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去過一次日本,主要在東京大阪附近,去過富士山滑雪。看了電影《非誠勿擾》後,一直想有機會去趟北海道,趁著女兒回國期間,就決定來一個北海道自駕遊。由於日本不承認中國的國際駕照,而承認澳洲的,所以,只能由女兒來開車,她會日語,也是她策劃的線路與吃住行。
從上海直飛北海道札幌的新千歲機場,中午到,乘租車公司擺渡車到附近的租車公司取車,態度不錯,非常順利。
開車前往地獄谷入住酒店,享受酒店的自助晚餐,三文魚,帝王蟹等刺身吃了個夠。飯後去泉源公園以及商業街逛逛,晚上在酒店泡溫泉,順利的第一天。
登別地獄谷:它是火山爆發後,由熔巖所形成的一個奇形詭異的谷地;灰白和褐色的巖層加上許多地熱自地底噴出,形成特殊的火山地形景觀。
大約在一萬年前形成,有直徑大約450米的地方依然在噴白煙,而且寸草不生,又有強烈硫磺味,登別地獄谷因其就像在地獄之中,故此得名。
第2天一早走路到地獄谷看地熱,到處硫磺味道,還在不斷冒熱氣。
洞爺湖:地獄谷附近的淡水湖,支笏洞爺國立公園的一部分,亦稱破火山口湖。20世紀初葉火山爆發頻繁,陷沒後形成了這座湖泊。
湖面在冬天也不會凍結,是日本最北端的不凍湖,一年四季蕩漾著清麗的湖水。
大沼國定公園,原生態溼地公園。大沼國定公園是一個大自然樂園,三個湖泊中,各有小島點綴,水面上駒嶽活火山峰巒倒影,相映成畫。無論是漫步湖畔、騎車環遊,還是露營或乘船巡島,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定能讓你盡享大自然。
函館市:北海道島西南部的濱海城市,面積347.8平方公裡,人口31.8萬。函館市區由函館山向下延伸,形似扇子。從函館山眺望到的都市夜景號稱世界第一,同香港、那不勒斯(Napoli,義大利)一起被稱為「世界三大夜景」。原計劃開車前往函館山頂觀景臺看夜景,結果半山腰路被封了,只好回到函館市看夜景。
函館是北海道的南大門,與橫濱、長崎一樣,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港口貿易城市。
第3天一早來到函館朝市橫丁市場逛魚市場,順便吃飯,吃的是日本定食。
參觀紅磚房碼頭,然後出發前往北海道雪山二世谷niseko滑雪。
雪山二世谷:日本北海道Niseko雪場被評為全世界十大雪場的第四名,著名的粉雪讓南半球的雪友們願意大老遠前來,在山上可清楚看見羊蹄山美景。
第4天上午滑雪與拍照為主。
中午飯後出發,一路雪地,他們從不清掃,只好小心翼翼開車,傍晚到達小樽市,住在拍電影《情書》的地方附近,參觀夜景,經典鏡頭那好多人在拍照。晚上網紅店渡海家吃麵,店很小,要排隊好久。
小樽,清純得像《情書》中的情景。
小樽市:日本北海道西南部港市,札幌的外港。臨石狩灣,灣內港闊水深,為天然良港。北海道西海岸經濟中心之一。昔日運河裡曾擁擠著無數裝卸貨物的舢板,沿岸都是磚石結構的倉庫,一派繁忙景象。
如今這些倉庫建築都改成了玻璃工藝品商店、茶館、餐廳和大型商鋪。
小樽從原本只是一個小漁村,後來成為指定的國際貿易港,但繁華過後卻成了一個落漠的小港口,人口外流、國際貨輪不再,小樽卻能善用舊有、廢棄的倉庫等公共設施,由一個過氣的小商港,發展成觀光重鎮、浪漫之都。
傍晚時分在富有歐洲浪漫氣息的小樽運河畔,漫步於羅曼蒂克的古老街道。小樽到處都是博物館,也到處都是美食餐館。
第5天正好農曆大雪,屋外大雪紛飛,出去河邊走一圈,冷! 只好小樽市內找一購物中心,吃飯購物,之後開車去參觀八音盒博物館及附近老建築。
下午四點多出發前往札幌,路上只有36公裡,卻要開一個多小時,主要因為積雪太厲害,只能慢慢開。
入住札幌後,參觀札幌市中心,第一次感覺是個城市了。(奇怪,他們計程車的反光鏡都是裝車頭的,其他車正常)
札幌:日本第五大城市,位於北海道島西部,面積1121平方公裡,人口194萬,札幌是一座以雪而著稱的旅遊城市。
札幌是個典型的北國城市,具有濃厚的北國風味。
女兒又帶著去一個網紅店,吃湯咖喱,雪地走了15分鐘,到那一看,在地下室,有很長的隊,屋裡屋外排著隊。
第6天,因為大雪,就放棄了北上遊玩的行程,就在札幌市內玩,去了幾個有代表性的地方,比如啤酒博物館,清酒博物館,市中心地下購物街,狸小路街,中午到專門吃北海道拉麵的地方:札幌拉麵共和國,裡面有好多家拉麵館,但都要排長隊。
下午去白色戀人公園,其夜景特別美。雖然路都不遠,但開車很慢,地面太滑了,特別在上下坡時,特小心。
白色戀人公園,可以參觀名糕點——「白色戀人」製造工廠的巧克力博物館。除了可以學習巧克力的歷史之外、還有令人懷舊的玩具博物館可供參觀、可以品嘗現場製作的甜點自助餐、感受親手製作小田餅的體驗工作室等。
因為下雪,雪被車子碾壓之後特滑,從停車場出來,過馬路特別要小心,看到好幾個滑倒的,沿途也注意到有不少接骨院24小時開業。在公園裡看到一個男的拄著拐杖,腿上打著石膏,前面走著,後面女的用上海話在喊慢點慢點!哈,受傷了還在玩!
