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星星盼月亮,我家那上初二的神獸終於開學了!5月18我一定要好好慶祝一下,媛媛,你一定要來啊!咱倆順便在必勝客好好聊聊!這個疫情在家上網課可是把我憋壞了,我們家那一隻又不像你家那個那麼懂事聽勸……」
大家別奇怪,那天一大早我的耳膜就不得清淨。這還得從早上五點多說起:還不到六點,我正在客廳看書準備書評文章,大綱連二十個字都沒寫,一陣急促的阿黛爾歌聲就嚇了我一跳。當下心想:這誰這麼早來電話啊?快遞也不可能這麼早上班啊?……我趕緊三步並作兩步趕緊接電話,一看同樓的鄰居是凡凡媽!
大家住在一起快十年了,孩子又都是一般大的年紀。凡凡爸爸是個海員經常不在家,性格活潑的凡凡媽也沒個知心姐妹,一來二去的我倆就成了無話不談好朋友。可這才早上五點半啊?她能有什麼要命的事情在這個時候打電話給我呢?
帶著疑惑不解我接了電話,當下心想:我今天的書評大綱計劃肯定是泡湯了,接電話後就是大家剛剛看到的開頭那一幕。唉~我寶貴的時間啊!我的書評大綱啊!
在家上網課的這段時間,凡凡媽也沒少往我家跑。抱怨不是凡凡不聽話和她吵起來,就是她自己的情緒病犯了,搖身一變成了多愁善感的林妹妹。我淡然一笑說:妹妹(她比我小三個月)空閒時間可以多看看書,不同種類的書。它們能給你不同的感受,就算是同樣一本書,不同時期看,你的體悟也是不同的…就像最近我看的這本書《高情商養育》感覺就非常非常好,不到兩天的功夫就看完了,一點也不枯燥,非常非常地接地氣。
我告訴凡凡媽:《高情商養育》這本書是親子關係諮詢師徐婧英老師十幾年教育諮詢和育兒經驗的總結,她從親子關係的核心矛盾入手,告訴家長該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緒,如何關照孩子的情感需求,如何表達對孩子的愛。
在徐老師這十幾年的教育諮詢工作總結中看出:從幼年到青春期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問題,大都是情緒和心理方面的問題,其根源只有一個:呼喚愛!呼喚父母高質量的陪伴,呼喚父母發自內心的理解和接納,呼喚父母有力量的支持和信任。
徐婧英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作為今日頭條、搜狐網、一點資訊、壹心理等平臺的專欄作家和教育主播文章和講座廣受歡迎,並榮獲了2016~2017年度搜狐母嬰最受網友歡迎的自媒體。
為人父母的許許多多,但深知如何去當父母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孩子需要什麼就給他什麼,而不是自以為的去給他最好的,而這些並不是孩子需要的,他又怎能滿足呢?這時家長又反過頭來回擊孩子,用什麼不懂事、不聽話、不孝順等等這些喪氣的廢話劈頭蓋臉砸向孩子……這樣親子關心好才怪呢!
自己作為一個家有兩孩,並且還都是處在青春期這個非常時刻中的媽媽,這一路走來對孩子的教育真是深有感觸。連徐婧英老師都說:時代變了,家長別本身的思想也要跟著變,教育孩子的思維方式可不能停留在二、三十年前自己小時候那樣。
那些抱著「只要給孩子吃好穿好就算是疼愛孩子」這種觀念的父母,你們真是OUT了!這樣的父母放到現在來看,連個合格的鏟屎官都不算,還別說是為人父母了!抱著幾十年前的觀念活在現如今的社會中,跟個活死人有什麼分別?
