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熱的午後,我拖著行李箱穿梭在芽莊的大街小巷裡,我想找一些這座濱海小城裡「市井」的生活剪影。跟著地圖走了很多深巷,發現並沒有我想像中的落後國家原生態的一面,於是發覺其實是自己想當然的偏見,反倒覺得自己咕嚕咕嚕的行李箱滾輪打攪了這裡的寧靜。
走得也累了,索性就近找了一家咖啡廳坐坐。大概是曾被法國殖民的緣故,越南人很愛喝咖啡,所以咖啡廳隨處可見。待到日落時分,走出咖啡店,前往下一站。新咖啡的open bus在國內小有名氣,所以車上很多中國人。
五個小時後抵達美奈時已是凌晨,當地的青年聚集在車門口,用蹩腳的英文問我住哪兒,要不要打車。我告訴一位執著地追著我的小夥子我的酒店就在附近,他方離開,還笑著地說了一句「have a good time」,大有生意不做和氣在的氣度。走幾分鐘就到了酒店,前臺很熱情地幫我辦理入住,提行李到房間。落地窗正對著泳池,悉邃的蟲鳴伴著海邊的波浪聲此起彼伏,陽臺外的椰子樹被風吹著,凌亂了月光——我真的很享受這一刻時光。 早上七點天已大亮,睡不到六個小時的我竟自然醒了。穿好衣服推開門,這大海也不像攻略裡說的比芽莊差很多嘛。白天看酒店,才發現別有韻味。個人感覺國內的星級酒店總是很正經,大多設施環境一流,卻少了些特色。相比之下,東南亞國家的酒店常常讓人眼前一亮。
在美奈,很值得選一家好的酒店(因為物價便宜,價格往往感人,五星級的300多一晚都能買到),然後把大把的時間浪費在酒店裡,發發呆,遊遊泳,踩踩沙灘,吃吃海鮮,看看日落......想想可以做的事情其實挺多的吧。美奈漂亮的海和沙灘在西部,我的酒店在中部,沒有細軟的沙灘。中午坐在躺椅上,點一杯mango juice,帶的自拍杆第一次用上了。附近酒店的海灘相連,走在海邊有種串門的感覺。海灘邊的貝殼五顏六色,多到沒人撿。想起去年在菲律賓長灘島,去了puka beach卻幾乎沒見著一顆像樣的貝殼,未免失望。對比起來,此刻我該竊喜了吧。
美奈其實是此行越南的動力。當時在網上無意間看到美奈的攻略圖裡,大海和沙漠同框,很是震撼,於是決定親自來看看。美奈有兩片沙丘,白沙丘離市區稍遠。這是一個很原生態的漁村,沒有公交,想去景點只有租車。臨行前在網上報了jeep拼車,半天時間價格55RMB,可選觀日出或觀日落,我太懶,比起4點就要起來的日出行,我想我更能承受下午兩三點的烈日吧。司機很準時地出現在酒店門口,大概是因為語言不通,沒有核對任何信息,甚至沒打一聲招呼,就讓我上車了。好在車上一位亞洲長相的妹子跟我打了聲招呼,避免了冷場。後又陸續去其他酒店接了幾位客人,出發時,七人座的jeep車剛好坐滿,2位美國女孩,3位馬來西亞學生,越南司機以及包括我在內的兩位中國人。另外一位廣東女生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她已經週遊世界8個月,從與男友一起窮遊到分手後獨自遊走東南亞,我能想像這期間滿滿的故事。
第一站仙女溪,司機讓我們下車時用簡單的英文單詞告訴我們四十分鐘後原地集合。我走到溪口,一臉錯愕。眼前根本是一條臭水溝啊,坑坑窪窪的小溪裡水很淺,蓋不過分不清是泥還是沙的河床,岸邊枯枝敗葉散落,還有垃圾分散在四周。同行的美國女孩詫異地問,是這兒嗎?我們將信將疑地脫掉鞋踩下去,誰想沙子很是柔軟,淌過的水也十分清澈。走到裡面果然漸漸開朗,左側山巖嶙峋異狀,右側灌木茂密繁生。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上襯藍天,下映紅沙,走在裡面有種叢林探險之感。
