵及腹腔和鄰近的器官組織,如胰腺、結腸、肝臟、腸繫膜等;或經淋巴組織轉移至遠處。在手術中無法根治性的地切除腫瘤,以致腹腔內殘留數量不等的癌組織,這些患者往往術後不久便出現復發。
  • 32歲韓國演員樸智勳因胃癌去世,知道這幾點,防止胃癌復發
    避免胃癌復發的方法1、化療胃癌手術後進行化療是預防胃癌復發和轉移的重要措施。至於化療的次數與時間,視胃癌病灶的大小、浸潤胃壁的程度和有否淋巴結轉移等而定。2、飲食調理在術後的飲食護理上,每天的飲食不光要提供基本的熱量需要,更要合乎癌症患者術後的口味,食材多樣化,營養多種化。
  • 腹脹屁多是胃癌的信號嗎,醫生:掌握四個信號,教你一眼看穿胃癌
    腸胃脹氣是很常見的,通常會讓人難以忍受,無論是幼兒,還是青壯年和中老年人都會遇到腸胃脹氣的情況,如果腸胃脹氣多是胃癌的信號嗎?,若胃脹氣就是胃癌的話,那麼所有人都會得胃癌。所以腹脹放屁不一定是胃癌的表現,雖然胃癌比較常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胃癌並沒有那麼多。哪些原因可能會引起腹脹放屁多?1、多吃豆類、豌豆、洋蔥、慄子等食物產生的氣,吃完食物後會出現腹部脹氣的感覺。
  • 年紀越小胃癌病程越短 晚期術後易復發
    年紀越小胃癌病程越短 晚期術後易復發 原標題:   冬季容易患胃病,胃病要及時治療,如果胃病不及時治療容易導致胃癌,專家表示,要注意預防胃病,患者如果胃痛又有黑便,就需警惕胃癌。
  • 胃癌早期手術後,10年內多次復發,醫生:防止復發的關鍵在於4點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胃癌手術後頻繁複發的病例,以此解析防止胃癌復發的關鍵性問題。案例分享:2009年,48歲的吳先生長期患有胃痛,到醫院診斷後確定為胃癌早期,於是立即採取手術治療。吳先生術後治療效果比較理想,隨即恢復正常生活。然而1年後他再次因胃部疼痛住院,診斷結果為胃癌復發。
  • 47歲男子,胃潰瘍一年變胃癌!身體出現這些信號,是潰瘍癌變了
    最近陳先生覺得胃部疼痛得厲害,發作時間變得頻繁,與之前的疼痛感都明顯不一樣,即使服用了止痛藥、抗胃潰瘍藥後,也沒有得到緩解,於是前往醫院進行專項檢查。檢查結果得知,自己的胃潰瘍已經「變身」成了胃癌。
  • 胃癌早期很平靜,飯後若有4個症狀,可能是腸胃發出的信號
    胃癌早期很平靜,飯後若有4個症狀,可能是腸胃發出的信號信號一:身體出現明顯消瘦患有胃潰瘍一類的疾病患者很容易出現短暫的疲勞、乏力,食慾下降等等一些不良的情況發生,並且還有比較嚴重的消化不良的情況,還會出現腹瀉的可能性增加,對於一些較為油膩的食物吃進去之後,
  • 關於胃癌:身體發出的這五個「信號」,一定要及時抓住
    胃癌是源自胃黏液上皮的惡性腫瘤,佔全部惡性腫瘤的第3位,佔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首位,佔胃惡性腫瘤的95%。可見胃癌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一種常見病。在胃癌早期一大部分人往往沒有察覺,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因此當身體發出這幾個信號時,一定要引起注意了。
  • 胃癌術後CA724升高,是腫瘤復發了嗎?還有沒有辦法再治療?
    標誌物不會無緣無故的升高,炎症也可能升高,但不會明顯升高,還有若持續性升高,都是要高度懷疑腫瘤復發。胃癌復發包括局部復發、遠處轉移及腹膜轉移。腦部檢查需要增強磁共振,若有禁忌可選擇增強CT。肺部用CT平掃就可以了。腹部檢查需要考慮增強CT,肝臟有沒有轉移?手術區域有沒有異常腫大的淋巴結?