養育孩子最需要的不是什麼高端的物質產品,什麼精美的服飾和玩具啦、高級美味的食物啊,在孩子幼小的心中對這些都沒什麼概念,換句話說孩子最重視的不是這些。那孩子最看重的是什麼呢?徐婧英老師在《高情商養》中告訴我們:對孩子的愛和包容是孩子最最看重的,而父母無條件有原則的愛才算是高情商養育。包容和愛從哪裡來?它們並不是憑空而生的,接納一詞就非常好地詮釋了這一切。
接納是什麼?就是無條件的接受,這聽起是不是很難?沒錯,包括我自己在內,在孩子調皮搗蛋犯錯誤的時候免不了發脾氣發怒,但靜下心想想:有哪個孩子不犯錯誤長大呢?就好像有哪個孩子不摔跤就學會走路呢?沒有一個,包括我們自己也是這樣。在《高情商養育》中,徐婧英老師也是這樣告訴我們的: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犯錯誤,事實上,孩子是在不斷地犯錯誤中成長的。
是啊!有哪個人能說自己這幾十年沒有犯過錯誤呢?就算是再成功的人,也不敢誇下海口說自己沒犯過錯誤吧!孩子年紀小,犯錯誤是很正常的事情。
父母關鍵是應該引導孩子在錯誤之後得出什麼樣的結論,換句話說:在這件事中,我們會有什麼總結?最好能讓孩子獨立思考,做到舉一反三,不妨跟孩子說:你看,錯誤已成事實,就像潑出去的水,想想怎麼才能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這錯誤不能白犯啊?咱們得收回本錢啊?
這種情況下媽媽說話態度一定要溫和,要輕鬆,這樣孩子也會放下心裡包袱,看到媽媽不埋怨自己也會輕鬆很多,這輕鬆中也多了一份感激。要知道,現如今的孩子最不喜歡這樣的家長了,換做是我們,也會心生不快的。
說到這裡凡凡媽又跟我大倒苦水:你說得到輕巧,孩子跟你發脾氣你能不生氣嗎?我反過頭來問她:你跟凡凡爸發脾氣時候,人家有沒有埋怨過你跟吼啊?
「我那是撒嬌,跟凡凡不一樣。」凡凡媽不好意思地說。呵,還挺會給自己找藉口,在孩子那邊就成了鬧情緒,在你這裡就成了撒嬌,理兒都讓你沾上了,沒有好人走的路啦!她不好意思地羞紅了臉。
各位親們,別以為這樣的事只是偶然,大家想想是不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做過這樣的事情?自己在外工作的壓力或是情緒沒化解,回到家來跟先生或是孩子發脾氣鬧情緒,自己覺得沒什麼很正常,還給自己找了這樣或那樣的藉口。
反過來說,孩子還小,大多數時候還不太會處理自己的情緒,有情緒了發洩一下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在合理範圍之中即可),有的爸媽就大呼小叫地嚴厲打擊。用徐老師的一句話來說:這不成了「只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了嗎?
1.情緒沒有好壞對錯之分。
說到這裡凡凡媽就開始反駁我了:哪會是像你說的那樣,高興快樂就是好情緒,發脾氣大聲喊叫就是壞情緒。這話表面上看說的是沒有錯,但她忽略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那就是在情緒之上的一個東西,一個更高層次面上的東西,就是「引發情緒的原因,這個根本才是最關鍵的」
但凡事情的形成都是有因果關係的,情緒也是如此。高興快樂也好、憤怒發脾氣也罷,它都是對當下或是剛剛發生事情的一個及時表達和反饋,只不過不是用語言,而是本能的反應,這個不分好壞。俗話說「有因才有果;沒因就沒果」。作為父母如果要真的能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這一切,我想一切問題的化解都會容易許多。
2.教孩子明白情緒是怎麼回事。
情緒這個東西就好像我們每天日常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樣常見。如果你問問去:情緒到底是個什麼呢?我覺得:我們對一件事的看法所生出來感情,就是情緒。想要教會孩子看見情緒,那麼當父母的一定就要先學會看到孩子的情緒。在《高情商養育》裡徐婧英老師是這麼教我們的:
看見情緒的「看見」情緒不是視覺的「看」,而是心靈的感知、體察和重視,不要視而不見。
視覺上的看見誰都會,只要這個人還是個正常的人,擁有正常的思維,視力沒什麼問題,這一切都可以輕鬆搞定。
但關鍵是大多數父母在孩子情緒稍有苗頭的時候,換句話說教會孩子看到情緒最好的時候來到眼前,他們往往都忽略了,直接略過視而不見。不是因為他們粗心大意,而是因為「心」不在這裡。
什麼叫用心?什麼又叫體察?而什麼又叫感同身受?這些問題一時半會答不上來不要緊,但他們三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用心。
對了,就是用心去體會,把自己想像成對方。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不會語言形容自己的心理狀況,只會用「哭鬧」、「喊叫」、「抱抱」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作為父母的自己如果沒有一顆善於感受孩子情緒的心,發現孩子情緒的慧眼,又怎能教會孩子正確對待情緒、理解情緒呢?
