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龍潭湖?沒錯!就是龍潭湖,一看就是老北京!老北京只認龍潭湖!說到龍潭湖還得從龍說起,龍是中國的圖騰,也是中國的象徵,一曲「龍的傳人」唱出了中國人的心聲!
今天咱們不說北京城裡的「水龍」和「土龍」,專門說一說以龍作為地名在北京就尤為突出,不知道您是否聽說過?沒關係,只要您有興趣,請聽我慢慢道來。據不完全統計,在北京的地名裡有龍字的不止二百個,咱們今天僅按一條龍來說說龍的地名,龍分為龍頭,龍眼,龍口,龍鬚,龍爪,龍背,龍骨,龍尾,·※龍頭:在大興區禮賢鎮有一個村莊,相傳是明朝建立的,名字叫龍頭;另外在北京西城區也有一條街北起定阜街,南至地安門西大街,全長四百米,喚做龍頭井街。※龍眼:在昌平區高崖口小碾子村,那有一口常年吐著甜水的泉,叫龍眼泉;※龍口:在門頭溝區大峪南馮村有一個水庫叫龍口水庫;※龍鬚:在崇文區有一條河,過去叫龍鬚溝,現在叫金魚池了。※龍背:在海澱區的西北部西依金山因山勢頗似龍背,村名叫龍背村;現在地鐵四號線北端的終點站安河橋北站過去就叫龍背村站。※龍骨:在房山區周口店以西有一座山就叫龍骨山;※龍爪:在宣武區陶然亭附近有一條胡同叫龍爪槐胡同;※龍尾:這條龍太長,龍尾出了北京,您得在河南內鄉去找。好說遠了,還得回來說這龍潭湖吧!
這龍潭公園就是一個以龍為主題的公園,您看有一組仿古建築就叫龍吟閣,有一座亭子就叫龍亭,有一組石林,由龍字組成······等等,不一而足。讓我們慢慢的欣賞吧!說了半天還沒說龍潭公園在哪兒呢?龍潭公園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龍潭路8號,門票價格兩元,很便宜啊!
[龍吟閣]位於公園的西南側,是一個佔用很大湖面的水上閣樓,雕欄玉砌,紅牆黃瓦,畫棟雕梁,一片金碧輝煌。湖內一片狼藉,殘荷敗柳,凸現冬日的景象。可以想像的到,當夏日來臨,荷香四溢,又是何等的愜意!
[龍字石林]景區位於公園東部圍繞著晚晴山而建,石林不是簡單的堆砌.而是充分體現了造林藝術,若干方巨石或三五成群,或大小相伴,錯落有致,布局自然,大有巧奪天工之勢。最令人讚嘆不已的是那一方方巨石上雕刻的龍字,真叫人拍案叫絕!這些龍字或篆,或楷,或草,或金文,或甲骨,盡顯中華文化的淵源流長,透過這些文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眼前閃爍。不久前曾有蜂友也寫了一篇遊記對這些龍字的來龍去脈做了詳細介紹,我就不在畫蛇添足了。
在這座以「龍」為主題的公園裡,您還真可以找到「龍的傳人」的傑出代表,他就是明代末年的民族英雄「袁崇煥」,如果您看過我的遊記【北京映像】「說宣武:袁公祠裡拜督師,話崇文:長椿寺裡說文化」一文,想必您己經對袁崇煥將軍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這裡就不多贅述了。當時由於時間關係沒有拜訪袁督師廟,這次來到龍潭湖公園滿足了我的夙願。
[袁督師廟]位於龍潭公園西北部,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建於1917年,修於1980年。廟內有袁崇煥石刻像《袁督師廟碑記》及康有為手書輓聯。(據有資料顯示,在文革期間以廟也曾經遭到毀滅性破壞,現在您看到的是八十年代復建物)
在袁督師廟門口有一幅楹聯,由康有為先生撰寫,現抄錄下來以饗讀者。上聯曰:其身世繫中夏存亡千秋享廟死重泰山當時乃蒙大難;下聯曰:聞鼙鼓思東遼將帥一夫當關隱若敵國何處更得先生。
現將康有為先生做的《袁督師廟記》全文照抄如下:嗟夫!明清之際,關於中國亦大矣,非只系一朝之興亡也。觀夫袁督師之雄才大略,武稜蓋世,遂見忌於敵,以讒間死,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夫國非才不立,有國者臨#聞鼓,莫不思才而用才。然才愈奇,志愈大,人主未必競其用,即使倚畀信用,而內移於權奸女謁,外怵於敵國外患,左右讒慝之口,交構而並作,卒自壞長城而國亦殄滅。嗚呼!古今殆同一揆,豈獨袁督師。吾十二歲,侍先祖連州工讀督師傳,至其緯#邊事,登長城,察形勢,奏對思宗以五年破敵而壯之。連州公曰:是敵畏而用間殺之者也。後登長城想公之雄風。門人東莞張伯楨為公表幽,刻公集,復築公祠於京師。今後之愛國思將才,庶公英靈武烈,猶凜凜也。孔子二千四百六十八年,丁巳九月。鄉後學康有為撰並書。(康有為先生是晚清著名人物,雖因保皇為共和所不齒,但是對袁督師的高度評價卻為後人所稱道。)
[意釣亭]和[悼亡亭]是張伯楨為紀念其亡妻亡子而建的家祠-至今已蕩然無存。提起張伯楨現在的人也許並不知曉,其實此公在歷史上也是赫赫有名,他的恩師是康有為,好友乃齊白石,他最大的貢獻就是他為表彰抗清的民族英雄袁崇煥,為他創建了袁督師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