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好,我是39健康網的編輯,請問你現在有空嗎?!
有啊有啊,你說!
是這樣子的,我們想了解一下蜂針療方的一些東西,就是還有我們之前也有跟您做過一些採訪,省中醫的兒童無痛蜂針療法啊。這次就是我們之前也有找過中心醫院的陳忠仁教授,他也是做這一塊的東西的嘛,上次我們找他,他就有提到說蜂針療法還是未被通過的,還在提出申請。為什麼不提申請,這件事你知道嗎?
這個說法不對的,就好像拔火罐啊,艾灸啊,這些都是多少年來的傳統療法來的。這已經像是自然而然推出來的一條準路了。不存在這個問題的,而且呢,北京綜合醫院呢,就是在遵義,我去過的。王璐儀老中醫他有幾個項目,他都是有幾個國家級的課題是關於這方面的,它如果不是準路的話呢,是怎麼可以拿到全國性的課題呢?是吧?不存在這個問題的。
這樣啊,就是他有提到就是他在給人做縫針療法的時候,就有人過敏了。然後那個人過敏之後,就告訴他這不是正規的治療方法,就告他非法行醫這樣子。就有這樣子一件事情,所以他現在就不是很願意去宣傳這種療法。當時我們就覺得很奇怪,就是因為我們覺得這個蜂針療法就跟針灸差不多的應該是,都是一些傳統的療法,而且也查閱過一些相關的教科書,上面都有記載。就是想諮詢一些您,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出來呢?
他這樣子是不對的。這個可能是他年紀大了,怕打官司,這個根本沒問題的。因為在廣州中醫藥大學,我自己都是本身是教材的編委啊,這個我就是負責編教材的,我就是負責編寫蜂針療法這一塊的。這已經是國家高等學院教材來的,它這個說法是有局限的。它這個蜂針療方在國家的河北、北京都是有做這個蜂針療法的,都是國家認可的。是正規醫院在做的。
現在這個蜂針療法是不是有一套規範的操作呢,現在我們在網上看到有一些人就是他自己在做了,甚至是一些養蜂的人他都自己在做了。但是很多人就在擔心,這不是一個無菌操作。
他會不會引起一些特殊過敏呢?
對啊,你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我在兩三年前,不記得具體時間了。就專門發表了一篇文章,就是講嶺南蜂療的回顧與展望,就是嶺南地區,廣東廣西這些嶺南地區的蜂療發展情況。我就專門寫了那一個,你有興趣的話在網絡上搜索一下,嶺南蜂療,你搜索一下嶺南蜂療,這篇文章在網上是可以搜索得到的。
是我們這邊給您採訪的嗎,還是……
不是,是我在《針灸臨床》這本雜誌裡面發表的一篇文章。為了這篇文章,我跑了很多地方,廣西喇,海南島喇,全國很多地方我都跑了一趟。然後將他們都對比了一下。
哦,我找到了,是嶺南蜂療的回顧與展望是嗎?
對對對。你看一下,我就是講這個的,就是對目前我們蜂療技術發展的一些看法與展望,我就是提出了一些看法的,就是這個,你可以看一下。
呃,這個是資料庫的,我打不開,回去的時候我打開了看看!
好的,打不開是吧,那你回去的時候就看看吧。對於這個蜂療,我特別提出了嶺南蜂療的進一步發展。這個沒問題的。
這樣啊,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在門診做這些蜂針治療,有沒有說是經過特別的消毒啊,或者一些規範化的操作啊之類的,有沒有說就是這樣的規定之類的?具體是怎麼樣的呢?
有有有,首先要問清楚他有沒有過敏情況喇,準確判斷出他有沒有過敏史,接著就要做一下皮試,就是用它的蜂針來測試一下。
皮試是跟我們在打青黴素的時候做皮試一樣嗎?