聽說公園內的玫瑰花園到了夏天,盛開著英國玫瑰、老玫瑰等200種1000多株玫瑰,極為迷人。
由於下雪,這次就在北海道南部兜了一圈,不到600公裡,沒有繼續北上。
第7天一早出發前往新千歲機場的還車處,得到通知飛機晚點三個半小時,正好就在旁邊的奧特萊斯購物,吃飯,12點半坐租車公司擺渡車到機場,等到三點才起飛。
到大阪關西機場(就是上次地震被船撞了連接橋的那個填海造的機場)已經5點半了,出來,換錢,乘大巴,19:30才到京都,有點晚,住在老城區的民宿,清水寺附近的一棟老房子,晚上出去拍夜景,沒有了白天的熱鬧,路上幾乎沒人。
第8天開始主要就是深度遊京都,感受我們的唐朝文化。
古京都遺址:被列為世界遺產。古京都仿效古代中國首都洛陽(一般認為是隋唐時期洛陽城)形式,建於公元794年,從建立起直到19世紀中葉一直是日本的帝國首都。
作為日本文化中心,它具有一千年的歷史。它跨越了日本木式建築、精緻的宗教建築和日本花園藝術的發展時期,同時還影響了世界園藝藝術的發展。
能看到路上穿和服的只有京都,當然,多數是外國遊客。
京都有數百間有名的神社、神閣和古寺名剎,擁有日本二成以上的國寶,一千二百年的歷史培育起來的古都讓人感受到無窮的魅力。京都又是「中國化」極深的城市,許多店鋪的名稱上仍然有漢字的痕跡。保留了較為完整的中國隋唐文化。
京都享有「千年古都」之稱,京都古稱平安京。由於受到我國的影響,我國的洛陽和長安在歷史上多次成為中國王朝的都城,最初平安京在仿照中國城市建設時,分為東西兩部分時,西側的右京仿自長安,因此稱為「長安」,東側的左京仿自洛陽,故稱為「洛陽」。然而,右京的「長安」地區由於多為沼澤地未能順利開發,最後實際的市區只有左京的「洛陽」。所以京都也被稱為「洛陽」,城市內各地區至今仍留有洛中、洛西、 洛南、洛北等稱呼,而前往京都則被稱為「上京」或「上洛」。
一早又出去拍景,乘著其他遊客還沒來,兜了一圈。然後回來吃飯,再出去,一路參觀,走到八板神社,吃午飯後,地鐵到稻荷大社,然後一路走回來,參觀了東福寺等。這些神社也就是走馬觀花,看看而已。更多的是對古城的各種建築的駐足欣賞。沿途的標牌基本可以看得懂。
京都一年四季都有值得觀賞的景點,到京都旅遊的最佳時間是春秋兩季。櫻花節通常在4月,大約持續一周。而日本秋季漫長,多楓葉、紅葉,與山明水秀的風土相得益彰,被視為世界上紅葉最美的國家之一。遊人去紅葉名勝賞玩美景、感受秋天。我們來晚了點,已經是深秋了,但紅葉還在。
第9天去參觀皇宮,然後大巴去嵐山看紅葉
京都是觀賞紅葉的名地, 京都嵐山,嵯峨野附近的楓尾,人煙稀少的大原等處,皆以紅葉美豔而名聞遐邇,吸引了無數的遊客。
京都嵐山位於日本京都西郊,是京都著名風景區。海拔382米,以春天的櫻花和秋天的楓葉而聞名,是著名的觀光勝地。
過去的王公貴族經常在嵐山腳下的大堰河輕舟蕩漾,欣賞嵐山四季的美麗景色。淡紅嬌嫩的櫻花令人陶醉,豔麗如火的楓葉猶如懸掛的浮雲。
大堰川繞嵐山腳下潺潺流過,河水晶瑩、清澈見底。兩岸山上松柏青翠茂密,山下竹林片片、村舍幢幢,一陣細雨過後,輕紗似的薄霧飄忽飄忽地繚繞在嵐山峰頂,「嵐山」名字由此而來。