回來時司機已在溪口等候,驅車十幾分鐘後,到達漁村。司機只給我們十分鐘,雖然10分鐘確實足夠,但我也確實不太喜歡這種走馬觀花的形式。站在岸上看漁村,像是一個個藍色的大型洗腳盆飄在水面上,想到這個比喻的時候我自己不禁笑了。
司機像開賽車似的跑了35km到達白沙丘入口,但要進入白沙丘卻還有一段路。入口處有人招呼我們租車,一種是jeep車,另一種是沙地車,價格自然也不一樣。因為不像景點裡明碼標價,所以就得考驗砍價到本領了。我學著來之前在「越要遊」群裡學到的技巧,裝作說我要步行上去,走了幾分鐘到了沒人的地方,果然有人開著車追上來了,跟我說可以更便宜,最後以100000越南盾成交,打了對摺。同樣說要步行上去的兩個美國女孩執意不租車,後來集合時她們說她們迷路了,只好去入口附近的湖邊轉了下。我們幾個租了不同的車到了白沙丘,遊客不多。從未見過沙漠的我,看到眼前的景色瞬間興奮了。滑沙、沙上摩託這些刺激的沙漠遊藝帶來的歡呼聲讓空曠的沙漠顯得不寂寞,我站在遊客集中的沙丘頂,看到對面空無一人,連車輪印都沒有的純淨沙漠,立刻心動了。因為司機給的時間並不多,所以我幾乎是小跑著下坡,上坡時難度直達Max,整個人很快就疲累了。爬一段休息一段後,終於到達另一個沙丘,頓時有種按捺不住的激動。下午的太陽很烈,沙子應該也很燙,當時好像都忘記了,只覺得鏡頭對著的每一個角度都很美。
回車上時太陽開始下山,司機也催促我們儘快上車,趕在日落前到達紅沙丘。紅沙丘距漁村、仙女溪都不遠,所以很多人租輛摩託車就過來了。紅沙丘的沙子其實不是紅色,肉眼看是黃色,所以當地人也叫黃沙丘。我想大抵是多了夕陽這個完美搭檔,所以它才叫紅沙丘吧。王朔的一部小說,叫做「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用來形容美奈再合適不過。不來這裡很難想像一個地方既有大海,又有沙漠。日落時分,坐在沙丘頂上,看著遠處像畫一樣變換著色彩,不得不說此刻真浪漫。
披著夜色歸程,到酒店時前臺的幾個服務員正坐在門口吃晚飯。旁邊的小餐廳問我要不要吃點東西,我此時也很累,不想走太遠,索性坐下了。點了一份麵湯和一份餛飩湯,越南吃湯的特色是除了面,還會加一盤蔬菜,直接放湯裡燙著吃。吃飯期間來了一群中國大媽,見我吃得起勁,讓我幫他們每人點了一份。好傢夥,整個餐廳立刻熱鬧起來了。我火速吃完欲回酒店,前臺的服務生招呼我去喝兩杯。說是美奈才有的果酒,我品不出所以然來,只好客氣地說好喝。當下也學會了此行唯一學會的越南語,rou(一聲),意思是乾杯。泡進泳池裡,洗去一身的疲憊。住的兩日,除了服務員看不到其他人,總感覺酒店裡只有我一個客人,有種包場的感覺。
看過很多關於越南旅行的文章,大都提及便宜的物價。走在大街上,餓了時可隨手走進一家店,不用擔心會誤入消費不起的高檔餐廳。關於錢我卻另有一個困擾——因為面額巨大,每次購物、打車、消費買單時,我都處於懵逼狀態。越南人說價格時喜歡去掉三個零報數字,所以給錢時總要在腦子裡計算一遍,直到離開越南前才習慣過來。
去過攻略、app上推薦的一些餐廳,大多覺得一般。有時候一不小心走進的店,卻意外發現很好吃。所以對於美食,因人而異。在美奈第二天早上突然想吃法餐,讓酒店前臺推薦,她十分興奮地給了我一個地址,說特別好吃。打車前往,結果關門了。遺憾之餘,任性地跟司機說,往回開1公裡停下就好。沒想到1公裡後真有一家小餐館,坐下照著圖片點了份餐,對味到不行,材料是我超愛的薄荷和紫蘇。有時候,對一個城市的好感就是這麼莫名其妙生發的。