很類似,很類似,也是在我們手腕的地方,手腕錶面上的那一側,手腕上面,手面的那一側,大概有2~3裡面左右的地方。
這個是一定的嗎?每一個去的人都要求要打的?因為我們聽說……
有過敏體質的人都應該這樣做。因為我們是按照標準來做的話,一般這些是可以的。但是有些人沒有明確的過敏史,那就可以不用做皮試。這些還是可以的,因為我們這些人做得久了,是可以判斷出來的,但是有些人是特別敏感的,那就建議他一定要做皮試了。所以呢,對於初學的,經驗不多的人來講,還都是要求做皮試的。
那一般來講,你們是怎麼樣來判斷他是不是有過敏呢?
一般來講,就是問一下他有沒有什麼藥物過敏啊,有沒有吃什麼東西過敏啊,有沒有被蚊子咬一下就過敏啊之類的。有些人,蚊子咬一下都起蜂團的,蜜蜂咬一下他肯定就會起蜂團的嘛,那是肯定的!如果他蚊子咬了都沒事,估計他多數做蜂針療法都沒事的。有些小孩子喜歡穿短褲的,你知道喇,南方人一年四季四季都會是有蚊子的,他如果很過敏的話,如果是有蚊子,他通常會被叮得青一塊紫一塊的。這個時候我們肯定要做皮試,看他對蜜蜂的情況怎麼樣了。我這個跟他們還是有點不一樣,怎麼不一樣呢?!因為我這個蜜蜂我是給他們解過毒的,這跟他們以前的不一樣。因為呢,人家以前是十歲以下是不做的,我這個呢十歲以下是可以做,而且呢,這個耳朵喇,嘴巴喇,鼻子啊,下巴,舌頭都可以做。就直接在上面叮。
剛剛您有提到過過敏,那是不是有一些特別的疾病是不讓做這種蜂針療方的呢?什麼什麼的,相關的這種疾病。
有的,有些過敏是不可以的,關鍵的是手法的問題,做的時候,手法要規範,我估計這種方法呢,你剛剛講的陳忠仁是吧,他是解放軍一七七醫院退休的嘛!他我也知道,我跟他也很熟的,他的方法就比較傳統,他比較傳統的話呢,他的蜂毒力就特別強,所以比較容易過敏,我這個方法,我都已經做了十多年了吧!九六年到現在了,九六年到現在二零零九年了,都已經十三四年了,做到現在我們都已經做了差不多二十五萬人次了,沒有一例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最多就是出現一些皮疹。
這樣啊,現在我就有一個問題了,比如說,有些疾病他不是有一些禁忌症嗎?!那些禁忌症是什麼?比如說,哮喘病,是不是禁忌症呢?
有禁忌症的,哮喘病是我們主要治療的一種病,哮喘是這樣的,哮喘的治癒率好高啊,我這麼多年都有觀察,這些病呢,我有那麼多病人,大人不講,就講小孩,哮喘的治癒率可以達到90%啊。我自己也是一個兒科醫生,我們以前都是用吸入療法,以前不是都用吸入療法嗎?現在還很流行的,是不是啊,很貴的,兩三百塊錢一噴的現在。這些最少都要用一兩年的,但是它也不一定能治得好啊。但是呢,我後來後來用著用著,就發現,這個蜂療比它好多了。療效啊,我現在有小孩來看,我都用蜂療了,不用那個了已經。那個淘汰了,全用蜂療做,非常好,很多成功的例子!
一般蜂針療法的一般治療療程是多少的啊?
那要看他的免疫力,以及過敏狀態去到哪裡……比如說一些哮喘病人,他的IGE啊,他的總IGE就是測他的過敏體質的一個項目。它要是超過一千多,有些或者是更多的更為嚴重的幹擾,那就一個星期,一到兩次那麼做,但是你要知道,這起碼比吸入療法好多了,你吸入療法,一做就起碼要做一兩年,而且基本上都很難好,很多都好不了的。我救了好多小孩子啊。所以啊現在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黃國強局長啊,他都來我們這個地方參觀過,就這個春節,零九年的春節啊,他國家衛生局也來參觀,就表揚我,說這個方法太厲害了,真的非常好,它這個中醫就是治療哮喘比較好嘛!