嵐山紅葉園,挺拔的青松、櫻樹環抱著周恩來總理的詩碑。京都的嵐山景色秀麗,但中國人來此多為拜謁周恩來詩碑。這座詩碑是1978年10月為紀念中日兩國締結和平友好條約,由日本十幾個友好團體自發集資建立的。石質詩碑鐫刻著由廖承志書寫的周恩來在1919年4月5日遊嵐山時寫下的《雨中嵐山——日本京都》。
過橋往右走到底的河邊這個賓館特別美,被震撼到了。(上圖近景,下圖是從對面山上拍的)
京都的魅力不僅僅在於歷史、傳統與美景,它還擁有眾多的大學和現代教育研究機構,作為學術大都市而聞名於世。京都雖然是人口超過146萬的大都市,卻到處綠意盎然。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歷史建築相和諧,古物慈樸,新物情濃,保證會給每一位來訪的客人一份驚喜和感動。
這是京都一家米其林餐廳上的一道道菜名。
第10天,在附近再休閒一下,就出發乘地鐵去大阪,地鐵直達,入住在大阪商業街-難波 附近。
難波夜景也很美。
大阪市:日本第二大城市。1899年,大阪正式設市,是日本最早的市之一。
成立之初的大阪市範圍僅包括西區、中央區的大部分地區和北區、福島區的部分地區,面積也只有15.27平方公裡。現在大阪市共管轄有24個區,是政令指定都市中轄區數最多的城市。
大阪市區大部分面積位於大阪平原上。大阪平原是一座衝積平原,地勢平坦。看地圖上,以為是公園綠地的,走到那是低層的古建築,那不是神社就是墓地,佔據著市區最好的地段。最好不要進去。
大阪是日本關西地區的流行中心,各種商品極為豐富,貨物齊全,購物方便,物流發達。
大阪城公園:
歷史悠久的大阪城,系豐臣秀吉1586年所建,是由雄偉的石牆砌造而成,大阪城公園內城中央聳立著大阪城的主體建築天守閣,巍峨宏偉,鑲銅鍍金,十分壯觀。登上高五層八階的天守閣,可以瞭望整個大阪市。如今大阪城已被定為特別史跡。城內的歷史博物館裡保存有豐臣秀吉的木像、武器和美術作品等。
現存的大阪城公園於1931年由民間集資重建,為後人仿製豐臣秀吉時期的天守閣重製的,7層以下為資料館,8層為瞭望臺,並且有一些紀念品出售。
城牆四周建有護城河,附近有風景秀麗的庭園和亭臺樓閣。漫步河邊,奇花異卉,滿目青翠,充滿詩情畫意。
奈良:可以從大阪乘地鐵去,主要是看小鹿。一下地鐵,路邊到處都是小鹿。
一年四季無論何時,這裡都有吸引人的景觀。其中有1200頭鹿生活在這裡,這些鹿大多溫順而討人喜愛,偶爾也會攻擊人。
奈良公園在佔地660公頃的遼闊區域內,囊括了由天平時代(710-784年)延續下來的東大寺、興福寺以及正倉院等名勝古蹟,是一座規模雄偉、綠樹成蔭的歷史公園。
最為有名的是春日大社的鹿群,它們被看成是神的使者而受到人們的悉心照顧。
成群嬉戲於公園裡的鹿,因與春日大社流傳的白鹿傳說有關而受到保護,且被指定為國家的自然保護動物。享受這美麗的大自然,最好是在碧綠的若草山和鹿毛色美的4、5月,或是滿山紅葉的秋天等出遊行樂、畢業旅行的季節。
注意這個碑上的叄,寫成了參。日文中好多字與漢語有點出入,是否就是傳說中唐朝派去的童男童女記錯了寫法,將錯就錯了的日本語,哈,古蹟上都是繁體漢字,那些片假名是後來為了去漢化才加進去的。
最後一天,到梅田逛街,然後大巴去機場回上海,結束一次開心的自駕與自由行。
十年前後兩次來日本,感覺變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