所以離開美奈的時候帶著不舍,恰巧的是美奈去大叻,沿途還經過紅白沙丘,很給人回味。來之前有人說這段路山路崎嶇,很顛簸。大概是帶著這樣的期望值,一路下來覺得其實還好,倒是一路的風景讓我在四個小時裡都絲毫沒有睡意。
沈從文先生初到北京時曾說「北京的天藍得我想下跪」,這句話先生若是現在看到,應該會打自己臉吧。然而車駛進大叻時,看到漂亮的房屋,乾淨的馬路,高遠的藍天,我第一時間想到這句話。我同時竊喜,在大叻這個高原城市,這樣的好天氣,晚上應該能看到銀河。大叻被稱作是「童話故事裡的城堡」,這樣的感受,從遠遠地看到它就開始產生。走在這座小城裡,渾然有種置身歐洲風情小鎮的感覺。不會騎電動車的我很羨慕到了就租輛摩託車,像當地人一樣遊走在街區裡的那些人。
在大叻,明智地選擇了crazy house入住。它本身的身份並不僅僅是一個酒店,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它是酒店。作為景點,它有著世界十大怪異房子之一的光環,奇形怪狀色彩斑斕顛覆了人們對於房屋的概念,其設計者是前越南總統的女兒Hang Viet Nga。所以當我住進房間的同時,也成了遊客們的風景,一群老外在我房間外詫異地長大了嘴,說這裡還能住人?為什麼我們當時沒訂這裡?
見識了大叻五彩繽紛的建築,會覺得芽莊美奈的粉色教堂之類不過是平常。當地人說是因為大叻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法國殖民期間他們把這裡當作避暑勝地,造就了這裡獨特的風情。雖然對於他們來說不是什麼得意的事,我作為一個外國人,卻也不需要帶著任何感情色彩去欣賞這座城市。
因為兩個女生同行,計劃的路線就作廢了,反正大叻很小,所以也無妨。大叻舊火車站開業於1932年,後因越南戰爭廢棄,上世紀90年代又重新啟用,搶眼的色彩和古老的異國風情為遊客所親徠。我們三人在陳舊的鐵路和復古的火車頭上拍了大半個下午。
去瑪麗修道院和大叻天主教堂時均不湊巧,未到開放時間。但在教堂後面,卻有一處俯瞰整個大叻的極好位置。
晚上去了大叻夜市,破舊擁擠的夜市裡滿是越南特產,從擺放到色彩讓人沒有購買慾,倒是夜市前的廣場排滿了各色小吃攤,不懂英文的老人們機智地從她們口袋裡拿出自己的錢給我們看,以告知價格。坐在小矮凳上吃著幾毛錢一塊錢一份的小吃,也別有一番風味。
奇葩的我們買了榴槤去咖啡廳吃,那位熱情的服務員阿姨一點不嫌棄,還滿足我們各種要求,她的笑讓我至今難忘,熱情親切給人一種想擁抱生活的感覺。離開時給了她50000越南盾小費,她欲拒絕,但更難卻我們的盛情。 在大叻,除了眾所周知的天主教堂和crazy house外,還找到了另一處俯瞰整個城市的好位置——法式別墅群(地址KhoiNghia Bac SonSt.)。這是一個鮮有遊客來往的地方,得虧強大的Google地圖,我沒有很費力就找到了這裡。安靜的小道,清新的空氣,各式的別墅,讓人眼前一亮。雖是私人住宅,大門卻大多敞開,帶著微笑走進去,示意只是在前院參觀一下,主人都很友善。其中一家的主人是位老太太,還招呼我進屋裡坐,趕走家裡很敬業在叫的狗。跟我說了一些聽不懂的越南話,我知道她問我來自哪裡,我說China,她不懂,我說中國,她居然懂了,哦,中國。不知道中國這兩個字在她年輕時是怎樣的意義,但至少此刻,她是和善的。
因為喜歡建築,所以大叻是此行我最喜歡的城市。走時心潮澎湃地跟自己說,以後還要再來一次。這樣的承諾,很多人到了很多地方,應該都會說吧。只是旅行所到之處,多少人真的會認真地再去一次呢?