所以說,這個蜂針療法沒有通過衛生局的審核是說法錯的咯……
不會的,沒有通過,他還會過來看嗎?
我們當時就是想,如果這個蜂針療法沒有通過審核的話,那到底還有多少中醫療法是沒有通過的呢?
不會存在這個問題的,沒有說通過不通過的,你說這個拔火罐,你說通過了嗎?是吧……它這種是有中醫出現的時候就有的,比如說在省中醫的中醫治療中心,他裡面有三十多種傳統療法,那麼多的療法,它都是經過衛生局通過他才能做的,沒可能的嘛!
現在還有一個疑問,就是說拔火罐很多人在家裡都會做,那你們醫院的話,有什麼一套規範的操作呢?之前蜂針都有提到說是有降過毒的,那是否也有一套獨特的規範的操作方法呢?會比民間的方法有什麼不同呢?
對對對,這個,來學習蜂灸的人,我們首先是要培訓一下他的。一定要以我們的操作去做!我們三十多種傳統醫療每一個都是有它的操作規範的。這些不可以亂來的,如果你有興趣看傳統療法,我們是有一些規範檔案的,有文檔留底的,要全部按規範去做。
您大概什麼時候有空呢?就是想我們到時就去您醫院拍一下您詳細的操作流程,到時做一個詳細的講解。
可以的,可以的,歡迎報導,反正我們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如果你明天上午來的話呢,我可以叫我們傳統療法中心的主任做給你看一下,你這個問題提得好好,這是一個非常受關注的問題啊!
我們的老百姓他們是知道有這種療法,但是可能了解還不多,所以我們就希望在這方面做一下解讀,讓大家了解這個療法的正規操作是怎樣做的。
這個,你提的問題,就有點類似於藥跟涼茶的關係啊,有些藥就可以平時當涼茶來用的,食療,就比如說茯苓啊,薏米啊,他都可以當涼茶來用的。像枸杞子那樣的,都可以作為保健品的。你藥也好保健也好,它不矛盾的,如果你充專業人員來講呢,他可能會從更為醫學的角度來考慮,而老百姓來用呢,他們可能會從保健的角度來用,這個層次是不同的,但是我們的目的是一樣的,我們這個蜂療也是一樣的嘛!但是這個蜂療的話呢,老百姓也在做,但是我們不建議,因為這個蜂療它很有可能引發一些併發症,這些是老百姓很難應付的。就好像我們醫院做啊,如果他出現過敏反應,出現休克啊,我們是有醫療室能為他們及時搶救的。他們沒這個東西啊,如果出事的話,誰能夫負起這個責任啊!是吧~我們必須規範的,必須要有這些去做,搶救的東西是必須有的。我們說能治人是一個問題,但現實上還是存在這種風險性的嘛!
如果有一個人要做這個蜂針的話呢,他要有什麼準備呢,或者說是要做什麼檢查之類的。
如果說是哮喘或者免疫力低下的小孩的話呢,我們是要求他們做一些檢查的,必須的化驗。或者是他們在當地醫院做好化驗,然後拿給我們看,然後我們給他做一個綜合的評估,給他一些意見,就可以開始做了!
教授,要不然,明天早上我去找您。
可以,星期六早上也可以,因為星期六早上的話呢,人多,你可以問一下那些患者。親自去問,這樣子的話你會更清楚一點。如果你對中醫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大家都想了解一下吧?我們的中醫都是一些好方法來的。
我現在就負責中醫頻道的。
那這樣吧,我們改天見面,我把一些好的療法再給你詳細介紹一下,就相當於個你一個平臺嘛,共享一下也好!
對,我們這邊,就是希望有更多的醫生能夠更好的了解這些傳統,那我們明天見!
39健康網(www.39.net)專稿,轉載方請明確註明出處及連結,或完整保留此版權資訊。
(責任編輯:許赫赫)
更多中醫最新資訊,請關注39中醫頻道——中國第一中醫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