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海外網12月24日報導,最近歐洲科技公司高管和外交官指責美國利用對華制裁、將它們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成了「冤大頭」。
美國制裁中國卻讓歐洲成「冤大頭」?
近些年來,美國為了阻止中國發展實施了多項制裁。尤其是最近兩年間,美國政府更是多次以所謂「國家安全」為藉口,動用國家力量對中企進行制裁。此舉對中國造成影響的同時,也讓其他歐洲企業遭了殃。因為它們受到美國政策制約,無法給中企供貨,進而阻礙了正常貿易出口和經濟交流。
更為關鍵的是,一位歐洲企業高管還直接指出,這種制裁甚至形成了一種「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在對中國企業的制裁中,美國公司獲得豁免、可以與中國市場進行正常交易,獲得了巨額利潤。但其他國家的企業卻被排除在了中國市場之外,吃了大虧。
美國制裁中企影響到了世界經濟
前段時間,川普政府再次以「保護國家安全」為由,將共計77個實體列入了「實體清單」,沒有美國的豁免,其他公司就不能供貨。此舉讓歐洲企業遭受重大損失。
日前,由於美國對華為公司實施制裁,使得歐洲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之一意法半導體公司將其年度營收目標推遲一年,股價也下跌了將近12%。一位駐華外交官表示:「對於歐洲企業來說,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他們不會放棄,並且會繼續想辦法服務這一市場。」
由此可見,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下,美國制裁中企不僅是兩國之間的博弈,而且還會影響到各國的正常交易和經濟往來。站在國際角度來看,美國的制裁舉動是不得人心的、更是明顯錯誤的。
川普為什麼頻繁針對中國?
實際上,川普之所以在最後任期內還加緊針對中國,不僅是為了鞏固自己對華強硬的遺產,而且還在給即將上臺的拜登「挖坑」,讓他難以修復中美關係,並迫使拜登延續強硬立場。然而就在川普宣布制裁的同時,美國疫情卻遲遲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截至目前,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的人數已經超過1891萬例,累計死亡人數甚至超過33萬例,遠遠高於死於二戰的美軍人數。這不僅是美國政府抗疫的失利,而且也是政客們不顧民眾生命安全的後果。除此之外,美國人萬分期待的新冠疫苗還多次出現過敏反應,引發民眾的強烈不滿。
面對這種嚴峻局勢,川普等人卻還在一意孤行,不顧歐洲等盟友的反對,多次損害中國利益、在國際社會抹黑中國。但是在多極化世界的大背景下,美國的非正義制裁政策必定會引來更多國家的強烈反對,而中國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會更加突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