(1)孩子有情緒要幫他說出來。
說到這裡凡凡媽就嗤之以鼻了,「你說的這點誰不會啊?可他犯情緒時,我讓他說,它就像個悶葫蘆一樣一句話不說,你說這多氣人啊!」
我趕緊朝他擺手說:可不帶你這麼玩兒的,沒有像你這麼讓孩子說出情緒的。本來孩子就有情緒,你這裡還氣乎乎地讓他「說、說、說」!你看看自己那副樣子,孩子還怎麼跟你說呢?說什麼好呢?
「自己要先心平氣和、平心靜氣,孩子才會想跟你說,也願意跟你說,也有勇氣跟你說。因為他知道:平心靜氣的媽媽是會理解他的,不會聽我說出什麼來就不高興的,不會任由自己的脾氣來的。」我和凡凡媽解釋道,「就算孩子一不說,但你自己改變自己的態度和方式方法,時間長了孩子就會看到你的改變,當他有了情緒,就願意跟你溝通跟你分享了。
(2)別忘了幫助孩子自己找不足。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孩子鬧情緒的源頭,也是或多或少和自己做的不到位有著一定的關係。徐婧英老師在《高情商養育》裡也分享了她和兒子一暢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兒。一暢小時候也跟徐老師發過情緒,誰還沒個小脾氣呢?徐老師當時沒說什麼,也只是溫言細語地慢慢詢問,慢慢分析、抽絲剝離地幫他找出問題所在。在和媽媽的談話中,一暢也逐漸發現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個道理。
看看人家徐老師是怎麼做的,現在大家明白自己該怎麼做了吧?沒錯,就要像徐老師一樣,細心耐心地去觀察去體會,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這樣,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兒才能對孩子心思。
徐婧英在《高情商養育》中反反覆覆強調一點:孩子在成長中出現問題,其根本就是孩子的情緒問題,他們的不良情緒沒有被理解沒有排解出去,這才會在生活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彆扭、擰巴,乃至於爭吵和衝突。這一點有很多家長都沒有看到,還只是盯著皮毛上那一點。殊不知,孩子心中早已有了不滿情緒,這種不快樂的情緒如果不被理解,會越積越多,俗話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但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爆發的,因為受不了了嘛!
孩子是由你而來,但又不屬於你。沒有一個人生來就願意、就應該為別人的情緒埋單,自己的惡劣情緒就像是垃圾,應該自己去消滅掉才對。作為父母來講,如果連自己的情緒都管理不好,甚至有了情緒往無辜的孩子身上發洩,試問:孩子有什麼錯?孩子被這沒來由的情緒深深地傷害了,這種傷害會存留好久,甚至於是幾年、十幾年,最後受罰的還是這些亂發情緒的父母。
就好像這本書的名字——《高情商養育》,它吸引我的並不只是「陽光博客」出品這幾個字,要知道,陽光博客出品的書歷來都是頗受好評的。還是因為作者徐婧英老師的理念非常非常好,因為孩子一切的問題,包括幼兒時期、學齡兒童和青春期的孩子,仔細觀察,往深層次地細究,我才發現:孩子的問題從表面上看是各種各樣,但實際上是情緒的問題。
孩子的不良情緒沒有被化解,才會產生出這樣那樣的問題,幫孩子化解不良情緒,給孩子正能量,這才是我們為人父母應該做的。高情商養育出來的孩子也一定是個高情商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在以後越發激烈的生活中才能站穩腳跟,真正做個生活的強者。愛孩子、包容孩子、接納孩子,說起來短短十個,卻是要我們苦心磨練才能夠真正做到的,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但幸好現在有了徐婧英老師的這本《高情商養育》,也算陽光博客送給天下所有人父母的育兒捷徑,哦不,是育兒金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