一些Tips:
去越南前的準備
1、籤證:灰常好辦。淘寶越南籤證,有很多家。最快捷的是不用寄護照,只要拍護照首頁過去就行,當天出籤,第二天順豐寄出。Ps:因為政治爭端,越南是另紙籤證。也有落地籤,我沒有研究過。出入境也很簡單,連入境卡都不用填。 2、電話卡:淘寶買張流量卡,3個G,價格在50元左右。入境換卡,自動激活。越南只有3G網絡,比天朝網速慢不少。電話卡稍微貴一些,我在越南沒碰到過需要打電話的時候。 3、 訂機票:時不時查訂票軟體。我三亞飛芽莊,不含稅9塊錢,往返總價不到1000。還有一個入境的辦法是從南寧坐火車或汽車直河內,車費自然比機票便宜。囉嗦一下,我在越南航空官網買境內航班的時候,用我自己的各種信用卡都買不了,最後用同事的信用卡付款成功,收到越南航空的郵件,起飛前要付款信用卡的持卡者到起飛機場櫃檯去認證,否則可能拒絕登機。這不是扯淡嘛?網上有說真的會拒絕的,不過好在我最後坐飛機的時候沒要認證。所以為避免麻煩,最好還是用自己的信用卡買境內航空的航班。
5、訂車票:如果只在一個地方玩,自然不需要。如果去幾個地方的,推薦買汽車票。在越南,汽車比火車快。我定好行程後,在「越要遊」買的新咖啡公司芽莊到美奈、美奈到大叻的汽車票以及芽莊的接機,很方便。 6、 換美金:境內ATM也可以取現,但是大多數收手續費,還有很多人有被吞卡經歷,所以建議換美金過去。到了越南,可以在機場或者市內各種money exchange換,匯率1usd約等於22000vnd,1RMB約等於3400vnd。我入境後在機場換了300美金,到最後都沒用完,這是我整個旅行除機票和籤證以外的所有費用,而且我一點都沒委屈自己,沒有在省錢。如果是兩個人同行,分攤下酒店包車,就更便宜了。
7、這裡推薦一下「越要遊」,百度和淘寶都能搜到,不管是機票酒店汽車票買電話卡換錢接送機包車各種旅遊項目等等,以上越南前的準備項都可以找他們訂,價格實惠,也很靠譜。還會拉你進越南旅遊群,找同時期的遊伴,一起包車什麼的。
8、越南的酒店會在辦check in的時候收走護照,甚至籤證也拿走,check out的時候再還給你,據說是公安系統的需要,雖然對出行沒影響,但我是不太理解這個做法。 9、越南小吃大概有:越南河粉、法棍、越南酸奶、越南酸肉、雞粉、肉粽、灌腸、春卷、牛奶果、炸象魚、滴漏咖啡等等。
暫時只想到這麼多……