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可隨著女兒一天天長大,父親這個角色的愛也慢慢收斂,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女兒到了青春期,不再像小時候那麼粘著爸爸、希望得到爸爸的關注,而她們的心目中的男神早已不是父親,而是某個明星。
面對孩子的獨立意識的加強,父親更是束手無策,她們不再是你身邊嘰嘰喳喳的小鳥,甚至對你無話可說,父女相處的場面一度尷尬。
一、處理不好女兒的青春期,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未來擇偶觀
權威期刊《發展心理學》中就曾提出:父親的行為會影響女兒的擇偶觀。
父親作為女兒這個世界上第一個男人,只有跟父親產生一種微妙的「精神戀愛」,那麼她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女人,才能擁有愛人或者被愛的能力。
這就是《安全感》這本書中提出的:「異性情感空間」。
當我們還是孩童時,能走入這個「異性情感空間」的只有父親。
其一:
在這個空間內,女兒看到自己以後終身伴侶的身影,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你想讓女兒嫁給什麼樣的人,你先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其二:
如果父親的缺席,就意味著「異性情感空間」從未有過聯結,那么女兒很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只要對方釋放一點點溫暖,我們就像飛蛾撲火一樣奮不顧身。
其三:
如果曾經因為父愛,傷害過這片「異性情感空間」,孩子也會保護性地切斷和所有異性的連接,當有人對她說「愛」時,她們不是高興,而是恐懼、焦慮。
為什麼許多女孩子會做看起來很荒唐的事,讓閨蜜試探男友,不接電話就覺得是在外面鬼混,其實內心深處,她根本就不相信有人會愛她。
比如,我們熟知的佟麗婭,在得知老公出軌後,她的回答是:回家就好。佟麗婭的父親在節目中曾說:「希望到了老陳家以後,多幹些活,給老陳做做飯,到了以後伺候伺候他」。
缺乏自信的女人,降低了戀愛和婚姻的標準,自己受委屈。
反觀馬伊琍,在《朗讀中》中說:「如果有一個非常非常愛她的父親,這個女孩活在世界上,會很有底氣」。而馬伊琍的父親曾為老師口誤「與多名學生談戀愛」要去找校長質問,也許這才有了多年後「且行且珍惜」的經典名句。
二、青春期,父親怎麼跟女兒相處自如
以前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到了青春期後,父親應該做女兒的小棉襖。
1、尊重她的私人空間
父母一定要注意,這時候的孩子千萬不能去偷窺她的隱私,也許會觸碰到她的底線,這種爆發式的反抗,也許會帶來親子感情很嚴重的裂縫,也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
雖然孩子變得讓我們讀不懂,但並不妨礙我們愛她。
2、其實青春期的孩子,也需要認可
尤其是父親的認可,更能幫孩子樹立自信。父親要多關心女兒,她的新衣服、她喜歡的明星、她在學校的朋友,適當鼓勵表揚她,才有資格在她做錯時批評她。
3、尊重她,詢問她的意見
這一時期的孩子,自我認知意識加強,有一定的處事能力,我們在一味地在使用暴力教育,會適得其反。
父親對於女兒來說,是高大、威嚴的代表,生活中的大小事,由父親來詢問女兒的意見時,女兒會充分感覺到被認可、被尊重。
4、創造與女兒獨處的時間
比如:
將出去遊玩的照片,跟孩子一起做成照片牆;
不缺席女兒的生日,送有心意的禮物,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
養成和女兒寫信的好習慣。
學會和女兒獨處,她才知道她仍然是你世界的中心,她永遠是你的小公主。
寫在最後:
我們常說「父愛如山」,那種不會表達,沉甸甸的愛,會讓人感覺到是一種懲罰。
其實即便是父愛,也需要說出口,我知道這對於許多父親來說很難,我們可以先從「爸爸支持你」,「爸爸永遠是你堅實的後盾」開始。
其實對孩子說「爸爸愛你」一點也不尷尬,尷尬的反而是不表達影響的親子關係。
父親節快到了,上天送你給的禮物,你的小公主,向她表達你的愛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