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最高人民檢察院
新時代需要改革,改革創造新時代。
2019年成都會議以來,全國政法機關深入學習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深化政法領域改革,政法工作制度體系逐步完善,執法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政法工作滿意度進一步提升。《關於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實施意見》部署的100項任務中,84項已完成或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16項長遠性改革任務正在深入研究推進,一批重大舉措落地見效,成為政法領域改革新亮點。
行百裡者半九十。隨著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續推進,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怎麼辦?
8月26日,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視頻會結合最新形勢,對推進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部署了新任務、提出了新要求。各級檢察機關要切實按照會議的部署要求,推動各項改革措施在檢察領域精準落地,進一步提高執法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優的法治產品、檢察產品。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全國公安工作會議和中國人民警察警旗授旗儀式上明確指出,要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抓緊完善權力運行監督和制約機制,把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落到實處,不斷提高執法司法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辦理、每一件事情處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為深入推進政法領域改革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檢察機關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加快推進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改革和建設作為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加快構建與新的執法司法權運行模式相適應的制約監督體系,不斷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要深刻認識到,改革和建設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社會公平正義,事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改革和建設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是加強黨對政法工作領導的重要舉措;改革和建設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是回應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新期待的時代課題;改革和建設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是遵循權力運行規律的必然要求;改革和建設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是全面深化政法領域改革的重要抓手。檢察機關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推進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改革和建設。
加快推進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改革和建設,要把握好五項原則。
▶ 一是堅持黨的絕對領導。要完善黨對執法司法工作的領導監督體系,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執法司法活動中得到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確保執法司法工作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要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司法突出問題,著力破解執法司法制約監督的堵點、難點、痛點,努力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
▶ 三是堅持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嚴格依照憲法法律和黨內法規,按照法定的權限、程序進行制約監督,進一步明晰制約監督的權力清單、嚴守職責邊界,確保制約監督依法有序。
▶ 四是堅持制約與監督有機統一。既要加強內外監督,又要強化權力制約,從源頭上、根本上預防和減少執法司法腐敗現象的發生。
▶ 五是堅持系統集成、協同高效。要通過制度的完善、體制的改革、機制的創新,推動資源整合、力量融合、手段綜合,增強制約監督的耦合性、協同性,形成整體效應。
所有改革都要靠實幹來實現,2020年更是關鍵的一年。各級檢察機關要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真抓實幹,以「啃硬骨頭」的勇氣和擔當,切實把政法領域改革任務落到實處,進一步提升檢察工作水平,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來源:檢察日報
編輯:吳鵬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