  • 突然消瘦可能是胃癌的信號 胃癌的早期有哪些症狀
    原標題:突然消瘦可能是胃癌的信號 胃癌的早期有哪些症狀   如今,胃癌的發病率呈現年年上升趨勢,越來越多的人受到了胃癌的侵襲和困擾。其實胃癌患者在病情早期就會出現一些不適症狀,但是很容易被忽視。了解胃癌的早期症狀,有利於我們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 胃癌的早期信號
    胃癌的早期有以下五個「信號」:1、疼痛:如原有潰瘍病史,其疼痛很有規律性,胃潰瘍為進食後的飽餐痛,在飯後1小時後出現,持續1~2小時後逐漸減輕。如發生疼痛的時間規律上有了改變,且疼痛性質也有不同,不定時發作或持續隱痛,則應提防為癌變的先兆。
  • 打嗝不止或是胃癌?4大異常症狀是胃癌信號
    原標題:打嗝不止或是胃癌?4大異常症狀是胃癌信號   打嗝總不停或是胃癌作怪?   引起打嗝的原因很多,偶爾吃太多打幾個飽嗝沒什麼,但如果長期頻頻打嗝,就要擔心是消化道病變了,甚至是胃癌的信號。   一般人一下子吃得太飽就可能引發打嗝,這屬於正常的生理反應。但當打嗝頻繁到影響睡眠、作息,或打嗝合併胃酸逆流、胸悶胸痛等症狀,以及每天頻繁打嗝超過一周以上,則可能是「病因性的打嗝」。
  • 胃癌的第1個信號,一定要抓住機會!如果一旦有這種不適,別拒絕去檢查!
    胃癌可能沒有明顯信號,早期胃癌是靜悄悄的,並沒有什麼症狀,或者說,沒有特異性的症狀,等到出現黑便,腹痛,嘔吐,腹脹等情況的時候,往往已經是中晚期胃癌了。 我來舉一個例子,我們科前幾天收了一個胃癌的患者,因為黑便,嘔吐咖啡樣液體,來到了我們醫院的急診,查血紅蛋白只有25g/L,遠遠低於正常值,屬於極重度的貧血,有生命的危險。
  • 消化科醫生提醒:胃癌並不沉默,身上的哪些表現是胃癌早期信號?
    我們該怎樣預防胃癌給身體帶來的傷害呢?讓醫生來告訴你該怎麼辦。胃癌中最初的癌細胞是來源於胃黏膜的上皮組織,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腺癌,早期胃癌治療後5年的存活率將近100%,晚期胃癌最好的方法就是配合醫生積極治療。
  • 胃癌信號「藏」得深?有這4個症狀,勸你早做檢查
    保持胃部功能正常很重要,因為身體想要獲取營養,需要維持消化系統功能正常,食物攝入后里面的營養物質才能被人體獲取,但是,很多人胃癌患病率高和不良生活習慣有關,長時間吸菸喝酒、出現胃部疾病沒有治療、經常胡亂飲食,這些危險因素會讓胃癌有機可乘。
  • 這5點不改,等於默默增加乳腺癌的復發轉移率!
    治療不規範不遵醫囑、過度恐懼放化療、自行斷藥、選擇替代療法、頻繁更換醫生、尋求偏方。這些結果會導致治療不規範,癌細胞殺滅不徹底或沒達最大化,極易導致復發轉移。而配合醫生進行規範的治療有利於最大幅度地根治、控制腫瘤,提高治癒率,改善生活質量。
  • 胃癌早期不痛不癢,若發現這3個症狀,別拖延,或是胃癌「信號」
    胃癌最愛找這幾類人1、飲食不健康的人俗話說病從口入,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主要是想告訴人們飲食的健康,跟你的身體健康直接相掛鈎,三餐不定時,偶爾暴飲暴食,經常吃醃製食物和油炸食物,長時間吸菸喝酒,都是病從口入的途徑,不知道這幾樣你佔了哪幾種?
  • 胃不舒服十來天,以為是「老胃病」犯了,胃鏡查出胃癌!
    胃癌的發生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多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 一些良性疾病,如不加以控制,有惡變的潛質,我們叫它「癌前疾病」: 1、胃潰瘍 有數據統計 1%~5%的胃潰瘍患者可發生癌變;尤其是遷延不愈,經常復發的胃潰瘍。於先生應該就屬於這一類。
  • 甲狀腺癌復發的「信號」有哪些?哪些因素可能影響復發風險呢?
    什麼是腫瘤復發? 一般腫瘤經過治療後,有一部分可能出現轉移和復發,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因腫瘤進入晚期而去世。 所以,各種腫瘤根治術後五年內不復發,再次復發的機會就很少了,故常用五年生存率表示各種癌症的療效。
  • 避免胃癌復發轉移,一定要警惕這六個高危因素
    這些結果會導致治療不規範,腫瘤殺滅不徹底或沒最大化,導致腫瘤復發。 1、何為規範化? 2、沒有康復護理意識 對患者而言,手術切除、放化療只是抗癌萬裡長徵邁途中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手術後防止復發和轉移。大多數患者在康復期不懂得如何康復治療及調養,如何吃、如何調整情緒、怎樣運動等都需要精心安排。很多人不按時複查或乾脆不複查。沒有全面的康復護理意識會讓患者的療效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